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设计和视觉文化

研究 / Research

《新平面》字体连载

国内设计刊物近来多有涉及字体。最近有较强专业背景的陈嵘在《新平面》杂志的连载本期讲到西方字体基础,质量应该有相当的保证,不会让人失望。推荐有兴趣的朋友买来一看。

另外还有小林章的采访,在新杂志《PRO》上。另另外我们(我和 Colourphilosophy)在新一期《Urban》杂志也有简短的个人采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翻看。

V&A 的十五世纪木刻

十五世纪的木刻版圣经,点击看细节。V&A 博物馆。

伦敦 V&A 博物馆新翼最近盛大开幕。新翼历时七年半准备,耗资3200万英镑,主题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展览布展考究,展品令人叹为观止。上图是十五世纪的木刻版圣经,据说是专为穷人而印制,风格和印刷质量都十分优秀,字体是当时流行的 Black Letter。

在 Vimeo 上找到博物馆的视频,介绍了木刻扑克牌的制作工艺,应该与上图的圣经类似。

这张扑克牌是在1490-1500年间用木刻技术完成的,由镂空模板上色。首先将整个牌面设计刻在干燥平整的木板上。具体的做法是将粉笔涂在草稿的背后,然后用铁笔将粉笔印在木头上,再用墨水在木头上描绘整个设计,最后用刻刀将线条雕刻出来。然后使用有粘性的墨水,将其铺在刻板上,然后用手动印刷机将纸张铺在刻板上,印出设计(图中使用的是19世纪的印刷机)。待晾干后,用镂空模板最后上色。

Myriad 的故事

Myriad,英语单词,意为「无数的」。同时,「Myriad」也是一款字体的名字。由罗伯特·斯林巴赫(Robert Slimbach,1956年-)和卡罗·图温布利(Carol Twombly,1959年-)在1990年到1992年期间以 Frutiger 字体为蓝本为 Adobe 公司设计。

Myriad 是早期数码字体时代的先驱,伴随着技术的成长一路走来。如今,它更多地和我们相见在显示屏幕上。当然,还有那著名的标榜设计的电子品牌。

1992年,耗时2年开发的 Myriad 终于发布了历史上第一个版本:Myriad MM。这款温和且具有良好可读性的人文主义无衬线字体,集诸多当时最新的数字字体技术于一身。

Trajan 在电影业

2009 台北金马影展海报

台湾金马奖结果今天揭晓。传统上金马奖的海报虽然细节不足,但风格上都年年有变,实验十足(参见历届海报)。今年的海报设计也继续领先于同类华人电影活动。但风格也锋芒减退、略见成熟,就连字体也用了风靡好莱坞的 Trajan(Johnsonbanks 语)。

中国高速公路标志牌更换字体

中国高速公路新标志牌。Image: 9811.com.cn

我们在前年提出疑问,想找到中国道路标志牌的字体,结论是大部分情况下,是 Helvetica 和 Arial 混合使用。这是我们猜测的国家标准,因为没有官方的文档可供公众浏览。当然后来也见到了衬线体的使用,令人惊讶。

这个月中国交通运输部开始大面积的更换高速公路的命名方法,由原来的中文名称更换为字母+数字的形式。伴随而来的是大面积的更换高速公路标志牌,而我们也发现,新的标志牌也采用了新的字体。

字体数字化简史与 WOFF

1970年代报纸的制作,编辑们在大型的字体胶片机上输入文章标题,制作胶片。Image: fullerton.edu

与音乐存储技术近似,标准化字体之存储和传播的介质,也经历过由模拟(analogue)向数字(digital)的转变。如若密纹唱片可类比为铅字,磁带便相当于早期照相排印(Phototypesetting)所使用的字体胶片 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唱片业与印刷业都历经了里程碑式的转变,数字格式的唱片和数字格式的字体开始主导市场。

1970年代

一九七六年,索尼公司展示了光学存储媒介的原型,同一年,Monotype 推出 Lasercomp,后来成为世界上第一台商业上成功的数字激光图像排印设备,Linotype 则推出了 Typomatic 照排机,终结了 Linotype 九十年的铅字制造史;一九七八年,Linotype 推出 Linotron 202 ,采用数字矢量字体 2 ,与此同时,计算机学界泰斗高德纳(Donald Ervin Knuth)则因为照相排版质量的不堪,编写着后来成为学术界出版之重要标准的排印语言TeX ,以及字体描述系统 Metafont。当印刷业跨入八十年代,数字矢量字体已是印刷厂排印时采用的主要形式。

「长S」的故事,与 ß 和积分符号

从左至右,单词依次为:smallest、support、subsistence、sufficient。1996年 Routledge 出版的《人口论》1789版重印版。

课上要读马尔萨斯(Malthus)《人口论》(An Essay on Population),从图书馆找来1789年的重印版。读起来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文中大部分单词中的「s」都被长相奇怪的「f」代替,如上图所示,读起来要不断猜词,实在想不透这样做的原因。于是百思不得其解,寻求帮助。我们的 Web Developer、身处德国的 Metaphox 很快发来了正解,做为字体和文字细节,颇为有趣,以嗜各位。

《Tages-Anzeiger》落选的新设计(续)

Image: fhzdesign.blog.sohu.com

方宏章在 blog 上发表了另一篇关于《Tagas-Anzeiger》的新设计,同样也是落选的方案。由美国人 Brian O’Connor 设计。

《Tages-Anzeiger》落选的新设计

左为旧版设计,右为新版设计。Image: iA

Hi-iD上看到的消息。瑞士苏黎世出版的全国性德语报纸《Tages-Anzeiger》(每日导报)于近日完成了新版设计,由 Tom Menzi 操刀。但今天要提《TA》的重新设计方案中参加投标的一个,由基于苏黎世和东京的 iA(InformationArchitects)操刀,因为他们新颖的设计思路,我觉得有必要在众多重新设计报纸的 project 中提起,即便他们没有获得这个项目。正如他们说的:这是一个美丽的失败故事。

字体的发展与国家形象

九月份在《艺术与设计》杂志刊登的文章,现在贴出来。这是原来的版本,可能与印刷版有部分差异。在此再次感谢参与校对的宋敏、杜钦和卢涛三位朋友。另外加上了参考书目和插图。

本文作者为 Rex Chen 和 Shi Yuan,请勿转载。谢谢。

尽管字体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最早期,与文字和书写的萌生同时出现,但现代意义上的字体排印(Typography)严格来说,是从十五世纪德国的约翰内斯·谷登堡(Johannes Gutenberg)发明活字印刷术开始的。从这一时期开始,批量印刷成为可能,而金属铸的字体也取代各地的手写体,成为主要的传播载体。自此开始,不同地区的字体发展也走上了独立而又互相影响的道路。随着国家主义在现代的盛行,各国政府和设计师们开始重视字体的国家形象问题,于是纷纷回顾自己的历史,试图在过去的发展中寻到符合国家和民族气质的字体。受这种国家化运动的影响,很多国家形成了与本国形象相辅相成的字体特色,从英国的商业和传统的结合,到德国的机械和实用,以及瑞士的平和、中立等等,字体成为展示国家形象直观而有效的工具。本文按时间顺序,试图把握代表各国形象字体发展的决定性历史时期,回顾各国标志性字体的特点环境、来源和发展。

文艺复兴与手写体:意大利字体

卡洛琳小写体(Carolingian minuscule)和数字版Nicolas Jenson SG 的比较。Images: belmont.edu; identifont.com.

十五世纪的意大利是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心。当时的意大利各个城市都处于自治状态,城市独裁者们都贪图玩乐,一心想要摆脱宗教传统对他们的束缚。因此这些城市的文艺环境十分宽松,当局鼓励和提倡描写世俗生活的作品,而非一味的表现宗教的神圣,这一社会环境为整个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色彩奠定了外部基础。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的彼特拉克(Petrarch)大力歌颂个人性的伟大,认为世俗的成功与跟上帝关系并不相互违背,相反是上帝赋予了人类巨大的智慧和能力,人类理应在世间充分享用这些天赋。他对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道德伦理和文化十分崇尚,认为古代才是人性最灿烂的时刻。

播客 / Podcast  

字谈字畅 031:TypePro 2016

TypePro 2016: Shanghai 于 9 月 3 日在同济大学举办,Eric LiuColourphilosophy 发表主题演讲。本期节目将与听众分享现场录音及演讲幻灯片。

字谈字畅 030:Johnston & Johnston

一百分钟,讲述一款百周岁的经典字体,以及一个世纪前孕育了这款字体的书法家。

字谈字畅 029:主播的日常

这是一期特别节目:同一物理空间中的两位主播,在某个日常的夜晚,就地取材,围绕字体排印展开了没有主题的闲聊。

字谈字畅 028:《西文排版》与「新人文宋」

「字体排印是对读者的一份心意」——高冈昌生先生在《西文排版》的后记中写下了母亲的这句话。而此书中译版的字里行间,同样包含着翻译、监修、设计者们的诸多心意。

字谈字畅 027:字体排印里的点和线——从打字机说起……

由键盘输入常用标点,看似虽非难题;令符号显示称心如意,实则也非易事——从机械打字机到电子计算机,标点符号的用法、录入及呈现,糅合了习惯和风格、地域和技术的历史痕迹。

字谈字畅 026:Kerning Panic·字谈字串(二)

乱码,汉字圈电脑用户难免遭遇的问题。今日又串《内核恐慌》,乱谈乱码。

字谈字畅 025:平面设计师口中的网格系统

经典设计指南《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月前付梓,两位监修相聚一谈,奉上翻译、出版背后的故事,以及字里行间之外关于「网格系统」的见解。

字谈字畅 024:博物字(二)——印刷之家体验

在博物馆也是能排活字的。今天,我们走进东京印刷博物馆,体验手排铅字的凸版印刷,一窥西方活字排印技术在日本印刷史中的风貌。

字谈字畅 023:Palatino 自然史和 Zapf 野生史

Palatino,名匠 Hermann Zapf 的代表作,庞杂而繁衍不息的字体家族。Robert Bringhurst 在新作 Palatino: The Natural History of a Typeface 中,以类比生物进化的视角,记述了 Palatino 谱系的演进历史。

字谈字畅 022:全球字体新闻联播

听众朋友早上好,今天是 5 月 31 日又一个星期二,欢迎收听全球字体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