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中国一座很特殊的城市。有人说香港是消费至上,有人说香港是文化沙漠,有人说香港已死,经历了百年风雨的香港,为什么在今天还值得我们一去?
快节奏的嘀嘀声催促行人的脚步,天星小轮每日繁忙穿梭在维港中,抬头望去天空中的招牌似乎比印象中少了一些……在这些香港给游客的刻板印象之下,我们其实还可以走得更深,去触碰这座城市沉淀下的历史与人文养分。
我们会在曾经热火朝天的印刷街区了解 19 世纪中期闻名世界的「香港字」,体验从捡字到排印的全过程;我们也会在港岛街头聆听研究者讲述招牌上书法字背后的故事,了解驰名香江的四大名家;我们会在香港视觉传意资料馆中寻宝,回顾香港视觉设计从民国至今的变迁脉络;我们会在九龙城跟随招牌佬一边寻觅鬼字,一边远眺狮子山;我们会在地铁里遇见港铁宋体背后的传奇字体设计师,与他在熟悉的街道同行;我们可以在香港坟场拓印形形色色多种文字的墓碑,也可以在南丰纱厂回味丁丁老伯留下的遗作;我们会与香港造字人相聚,了解他们的旧作品和新想法……
盲文也叫「盲字」或「点字」,由法国人路易·布莱叶 (Louis Braille) 发明。透过盲文板、盲文机、盲文打印机等在纸张上制作出不同组合的凸点而组成。
盲文的基本单位是长方形的盲符,有位置固定的六个点(称为一「方」),每个点可以凸出或不凸出,形成 64 种可能。
中国大陆的汉语盲文以汉语拼音作为基础,只表音,按照「声韵调」用三方盲符拼写。原国标规定原则上可以省略声调,造成使用不便。2018年7月开始实施的新规范则修改了标调规则,规定了「每个音节都标调」的基本原则,再加以严密的声调省写、单字简写以及分词连写规则。
台湾的「国语盲文」以及香港的「粤语盲文」则另为类似表音但不同的系统,需要另外学习,否则摸起来会有类似于「乱码」的感觉。
英美等实际使用的英文盲文也不是按照每个字母直接拼写,而是「英文二级点字」,用很多代号以省时省方,比如用一个盲符 ⠮ 表示单词 the 等。
盲文打字机的采用从纸张背面打凸点的方式,因此打字机的点位如照片中右上方所示,与实际点位镜像相反,打字顺序也是从右往左打,结束之后将纸张翻转过来从左往右触摸。
● 详情请听《字谈字畅》第86期
「Show文解字」是 The Type 去年在社交媒体推出的短小知识系列,现在网站同步发布,以飨有不同需求的读者。
当您在高速公路上看路标时,能看清一闪而过的路名吗?在多雾天气或近视的情况下,能识别上面的文字吗?高速公路路标字体虽然可以平淡无奇,但却至关重要,必须让驾驶员迅速识别信息,明确方向。
创办于 2000 年的 BITS 原名「曼谷国际字体排印研讨会」(Bangkok 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ymposium),2023 年为了扩大影响力更名为「品牌识别与字体排印研讨会」(Brand Identity and Typography Symposium)。今年的 BITS 已经是第十一届,于 2025 年 2 月13日正式开幕。The Type 成员抵达安全的曼谷,深度参与各项活动并从前方为大家带来最新鲜的现场报道。
本次大会现场报道由 厉致谦、梁卓毅、刘峰、Keyun Wang、Eric 撰稿。
2024 年年底,万维网联盟(W3C)发布了新版《中文排版需求》(Requirements for Chinese Text Layout,简称 CLReq)。自 2015 年初稿发布以来,这份文档第一次经历了重大结构调整。新发布的版本与万维网联盟其他语言/文字的排版需求文档(如阿拉伯字母和蒙古文)的结构保持一致,希望为开发者、设计师和技术标准的编辑提供更加高效和清晰的参考。这个变化也加强了《中文排版需求》作为全球化排版标准一部分的定位。
我们在七年后再次出 T。本次纪念 T 恤仍然是经典黑色配前胸白色 logo,但后背中间印有《字谈字畅》「字」特别版铅字标志,以及不能少了的经典黄色袖标。
2024 年 4 月 16 至 20 日,国际字体协会(ATypI, Association Typographique Internationale) 的年度大会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主会场为布里斯班会展中心、工作坊的分会场为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艺术学院。这也是 ATypI 年度大会首次在大洋洲举行。
身为一名字体排印爱好者,你怎能没去过意大利?
说起意大利的当代字体设计,你可能了解不多,但相信你一定知道西文字体中一些与意大利有关的名词,比如所有字体爱好者此生都必去朝拜的图拉真柱上的罗马体、真·意大利体 Italics、今天的中国汽车厂家依旧中意的 Eurostile、经典时尚的 Bodoni……
在这片延续了古希腊文明、辉煌了拜占庭与巴洛克、孕育了文艺复兴和早期金属活字印刷工业、引领着全球家居设计与时尚的亚平宁半岛上,对字体排印的雕琢与创新也始终没有停歇。2024 年,让我们重新出发,贯穿古今,纵横意大利,看看古人们在大理石和羊皮纸上留下的字迹,触摸金属活字带来的时光印迹,感受意大利当代生活中的字体文化。
意大利有太多精彩的城市和看点,在精挑细选、忍痛割爱之后,我们选定了都灵、米兰、威尼斯、佛罗伦萨、罗马这五大城市及周边区域,作为 TypeTour Italy 的第一回行程目的地。我们会和意大利人一样,以高铁为主要交通工具在城际间穿梭,不仅因为这样可以快速准点地直达不同城市的中心(欧洲的火车站跟中国很不一样,往往规划建造在城市的中心而不是郊区),更因为意大利铁路系统的导视设计,出自设计了纽约地铁导视系统的著名设计师 Massimo Vignelli 和 Bob Noorda 之手。
由著名字体设计师小林章撰写的《西文字体设计方法》简体中文版近日终于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继 2014 年中信出版社《西文字体》《西文字体2》之后,在中国大陆出版的第三本小林章先生的著作,依旧由本站 The Type 编辑刘庆(Eric Q. Liu)负责翻译。书末的《译后记》出于篇幅关系而略有删节,特将原稿全文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此书是继《西文字体》《西文字体2》之后,在中国大陆出版的第三本小林章先生的著作。距离我与陈嵘老师合作、着手开始翻译小林章先生第一本书,已经整整十年。十年后的今天,我开始担任 TDC 的顾问理事,而小林章先生更是已经获得堪称「字体行业终身成就奖」的 TDC 奖章。在祝贺他获奖的致词里,我曾经提到:「小林章先生不可复制。这个世界上没有、也不会有第二个小林章。作为字体设计师,他不仅能做设计,还能写、能说。」
The Type 首本面向大众的文集《从字体开始:设计改变的生活与社会》开始预售,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进入商城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