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于五月十九日开放在线字体服务(Webfonts),正式加入在线字体提供商的行列。与我们已经介绍过的 Monotype Web Fonts、FontShop 等字体商不同,Google 此次提供的字体与其诸多既有服务一样,不出所料地完全免费。
Google 目前提供的字体共有十八种,均为目前流传较为广泛的免费字体,包括为 Android 而开发的 Droid 系列,被称为「Fonts for Scholars」的 Cardo,为代码印刷而设计的 Inconsolata,业余之作而不胫走红的 Yanone Kaffeesatz 等等;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本站曾介绍过其人其事的 IM Fell 字体,此次经由 Google 声势浩大地一口气发布了十个字体族,它的介绍页面也颇费篇幅地讲述了字体背后的历史。
与我们此前介绍的 Fonts.com 所提供的服务相比,使用这些字体无需付费,也不必注册,只消通过 Google Font API 在网页的 head 区域插入一行代码,即可获得对应某个字体的、以 @font-face 形式定义的 CSS font-family 定义,继而就可以在 CSS 中如同使用本地字体一样使用它们。对于浏览器的支持情况也不错,Google 声称 Chrome 4.249.4 以上、Firefox 3.5 以上、Safari 3.1 以上、IE 6 以上均可渲染。使用 iPhone OS 和 Android 的设备目前尚不支持此项服务,不过这一功能的实现应指日可待。对于我们来说,也许唯一的遗憾就是此次发布的字体仅限于拉丁字符集。
在 Google 公布在线字体服务之后,Typekit 紧接着宣布它们此前的几周内已经与 Google 密切合作,在 GitHub 上放出了 JavaScript 开源项目 WebFont Loader ,让用户可以更进一步地控制字体的加载和渲染,也使得其他人能够在自己的网站上提供网络字体服务。此次 Google 所公布的诸多免费字体亦都被增加到了 Typekit 的字库中,所有用户都可以使用。用户还可以选择使用 Google 的 AJAX API 来调用 Typekit 的字体,这样一来在 Google 的免费服务和 Typekit 的付费服务之间切换,只需要更动一行代码。
Google 这一字体服务的显示效果可以在我们的测试页面上看到。(更新:Google 提供了自己的效果预览器。)
工人在纽约街头绘制巨幅啤酒广告。
记得小时候的电影院门前,每逢新电影上映前,总是有师傅悬在墙上用刷子绘制巨型海报。这种做法随着大型印刷机的出现已经不多见了,打印在塑料布上的广告不仅高速、精确,更重要的是价格便宜。这也导致了大量的绘制人员失去了工作。然而在纽约和洛杉矶,仍然有少量的巨型广告是人工手绘的。
《在高处》(Up there)就是一个记录这些绘制人员的纪录片,片长仅12分钟。短片记录了这个夕阳产业,以及几个纽约的巨幅海报绘制人员的故事。绘制的程序与几个世纪前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教堂的工作并没有大的区别。从精确的勾线,到大量的调色,然后是几个工人用小刷子一笔笔的风雨无阻地完成作画。尽管手工绘制的广告在质感和颜色上无疑要强过印刷,但和所有其他产业一样,手工的质感阻挡不了技术带来的成本优势。这份产业的凋零无法避免。
本片的赞助商是啤酒品牌 Stella Artois,正是得益于 Stella 最近一系列的手工绘制的品牌活动,这一行业也才获得了一次被关注的机会。
观看本片(无字幕):Vimeo(HD,中国内地需翻墙),Youku。
最近 Design Observer 的一篇老文章被朋友翻出来,接下来的两天忽然在其他地方又看到了讨论。文章是著名设计师和评论者 Michael Bierut 写的,题目是《我恨 ITC Garamond》(I Hate ITC Garamond)。作者写到,自己辛苦找来一本女儿心仪的历史书,拿到手发现排版字体用的是 ITC Garamond,顿时失了兴趣,进而在网上大吐怨言,发泄对这款字体的厌恶。
Monotype Fonts.com Web Fonts
测试页面
Monotype 今天宣布,Fonts.com 开始提供网页字体(web fonts)嵌入服务,加入了 FontShop、TypeKit 的队伍,表明网页字体将成为字体商新的利润点。
Monotype 的 web fonts 除了凭借 Linotype 拥有庞大优质的字库外,还支持超过四十种语言,包括日文和繁/简体中文,这也是我们最为关注的亮点。Monotype 声称自己研发出的专利技术可以保证体积较大的东亚字体获得理想的加载速度。在测试中,我们发现这一技术的确缓解了字体大小这个传统瓶颈对嵌入东亚字体所带来的影响。
VerTick 实现效果
我们的网站技术人员 Metaphox 有一天在 Twitter 上看到了 Nehan 这一使用 JavaScript 来实现日文直排(竖排)的工具,就以其为基础做出了一款 Wordpress 主题:VerTick。目前这款主题已经基本完工,Metaphox 决定将它发布,以供有兴趣的人使用。同时,关于这款主题的使用细节,我们也对 Metaphox 进行了简单的采访,内文如下。
我们大概在三个月前开通了自己的 Twitter 账户。令人惊喜的是,三个月将至我们的 follower 已经接近500人,这里特别要感谢各位朋友的转推。
然而,网络管制仍然使大部分在中国墙内的读者无法接触到 Twitter 更新。于是我们将开始在网站上同步更新 Twitter 的更新内容,显示在边栏上。同时我们也将更新内容每天一小结,更新在 RSS 订阅上。尽管这并不意味着在墙内的读者可以自如的通过 Twitter 与我们交流,但我们仍然希望可以把尽可能多的信息发布出来。
在现在的很多关键的技术和视频网站都无法访问的情况下,为了获取信息和方便交流,我们依旧鼓励翻墙。这里是在墙内使用 Twitter 的一些信息。
近日在文庙偶得一本书——《拉丁化课本》,看得我这个文不盲有些害怕。作者叶籁士(Ie Laish,1911-1994),文字改革专家和活动家、世界语者。原名包叔元,笔名叶籁士、罗甸华、索原等。江苏省吴县人。曾就学于上海立达学园和日本高等师范。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委员,历任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等职。在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中,他积极参与并推广,提出「只有实行拉丁化才是解决大众语问题的正确途径」的主张。
维基百科(Wikipedia)中文新首页
今天到中文维基百科(内地用户照常无法访问,截图如上),新的首页设计出炉。首页从美学到功能都不能说是十分成功。无论从强烈的「设计」元素,乃至喧宾夺主;到这些设计元素本身的质量,都可以说是从原来的版本的倒退(原来的版本类似的可以参见英文维基)。然而有意思的是,这一设计是经过 Wikipedia 中文社群大量成员积极参与讨论而成的。从关于设计的第二轮讨论看,设计的细枝末节,从排版、字体、用色、图标的设计细节和阴影的使用,等等等等都经过了民主发言、讨论和投票。
维基百科(Wikipedia)英文首页
引起我联想的是昨天在 Twitter 曾经提到的,由陈幼坚先生主笔的香港城市形象标识的升级。这次升级从2008年5月份开始在全市调研,「广泛邀请不同界别人士为「香港品牌」建立共同愿景,包括举行专业民意调查、咨询会、核心小组讨论、工作坊、设立专门网站、比赛等,收集公众的意见和期望」;甚至「参考由国家/地区品牌专家 Simon Anholt 编撰的「城市品牌指数」有关香港的报告,以及使用特设网上调查工具 WebLedge,在互联网上把香港与其他城市作出比较。」最后通过公开招标,最终确定陈幼坚的设计。
香港城市形象标识的更新,右为新标识
这一设计表现了香港新的核心价值,三条彩带的设计代表了可持续发展(蓝天绿地),和红色的狮子山山脊线,「象征香港人‘我做得到’的拼搏精神」。这一从概念到执行都令人愕然的作品,这两天也成为年轻香港设计们的笑柄。
两者都是由众多专业和非专业人士参与的设计,程序上十分民主科学,执行上充分考虑各方意见,有比稿有思想有功能有广度的作品,然而都成了设计上的悲剧。这样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从官僚政治广泛插手,到民众过于热情的参与,很多拥有美好期望的设计计划都毁于一旦。更进一步,大众、多方参与的设计有多大程度是为了科学和民主,以期取得最好结果,而有多大程度是政治家的把戏和广告公司的噱头,令人生疑。设计是多大程度的设计师的专业独裁,和多大程度的广泛听取建议,尺度是一个问题。
之前 Colourphilosophy 已经写了一篇关于 Roman 与 Italic 的短文,非常详细的介绍了斜体的历史以及他们的具体运用的,其实这非常重要,因为斜体具体运用一直为中文设计师所忽视,很多涉及到西文排版,对于斜体不是禁用就是滥用。
在这里就 Italic( 斜体)再扩展写一些东西。其实 Italic 翻译为斜体一词是不够准确和到位的,因为从字面理解很容易以为只要是斜体就是 Italic,Italic 必须是斜的。其实不然,并不是所有 Italic 就是斜的,定义一个字体是不是斜体最主要是看是不是拥有手写风格在里面。
FF Quadraat 和 Trinite的 Italic 体
大部分的 Italic 体比那些笔直的罗马字体在形式上有一点角度的倾斜,其笔画在基准线上像右边形成一点角度的倾斜,由于其倾斜感,给人一种向前流动的感觉,但倾斜并不是意大利体最本质的特点,Italic 体最重要的特点是其手写体风格,因为 Italic 体本来就是由于手写而产生的,具体历史这可以看 Colourphilosophy 的文章,而大部分 Italic 因为手写习惯会对某些字母进行简化(如 a, g )。但是也很多字体家族中的 Italic 的其笔画是垂直于基准线的,比较有名的有 FF Quadraat、Trinite 等,但是其笔画仍然有这手写风格。
Image: Mattgilbert.net
由豆瓣小组的一个讨论,引申出关于 legibility 和 readability 的区分和翻译的问题,问题在 Twitter 上也有几则相似的讨论。Legibility 和 Readability 两者都是字体排印的可用性的重要指标,是不能跳过的术语。中文对两者的翻译也非常混乱。我将传统的看法,加上多位朋友的意见,总结如下。
定义
Legibility 指在一个字体中,各设计的字母形状之间的区分度,即读者能否迅速辨别字母、避免混淆,这是一个微观的字型设计概念。Legibility 的一个指标是「透明性」,即具有优秀的 legibility 的字体应该既准确无误的让读者阅读,又能将自己的设计不动声色的隐藏起来,不以设计本身分散人的注意力。
字型设计的一切要素都会影响到 legibility,包括比划结构(比如两种 a 和 g 的写法)、字谷(counter)、衬线形状、比划粗细、磅数(weight)、x 高 (x-height)等等。
Readability 指「阅读体验」,阅读是否可能,以及它的容易程度。它由一个字体的使用方式决定,要考虑到 typography 的一切要素,包括排版、印刷等等,是一个宏观概念。
影响 readability 的元素也有很多,包括字距、行距、行宽、灰度等等。一个弱 legibility 的字体可能可以通过良好的编排使 readability 相对叫好;而一个有强 legibility 的字体也可能因为不当使用而导致 readability 下降。
翻译
有朋友说中文世界习惯将 legibility 译为易读性,readability 译作可读性。个人认为这个选择应该反过来,legibility 为可读性,「可」强调功能;readability 为易读性,「易」强调体验。但这两者仍然容易混淆。
因此最佳选择是将 legibility 译为可辨识性、可辨认性、或易认性,等等,从「读」字易开,转到「辨认」。至于 readability,可以遵循习惯的「可读性」,此时已经不冲突;或者「易读性」也许更适合,尽管可能会混淆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