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設計和視覺文化

研究 / Research

Armin Hofmann Intro

Armin Hofmann 是瑞士國際風格的帶頭人之一,他和 Emil Ruder 創立的巴塞爾學校對現代平面設計影響極大。他編寫了一本書「Graphic Design Manual: Principles and Practice」表達他的教學理念。

我居然發現網上可以在線閱讀這本書,基於版權原因,這裡只貼出連接地址。
http://www.typogabor.com/armin-hofmann/index.html#10

另外可以參考的一個文章是 Paul Rand 寫關於 Armin Hofmann。
http://thegalleriesatmoore.org/publications/baselpr.shtml

Amazon Kindle:閱讀(字體)新體驗?!

Images: Amazon.com

Amazon Kindle 電子讀書器的推出確實火了一把,各大媒體給足了暴光率。乍看起來創新的東西細看起來有些慘不忍睹,尤其對 typo 人來說。Kindle 全部使用了 Caecilia 字體,由荷蘭設計師 Peter Matthias Noordzij 於1990年設計。字體本身並不是一個壞選擇,但所有雜誌書刊僅提供一種字體實在是無趣和另人無法忍受的,試想讀同一種字體、同一種排版的紐約時報衛報WSJ 會是多麼痛苦的經歷;更不要說上千種書沒掉了封面、排版和插圖,用上同一種字體後會失掉多少的魅力。引用 Chip Kidd 幽默的說法:

On Monday November 19th, Amazon released something called Kindle, the latest 「e-book」 reading device. I’ve been asked to comment on what effect I think this will have, if any, on book design as we know it. Here goes.

None.

Sincerely,

Chip Kidd

Helvetica DVD

已經開售,倫敦 Magma 賣18£一盤。大家出動吧!

Karl Gerstner

Karl Gerstner是 瑞士設計師,我個人非常敬仰一位設計師,他和 Josef Muller-Brockmann 一樣,都是現代瑞士設計的代表派。他不單對理性的設計充滿熱情,而且他的實驗性設計一直是我非常仰慕的。

Karl Gerstner: Review of 5x10 years of graphic design 是他的一本回顧自己之前設計的自傳,裡面羅列了大部分他之前的作品包括他自己的解釋。但請小心,除了無比複雜的網格系統以外,整本書所有設計幾乎都是 Akzidenz Grotesk,的確可敬。

Compendium for Literates,我只在 British library 找到過,非常學術的一本書,方形格式,15 x 15 cm,討論作為設計師如何傳達信息。我個人覺得這本書的製作和排版更加精良,詳情請看 Eye 66期評論

Review of Seven Chapters of Constructive Pictures,是講他對圖形的實驗 project,非常有趣,特別是一些例子,影響仍然能在現在找到其身影。這本書在 YouWorkForThem 有售

Weingart, My Way to Typography

最近在一個打折書店發現 Weingart 的 My Way to Typography 半折。馬上拿下,還沒看完就已經要強烈推薦了。Wolfgang Weingart,字體家。就如書的 title 一樣,介紹他的設計經歷和5個他的實驗性項目,一共520頁。

(可能是巧合,這本書和他的同事,Emil Ruder 的 Typographie,大小厚度很像,內容也是充滿了實驗性的項目,但是 Weingart 的含有更多個人情感上的文章)

最近購入的字體相關書籍還有 Max Huber. Max huber 一直是我非常喜歡的設計師,特別他對 overprint 的運用。

Akkurat

最近的 Helvetica 熱播和他50歲慶祝活動,深深地提醒我們 Helvetica 和瑞士現代主義對我們生活影響到底有多深。但是能不能先放下 Helvetica 呢,還有很多其他非常漂亮的字體等着我們!

這次介紹的是 Akkurat,由 Laurenz Brunner 設計,瑞士 Lineto 出版。是一款非常簡約的非襯線字體。帶着傳統瑞士設計的風格加上現代的氣息。(它的自我說明)

2004年以來 Akkurat 受到很多設計師的喜愛,從在倫敦隨處可見的新的 SouthBank Centre 形象到 MadeThought 給丘記茶苑(Yauatcha)設計包裝,甚至連 Erik Spiekermann 給 Birkhäuser 設計的新形象都採用 Akkurat。這種風潮會不會持續下去呢?無處不在的 Helvetica 會不會引起大家反感而投奔其他字體呢?這個就有待考驗了。當然這款字體要價不低,全套一共人民幣3300塊,如果 project 預算不夠的話,還是投奔系統自帶的 Helvetica 吧。

上圖: Erik Spiekermann 在2006年 ISTD 的 Kern Up Volume 的演講。

PS: 據 lineto 網站描述,Akkurat 是對屏幕進行過優化,喜歡 Arial 的 Rex 不知道會不會因此而改變呢?

The End 屏

Image: Mongibeddu

不知道各位對老電影/電視結束的 The End 屏有沒有特別的感情,我記憶猶新的是小時候貓和老鼠(Tom & Jerry)的 The End 的花體字。這裡是一個收集 The End 和 Fin/Fine(法語)的 Flickr 的圖片集,值得一看。

(Via NoisyDecentGraphics

FontExplorer X for PC Beta1 版提供下載

這個新聞有 N 個屬性,首先是個好消息,然後是個老消息(遲了4個月,消息來自 Allen.Blog),最後我希望是最後一個關注 PC 的文章,希望儘快轉到 Mac 平台。anyway..

在 Windows 上遲遲沒有沒找到優秀的字體管理軟件,因此一直在被迫用 Adobe Type Manager。版本老的不行,功能也很差,只能用來安裝和分類,預覽很麻煩。不知道 Adobe 為什麼停掉了 ATM 的研發。而好消息是,由字體商 LinoType 開發的著名的字體管理軟件 FontExplorer X 已經提供了 PC 版的下載,網頁中還列明了一系列可能出現的問題。儘管該版本在3月份就已經發布了 Beta1版,但至今沒有更新的版本。軟件使用了仿 Mac 的界面,提供現在購買。具體大家使用看看了,我試用了一下感覺很棒。

採訪 Erik Spiekermann:當代字體排印與設計

採訪/ Interview: Uleshka
原載於/Original from: 日本 PingMag,2005年10月31日;圖片來自/Images: pingmag.jp
翻譯/ Translation: 經作者許可,由 Rex Chen 翻譯。

譯者按:儘管是兩年前的一篇採訪,但對我還是受益匪淺,尤其是商業機構自己的字體設計問題。另外5月刊《藝術與設計》也採訪了 Erik Speikermann,可供輔助閱讀。

Erik Spiekermann 在柏林的辦公室

Erik Speiekermann 稱自己為「信息建築師」。在寫作、圖形設計和字體設計(著名作品有 FF Meta, ITC Officina, FF Info, FF Unit, LoType, Berliner Grotesk等)等領域,他都表現出一樣的自如與多產,但在信息傳達方面,文字依然是永遠的核心。Erik 在1979年建立了 MetaDesign 工作室,在1988年建立 FontShop,同時任 ATypI德國設計協會(GDC)委員會成員,國際字體設計會(ISTD)主席。2000年7月,Erik 退出了柏林 MetaDesign 的管理層——這一舉動曾引起一些混亂——在公司附近創建了他的新工作室 United Designers Network(譯者註:公司今年已更名為 SpiekermannPartners)。PingMag 有幸佔用 Erik 的寶貴時間,討論了他的德國鐵路(Deutsche Bahn)的設計項目,並與其分享了一些關於設計的思考。

Dolly, Documenta & Trinité

突然想介紹幾款襯線字體,都是來自荷蘭,三個不同的公司。都有共同的一些特點。到底是偶然還是地域性風格? 三款字體都很有特色,都有很美的曲線和細節,都有非常漂亮的意大利體。(我覺得叫斜體好像不大符合,斜的不一定是 italics,雖然有些真的是 slanted 的字體也叫 italics,但是這幾款都是"真的"意大利體。) 都有很美的標點符號。(Ampersand 怎麼翻譯?就是"&"這個符號。)都是很適合用於長篇的文章。

首先第一個是我的最愛,Dolly,由荷蘭的Underware出品。Underware 設計的字體都非常有特點,比如 Auto 有3款不同風格的意大利體,還有很有意思的 Fakir("帶着神聖吻的哥特體")。還有我本人非常喜歡的像素體 Unibody 8。像素體加上很有歷史氣息的小細節。

Dolly 幾個不同風格的混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