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網站今天改版,推出新設計的網站,大刀闊斧地改變了網站的風格和路線。作為報紙擁有者默多克(Murdoch)的新政策,新的網站面向群體從沒有付費的公眾變為有針對性的付費用戶。因此整個網站設計更加趨向於報紙的電子版,包括報頭、大幅題圖、減少的首頁信息,以及更加低調和去商業化的欄目設計。
研究 / Research
《泰晤士報》:報紙網站的未來?
紀錄短片《在高處》
記得小時候的電影院門前,每逢新電影上映前,總是有師傅懸在牆上用刷子繪製巨型海報。這種做法隨着大型印刷機的出現已經不多見了,打印在塑料布上的廣告不僅高速、精確,更重要的是價格便宜。這也導致了大量的繪製人員失去了工作。然而在紐約和洛杉磯,仍然有少量的巨型廣告是人工手繪的。
《在高處》(Up there)就是一個記錄這些繪製人員的紀錄片,片長僅12分鐘。短片記錄了這個夕陽產業,以及幾個紐約的巨幅海報繪製人員的故事。繪製的程序與幾個世紀前米開朗基羅在西斯廷教堂的工作並沒有大的區別。從精確的勾線,到大量的調色,然後是幾個工人用小刷子一筆筆的風雨無阻地完成作畫。儘管手工繪製的廣告在質感和顏色上無疑要強過印刷,但和所有其他產業一樣,手工的質感阻擋不了技術帶來的成本優勢。這份產業的凋零無法避免。
本片的贊助商是啤酒品牌 Stella Artois,正是得益於 Stella 最近一系列的手工繪製的品牌活動,這一行業也才獲得了一次被關注的機會。
人人都恨 ITC Garamond
最近 Design Observer 的一篇老文章被朋友翻出來,接下來的兩天忽然在其他地方又看到了討論。文章是著名設計師和評論者 Michael Bierut 寫的,題目是《我恨 ITC Garamond》(I Hate ITC Garamond)。作者寫到,自己辛苦找來一本女兒心儀的歷史書,拿到手發現排版字體用的是 ITC Garamond,頓時失了興趣,進而在網上大吐怨言,發泄對這款字體的厭惡。
More on Twitter
我們大概在三個月前開通了自己的 Twitter 賬戶。令人驚喜的是,三個月將至我們的 follower 已經接近500人,這裡特別要感謝各位朋友的轉推。
然而,網絡管制仍然使大部分在中國牆內的讀者無法接觸到 Twitter 更新。於是我們將開始在網站上同步更新 Twitter 的更新內容,顯示在邊欄上。同時我們也將更新內容每天一小結,更新在 RSS 訂閱上。儘管這並不意味着在牆內的讀者可以自如的通過 Twitter 與我們交流,但我們仍然希望可以把儘可能多的信息發布出來。
在現在的很多關鍵的技術和視頻網站都無法訪問的情況下,為了獲取信息和方便交流,我們依舊鼓勵翻牆。這裡是在牆內使用 Twitter 的一些信息。
民主程序對設計有意義嗎?
今天到中文維基百科(內地用戶照常無法訪問,截圖如上),新的首頁設計出爐。首頁從美學到功能都不能說是十分成功。無論從強烈的「設計」元素,乃至喧賓奪主;到這些設計元素本身的質量,都可以說是從原來的版本的倒退(原來的版本類似的可以參見英文維基)。然而有意思的是,這一設計是經過 Wikipedia 中文社群大量成員積極參與討論而成的。從關於設計的第二輪討論看,設計的細枝末節,從排版、字體、用色、圖標的設計細節和陰影的使用,等等等等都經過了民主發言、討論和投票。
引起我聯想的是昨天在 Twitter 曾經提到的,由陳幼堅先生主筆的香港城市形象標識的升級。這次升級從2008年5月份開始在全市調研,「廣泛邀請不同界別人士為「香港品牌」建立共同願景,包括舉行專業民意調查、諮詢會、核心小組討論、工作坊、設立專門網站、比賽等,收集公眾的意見和期望」;甚至「參考由國家/地區品牌專家 Simon Anholt 編撰的「城市品牌指數」有關香港的報告,以及使用特設網上調查工具 WebLedge,在互聯網上把香港與其他城市作出比較。」最後通過公開招標,最終確定陳幼堅的設計。
這一設計表現了香港新的核心價值,三條綵帶的設計代表了可持續發展(藍天綠地),和紅色的獅子山山脊線,「象徵香港人‘我做得到’的拼搏精神」。這一從概念到執行都令人愕然的作品,這兩天也成為年輕香港設計們的笑柄。
兩者都是由眾多專業和非專業人士參與的設計,程序上十分民主科學,執行上充分考慮各方意見,有比稿有思想有功能有廣度的作品,然而都成了設計上的悲劇。這樣的例子是不勝枚舉的,從官僚政治廣泛插手,到民眾過於熱情的參與,很多擁有美好期望的設計計劃都毀於一旦。更進一步,大眾、多方參與的設計有多大程度是為了科學和民主,以期取得最好結果,而有多大程度是政治家的把戲和廣告公司的噱頭,令人生疑。設計是多大程度的設計師的專業獨裁,和多大程度的廣泛聽取建議,尺度是一個問題。
關於 Italic 的補充
之前 Colourphilosophy 已經寫了一篇關於 Roman 與 Italic 的短文,非常詳細的介紹了斜體的歷史以及他們的具體運用的,其實這非常重要,因為斜體具體運用一直為中文設計師所忽視,很多涉及到西文排版,對於斜體不是禁用就是濫用。
在這裡就 Italic( 斜體)再擴展寫一些東西。其實 Italic 翻譯為斜體一詞是不夠準確和到位的,因為從字面理解很容易以為只要是斜體就是 Italic,Italic 必須是斜的。其實不然,並不是所有 Italic 就是斜的,定義一個字體是不是斜體最主要是看是不是擁有手寫風格在裡面。
大部分的 Italic 體比那些筆直的羅馬字體在形式上有一點角度的傾斜,其筆畫在基準線上像右邊形成一點角度的傾斜,由於其傾斜感,給人一種向前流動的感覺,但傾斜並不是意大利體最本質的特點,Italic 體最重要的特點是其手寫體風格,因為 Italic 體本來就是由於手寫而產生的,具體歷史這可以看 Colourphilosophy 的文章,而大部分 Italic 因為手寫習慣會對某些字母進行簡化(如 a, g )。但是也很多字體家族中的 Italic 的其筆畫是垂直於基準線的,比較有名的有 FF Quadraat、Trinite 等,但是其筆畫仍然有這手寫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