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於五月十九日開放在線字體服務(Webfonts),正式加入在線字體提供商的行列。與我們已經介紹過的 Monotype Web Fonts、FontShop 等字體商不同,Google 此次提供的字體與其諸多既有服務一樣,不出所料地完全免費。
Google 目前提供的字體共有十八種,均為目前流傳較為廣泛的免費字體,包括為 Android 而開發的 Droid 系列,被稱為「Fonts for Scholars」的 Cardo,為代碼印刷而設計的 Inconsolata,業餘之作而不脛走紅的 Yanone Kaffeesatz 等等;更為引人注目的是本站曾介紹過其人其事的 IM Fell 字體,此次經由 Google 聲勢浩大地一口氣發布了十個字體族,它的介紹頁面也頗費篇幅地講述了字體背後的歷史。
與我們此前介紹的 Fonts.com 所提供的服務相比,使用這些字體無需付費,也不必註冊,只消通過 Google Font API 在網頁的 head 區域插入一行代碼,即可獲得對應某個字體的、以 @font-face 形式定義的 CSS font-family 定義,繼而就可以在 CSS 中如同使用本地字體一樣使用它們。對於瀏覽器的支持情況也不錯,Google 聲稱 Chrome 4.249.4 以上、Firefox 3.5 以上、Safari 3.1 以上、IE 6 以上均可渲染。使用 iPhone OS 和 Android 的設備目前尚不支持此項服務,不過這一功能的實現應指日可待。對於我們來說,也許唯一的遺憾就是此次發布的字體僅限於拉丁字符集。
在 Google 公布在線字體服務之後,Typekit 緊接着宣布它們此前的幾周內已經與 Google 密切合作,在 GitHub 上放出了 JavaScript 開源項目 WebFont Loader ,讓用戶可以更進一步地控制字體的加載和渲染,也使得其他人能夠在自己的網站上提供網絡字體服務。此次 Google 所公布的諸多免費字體亦都被增加到了 Typekit 的字庫中,所有用戶都可以使用。用戶還可以選擇使用 Google 的 AJAX API 來調用 Typekit 的字體,這樣一來在 Google 的免費服務和 Typekit 的付費服務之間切換,只需要更動一行代碼。
Google 這一字體服務的顯示效果可以在我們的測試頁面上看到。(更新:Google 提供了自己的效果預覽器。)
工人在紐約街頭繪製巨幅啤酒廣告。
記得小時候的電影院門前,每逢新電影上映前,總是有師傅懸在牆上用刷子繪製巨型海報。這種做法隨着大型印刷機的出現已經不多見了,打印在塑料布上的廣告不僅高速、精確,更重要的是價格便宜。這也導致了大量的繪製人員失去了工作。然而在紐約和洛杉磯,仍然有少量的巨型廣告是人工手繪的。
《在高處》(Up there)就是一個記錄這些繪製人員的紀錄片,片長僅12分鐘。短片記錄了這個夕陽產業,以及幾個紐約的巨幅海報繪製人員的故事。繪製的程序與幾個世紀前米開朗基羅在西斯廷教堂的工作並沒有大的區別。從精確的勾線,到大量的調色,然後是幾個工人用小刷子一筆筆的風雨無阻地完成作畫。儘管手工繪製的廣告在質感和顏色上無疑要強過印刷,但和所有其他產業一樣,手工的質感阻擋不了技術帶來的成本優勢。這份產業的凋零無法避免。
本片的贊助商是啤酒品牌 Stella Artois,正是得益於 Stella 最近一系列的手工繪製的品牌活動,這一行業也才獲得了一次被關注的機會。
觀看本片(無字幕):Vimeo(HD,中國內地需翻牆),Youku。
最近 Design Observer 的一篇老文章被朋友翻出來,接下來的兩天忽然在其他地方又看到了討論。文章是著名設計師和評論者 Michael Bierut 寫的,題目是《我恨 ITC Garamond》(I Hate ITC Garamond)。作者寫到,自己辛苦找來一本女兒心儀的歷史書,拿到手發現排版字體用的是 ITC Garamond,頓時失了興趣,進而在網上大吐怨言,發泄對這款字體的厭惡。
Monotype Fonts.com Web Fonts
測試頁面
Monotype 今天宣布,Fonts.com 開始提供網頁字體(web fonts)嵌入服務,加入了 FontShop、TypeKit 的隊伍,表明網頁字體將成為字體商新的利潤點。
Monotype 的 web fonts 除了憑藉 Linotype 擁有龐大優質的字庫外,還支持超過四十種語言,包括日文和繁/簡體中文,這也是我們最為關注的亮點。Monotype 聲稱自己研發出的專利技術可以保證體積較大的東亞字體獲得理想的加載速度。在測試中,我們發現這一技術的確緩解了字體大小這個傳統瓶頸對嵌入東亞字體所帶來的影響。
VerTick 實現效果
我們的網站技術人員 Metaphox 有一天在 Twitter 上看到了 Nehan 這一使用 JavaScript 來實現日文直排(豎排)的工具,就以其為基礎做出了一款 Wordpress 主題:VerTick。目前這款主題已經基本完工,Metaphox 決定將它發布,以供有興趣的人使用。同時,關於這款主題的使用細節,我們也對 Metaphox 進行了簡單的採訪,內文如下。
我們大概在三個月前開通了自己的 Twitter 賬戶。令人驚喜的是,三個月將至我們的 follower 已經接近500人,這裡特別要感謝各位朋友的轉推。
然而,網絡管制仍然使大部分在中國牆內的讀者無法接觸到 Twitter 更新。於是我們將開始在網站上同步更新 Twitter 的更新內容,顯示在邊欄上。同時我們也將更新內容每天一小結,更新在 RSS 訂閱上。儘管這並不意味着在牆內的讀者可以自如的通過 Twitter 與我們交流,但我們仍然希望可以把儘可能多的信息發布出來。
在現在的很多關鍵的技術和視頻網站都無法訪問的情況下,為了獲取信息和方便交流,我們依舊鼓勵翻牆。這裡是在牆內使用 Twitter 的一些信息。
近日在文廟偶得一本書——《拉丁化課本》,看得我這個文不盲有些害怕。作者葉籟士(Ie Laish,1911-1994),文字改革專家和活動家、世界語者。原名包叔元,筆名葉籟士、羅甸華、索原等。江蘇省吳縣人。曾就學於上海立達學園和日本高等師範。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委員,歷任人大代表、黨代表、政協委員等職。在拉丁化新文字運動中,他積极參与並推廣,提出「只有實行拉丁化才是解決大眾語問題的正確途徑」的主張。
維基百科(Wikipedia)中文新首頁
今天到中文維基百科(內地用戶照常無法訪問,截圖如上),新的首頁設計出爐。首頁從美學到功能都不能說是十分成功。無論從強烈的「設計」元素,乃至喧賓奪主;到這些設計元素本身的質量,都可以說是從原來的版本的倒退(原來的版本類似的可以參見英文維基)。然而有意思的是,這一設計是經過 Wikipedia 中文社群大量成員積極參與討論而成的。從關於設計的第二輪討論看,設計的細枝末節,從排版、字體、用色、圖標的設計細節和陰影的使用,等等等等都經過了民主發言、討論和投票。
維基百科(Wikipedia)英文首頁
引起我聯想的是昨天在 Twitter 曾經提到的,由陳幼堅先生主筆的香港城市形象標識的升級。這次升級從2008年5月份開始在全市調研,「廣泛邀請不同界別人士為「香港品牌」建立共同願景,包括舉行專業民意調查、諮詢會、核心小組討論、工作坊、設立專門網站、比賽等,收集公眾的意見和期望」;甚至「參考由國家/地區品牌專家 Simon Anholt 編撰的「城市品牌指數」有關香港的報告,以及使用特設網上調查工具 WebLedge,在互聯網上把香港與其他城市作出比較。」最後通過公開招標,最終確定陳幼堅的設計。
香港城市形象標識的更新,右為新標識
這一設計表現了香港新的核心價值,三條綵帶的設計代表了可持續發展(藍天綠地),和紅色的獅子山山脊線,「象徵香港人‘我做得到’的拼搏精神」。這一從概念到執行都令人愕然的作品,這兩天也成為年輕香港設計們的笑柄。
兩者都是由眾多專業和非專業人士參與的設計,程序上十分民主科學,執行上充分考慮各方意見,有比稿有思想有功能有廣度的作品,然而都成了設計上的悲劇。這樣的例子是不勝枚舉的,從官僚政治廣泛插手,到民眾過於熱情的參與,很多擁有美好期望的設計計劃都毀於一旦。更進一步,大眾、多方參與的設計有多大程度是為了科學和民主,以期取得最好結果,而有多大程度是政治家的把戲和廣告公司的噱頭,令人生疑。設計是多大程度的設計師的專業獨裁,和多大程度的廣泛聽取建議,尺度是一個問題。
之前 Colourphilosophy 已經寫了一篇關於 Roman 與 Italic 的短文,非常詳細的介紹了斜體的歷史以及他們的具體運用的,其實這非常重要,因為斜體具體運用一直為中文設計師所忽視,很多涉及到西文排版,對於斜體不是禁用就是濫用。
在這裡就 Italic( 斜體)再擴展寫一些東西。其實 Italic 翻譯為斜體一詞是不夠準確和到位的,因為從字面理解很容易以為只要是斜體就是 Italic,Italic 必須是斜的。其實不然,並不是所有 Italic 就是斜的,定義一個字體是不是斜體最主要是看是不是擁有手寫風格在裡面。
FF Quadraat 和 Trinite的 Italic 體
大部分的 Italic 體比那些筆直的羅馬字體在形式上有一點角度的傾斜,其筆畫在基準線上像右邊形成一點角度的傾斜,由於其傾斜感,給人一種向前流動的感覺,但傾斜並不是意大利體最本質的特點,Italic 體最重要的特點是其手寫體風格,因為 Italic 體本來就是由於手寫而產生的,具體歷史這可以看 Colourphilosophy 的文章,而大部分 Italic 因為手寫習慣會對某些字母進行簡化(如 a, g )。但是也很多字體家族中的 Italic 的其筆畫是垂直於基準線的,比較有名的有 FF Quadraat、Trinite 等,但是其筆畫仍然有這手寫風格。
Image: Mattgilbert.net
由豆瓣小組的一個討論,引申出關於 legibility 和 readability 的區分和翻譯的問題,問題在 Twitter 上也有幾則相似的討論。Legibility 和 Readability 兩者都是字體排印的可用性的重要指標,是不能跳過的術語。中文對兩者的翻譯也非常混亂。我將傳統的看法,加上多位朋友的意見,總結如下。
定義
Legibility 指在一個字體中,各設計的字母形狀之間的區分度,即讀者能否迅速辨別字母、避免混淆,這是一個微觀的字型設計概念。Legibility 的一個指標是「透明性」,即具有優秀的 legibility 的字體應該既準確無誤的讓讀者閱讀,又能將自己的設計不動聲色的隱藏起來,不以設計本身分散人的注意力。
字型設計的一切要素都會影響到 legibility,包括比劃結構(比如兩種 a 和 g 的寫法)、字谷(counter)、襯線形狀、比劃粗細、磅數(weight)、x 高 (x-height)等等。
Readability 指「閱讀體驗」,閱讀是否可能,以及它的容易程度。它由一個字體的使用方式決定,要考慮到 typography 的一切要素,包括排版、印刷等等,是一個宏觀概念。
影響 readability 的元素也有很多,包括字距、行距、行寬、灰度等等。一個弱 legibility 的字體可能可以通過良好的編排使 readability 相對叫好;而一個有強 legibility 的字體也可能因為不當使用而導致 readability 下降。
翻譯
有朋友說中文世界習慣將 legibility 譯為易讀性,readability 譯作可讀性。個人認為這個選擇應該反過來,legibility 為可讀性,「可」強調功能;readability 為易讀性,「易」強調體驗。但這兩者仍然容易混淆。
因此最佳選擇是將 legibility 譯為可辨識性、可辨認性、或易認性,等等,從「讀」字易開,轉到「辨認」。至於 readability,可以遵循習慣的「可讀性」,此時已經不衝突;或者「易讀性」也許更適合,儘管可能會混淆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