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設計和視覺文化

目錄歸檔: 西文

獨立發現:RP Digital Type Foundry

圖:Radim Peško

RP Digital Type Foundry 是捷克設計師 Radim Peško 於 2008 年創立的小型數字字體工作室。Radim Peško 現居阿姆斯特丹和倫敦,他本人同時也在荷蘭的傳奇設計學院 Gerrit Rietveld Academie 任教平面設計。在 RP 網站的介紹里這樣寫道:「工作室關注開發在形式上和概念上都有獨到之處的字體。」

繼續閱讀

Eric Liu 東京講座:中西混排和日西混排的思考

主題:「中文字體和排版ABC:中西混排和日西混排的思考」
時間:2014年9月6日(六)18:00–20:00
地點:東京青山圖書中心(Aoyama Book Center)總店
主持:高岡昌生
主辦方:小林章 × 髙岡昌生 × TypeTalks 事務所
協辦:TYPOGRAPHY 編輯部

  • 需要事先郵件預約並付費
  • 講座內容謝絕在 SNS 等刊出
  • 講座用日語進行

更多信息:http://www.aoyamabc.jp/culture/typetalks24/

紐約 ADC 視覺標識的 N 種歷史

2014 年初,紐約 ADC 更換新標識(圖:Brand New

作為資歷最老的聚集頂尖創意與視覺藝術人才的民間機構之一,紐約 ADC(舊稱 Art Directors Club,藝術指導俱樂部)從 1920 年建立開始,每年通過 ADC 年賽來評選視覺傳播領域的最佳作品。ADC 始終堅持藝術標準與商業價值的結合,創始人 Louis Pedlar 與其團隊建立俱樂部、開辦年賽與展覽的初衷,就是為了能提升廣告領域的藝術水準,用品鑒藝術與工藝的眼光來評判商業性的視覺設計。最初年賽只徵集黑白插畫、彩色繪畫、海報這三類作品,如今作品種類早已擴展到兩百種以上,涵蓋出版、包裝、攝影、電視廣播、交互媒體等各種媒介。

繼續閱讀

書刊 / 001

「書刊」專題介紹字體、設計、藝術和文化領域中值得關注的書籍、雜誌等出版物,包括經典和新近出版的作品。每期介紹二至三本,不定期發布。

繼續閱讀

《西文字體》十譚

編者按:

字體設計師小林章先生的日文暢銷作《歐文書體―その背景と使い方》首次出版簡體中譯本,《西文字體——字體的背景知識和使用方法》。新書已在五月中下旬正式發布。

我有一種刻板印象,字體及字體排印的話題在中文世界裡依然處於小眾的狀態。然而《西文字體》的受歡迎程度卻出人意料:首版一刷在預售期就被訂購一空。我們有幸約到本書的監修者陳嶸、譯者劉慶(也是本站的作者 Eric Liu),透過紙張與油墨,一談翻譯、設計和出版的趣事。

繼續閱讀

Pelican Books(鵜鶘鳥叢書)重新出版

Pelican Books(鵜鶘鳥叢書)重生後推出的第一批圖書。(圖:designboom

企鵝出版社(Penguin Books)在 5 月 1 日正式宣布,經典的非虛構叢書 Pelican Books(鵜鶘鳥叢書)重新出版。認知科學家 Bruce Hood 的《The Domesticated Brain》、經濟學家 Ha-Joon Chang 的《Economics: The User's Guide》,以及關於俄國革命、希臘和羅馬政治文化的五本書是重生後推出的第一批圖書。

繼續閱讀

Massimo Vignelli(1931–2014)

Massimo Vignelli。(圖:Design Life Network

很多人記得電影《Helvetica》里的 Massimo Vignelli(馬西莫·維格納利),那位穿着黑衫,講解 American Airlines 經典背後故事的現代主義設計大師。5月9日,Massimo Vignelli 的兒子 Luca 向外界告知 Vignelli 病危的消息,希望那些受到 Vignelli 影響和啟發的人能給 Vignelli 寄一封信。期間回應蜂擁而至,世界各地的設計師和朋友通過信件和網絡留言向 Vignelli 傳遞祝福。5月28日,Vignelli 在紐約家中安然去世,享年83歲。

繼續閱讀

「鴿子」:出版社、字體和復刻

鴿子出版社版《聖經》節選。(圖:Wikipedia

在 19 世紀英國,一群同道的藝術家、手工匠人和文人興起了「藝術與工藝運動」(Arts and Crafts Movement)。他們抵抗機器化及流水分工的生產方式,希望恢復英國傳統的手工藝精神,甚至意圖重建某種理想化的中世紀社會生活形態。

提出「藝術與工藝」(Arts and Crafts)這一說法的人,是當時的印刷匠、書籍裝幀師 Thomas Cobden-Sanderson。1887 年,他建議某個籌備裝飾藝術展覽的社團命名為「藝術與工藝展覽社團」(Arts and Crafts Exhibition Society),後來藝術與工藝運動也隨之命名。第二年,運動領導者 William Morris 成立了柯姆史考特出版社(Kelmscott Press),致力於出版精裝插圖本。柯姆史考特出版社對立於粗糙的工業印製,掀起了 19 世紀末、20 世紀初的私人出版(private press)風潮。

繼續閱讀

小林章《西文字體》中譯本出版

小林章(Akira Kobayashi)是一位傳奇人物,在日本被譽為「西文字體第一人」。儘管出身日本,多年來卻對西文字體設計貢獻頗多。他與 Hermann Zapf(赫爾曼·察普夫)、Adrian Frutiger(阿德里安·弗魯提格)等大師有過合作,打造了 Frutiger 和 Avenir 等字體的新版,現任 Linotype 字體設計總監。早前我們也曾記錄過他的訪談講座。最近,小林先生備受歡迎的著作《歐文書體―その背景と使い方》首次發布中譯本《西文字體:字體的背景知識和使用方法》。本書由陳嶸監修,Type is Beautiful 的 Eric Liu(劉慶)翻譯,中信出版社出版。

繼續閱讀

西文標點拾趣

1. Banner
(圖:Biblos

頻繁見於西文排版中的許多標點符號,有着悠長的淵源。在數碼時代,一些符號在網絡上獲得了新身份,一些在印刷排版中卻愈發少見。我們不妨回頭探尋一番屬於它們的古老故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