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設計和視覺文化

「尋找台灣消失的字體」

以「中南正楷」為原型,正進行數字復刻的「台灣鉛楷體」
編者按:在即將進行的 TypeTour 台南台北之行中,我們將與研究台灣活字印刷歷史的阿之寶團隊進行交流。旅行招募仍在進行,歡迎了解詳情和報名。本文圖片和部分文字由阿之寶提供。

十年前,花蓮的印廠老師傅對台灣中南鑄字廠鉛字品質的盛讚,讓陳秀美開始了與鉛字的不解之緣。

曾在《漢聲》雜誌擔任美術編輯的秀美,回到花蓮後創立了名為「阿之寶」的設計工作室和手工藝文化平台。2008 年,她聽花蓮榮記印刷廠的邱老闆對中南鑄字廠鑄造的鉛字大加讚賞,稱中南正楷為「最美的字體」。邱老闆口中的中南鑄字廠又稱中南行,位於台北,曾是台灣規模最大的鑄字廠,1928 年開張,2000 年結束營業,曾擁有 180 多位員工和 20 多台鑄字機,宋、 黑、仿、楷的字形數量也非常齊全,供應了全台大部分活字印刷廠的鉛字產品。

中南鑄字廠宋體、仿宋、黑體、楷體字樣

中南的正楷體鉛字最早還要追溯到上海。1934 年,上海華文正楷銅模鑄字所發行了一套楷書鉛字,由書法家陳履坦書寫,周煥斌雕刻,受到印刷界青睞;1949 年經商人許鴻章從廈門帶入台灣,於台北成立風行鑄字行。這批楷體字相較於台灣日治時期由日本開發的字體,書法感更強,大受歡迎,台灣各鑄字廠也紛紛以此為原型復刻造字。1965 年,中南鑄字廠意識到原電鍍銅模已磨損嚴重,便「不惜投下巨資,為復興此價值連城的筆跡」,請了資深的刻字師重新修整字形,並製成鋅凹版,送往日本逐號製作金屬雕刻銅模。

中南正楷的舊鉛字版本和送修後鋅凹版的對照

因此,以風行正楷(華文正楷)為原型的「中南正楷」字體,可以說是台灣第一套自行設計的字體,包含七種字號。當時製作的鋅凹版,極有可能是全世界僅存的一套完整的繁體楷書字體鋅凹版。中南鑄字廠在 2000 年歇業,然而當年鑄造的鉛字仍然留存在台灣各家老印刷廠的字架上,老師傅們提及中南鉛字的品質,也依然讚不絕口。

花蓮榮記印刷廠的字架,堆滿了中南行的鉛字

於是阿之寶展開「尋找台灣消失的字體」研究計劃,希望將這批字體進行數字化復刻。然而他們無法獲取中南行的鋅版和字模,便只能抱着集腋成裘的期望,在全台灣尋覓留有中南鉛字的老印刷廠,從他們的字架上取字印刷,再掃描修復,或是從早年活字印刷刊物上採集字形。在此過程中,他們有了不少有趣的發現,例如不同廠牌生產活字的工藝特點和記號、各式花樣的裝飾鉛字、今日罕見的拼合活字等等。

幾年來,阿之寶已經收集了 7500 多個初號正楷鉛字字樣,預計在 2018 年完成第一階段的數字化,並將這批在台灣取樣於鉛字楷書的數字字體命名為「台灣鉛楷體」,之後也將繼續採集宋、仿、黑等更多字體。

數字化復刻能讓前人的設計再次為今人所用,但活字印刷的工藝本身也具有活化的價值。阿之寶在 2015–2016 年與設計師高鵬翔合作的項目「字田·活印盒」和包含圖解的出版產品《老師傅的排版桌》,則是以「走走印印」的輕理念為出發點,將活字排版印刷的體驗濃縮到一方紙盒中,用厚紙板代替沉重的空鉛、鉛條等固定版心和行距的材料,由日星鑄字行提供鉛字,讓使用者可以輕鬆嘗試微型的活字印刷。使鉛字本身繼續履行印刷的使命,而非成為一顆顆孤立的文創紀念品。

IMG_5221
活印盒產品已經獲得日本 Good Design Award 2016 優良設計百選、台灣 OTOP 產品設計獎、以及德國 iF DESIGN AWARD 2017;《老師傅的排版桌》也獲得台灣出版設計大獎金蝶獎銅獎。
IMG_5237
活印盒產品已經獲得日本 Good Design Award 2016 優良設計百選、台灣 OTOP 產品設計獎、以及德國 iF DESIGN AWARD 2017;《老師傅的排版桌》也獲得台灣出版設計大獎金蝶獎銅獎。

在本期 TypeTour 字體文化之旅中,我們將去往台南和台北,探訪台灣最大的活字印刷博物館、僅存的活字印刷廠、鑄字行、鐵皮鑿字鋪,聽造字人講述行業經驗和排印知識;我們也將和阿之寶進行深入交流,了解他們如何通過長期研究實踐與設計策劃,努力復興逐漸隱沒的傳統工藝。

TypeTour 文字設計與視覺文化之旅——台南、台北

  • 日期:2018 年 6 月 13 日 – 2018 年 6 月 19 日(七天六夜,包含端午小長假)
  • 出發地點:上海
  • 招募名額:12 人
  • 行程費用預估:約 9300 元/人(實際出團日期和人數變動會造成報價調整)
  • 報名截止時間:2018 年 5 月 11 日午夜 12 點
  • 報名方式:郵件報名 [email protected],詳見招募原文

尊重原創:關於轉載

我們希望在中文環境中建立一種健康的 TrackBack 和鏈接機制,保證原創,並不影響傳播。因此對於譯文和原創文章,我們歡迎您在網站上推薦我們的文章,包括文字和圖片片段,但不贊成任何形式的全文轉載。
參與討論或通過 TrackBack 推薦:Trackback URL.

2 個相關討論

  1. Krasnaya Ploshchad’
    2018/05/07 at 1:16 am | Permalink

    這個可以用來印字帖了。

  2. Worker Hsu
    2018/06/09 at 9:17 pm | Permalink

    一、「尋找台灣消失的字體」一文所述1949 年經商人「許鴻章」, 正確的是「許鴻璋」。
    二、據有關報導中南鑄字廠所修整字形之原體,及台北日星鑄字行的銅模字體都是源自於風行鑄字行的風行字體,該現品正收藏於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內。貴單位TypeTour 文字設計與視覺文化旅行既有到高雄,如不就近至該館親臨體視真實,而費時尋訪虛擬仿製之物,將使文化之旅有所缺憾。

參與討論

你的Email地址將不會被發布或透漏。 標記*的項目為必填項目。

*
*

作者 / 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