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設計和視覺文化

研究 / Research

DIN1451與車牌字體

世界各國車牌字體

1936年,德國標準協會規定了 DIN1451作為國家工業的標準字體,也包括交通和車輛管理領域。直到2000年,德國開始實行新的車牌標準字體——FE-Mittelschrift。FE 是德語 Fälschungs-Erschwert 的縮寫,意為「難以仿造」。設計概念從字母、數字之間的篡改和混淆入手,試圖通過字體設計防止修改車牌號碼的犯罪行為。比如較易塗改的字母「E」、「F」和「B」中間筆畫的高度被刻意設計成不同高度,同時左上角的處理也不一樣。「1」不能被輕易改成「L」,「I」也不能變成「1」,「0」和「O」很不一樣,「P」和「R」和不能互換。雖然犧牲了字體的美觀,高低不平錯落無序,但作為實用性第一的車牌字體,無疑是一種有意義的嘗試。

德國新車牌字體:FE Schrift,容易塗改的字母都做了特別設計。部分字型帶有襯線,增強了識別性。

舊文:高速公路路標字體:發展和中國新標準

本文刊載於《藝術與設計》2010年2月期。發表時有少量改動。本文感謝金虎的幫助。相關題目我們已談及多次,近期可參考方宏章的文章

交通部更換高速公路命名辦法出台,全國的高速公路路牌開始大面積更換, 引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關於費用的爭議。鮮有人注意到的是,路牌的設計也作了大幅修改。新設計包括新的中英文字體、箭頭和其他元素的設計,舊標準英文字體 Helvetica 被 FHWA 體(又稱 Highway Gothic)代替。對美國視覺文化熟悉的朋友而言,FHWA 應該不陌生,作為美國的舊高速公路標準字體,FHWA 的設計充滿了美國味道。它的名字源於美國聯邦公路局(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誕生於艾森豪威爾(Eisenhower)執政的1940年代。這款字體的字型設計最初根據民間手工制路牌而來,設計粗糙,完成後也從未進行過路面測試。「它(FHWA)輕率、粗放,缺乏對細節的關注。」字體設計師 Tobias Frere-Jones 評論到。

Typophile 第五屆電影節開幕短片

Typophile 第五屆電影節(Typophile Film Festival 5)在2009年9月舉行,時長僅一小時,播放了來自幾個國家的關於字體和設計的展示、訪談的短片。這一開幕短片由 BYU 大學師生手工完成,沒有使用電腦動畫。導演是 Brent Barson。影片使用各種使用字體為元素的產品,來表達人的五種感覺和它們對生活和創意的重要性。製作精良,不可錯過。

(本文原由本站 Twitter 發布。Vimeo 視頻,中國內地可能需翻牆。)

BBC 新網絡視覺系統預覽

進行中的新設計。Image: Research Studios

BBC(英國廣播公司)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媒體機構之一,一直在新媒體和設計領域領先全球。從它成功的新聞網站到近年來 iPlayer 網絡播放平台都成為各國媒體效仿的對象。本周 BBC 發布了新網絡視覺系統的預覽,闡述了宏大的新概念。兩年前我們提到 BBC 的「Global Visual Language 2.0」,項目旨在為 BBC 網站提供新的統一的視覺語言。該項目使用了新的視覺系統,包括網格、字體、顏色和新的播放器等等。

兩年後的今天,BBC 決定更上一層樓,決定更新這一網絡視覺系統,以期成為再次媒體設計的全球標準。這次的設計試圖「創造一種新的設計哲學」、「尋到 BBC 的靈魂」,以及「讓 BBC 更加有區別性和識別性」。這次設計 BBC 也邀請了英國著名設計師和字體師 Neville Brody 作為顧問,由 BBC 創意總監 Ben Gammon 與 BBC 用戶體驗和設計部門共同完成。設計目標的關鍵詞展現出這次設計的雄心:現代英國、時事、強勢、獨特、領先、綜合、通用和最佳。

中國公共標誌國家標準 / 1983年

陳漢民教授設計的中國1983年國家標準標誌圖

之前 Rex 寫了一篇關於新的城市公共交通標準的文章,設計是由天津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標誌設計研究中心主任牟躍主導,是23年來的首次修改。相信很多人對這設計非常失望。

在去年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舉辦的「陳漢民教授從教50周年設計作品展」中,關於他的標誌設計或者其它設計,這裡不做表述。只是非常驚訝的發現了他於1983年參與設計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公共交通禁止標誌」,「安全標誌」,「公共信息圖形符號」。不管是在圖形的統一,信息的傳達方面都勝於現在所謂的新城市公共交通標準。我們可以做一個很好的比較。

陳漢民教授設計的中國1983年國家標準標誌圖

Computer Modern 的故事

TAOCP

以 Computer Modern 字體排印的 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第一卷。

現代個人計算機軟件中可以進行排印或者出版準備工作的系統,以所見即所得型為主流,從早期的 Apple MacPublisher、Aldus PageMaker,到曾經非常興盛的 Quark­XPress,以及現在的 InDesign 莫不如是,甚至連 Microsoft Word 都可以歸入此類 1 。但是,在桌面計算機的圖形化用戶界面尚未普及時,字符終端上其實已經出現了優秀的排字工具。這一工具也許並不夠直觀,不過這或許也不失為其優點:寫作者可以將精力集中於文檔的內容、而非其展現形式之上;作為源文件的純文本並不依賴於平台而存在,易於管理和版本控制;用於處理源文件的程序也可以極富擴展性。這實際上是典型的計算機程序設計理念,這樣的系統也的確是出於一個計算機科學家之手——你也許已經猜我在說什麼:TeX

為了信息傳達的更加有效 / 交通專用字體

德國用於路牌的 DIN 1451 字體。Image: typografie

之前有一篇博文是關於杭州新交通設施的設計方案,是由中國美術學院藝術設計院設計的,有不少朋友提出一些異議和不同的看法,主要是關於交通道路標誌牌字體方面的問題,之前一直想寫一點評論,現在整理了一下補上。

西文部分

心細的一些朋友已經看出,這個設計方案西文所使用是英國現代設計的最主要代表 Gill Sans, 在文字排版方面 Gill Sans 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尤其在一些文學性小說方面。其字形溫文爾雅,帶有濃郁的英國紳士氣質,具有人文主義的構造遊走於無襯線和襯線的 Gill Sans 更具現代感,這都使 Gill Sans 成為一款經典的字體。

Erik Spiekermann 談字體的版權法

Image: stewf@Flickr
作者/ Author: Jürg Lehni © 2009
原載於/ Original from: Interview with Erik Spiekermann, 2009, Typeface as Program
翻譯/Translation: 經版權機構授權,由 Metaphox 翻譯

Jürg Lehni (簡稱 JL,下同):我很想知道法律將字體(typeface)定性為軟件(software)而非藝術品(artworks)背後的更多原因。是簡單地由於 OpenType、PostScript 和 TrueType 都有些編程語言的方面呢,還是說這跟數字化的字體是對某種曾以鑄造字模形式出售的排字工具之模擬這一事實相關?能請你講解一下這個決定的性質嗎?在我的研究過程中相關的解釋非常少。

Erik Spiekermann(簡稱 ES,下同):將字體定義為軟件的主要原因是字體很難受到保護這一事實,因為大多數人甚至看不出 Garamond 和 Bodoni 之間的差異,更不必說 Helvetica 和 Arial 了。字體「應該儘可能地不干擾讀者對文本的理解、最多只是提供一點點審美上的附加價值」這一需求,成為評估其作為附加價值的「藝術性」貢獻時的最大劣勢,而這樣的附加價值正是版權法所看重的。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根本沒人想複製的、稀奇古怪的華麗字體可以受到版權保護的原因:人們可以清楚地意識到那是一件「作品」,而不僅僅是對於已知參數的重組,問題是嚴肅字體恰恰依賴於這種重組。那麼,既然字母「A」需要看起來像「A」,為什麼某種至少在外行人看起來並無特殊之處的「A」應該受到版權保護呢?

Roman 與 Italic 的故事

Roman 與 Italic 的搭配使用範例,Italic在四句話中表不同作用:第一句強調拖顫音,第二句代替了說話的引號,第三句表示語氣強調,第四句表示專有名詞(「亞里士多德寫了《天論》」)

順着上次 Black Letter 的故事線索,我們繼續說說中世紀過後,意大利文藝復興所誕生的兩種影響深遠的「書體」:Roman 和 Italic。我覺得把他們稱為「書體」似乎更為合適。對比中文,我們有篆書、隸書、楷書等等,在某一具體的書體之下,再按照書法者的名字等細分為某某體。概念明晰了,我們就開始說故事吧。

Roman

14至15世紀,意大利的文人們追隨着彼特拉克對於傳統文化的復興之志,在日常書寫和出版物中,廣泛採用了一種他們所認為具有「羅馬風格」的手寫字體。通過檢索古代文獻,他們重新發現了11世紀查理曼時期留存於修道院的早期小草書體。時任羅馬教廷秘書的布拉喬利尼 1,發明了一種新的字體:採用了卡洛林小草書體的小寫字母;對於大寫字母,則取自古羅馬的石刻大寫體。另一位文人尼古力 2 吸取了 Black Letter 的連筆法則,通過傾斜字母的角度,加快了書寫的速度,成為了 意大利體(Italic)的雛形。

WOFF 使用指南

於一月21日發布的 Mozilla Firefox 3.6 版本提供了對於 WOFF (Web Open Font Format) 字體格式的支持。關於這一字體格式的意義,本站之前的《字體數字化簡史與 WOFF》一文已有提及,而我們今天將簡單地演示 WOFF 格式的具體使用及其效果。對於網頁設計者來說,使用 WOFF 格式與使用此前已經被支持的 TrueType 或 OpenType 格式在方法上並無不同,都是通過 CSS 的 @font-face 等規則完成的。首先是通過指定 WOFF 格式的字體文件之 URL 來定義一個 font-family 名稱:


@font-face {
  font-family: myfontname;
  src: url(link/to/the/woff-font/fontname.woff) format("woff"),
       url(link/to/the/ttf-font/fontname.ttf) format("truetype");
}

通過以上代碼,支持 WOFF 的瀏覽器如 Firefox 3.6 將自動下載 link/to/the/woff-font/fontname.woff 這一字體,不支持 WOFF 但是支持內聯 TTF 的瀏覽器則會自動下載 link/to/the/ttf-font/fontname.ttf。(Internet Explorer 兩者都不支持,對應解決方案請參見這裡。)由網頁設計者自行決定的 myfontname 則是這些字體的代稱,設計者可以在接下來的 CSS 中使用它來定義頁面元素所使用的字體,例如:


#content{
	font-family: myfontname, Georgia, serif;
}

此外,僅限於 Windows、Linux 平台的 Firefox 非標準 CSS 屬性 text-rendering 同樣可以用來控制 WOFF 的渲染方式。其可取值及對應效果是:

auto
默認值。瀏覽器會自行猜測應該優化字體的渲染速度、可讀性還是精準度。對於基於 Gecko 引擎的瀏覽器如 Firefox 而言,取此值也就意味着對尺寸大於20像素的文本會使用 optimizeLegibility,否則使用 optimizeSpeed
optimizeSpeed
優化速度。Gecko 將儘可能快速地渲染字體,而不保證字體的可讀性和精準度。Kerning (字母間距微調)和 ligatures (連字)將被禁用。
optimizeLegibility
優化可讀性。Gecko 將強調文本的可讀性而不是字體渲染的速度和精準度,Kerning (字母間距微調)和 ligatures (連字)也會被啟用。
geometricPrecision
優化精準度。Gecko 將強調字體渲染的精準度而非速度和可讀性,目前其效果與 optimizeLegibility 相同。

請注意這一屬性會被 Mac 平台上的 Gecko 引擎忽略,渲染效果將總是 optimizeLegibility

具體用例如下:


/* make sure all fonts in the HTML document display in all its
   glory, but avoid inadequate ligatures in class foo elements */

body  { text-rendering: optimizeLegibility; }
.foo  { text-rendering: optimizeSpeed; }

根據 Mozilla 的這篇文章,字體業界對 WOFF 的支持也已經開始。FontFont 甚至提供了一個免費的 WOFF 字體展示,其中除了包含本文所介紹的內容,還有 WOFF 的 MIME Type、防止字體外鏈的方法等。我們在這裡給出一個略經修改的在線版本,當然需要使用 Firefox 3.6 來訪問。Windows 用戶請注意瀏覽時不應禁用 ClearType。

播客 / Podcast  

字談字暢 051:字樣的樣字

字樣的樣字應該是什麼樣子?

字談字暢 050:如果困在孤島三天三夜

在 Type is Beautiful 十周年慶的餘溫中,我們連線創辦人 Rex,一同回首過往三千七百多天中令人記憶猶新的片段。希望那些曾經觸動過我們的契機或事件,也能為你帶來些許啟發。

字談字暢 049:Not just 金萱

金萱,不只是寶島茗品,同時也是一個備受矚目的中文字體項目。今日有幸請到「金萱」烘焙者、justfont 兩位創始人 Michael 和 BBC,作客演播室,娓娓道來不止於金萱的故事。

字談字暢 048:我們這次並沒有花九十分鐘做聽眾反饋

過去十二個月內,全球各地的信件及留言紛至沓來,從文字到語言,從字體到排版,從書本到展覽……掛一漏萬,今天的一百五十分鐘,我們將與大家分享來函十五則。

字談字暢 047:汲古新字

獨立造字十餘載,應永會先生汲古而創新,堅持着一套手作工匠式的方法。今日我們有幸請到這位匠人,與聽眾分享「汲古書體」的誕生始末,以及應永會在刻本字體設計歷程中的探索心得。

字談字暢 046:獨家專訪山景城下肖湘曄

Noto Serif CJK,亦名 Source Han Serif(思源宋體),是 Google 與 Adobe 合作出品的第二款泛中日韓開源字體家族。在 Noto Serif CJK 面世將近滿月之際,本台有幸邀請到 Google Noto 字體項目產品經理肖湘曄,講述關於 Noto 的獨家故事。

字談字暢 045:九十年前的未來字體

Futura,幾何無襯線體的一個標籤作品,現代主義設計的一種精神象徵。恰逢其誕生九十周年,特邀嘉賓 Rex 與我們分享 Futura 及其設計師 Paul Renner 的故事。

字談字暢 044:Kerning Panic·字談字串(四)峰迴路轉換行來↵

一段無主題的閑聊後,我們開始「回車」——從打字機的歷史出發,回顧「換行」這一文字排版現象在機械設備和數碼環境中的存在方式及遺留問題。

字談字暢 043:「請 Eric 講一下 Eric 的私生活」

Eric Gill,以其同名的字體作品著稱於世。然而,只有綜合其才華造詣、生活方式及信仰理念的多面性和矛盾性,才能更為完整地塑造 Gill 其人在歷史中的形象。

字談字暢 042:日星鑄字行的日月

台北,TypeTour 的第二座城市,字體與視覺文化之旅的最新一章。今日與聽眾分享此次行程的重要一站:日星鑄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