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设计和视觉文化

研究 / Research

短报:《纽约时报》改版 A2–3 版

图:Co.Design

2017 年 3 月 2 日的《纽约时报》纸质版推出了全新设计改版后的 A2–3 版。

重新设计后的两版不仅囊括了聚焦报道、今日关注点、历史上的今天、每日语录、惠民信息,还加入了新闻制作幕后故事、网络版时报必读和视频音频推荐的板块,把填字游戏也挪了进来,据说甚至还会刊载记者的推特发文。整体设计风格明显借鉴了杂志和网页的视觉语言,各栏目以模块形式简洁齐整地分布在版面上,在高密度的信息之间仍然留出舒适的空白,使读者的目光自在游移,即便不细读也能快速纵览全局。

书刊 004 / John Berger 三册

著名的艺术评论家、作家、画家 John Berger(约翰·伯格)近日去世,享年 90 岁。Berger 早年学习、从事绘画,后来从教授绘画转而进行艺术评论,以观点独特、犀利,表达直接、引人著称。后来凭借《Ways of Seeing》(观看之道)系列纪录片及配书,成为英国左派(马克思主义)重要的艺术评论家,影响深远。

Berger 将自己对图像、文字的见解深入至自己写作、出版的书中。从「讲故事者」的角度,Berger 通过深度合作来进行自己的每一本书制作,让自己的想法可以和其他作者、设计师、编辑和摄影师充分交流,以通过多元的手法来完成一个统一的主题论述。我们因此从设计角度选择了三本书,介绍 John Berger 的思想和书籍。

你家的春联贴反了么?

上海市中心某大厦门口贴的春联

这是在前几年的春节笔者在上海拍摄到的一张照片。当时只是觉得这幅春联平仄不对,然后才发现原来是把上下联贴反了。于之前我也曾把一些春联图贴到社交网络上,同为 TIB 作者的梁海回复说:「主要是很多人根本判断不出来哪个是上联……」

掌控东方:晚清西人汉字排印的模数化系统设计

马礼逊。图:Wikipedia
编者按:本文作者为罗佳洋,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现就读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东方学系中亚与高加索研究室,专攻亚非文化方向硕士学位。本文选自作者学士学位论文《从「拼合」到「格致」:有关西人汉字认知的设计史叙述——以「拼音」「拼合字」为例》第三章。

19 世纪,地理世界已不再迷雾重重,随着资本市场的形成与工业革命的浪潮,「日不落」帝国就此崛起,以英美为首的新教传教士成为基督教事工的主心骨。如果说明清之际的教士更注重「讲经」,那么这一时期的新教传教士凭借着他们所向披靡的雄厚工业资本,更有理由去急于「传道」。「西儒」先贤对「相通之理」连篇累牍的迻译已然非晚清之时务,直截了当的宗教意识输出才是机器帝国应有的容姿,大肆的印刷出版自然成为此刻的关键,遂致使西人的汉字排印设计天生具有强烈的功能指向,同时这份工作也紧紧依附于宗教意志,系列设计成为基督教文字事工的重中之重。

参数化设计与字体战争:从 OpenType 1.8 说起

2016 年 9 月 14 日,ATypI (Associa­tion Typographique Inter­nationale, 国际文字设计协会)第 60 届年会在波兰华沙召开。会上,微软、Adobe、苹果和谷歌联合发布了第 1.8 版 OpenType 规范,宣布支持用户端无级变换的功能,命名为 Open­Type Variable Font(OpenType 可变字体)。

字体界无不震动。Dalton Maag、Dutch Type Library、Font Bureau、蒙纳、森泽和华文等多家字体厂商发来祝贺,两大字体设计软件 FontLab 和 Glyphs 率先宣布支持新规范。推特上的平面和字体设计师欣喜若狂,奔走相告。字体设计师 John Hudson (约翰·哈德森)宣称:「Open­Type 可变字体,是数码字体近十年来最伟大的进展。」

字体的无级可变性,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但 OpenType 1.8 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背后经历的风雨不可谓不漫长。现在,我希望带读者回到四十年前,从数码字体的开端说起。

一张明信片的诞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四书·大学》

你可以说这只是一张普通的明信片而已。但这的确是一张不同寻常的明信片。

为变革的时代存在:设计师与策展人 Willem Sandberg

Willem Sandberg(威廉·桑伯格, 1897–1984) 摄影:Pieter Brattinga(图:Guardian)

1943 年的春天。二战中被德军占领的荷兰已经进行了多年的非暴力抵抗运动。除了大规模地掩护像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这样的犹太家庭之外,地下印刷业也在暗中遍地开花,逾千份小报在各处发行,有些甚至后来发展为大型报纸和杂志,运营至今。时任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Stedelijk Museum Amsterdam)策展人的 Willem Sandberg(威廉·桑伯格)也在做着一份特殊的印刷工作,他凭借自己在文字排版设计方面的专长和印刷商 Frans Duwaer 的帮助,在博物馆的地下室里为犹太人伪造身份证明,使他们躲过盖世太保的迫害。然而流亡者愈来愈多,大量与人口资料不符的假证使 Sandberg 和其他艺术家同僚的处境艰险。于是,经过精心的策划,他们在 3 月炸毁了市政统计办公室,上万份资料化为乌有,再无对证。

Sandberg 在德军的追捕中逃过一劫,但他的妻儿和其他多位同仁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活在和平年代的设计师和策展人们极难想象,自己的工作若牵扯上鲜血淋漓的生死会是怎样的场景。即使战时涌现的许多平面作品也表达了设计师和艺术家对战争的思考,但身体力行地把炸弹藏在自己家里的 Sandberg,显然更有一位社会活动家的尖锐性。

吕敬人:网格设计令我跨入设计之门

Western Type II, Hero
编者按:瑞士著名平面设计师约瑟夫·米勒–布罗克曼 (Josef Müller-Brockmann) 的经典著作《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在第一版问世近半个世纪之后,终于 2016 年夏翻译成简体中文版上市。中国著名书籍设计师吕敬人先生特地为该书中文版撰写了热情洋溢的推荐文,特全文刊载如下。

《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出版及试读

十分令人期待的平面设计经典著作《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Grid systems in graphic design)中文版终于出版。作者 Josef Müller-Brockmann(约瑟夫·米勒-布罗克曼)作为瑞士平面设计风格的先驱,因他的极简主义和基于网格的平面设计而闻名,对 21 世纪的平面设计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一书的副标题是「平面设计、字体编排和空间设计的视觉传达设计手册」,该书对网格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严谨探讨,旨在帮助平面设计师及该领域的学生们掌握网格设计的系统性方法。其中讨论了包括纸张的尺寸、字体的选择、分栏的宽窄、行距、页边距和页码等具体问题,并阐述了以网格系统为核心的设计哲学。出版 48 年后,该书仍然是平面设计师必读的一本经典教科书。

本书中文版由徐宸熹、张鹏宇翻译,杨林青和刘庆(Eric Liu)监修。中文版的书籍设计忠于原版,由杨林青设计制作,采用了汉仪字库旗黑和 Helvetica Neue 搭配。本次的简体中文版是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协同瑞士文化基金会和本站 Type is Beautiful 出品。以下为本书开篇试读,介绍了网格系统的理论基础及其宗旨。

中日字体设计夜话——与鸟海修对谈

鸟海修和 Eric Liu 在「字体之星」评审现场
编者按:2016 年 3 月,作为日本字体设计第一人的鸟海修先生(鳥海修、とりのうみ・おさむ,Osamu Torinoumi) 应汉仪字库的邀请访华,本站编辑 Eric Liu 作为特邀翻译,全程参与了他进行「字体之星」大赛评审和研讨会,在北京服装学院的学术交流会以及工作坊等一系列活动。在紧密日程之余,两人还针对中日字体设计的现状和思路等展开了一段非常有趣的对谈。对谈是在 3 月 12 日深夜,即工作坊的前夜一个非常轻松的环境下进行的,原本想作为 TIB 播客节目《字谈字畅》的特别节目播出,但是由于体量过大,涉及各种背景较多,我们决定将当时录音记录整理成此文,以飨读者。本稿成文时,对谈话部分内容进行了删节。另外,关于鸟海修先生的访谈,诸位读者还可以参考 TOPYS站酷从其他角度采访的文章。

(以下 E 即 Eric Liu,T 即鸟海修)

播客 / Podcast  

字谈字畅 183:康熙怎么又来了

一则微博热搜,巧合地让 Unicode 康熙部首区块中的字符进入较大范围的公众讨论。本期节目,我们将回溯 Unicode 康熙部首相关的背景信息,梳理康熙部首在日常应用中可能牵涉的字体排印问题。

字谈字畅 182:「要保留文字,最好还是刻在石头上」

Type 1 字体的发展及应用历程,即将告一段落。今天的节目,我们结合听众来信提出的疑问,回顾 Type 1 及相关字体技术的历史,简析 Adobe 停止支持该字体格式后可能带来的影响。

字谈字畅 181:「要是我来评这就是全场大奖了」

本期节目将继续为大家介绍 GRANSHAN 2021/22 的获奖作品。今天,我们特别邀来老朋友、资深字体设计师张暄做客嘉宾,从不同的视角品评不同语言文字、不同文化背景的字体设计。

字谈字畅 180:格兰山上捷报传

GRANSHAN 2021/22 字体设计竞赛结果已揭晓。今日有幸请到本届评委之一、汉仪字库 COO 马忆原,为大家深入介绍大赛的评审工作及中文组的获奖作品;同时,也对专业字体设计赛事的组织及评奖定位,做出剖析。

字谈字畅 179:奥芬巴赫鲁道夫

鲁道夫·科赫,一位技艺精湛的综合性艺术家——他不算长久的职业生涯为后世留下了诸多风格独到的经典字体作品。今天,The Type 编辑谭沛然再次做客嘉宾席,为我们深入介绍科赫的生平、作品,及其在乱世中颇具复杂性和矛盾性的立场。

字谈字畅 178:此汉仪非彼汉仪

清代珐琅彩瓷如何为隶书字体的设计注入灵感?——今天,我们有幸邀来清御隶书体、清墨彩隶书的设计师邵汉仪,深入介绍其作品背后的创作历程、设计细节及文化意涵。

字谈字畅 177:本期的前十五分钟是听众反馈

今天后半程的节目,照例为大家播报值得关注的字体排印近闻,包括学术性会议,开源类字体项目,以及设计竞赛中的获奖作品。——首先,我们将与大家分享两位听众的热情来函。

字谈字畅 176:茉莉芬芳沁锦华

古典而不落陈旧,平实而富于细节——灵感取自民国雕版的「锦华明朝体」,名列 25TDC 榜单。今天的节目中,设计师本人薛天盟将亲自为我们剖析这款佳作,同时也将与我们分享茉莉字型团队的幕后故事。

字谈字畅 175:哈德森河畔梯迪西

纽约 TDC 字体设计竞赛已历二十五届。今年获奖的三十件作品,不分名次先后,涵盖多种文字,出自不同文化背景。本期节目,让我们借此一览「多元化」视角下的字体设计佳作。

字谈字畅 174:没有字体排印的网格就只是张网

《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再版问世。在此次付梓的「经典版」中,Eric 对全书的翻译及版式设计做了全面修订。

今天,老朋友弥迪做客嘉宾,与我们一同交流「经典版」修订、再版的幕后故事,分享关于「网格系统」的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