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設計和視覺文化

研究 / Research

探索霓虹:香港的故事

「探索霓虹」,圖形設計:gardens&co。(圖:gardens&co

NEONSIGNS.HK 探索霓虹」是香港西九文化區 M+ 博物館的第一個在線展覽,旨在探索、記錄和展示香港的霓虹燈廣告牌的文化。展覽由陳伯康(設計及建築策展人)、Tobias Berger(視覺藝術策展人)、王蕾(設計及建築助理策展人)及周麗珊(策展助理)共同策劃。展覽除了專業的策展內容,也大力歡迎民眾參與,上傳照片並分享故事。

「鴿子」:出版社、字體和復刻

鴿子出版社版《聖經》節選。(圖:Wikipedia

在 19 世紀英國,一群同道的藝術家、手工匠人和文人興起了「藝術與工藝運動」(Arts and Crafts Movement)。他們抵抗機器化及流水分工的生產方式,希望恢復英國傳統的手工藝精神,甚至意圖重建某種理想化的中世紀社會生活形態。

提出「藝術與工藝」(Arts and Crafts)這一說法的人,是當時的印刷匠、書籍裝幀師 Thomas Cobden-Sanderson。1887 年,他建議某個籌備裝飾藝術展覽的社團命名為「藝術與工藝展覽社團」(Arts and Crafts Exhibition Society),後來藝術與工藝運動也隨之命名。第二年,運動領導者 William Morris 成立了柯姆史考特出版社(Kelmscott Press),致力於出版精裝插圖本。柯姆史考特出版社對立於粗糙的工業印製,掀起了 19 世紀末、20 世紀初的私人出版(private press)風潮。

小林章《西文字體》中譯本出版

小林章(Akira Kobayashi)是一位傳奇人物,在日本被譽為「西文字體第一人」。儘管出身日本,多年來卻對西文字體設計貢獻頗多。他與 Hermann Zapf(赫爾曼·察普夫)、Adrian Frutiger(阿德里安·弗魯提格)等大師有過合作,打造了 Frutiger 和 Avenir 等字體的新版,現任 Linotype 字體設計總監。早前我們也曾記錄過他的訪談講座。最近,小林先生備受歡迎的著作《歐文書體―その背景と使い方》首次發布中譯本《西文字體:字體的背景知識和使用方法》。本書由陳嶸監修,Type is Beautiful 的 Eric Liu(劉慶)翻譯,中信出版社出版。

西文標點拾趣

1. Banner
(圖:Biblos

頻繁見於西文排版中的許多標點符號,有着悠長的淵源。在數碼時代,一些符號在網絡上獲得了新身份,一些在印刷排版中卻愈發少見。我們不妨回頭探尋一番屬於它們的古老故事。

變臉:拍賣行轉型序曲

(圖:Identity Deisgn

全球藝術市場還在持續膨脹中。不僅藝術品拍賣成交價頻繁打破紀錄,收藏者的群體範圍也在不斷擴張並多樣化。一度被視作傳統精英階層專供設施的藝術品拍賣行,也需逐步適應不同社會身份的新富階層。因而,它們開始捨棄以往神秘、高端的形象,嘗試變得開放化及大眾化。定位的轉變並非一蹴而就,拍賣行為此投入了大量資金與時間。如今,在平面廣告與室內空間兩方面,都已經給人們帶來了不同以往的感官體驗。

我們試用微信公眾平台

Type is Beautiful 在微信(WeChat)公眾平台上開通了訂閱號:The Type。搜索微信號「thetype」或掃描二維碼,都可以直接找到我們。歡迎關注!

阿根廷字體之舞:Charlie Zinno 訪談

採訪及文字整理:Colourphilosophy
翻譯:王奕斐

巴西人愛桑巴,阿根廷人愛探戈,兩大南美國家各有風情。阿根廷深受西班牙和法國影響,在字體設計上形成了理性、清晰又不乏熱情的風格。我們有幸採訪到年輕的阿根廷字體及平面設計師 Charlie Zinno,一窺新大陸的字體之舞。

傳統與現代:Johnston 的遺產

Edward Johnston 的「Foundational Hand」教案展示。圖:VADS

儘管 Edward Johnston 謙虛地稱自己只是一名書法家,但他的涉獵領域還廣布字體設計、平面設計、書籍裝幀、教學和寫作等。Johnston 本人從未接受過正規的字體設計訓練——甚至可以說,沒有完成過任何正規的高等院校教育;然而憑藉倫敦地鐵字體等標誌性作品,他被譽為「現代書法之父」,深深影響了幾代英國設計師。

鏤板字的斷缺史

法國 Bery 產鏤板。(圖:Typefoundry

人類使用鏤板(漏板,stencil)製圖的歷史源遠流長,但鏤板制字(stencil lettering)的歷史並不久遠。在西方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八世紀,在大開本的法文和德文禮拜書上,部分特別的頁面裝飾有鏤板印製出的帶花紋字母。

《紐約客》重設計前奏

The New Yorker redesigned
(來源:House Industries

幾十年來,崇尚「慢設計」的《紐約客》The New Yorker)一直以其細膩的散文,進取的新聞報導和不變的字體及版式吸引着讀者。但從 2013 年 9 月 16 日開始,雜誌頁面上出現了一些細小但微妙的變化,邁開了重設計的腳步。在創意指導 Wyatt Mitchell 的帶領下,《紐約客》更新了目錄、主創人員頁面、「Goings On About Town」欄目、書評版塊(Briefly Noted)及小說版塊等。設計上的改動包括調整分欄的數量,重繪 Irvin 字體以及引入輔助字體 Neutraface。

播客 / Podcast  

字談字暢 145:Plantin 並不是普朗坦設計的

新春佳節的餘韻里,我們邀請主編 Rex 繼續為大家講述經典字體背後的故事。本期的主角是 Plantin,以十六世紀的普朗坦為名、格朗容作品為藍本,在二十世紀初設計而成的復刻襯線體代表作。

字談字暢 144:CSS 中文排版的十年跬步

延續兩周前的話題,嘉賓 Bobby 將繼續與我們進一步討論與中文排版相關的 CSS 特性。此外,我們今天還有幸同時邀請到 Firefox 貢獻者 Xidorn。

本期節目將側重介紹這些 CSS 標準的歷史和進展,以及它們在瀏覽器中的實作狀況。

字談字暢 143:「中文電子書為什麼還這麼差?」

中文電子書的現狀如何?其技術標準及設計實現有了哪些進步、存在哪些問題?時隔五年,我們又一次邀來數字出版專家 Bobby(董福興)先生,為大家介紹關於中文電子書的字體排印,以及 EPUB 的歷史和當下。

字談字暢 142:造字新神器 Glyphs 3

深受專業人士及愛好者認可的字體設計軟件 Glyphs,迭代到了第 3 個大版本。

Glyphs 3 將為造字及更廣泛的視覺設計帶來哪些新的可能性?我們再次邀請 Glyphs 合作團隊 3type(三言)的朋友——劉育黎和曾祥東——為大家詳盡介紹此次升級引入的新功能,以及中文本地化的進展。

字談字暢 141:全球字體新聞聯播

聽眾朋友早上好,今天是 12 月 22 日又一個星期二,歡迎收聽全球字體新聞聯播暨本年度最後一期《字談字暢》。

冬至已過,2020 年即將告別。本期節目將回顧近期重要的設計評獎和會議活動,以及值得關注的眾籌出版和新刊書目。在波瀾起伏的年度里,獨立研究者、設計師及出版團隊,依舊持續在字體排印領域中貢獻新的內容。來年我們仍然拭目以待。

字談字暢 140:千萬別談 Futura,除非……

三年前 Futura 問世九十載,我們談論了這款傳奇字體和它的設計師,以及世人如何運用這款字體。今天,我們將向大家介紹一部談論這款傳奇字體的著作和它的中譯本《千萬別用 Futura》,以及兩位嘉賓——俞佳穎和厲致謙——如何翻譯這本書。

字談字暢 139:三個人加起來都沒看完的 ATypI

本期節目將繼續回顧 ATypI 2020 環球線上全天候的會議進程。同去年一樣,我們再次邀請 Mira 和 Richor 為大家介紹印象深刻的演講及工作坊,分享關於精彩內容和一些「意料之外」的感想。

字談字暢 138:線上環球阿蒂皮

與往年一樣,ATypI 2020 年度大會如期舉行;但與過往全然不同的是,本屆大會在線上舉辦,二十四小時連續進行。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將採訪來自華語地區的 8 位演講者,與大家分享各自發表的主題、印象深刻的環節及其他參會的感受。

字談字暢 137:本頓父子的世紀傳奇

一個多世紀前,林·博伊德·本頓和莫里斯·富勒·本頓父子協力,通過技術發明、高產設計及商業運作,促成了美國字體行業的諸多變革,還影響了東亞等更廣泛區域的字模生產技術。今天我們請來主編 Rex,為大家介紹這對容易被忽視的傳奇父子。

字談字暢 136:五周年特別節目

五周年的「特別節目」通過網絡直播與大家見面。今天播出全程錄音,以饗未及參加的聽眾。再次感謝當日與我們一同完成這期節目的所有朋友,也期待下個周年我們的電波能繼續與你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