我是在不久之前才看到的《Helvetica》。
我本想以年輕一代設計者的姿態來談這個電影。但我意識到可笑的是,對於 Helvetica 之前、流行甚至被抵制的時代我都沒有任何經歷或者記憶,於是想從認識 Helvetica 說起。對 Helvetica 有強烈的意識是受在影片將近最後的 Micheal C.Place 所供職的 tDR(The Designers Republic)作品的影響。這個時候是一切輝煌都已經過去,David Carson 們抵制「Helvetica 代表的」商業化的一代之後的,對於「Helvetica 代表的」系統性的設計復興潮流的時代。當時 tDR 的震撼是無法言表的,巨大標緻的英文字緊密的堆積,顏色的簡練,以及莫名其妙的,極具數碼感的小方塊,雖然當時中國的環境已經較好,可以看到一些平面設計作品,但 tDR 的作品卻構成了我對新平面設計的早期印象。儘管曾經做圖也做得快活,但當我學着在 Photoshop 里用 Arial 堆積起字塊時,我才感覺到離平面設計的距離,或許說 Helvetica 復興潮設計的魅力。
Image: The Designers Republic
片中設計師們對於 Helvetica 的讚揚是顯而易見的,但也不至於到歌功頌德的程度。總體上以平和的心態來看這個電影,並沒有太多的偏頗,各方的觀點都相對平衡。既不能否定 Helvetica 出現和普及所帶來的革命性(Akzidenz Grotesk 的前身作用功不可沒),也不得不承認 David Carson 關於 Helvetica 對傳播的局限性,以及後期沉悶商業設計的說法。我對 Carson 和 Brody 的作品一向是不大喜歡的,太缺乏系統性,雜亂無章鮮具美感。然而了解了之前的商業化和標準化的大潮後,便會理解 Carson 和 Brody 在平面設計界歷史性的地位。同樣的,對於 tDR 的作品,乃至後來看到的現代 Helvetica 的公司設計,我和多數人一樣也都會有作嘔的膩味。引用 Duqin 的評論:
眾多設計師集體為 Helvetica 投票其背後的原因是複雜的。有的是來自經典現代主義平面設計的美學記憶,有的是對於層出不窮的新字體的疲倦,有的是出於功能優先的考慮,有的是出於利用 Helvetica 無處不在以至於人們視若無睹的這一特性來做文章……其實大多數設計師的選擇都是夾雜着這幾種情緒中的幾種。
它不是完美的,片中對 Helvetica 的批評大部分都言之有物(Erik Spiekermann 髒話連篇的洒脫還是一樣迷人)。但我猜片中有一點是對的,Helvetica 的長盛不衰——準確地說是 Helvetica 風格代表的一派非襯線字體(諸如 Akzidenz Grotesk 和 Univers 等等)的長盛不衰,在於它們設計的相對中性而有特色,清晰而有力。這種特性可以當今傳承瑞士 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tyle 風格的設計可以再度風靡。也讓我們偶爾看到當年企鵝的封面設計或者紐約的地鐵設計,仍然會讚不絕口。可能也是缺乏這種平和和實用,Carson 和 Brody 的作品在歷史上並不能走的太遠。無論如何,Helvetica 說到底在歷史上僅僅是略勝過一群設計師時兒追捧時兒棄之的玩物。沒有 Helvetica 一樣會有其他的非襯線的摩登字體出現,這些風捲雲涌的潮流也並不會因此而減退。只是 Helvetica 的設計特點和容易得到的屬性使他承擔了大於一個字體所應該承擔的視覺標籤和記憶,承擔了太大的時代重負。
在電影里,Helvetica 作為觀眾了解平面設計的一個窗口,完成了任務。在一部短短的紀錄片里沒有必要給陌生的觀眾塞滿 Typography 的知識,關於襯線易讀,或是 Univers 較佳的言論,完全沒有必要放在片中,這畢竟不是設計學校的教育片。況且我並不認為僅僅會由於片中的讚揚,大部分人面對街上、報紙里、電腦中的大量明顯不同的字體會由衷讚歎 Helvetica 的完美和影響力。如果說電影為什麼歌功頌德的話,那是為平面設計。它通過 Helvetica 這個舞台上眾人推出的「星」把眾人的目光吸引到了字體和平面設計上來,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Helvetica 的泛濫確實是西方民眾不了解設計、不尊重設計(字體)的一個惡果。而在中國的環境下,卻是另一番圖景。有時候不得不期盼 Helvetica 能像西方所摒棄的那樣,成為中國設計師的默認選擇。大量的以英文為載體的視覺(字體設計)垃圾在中國泛濫成災,平日生活中能看到用到真正的、沒有被任意扭曲的英文字體(而非中文字體附帶的英文字體)的設計少之又少。中國正是缺乏像 Helvetica 這樣的英文字體缺乏普,才及造成國內大量的視覺垃圾,令人噁心不已。
希望當 Helvetica 能泛濫於我們的英文設計的時候,中國的設計能夠真正全民化,才可能會有真正堅實的發展。
這個遊戲流行了一陣子了,The Rather Difficult Font Game。基本上就是字體 geek 們在一起最熱衷的事情——猜字體。
我們兩個都做了,滿分34分,SY 同志輕而易舉地拿到了滿分,我拿到了31分。難度是不斷增加的,但簡單的地方在於很多可以從名字猜出來,比如明明是 Italic 的,那麼寫着 Std 的多半就是錯的;或者明明有襯線,那 Sans 的一定就排除了。還有一些太有名的字體可以很快排除,但難度確實又不斷增加了。
現在還有了 iPod/iPhone 的版本。
*更新:偉大同志的又一偉大一刻。
如果說在中國大陸公共設計中想看到一些比較好的英文設計,鑒於政府根本沒有設計的概念,就只能在半商業的環境如地鐵和機場這樣的現代化交通設施尋找了。即使在這樣的地方,英文設計的雜亂和低質量也是不堪入目的。本簡評系列旨在搜尋一些大城市包含英文的公共設計,當代中國設計對細節的追求也可見一斑。(要說明的是,由於說的是中國的英文設計,免不了各種各樣的翻譯笑話,這個各位權當樂子,我們不做評論)
今天看廣州地鐵的用字。
Images: Flickr
Helvetica、Times New Roman 和宋體英文混用,很難說出標準字是哪一種(注意在這三個例子中,中文字體亦不同)。在廣州地鐵自豪的電子顯示系統上,英文字尺寸不一,鬆緊不規律,可讀性差,視覺上十分混亂。
Images: Flickr
左下為廣州地鐵的標準 logo,其中英文字體在其視覺系統里都罕見使用。上圖同樣的設計,左邊的設計進行了簡化,可笑的是地鐵的 logo 被簡化為「V」。雖然這三個例子中都用了無襯線,但無論從字體、字距、尺寸和與中文搭配都做的相當差。
Images: Flickr
以上是東京地鐵類似用途的設計,設計的美觀度、可用性和一致性顯然更勝一籌。
Image: BBC 4
BBC 4上周播出了紀錄片《Stephen Fry and the Gutenberg Press》,該片通過英國主持人 Stephen Fry 的腳步,走過了約翰內斯·古騰堡在德國發明活字印刷術時經歷的每一步,從美因茨到斯特拉斯堡;而同時進行的是英國的一位老人試圖從頭開始製作最初的古騰堡印刷機,展示500多年前這一創造性的發明。
Image: Wavelength Films
約翰內斯·古騰堡在西方傳統上被認為是活字印刷之父,儘管比中國畢升的發明遲了400多年,但當時由於西方仍缺乏這一技術,他的發明在西方還是革命性的。當時的技術發明後直接被應用到宗教傳播,當時第一批180本的《古騰堡聖經》仍被認為是印刷史上的完美作品。
片中 Stephen Fry 在印刷歷史學家的指導下,從製作、複製了字模開始,製作了紙張,並協助使用仿製的印刷機印刷用古老的 Blackletter 體印刷聖經。古人對細節的追求和極大的耐心令人驚嘆不已,光字模製作就要一年時間,而聖經的1200頁排版誰知道要耗費多少人力和時間!然而歷史就是這樣被創造的。我們今天製作字體時連每兩個字母對應的 Kerning 都懶得調,看了這個片子實在是汗顏。
該片短期內在英國可通過BBC iPlayer收看,同時 YouTube 也有較不清晰的版本。但都缺乏中文字幕。
*更新:該片將於4月25日晚9點於 BBC 2重播。iPlayer 的收看期應該也會延長。
Image: Typeworkshop.com
很高興最近看到的新的關於 typo 的優秀的中文資料,包括:
SNL 翻譯的字體設計基礎,(原文來自 typeworkshop.com,由荷蘭 underware 工作室組織),共19篇。
以及 Colourphilosophy 翻譯的 DIN 的故事,講述了 DIN 字體。
Images: Amazon.com
Amazon Kindle 電子讀書器的推出確實火了一把,各大媒體給足了暴光率。乍看起來創新的東西細看起來有些慘不忍睹,尤其對 typo 人來說。Kindle 全部使用了 Caecilia 字體,由荷蘭設計師 Peter Matthias Noordzij 於1990年設計。字體本身並不是一個壞選擇,但所有雜誌書刊僅提供一種字體實在是無趣和另人無法忍受的,試想讀同一種字體、同一種排版的紐約時報、衛報和 WSJ 會是多麼痛苦的經歷;更不要說上千種書沒掉了封面、排版和插圖,用上同一種字體後會失掉多少的魅力。引用 Chip Kidd 幽默的說法:
On Monday November 19th, Amazon released something called Kindle, the latest 「e-book」 reading device. I’ve been asked to comment on what effect I think this will have, if any, on book design as we know it. Here goes.
None.
Sincerely,
Chip Kidd
已經開售,倫敦 Magma 賣18£一盤。大家出動吧!
Karl Gerstner是 瑞士設計師,我個人非常敬仰一位設計師,他和 Josef Muller-Brockmann 一樣,都是現代瑞士設計的代表派。他不單對理性的設計充滿熱情,而且他的實驗性設計一直是我非常仰慕的。
Karl Gerstner: Review of 5x10 years of graphic design 是他的一本回顧自己之前設計的自傳,裡面羅列了大部分他之前的作品包括他自己的解釋。但請小心,除了無比複雜的網格系統以外,整本書所有設計幾乎都是 Akzidenz Grotesk,的確可敬。
Compendium for Literates,我只在 British library 找到過,非常學術的一本書,方形格式,15 x 15 cm,討論作為設計師如何傳達信息。我個人覺得這本書的製作和排版更加精良,詳情請看 Eye 66期評論。
Review of Seven Chapters of Constructive Pictures,是講他對圖形的實驗 project,非常有趣,特別是一些例子,影響仍然能在現在找到其身影。這本書在 YouWorkForThem 有售。
最近在一個打折書店發現 Weingart 的 My Way to Typography 半折。馬上拿下,還沒看完就已經要強烈推薦了。Wolfgang Weingart,字體家。就如書的 title 一樣,介紹他的設計經歷和5個他的實驗性項目,一共520頁。
(可能是巧合,這本書和他的同事,Emil Ruder 的 Typographie,大小厚度很像,內容也是充滿了實驗性的項目,但是 Weingart 的含有更多個人情感上的文章)
最近購入的字體相關書籍還有 Max Huber. Max huber 一直是我非常喜歡的設計師,特別他對 overprint 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