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设计和视觉文化

目录归档: 西文

你是哪一款?

本文是特邀平面设计师卢涛为《字体故事》一书撰写的书评。原文登载《新京报》书评版。另可参考本书译者谈。本书近期由字节社出版电子版,优惠预售中。

2011年9月,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前十位里面出现了一本叫《Just My Type》的书,我这一款?我这一型?我这一号?——而它的副标「A Book About Fonts」,告诉你这居然是一本关于字体的书!呃,老外的口味究竟是怎么啦?一股强烈的反胃不禁让我回闪到我的朋友方老师,每每在专业字体课堂上面对一群两眼无神的同学们的那种无力感,他毕竟还是一个绕着教学大纲走的海归派。

因为只要随便翻看一本正常点的关于字体的书,它们都会不厌其烦地从六百年前的约翰内斯·古登堡向你扯起。而这本《字体故事:西文字体的美丽传奇》则是这样开头的:「在布达佩斯,外科医师们为十七岁的印厂学徒哲尔吉·绍博施以手术。因为失恋,他将心上人的姓名铸成铅字,吞入腹中。」哇~~好惊悚!

即便是 Ellen Lupton 所著的那本业内口碑不错、亲和易读的《字体设计指南》(上海人美,2006年版)亦毫不例外地以字母/Letter、文本/Text、栅格/Grid 划分篇章;就算 Lewis Blackwell 把这个悠久传统浓缩到《西方字体设计一百年》里,也没有多少同学会对一个世纪前马里内蒂的未来主义宣言有多少兴趣。假如我们的方老师手持的是 Simon Garfield(西蒙·加菲尔德)的这本「美丽传奇」的话,整个课堂情景很可能会变成一场跌宕起伏的故事会——
继续阅读

The Story of Story

在文字设计的术语里,stor(e)y 指字符中由笔画围合出的封闭或半封闭区域;本文姑且将其译作「字阁」。与另一术语「字柜」(counter)有所不同的是,「字阁」一般专用于描述小写拉丁字母 a 和 g 的两对书写变体。准确地说,「字柜」这一概念集中而明确地指向字符中的负空间(negtive space),而「字阁」更侧重于指示上述负空间所处的整体区域。熟悉英语的读者,应该也会想起 stor(e)y 所代表的「楼层」含义。

继续阅读

纽约停车指示牌新设计

(题图:Pentagram)

在纽约街头停车是出了名的麻烦事。因为停车指示牌极其杂乱无章,哪怕研究揣摩一番,仍少不了常被贴罚单的命运。纽约交通局官员 Janette Sadik-Khan 深知其痛:「有的停车牌高达5英尺,像一根图腾柱,上面密密麻麻的信息让人摸不着头脑。」不仅如此,指示牌全部采用大写字母,字体字号不一,文字居中对齐,阅读起来十分吃力,有时还能看见三种颜色的四块停车牌放在一起,上面堆了近250个字母。

好在现在一切有了改观。今年1月,纽约市交通局宣布将采用重新设计的停车指示牌。参与这一项目的是大名鼎鼎的 Pentagram(五角星)设计公司,由 Michael Bierut 与团队负责完成。作为设计师,Bierut 自己也饱受指示牌的困扰,以至于他只敢在车库里停车。不过,「我们真正开始着手这个项目时,才发觉原来的指示牌有多复杂。规则的可能性太多了,你开的什么车?要停多长时间?在哪天停?在什么时段停?需要用字体版式以及颜色帮助人们理清这些重叠的信息,的确是一项挑战。」

继续阅读

《西文字体的故事》访谈

作为 TIB 最受欢迎的文章系列,请向不了解的读者简单介绍一下《西文字体的故事》一书的内容?

西文字体的故事》是写给普通读者的一本书。从希腊字母开始讲起,介绍了从字母的演变到西方文明史中最重要的一些书体/字体的故事,还偶尔穿插了一些中文字体的比较性文字,是一本了解「字体」这门另类知识的入门小书。这本书集结了我在 TIB 上陆续发表的有关西文字体的各种文章。此外,增加了字体年表、术语汇编、索引等新内容。

继续阅读

东京 TDC 2012:深圳观察

目前,「Tokyo TDC 2012 世界字体设计年赛展」正在深圳市的华·美术馆举行。

东京 TDC 全称「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Tokyo Type Director’s Club)」,发起于一九八七年,二〇〇六年正式注册为非营利性机构。「东京 TDC 奖」由该俱乐部设立,是一个全球性的年度设计奖项,旨在鼓励以文字及语言为核心的视觉设计或艺术创作。自一九九一年起,「东京 TDC 奖」已历 23 届,接收的作品包括字体设计及指导、字体排印和文字图形化等广泛领域,覆盖传统印刷和屏幕显示等多种应用。

「Tokyo TDC 2012 世界字体设计年赛展」是东京 TDC 在中国大陆首次举办的展览。展示主体为二〇一二年(第 22 届)「东京 TDC 奖」获奖及提名作品,共计 130 件;此外还选纳了 48 件往年的获奖作品。以下观察将走近现场。

继续阅读

独立发现:Lineto

Lineto 出品,Urs Lehni & Lex Trüb 设计的字体 LL Brown。Image: Lineto.com

Lineto 是由瑞士设计师 Cornel Windlin 和 Stephan Müller 于1993年成立的。5年后他们设立 Lineto.com,售卖自己设计的字体,并邀请其他设计师一起发布字体。现在 Lineto 已经成为一个著名原创独立字体师的聚集地。

继续阅读

弘一法师与开明书店楷体字模

弘一法师(1880–1942)

俗名李叔同,原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皆有开先河之功。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剃度为僧,苦心向佛,精研律学,弘扬佛法,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关于他的佛学、书法、音乐等领域成就广为人知,而这位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大师,不为人们所熟悉的曾经也参与过中文字模的设计。

继续阅读

民国的一场字体著作权纠纷

《中华书局与文岚簃因侵害著作权涉讼上告案》判决书
欢迎平面设计师 张弥迪 加入我们的作者行列!

关于字体版权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字体设计界。版权的无法正常保护也是当今中文字体设计发展严重滞后的一大原因。前几日翻阅资料,偶然发现发生在民国时期的一桩关于字体著作权的官司。1932年《司法行政公报》上记录了这桩官司的判决书,上告人是中华书局,被上告人是文岚簃。诉讼原因是中华书局认为文岚簃侵害了其字体的著作权。

继续阅读

独立发现:Dalton Maag

Aktiv Grotesk, 2010

Dalton Maag 的创意总监 Bruno Maag 对 Helvetica 恨之入骨,他在访谈中称如果每个人都用 Univers 而不是 Helvetica,他就能快快乐乐地退休了,同时他也承认这份恨里有一部分是对其商业成功的妒忌。不管怎么说,为了把 Helvetica 杀之而后快,他在2010年设计了 Aktiv Grotesk。作为「Helvetica 杀手」,这款字体同 Univers 和 Helvetica 很相似,但有着更高的 x 高,并且弧线更加呈现「方」形,看起来连贯而有当代感。

出身传统排字行业的 Bruno Maag 当时因为对字体设计更感兴趣,与女友 Liz Dalton 一起创办了 Dalton Maag。成立于1991年的 Dalton Maag 现在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在伦敦和巴西分别有办公室,项目包括为 BMWToyota 设计了公司字体,和为 Ubuntu 设计了系统字体。

继续阅读

独立发现:A2-Type

New Rail Alphabet, 2010

A2-Type 是由伦敦设计工作室 A2/SW/HK(设计师 Henrik Kubel 和 Scott Williams,两位都是 AGI 会员。)于2010年设立的。A2/SW/HK 创立十年来,为许多重要客户服务,包括 Tate、MoMA、Phaidon 出版等。令人惊讶的是,A2/SW/HK 坚持为每一个平面设计客户设计制作一款字体。到了2009年,工作室决定将这些字体中的一部分商业发售。与此同时,Hendrik Kubel 与英国路标字体 Transport 的设计师 Margaret Calvert 合作数字化了上世纪70,80年代广泛用于英国铁路和医疗系统的经典字体 Rail Alphabet,称为 New Rail Alphabet。New Rail Alphabet 成为 A2-Type 的第一个商业字体,也是其成立的契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