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attgilbert.net
由豆瓣小組的一個討論,引申出關於 legibility 和 readability 的區分和翻譯的問題,問題在 Twitter 上也有幾則相似的討論。Legibility 和 Readability 兩者都是字體排印的可用性的重要指標,是不能跳過的術語。中文對兩者的翻譯也非常混亂。我將傳統的看法,加上多位朋友的意見,總結如下。
定義
Legibility 指在一個字體中,各設計的字母形狀之間的區分度,即讀者能否迅速辨別字母、避免混淆,這是一個微觀的字型設計概念。Legibility 的一個指標是「透明性」,即具有優秀的 legibility 的字體應該既準確無誤的讓讀者閱讀,又能將自己的設計不動聲色的隱藏起來,不以設計本身分散人的注意力。
字型設計的一切要素都會影響到 legibility,包括比劃結構(比如兩種 a 和 g 的寫法)、字谷(counter)、襯線形狀、比劃粗細、磅數(weight)、x 高 (x-height)等等。
Readability 指「閱讀體驗」,閱讀是否可能,以及它的容易程度。它由一個字體的使用方式決定,要考慮到 typography 的一切要素,包括排版、印刷等等,是一個宏觀概念。
影響 readability 的元素也有很多,包括字距、行距、行寬、灰度等等。一個弱 legibility 的字體可能可以通過良好的編排使 readability 相對叫好;而一個有強 legibility 的字體也可能因為不當使用而導致 readability 下降。
翻譯
有朋友說中文世界習慣將 legibility 譯為易讀性,readability 譯作可讀性。個人認為這個選擇應該反過來,legibility 為可讀性,「可」強調功能;readability 為易讀性,「易」強調體驗。但這兩者仍然容易混淆。
因此最佳選擇是將 legibility 譯為可辨識性、可辨認性、或易認性,等等,從「讀」字易開,轉到「辨認」。至於 readability,可以遵循習慣的「可讀性」,此時已經不衝突;或者「易讀性」也許更適合,儘管可能會混淆讀者。
世界各國車牌字體
1936年,德國標準協會規定了 DIN1451作為國家工業的標準字體,也包括交通和車輛管理領域。直到2000年,德國開始實行新的車牌標準字體——FE-Mittelschrift。FE 是德語 Fälschungs-Erschwert 的縮寫,意為「難以仿造」。設計概念從字母、數字之間的篡改和混淆入手,試圖通過字體設計防止修改車牌號碼的犯罪行為。比如較易塗改的字母「E」、「F」和「B」中間筆畫的高度被刻意設計成不同高度,同時左上角的處理也不一樣。「1」不能被輕易改成「L」,「I」也不能變成「1」,「0」和「O」很不一樣,「P」和「R」和不能互換。雖然犧牲了字體的美觀,高低不平錯落無序,但作為實用性第一的車牌字體,無疑是一種有意義的嘗試。
德國新車牌字體:FE Schrift,容易塗改的字母都做了特別設計。部分字型帶有襯線,增強了識別性。
本文刊載於《藝術與設計》2010年2月期。發表時有少量改動。本文感謝金虎的幫助。相關題目我們已談及多次,近期可參考方宏章的
文章。
交通部更換高速公路命名辦法出台,全國的高速公路路牌開始大面積更換, 引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關於費用的爭議。鮮有人注意到的是,路牌的設計也作了大幅修改。新設計包括新的中英文字體、箭頭和其他元素的設計,舊標準英文字體 Helvetica 被 FHWA 體(又稱 Highway Gothic)代替。對美國視覺文化熟悉的朋友而言,FHWA 應該不陌生,作為美國的舊高速公路標準字體,FHWA 的設計充滿了美國味道。它的名字源於美國聯邦公路局(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誕生於艾森豪威爾(Eisenhower)執政的1940年代。這款字體的字型設計最初根據民間手工制路牌而來,設計粗糙,完成後也從未進行過路面測試。「它(FHWA)輕率、粗放,缺乏對細節的關注。」字體設計師 Tobias Frere-Jones 評論到。
Typophile 第五屆電影節(Typophile Film Festival 5)在2009年9月舉行,時長僅一小時,播放了來自幾個國家的關於字體和設計的展示、訪談的短片。這一開幕短片由 BYU 大學師生手工完成,沒有使用電腦動畫。導演是 Brent Barson。影片使用各種使用字體為元素的產品,來表達人的五種感覺和它們對生活和創意的重要性。製作精良,不可錯過。
(本文原由本站 Twitter 發布。Vimeo 視頻,中國內地可能需翻牆。)
進行中的新設計。Image: Research Studios
BBC(英國廣播公司)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媒體機構之一,一直在新媒體和設計領域領先全球。從它成功的新聞網站到近年來 iPlayer 網絡播放平台都成為各國媒體效仿的對象。本周 BBC 發布了新網絡視覺系統的預覽,闡述了宏大的新概念。兩年前我們提到 BBC 的「Global Visual Language 2.0」,項目旨在為 BBC 網站提供新的統一的視覺語言。該項目使用了新的視覺系統,包括網格、字體、顏色和新的播放器等等。
兩年後的今天,BBC 決定更上一層樓,決定更新這一網絡視覺系統,以期成為再次媒體設計的全球標準。這次的設計試圖「創造一種新的設計哲學」、「尋到 BBC 的靈魂」,以及「讓 BBC 更加有區別性和識別性」。這次設計 BBC 也邀請了英國著名設計師和字體師 Neville Brody 作為顧問,由 BBC 創意總監 Ben Gammon 與 BBC 用戶體驗和設計部門共同完成。設計目標的關鍵詞展現出這次設計的雄心:現代英國、時事、強勢、獨特、領先、綜合、通用和最佳。
陳漢民教授設計的中國1983年國家標準標誌圖
之前 Rex 寫了一篇關於新的城市公共交通標準的文章,設計是由天津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標誌設計研究中心主任牟躍主導,是23年來的首次修改。相信很多人對這設計非常失望。
在去年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舉辦的「陳漢民教授從教50周年設計作品展」中,關於他的標誌設計或者其它設計,這裡不做表述。只是非常驚訝的發現了他於1983年參與設計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公共交通禁止標誌」,「安全標誌」,「公共信息圖形符號」。不管是在圖形的統一,信息的傳達方面都勝於現在所謂的新城市公共交通標準。我們可以做一個很好的比較。
陳漢民教授設計的中國1983年國家標準標誌圖
以 Computer Modern 字體排印的 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第一卷。
現代個人計算機軟件中可以進行排印或者出版準備工作的系統,以所見即所得型為主流,從早期的 Apple MacPublisher、Aldus PageMaker,到曾經非常興盛的 QuarkXPress,以及現在的 InDesign 莫不如是,甚至連 Microsoft Word 都可以歸入此類 。但是,在桌面計算機的圖形化用戶界面尚未普及時,字符終端上其實已經出現了優秀的排字工具。這一工具也許並不夠直觀,不過這或許也不失為其優點:寫作者可以將精力集中於文檔的內容、而非其展現形式之上;作為源文件的純文本並不依賴於平台而存在,易於管理和版本控制;用於處理源文件的程序也可以極富擴展性。這實際上是典型的計算機程序設計理念,這樣的系統也的確是出於一個計算機科學家之手——你也許已經猜我在說什麼:TeX。
德國用於路牌的 DIN 1451 字體。Image: typografie
之前有一篇博文是關於杭州新交通設施的設計方案,是由中國美術學院藝術設計院設計的,有不少朋友提出一些異議和不同的看法,主要是關於交通道路標誌牌字體方面的問題,之前一直想寫一點評論,現在整理了一下補上。
西文部分
心細的一些朋友已經看出,這個設計方案西文所使用是英國現代設計的最主要代表 Gill Sans, 在文字排版方面 Gill Sans 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尤其在一些文學性小說方面。其字形溫文爾雅,帶有濃郁的英國紳士氣質,具有人文主義的構造遊走於無襯線和襯線的 Gill Sans 更具現代感,這都使 Gill Sans 成為一款經典的字體。
Jürg Lehni (簡稱 JL,下同):我很想知道法律將字體(typeface)定性為軟件(software)而非藝術品(artworks)背後的更多原因。是簡單地由於 OpenType、PostScript 和 TrueType 都有些編程語言的方面呢,還是說這跟數字化的字體是對某種曾以鑄造字模形式出售的排字工具之模擬這一事實相關?能請你講解一下這個決定的性質嗎?在我的研究過程中相關的解釋非常少。
Erik Spiekermann(簡稱 ES,下同):將字體定義為軟件的主要原因是字體很難受到保護這一事實,因為大多數人甚至看不出 Garamond 和 Bodoni 之間的差異,更不必說 Helvetica 和 Arial 了。字體「應該儘可能地不干擾讀者對文本的理解、最多只是提供一點點審美上的附加價值」這一需求,成為評估其作為附加價值的「藝術性」貢獻時的最大劣勢,而這樣的附加價值正是版權法所看重的。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根本沒人想複製的、稀奇古怪的華麗字體可以受到版權保護的原因:人們可以清楚地意識到那是一件「作品」,而不僅僅是對於已知參數的重組,問題是嚴肅字體恰恰依賴於這種重組。那麼,既然字母「A」需要看起來像「A」,為什麼某種至少在外行人看起來並無特殊之處的「A」應該受到版權保護呢?
Roman 與 Italic 的搭配使用範例,Italic在四句話中表不同作用:第一句強調拖顫音,第二句代替了說話的引號,第三句表示語氣強調,第四句表示專有名詞(「亞里士多德寫了《天論》」)
順着上次 Black Letter 的故事線索,我們繼續說說中世紀過後,意大利文藝復興所誕生的兩種影響深遠的「書體」:Roman 和 Italic。我覺得把他們稱為「書體」似乎更為合適。對比中文,我們有篆書、隸書、楷書等等,在某一具體的書體之下,再按照書法者的名字等細分為某某體。概念明晰了,我們就開始說故事吧。
Roman
14至15世紀,意大利的文人們追隨着彼特拉克對於傳統文化的復興之志,在日常書寫和出版物中,廣泛採用了一種他們所認為具有「羅馬風格」的手寫字體。通過檢索古代文獻,他們重新發現了11世紀查理曼時期留存於修道院的早期小草書體。時任羅馬教廷秘書的布拉喬利尼 ,發明了一種新的字體:採用了卡洛林小草書體的小寫字母;對於大寫字母,則取自古羅馬的石刻大寫體。另一位文人尼古力 吸取了 Black Letter 的連筆法則,通過傾斜字母的角度,加快了書寫的速度,成為了 意大利體(Italic)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