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設計和視覺文化

研究 / Research

West Space Journal 刊頭設計

WSJ masthead
West Space Journal 刊頭,筆畫粗細變化在West Space Journal 網站有更好體現。
West Space Journal (WSJ) 是一份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的免費在線藝術刊物,隸屬於墨爾本的藝術機構 West SpaceWSJ 邀請設計師 Wei Huang 為其設計刊頭。Wei Huang 在荷蘭著名書法家和設計師 Gerrit Noordzij 的理論啟發下完成設計,並在 WSJ 網站發文講述設計過程,原文題為〈Our Masthead〉,本站經授權發布譯文。

原作 / Author:Wei Huang
翻譯 / Translation:Emily Yang

縱橫對齊不是現代方法

Facsimile of the Gutenberg Bible
Gutenberg Bible(古騰堡聖經)現代摹本。(來源:UMD Library
本文「縱橫對齊」一語借自老貓的近文《它在的時候無人理解,走的時候也無人悼念:記一個漢字排版傳統的衰亡》(另見「癮科技」轉載)。

上世紀,坊間流傳着這麼一句話:

Any man who would letterspace blackletter would shag sheep.(會去動哥特體字距的人,也會去搞綿羊。)

機械複製的生產鏈中,字距一度是關於排版審美的迷思。一套活字集合由設計師精心調整,由鑄字匠細密打造;於是相鄰字符的空間關係,凝固成一組依賴物理實體的法則。維持原生的字距——我尊重這樣的法則,一如尊重先驅匠人的技藝和理性。

然而在 Jan Tschichold 和他的著作 Asymmetric Typography 流行之前,直至追溯回 Gutenberg 時代,「對稱」「齊整」兩種古老的視覺審美習慣無處不在。左右並齊的縱欄——我也欣賞這樣的傳統,一如欣賞古典格律的穩定及優美。

後世的排字匠人,逡巡於維持字距的潔癖和齊頭尾的樸素趣味之間,尋求平衡與折衷。文字設計是又一門妥協的匠藝。

漫談字體與信息媒介:《創詣》╳ 平面設計師

CUI Xianren
崔顯仁在青島街頭寫粉筆字賣藝。(來源:《柳州日報》)

訪談內容經《創詣》雜誌授權發表,部分原載於 2013 年 10 月刊「字體潮」特輯。本文重訂並增刊了雜誌未發表的內容。

採訪 / 文字整理:厲致謙,劉麗君

進入新世紀,字體成為大眾視野下的新鮮話題。這股風潮來自獨立中文字體設計師及設計團隊的湧現,他們正在改變原有字體審美的潮流,進而影響其他各相關行業。然而歷時數年,字體設計領域卻也仍然是大設計版圖裡的小島嶼,孤獨地漂浮着。伴隨注重視覺體驗的電子設備的普及,字體應用得到了極大拓展——從海報、產品包裝、書籍封面、商業廣告到 app 軟件——應用領域中的推廣是否能推動字體設計領域的發展?

《創詣》╳ 獨立中文字體設計師

KhangXiDict specimen

訪談內容經《創詣》雜誌授權發表,部分原載於 2013 年 10 月刊「字體潮」特輯。本文重訂並增刊了雜誌未發表的內容。

採訪 / 文字整理:厲致謙,劉麗君

在為數不多的獨立中文字體設計師中,有三位廣為人知:北方的厲向晨,南方的應永會,香港的許瀚文。三位身處不同地域,設計道路和生存方式也有很大分別。厲向晨少年有成,已經可以依靠開發獨立字體為生。應永會是國內最早開始獨立製作字體的設計師之一,但要完全以銷售自己的字體為生,還有很大困難。許瀚文在參與設計了信黑體之後,決心成為獨立字體設計師,並在起步階段取得了很好成績;後因機緣,才改變計劃加盟英國 Dalton Maag 字體設計公司。

上海字體設計尋舊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美華書館), c.1895. (Image: The Mission Press in China)

彼時,陳其瑞先生的散文憶出滬申的字海沉浮。此間,陳嶸先生再度探訪,娓娓道來塵封的字體往事。

本文作者陳嶸,2002 年畢業於日本武蔵野美術大學(Musashino Art University)視覺傳達設計學科,獲碩士學位。2007 年加入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現任副教授、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負責人,並為北京漢儀科印簽約字體設計師。從事以字體設計為核心的品牌和包裝設計研究及教育。

本文原載於《創詣》雜誌 2013 年 10 月刊「字體潮」特輯,經授權刊登重訂版。

今天提到鉛字技術,如同談論昔日的 BP 機,曾經輝煌一時的歷史早已逐漸被遺忘。我們開始那段歷史的回顧研究,卻也是因一場出人意料的緣分。2010 年 2 月,豆瓣「字體交流與鑒賞」小組的春節見面交流會上,偶然出現了一位年近 70 的老者,他就是曾在上海印刷技術研究所工作過的陳其瑞老先生。正是他的出現,勾起了我們對解放後那段字體設計歷史的興趣。在陳其瑞老先生以及不少業界友人的幫助和參與下,我們共同開始了對那段歷史的研究和資料收集。

Typo-mania

Typo Info
經授權轉載《創詣》雜誌 2013 年 10 月刊「字體潮」特輯文章。本文為作者原文,與刊載版本稍有出入。

字體——一個本來帶有某種專業屬性的詞彙,卻成為紀錄片的主題,衝上暢銷書的榜單;直到今年初,三本和字體有關的中文書籍幾乎集中亮相,更是推波助瀾了一下。而最近這一年,數家主流紙媒亦紛紛講述「字體」這個冷話題;現在,將這種現象稱之為一種「熱」似乎是不為過的。

那麼……

新「獨立」形象

New-look Indy

聊起倫敦艦隊街最具啟迪性的報紙改版,或許要數《The Guardian》二〇〇五年的兜底翻新——從紙張規格到版面形象。不過至少上個周末,圈內人士下午茶的話題大概會齊齊轉向《The Independent》。

過去十年間,《The Independent》(獨立報)樂此不疲地推出了四度改版。本月第七天,又一版新形象正式上架。這一次,旨在對創刊精神的復興。月初的改版預告中,主編 Amol Rajan 重新引用了創立者 Andreas Whittam Smith 的形容方式:「經典又別出心裁」(classic with a twist)。

正文字體觀察:方正新書宋

正文字體作為基礎性用字,從底層支撐文字設計及語義傳達。專題「正文字體觀察」將聚焦正文用字,發現並評介中文世界裡值得關注的正文字體。本篇主角是方正字庫為書籍用字推出的「方正新書宋」。本文由方正字庫協助。

方正新書宋是方正2009–2010年間製作的書籍用字。設計主張「結構方正寬博,筆畫溶入刀刻韻味,簡潔流暢,整體感突出」。

這款字體作為老「方正書宋」的進化版,對這款沿用數十年的字體進行了繼承。設計由朱志偉指導,任燕卿擔綱設計;團隊成員還包括烏新麗、王文娜、梅花、林彤、楊雁、劉漢旭等。老版書宋字體風格中性,字重適中,頗受歡迎。然而老版書宋是鉛印時代的設計,並不完美。受當時雕刻工藝的限制,老版書宋輪廓線條不夠流暢,並受限於紙張承墨的特性,筆畫設計偏細。此外它還存在字面及重心不勻,筆畫規範缺乏統一的問題。這套老字體亟需更新。

從神話走向理性:羅馬字形的模數化重構

歷代對羅馬字型的模數化重構嘗試。(來源:Jacques André

從羅馬圖拉真柱石碑上手工雕刻的字母,到用幾何方法丈量出的字形;從十五世紀人文主義學者對羅馬字形的復興,到柵格模板上科學精確的繪製,羅馬字母經歷了一系列發展,逐漸脫離書法性質,轉變為更趨於現代的幾何字形。

如今我們所用的拉丁字母(也稱羅馬字母),與古老的羅馬帝國有着緊密聯繫。羅馬人不僅發展完善了拉丁字母,還確立了字母的形態。圖拉真柱(Trajan’s Column)上所鐫刻的銘文就是這筆偉大遺產的佐證。這些刻在石碑上的字母協調又美觀。羅馬人究竟使用了何種丈量方法來統一它們的形態,已不得而知。

然而兩千多年後的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大力重興古希臘古羅馬文化,也湧現出許多研究羅馬文字字形的學者。他們不約而同地認為,羅馬字形的協調勻稱,一定是採用某種範式來構建的。於是他們通過幾何方法重新繪製這些字母,為其賦予了新的生命,讓字形設計轉向模數化,也為後來的現代人用柵格(grids)設計字體奠定了基礎。

Metahaven:批判性設計的元避風港

MoMA PS1: Islands in the Cloud
(來源:Hyperallergic

Metahaven 是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一家平面設計工作室,由 Vinca Kruk 和 Daniel van der Velden 合夥創辦。這家工作室的特別之處在於,除了外部委託它還自發地進行設計、研究及出版,而且專註於跟政治及社會問題有關的項目。

Metahaven 的另一特別之處就數它的名稱了。Meta 源自希臘語,作為前綴的基本意思是「後設」(在……之後)。現如今它的語義和用法已更為泛化,跟某個具體概念組合時常表示關於概念的(自身範疇的)概念——比如 metadata 是關於數據的數據,常譯作「元數據」。Haven 的淵源大概可以追溯到工作室成立之初乃至更早的一個特殊項目,它跟互聯網數據避風港(data haven)HavenCo 有關。傳奇的是,這個虛擬空間中的數據避風港座落於一個真實卻又遺世獨立的人造港灣——西蘭。

播客 / Podcast  

字談字暢 132:空格大戰能否靠 Word 終結

時隔四年半,我們再次回到字體排印的一個老話題——空格。本期節目將集中討論西文、尤其是英文寫作中,句號後的空格數目。這一富有爭議性的書寫規則,關涉着閱讀習慣、編輯體例、設計審美、技術傳統乃至科學研究;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探討字體排印細節問題的思路及視角。

字談字暢 131:帕爾馬城博多尼

詹巴蒂斯塔·博多尼,堪稱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歐洲聲名最為顯赫的字體設計師。博多尼以其精湛的設計及刻字技藝,自成風格的排版手法,為後世留下了字體排印的經典範本。與其同名的 Bodoni 系列字體,和 Didot 一同被視作西文字體「現代」風格的代表。今天,主編 Rex 將為我們講述這位字體排印巨匠的生平及作品。

字談字暢 130:江永城內女書情

女書同時是一種漢語方言書記文字和歷史文化現象。關於女書的知識,目前普及甚少,而女書的電腦字體則更稀缺。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一位特殊的嘉賓——Google Noto 項目女書字體的設計者 Lisa Huang——為我們介紹女書這一獨特的文字及書寫系統,以及設計 Noto Sans Nüshu 的奇趣經歷。

字談字暢 129:蘋果字體極簡史(再續)「當視覺字號遇見可變字體」

WWDC 2020 召開,「蘋果字體極簡史」再續新篇。本期節目,我們側重關注 UI 字體排印領域中 Apple 發布的新特性,及其設計原理和應用方式。

字談字暢 128:全球字體新聞聯播

聽眾朋友早上好,今天是 6 月 23 日又一個星期二,歡迎收聽全球字體新聞聯播。

在字體排印領域過去的一段時間裡,我們告別了重要的人和刊物,迎來了新生的書和播客;我們追蹤軟件工具的迭代、字體產品的創新,與此同時,也介入更多網絡直播媒體所承載的信息和互動。

字談字暢 127:今日文字設計在今日

赫爾穆特·施密德編著的《今日文字設計》,初版已歷四十年。幾經增補,新版中譯本付梓面世。本期節目,The Type 編輯譚沛然首次做客嘉賓,圍繞該書的文本、圖像、人物和時代背景,為我們提供一種當下的評析框架及今日的閱讀視角。

字談字暢 126:Kerning Panic·字談字串(九)名名之中

在電腦上創建文件名時,在編程中命名標識符時,在挑選域名、處理 URL 時,乃至在社交網站發布 hashtag 時,我們既要面對字符或字符組合的技術限制,也須遵循特定的書寫風格或命名習慣。本期年更特輯「字談字串」,我們將與兩位友台主播一起聊聊數位空間中的命名問題。

字談字暢 125:迪多的刻板印象

Didot,由法國同名家族鑄造的字體,在啟蒙運動的時代背景中風格自成一類。與此同時,迪多家族對於字體排印行業的推動不僅限於字體,也為後世留下了諸多關於「刻板印象」的趣聞。今天,我們繼續邀請主編 Rex 為大家講述一代經典字體及其締造家族的往事。

字談字暢 124:像素點陣點點通

曾經受限於顯示媒介,各種文字不得不在極為有限的字面範圍內設計出點陣字體。而時下的像素藝術,則在亞文化領域形成了風格化的視覺表現。今天我們再次邀來 3type 的設計師劉育黎,為大家介紹點陣字體的技術和文化,以及他創作的像素風格的多文種字體。

字談字暢 123:齊頭齊尾齊中間

最基礎的段落對齊方式,包括齊頭、齊尾、居中、兩端對齊幾種組合。這些看似簡單的手法,關聯着不同文字及書寫系統的特性,蘊含了文本易讀性及閱讀習慣的考量,同時還折射出排版發展歷史中的技術更迭及審美變遷。本期節目,我們將側重中西文排版,討論常見的段落對齊現象及設計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