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P Digital Type Foundry 是捷克设计师 Radim Peško 于 2008 年创立的小型数字字体工作室。Radim Peško 现居阿姆斯特丹和伦敦,他本人同时也在荷兰的传奇设计学院 Gerrit Rietveld Academie 任教平面设计。在 RP 网站的介绍里这样写道:「工作室关注开发在形式上和概念上都有独到之处的字体。」
RP Digital Type Foundry 是捷克设计师 Radim Peško 于 2008 年创立的小型数字字体工作室。Radim Peško 现居阿姆斯特丹和伦敦,他本人同时也在荷兰的传奇设计学院 Gerrit Rietveld Academie 任教平面设计。在 RP 网站的介绍里这样写道:「工作室关注开发在形式上和概念上都有独到之处的字体。」
主题:「中文字体和排版ABC:中西混排和日西混排的思考」
时间:2014年9月6日(六)18:00–20:00
地点:东京青山图书中心(Aoyama Book Center)总店
主持:高冈昌生
主办方:小林章 × 髙冈昌生 × TypeTalks 事务所
协办:TYPOGRAPHY 编辑部
编者按:
字体设计师小林章先生的日文畅销作《欧文書体―その背景と使い方》首次出版简体中译本,《西文字体——字体的背景知识和使用方法》。新书已在五月中下旬正式发布。
我有一种刻板印象,字体及字体排印的话题在中文世界里依然处于小众的状态。然而《西文字体》的受欢迎程度却出人意料:首版一刷在预售期就被订购一空。我们有幸约到本书的监修者陈嵘、译者刘庆(也是本站的作者 Eric Liu),透过纸张与油墨,一谈翻译、设计和出版的趣事。
企鹅出版社(Penguin Books)在 5 月 1 日正式宣布,经典的非虚构丛书 Pelican Books(鹈鹕鸟丛书)重新出版。认知科学家 Bruce Hood 的《The Domesticated Brain》、经济学家 Ha-Joon Chang 的《Economics: The User's Guide》,以及关于俄国革命、希腊和罗马政治文化的五本书是重生后推出的第一批图书。
很多人记得电影《Helvetica》里的 Massimo Vignelli(马西莫·维格纳利),那位穿着黑衫,讲解 American Airlines 经典背后故事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5月9日,Massimo Vignelli 的儿子 Luca 向外界告知 Vignelli 病危的消息,希望那些受到 Vignelli 影响和启发的人能给 Vignelli 寄一封信。期间回应蜂拥而至,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和朋友通过信件和网络留言向 Vignelli 传递祝福。5月28日,Vignelli 在纽约家中安然去世,享年83岁。
在 19 世纪英国,一群同道的艺术家、手工匠人和文人兴起了「艺术与工艺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他们抵抗机器化及流水分工的生产方式,希望恢复英国传统的手工艺精神,甚至意图重建某种理想化的中世纪社会生活形态。
提出「艺术与工艺」(Arts and Crafts)这一说法的人,是当时的印刷匠、书籍装帧师 Thomas Cobden-Sanderson。1887 年,他建议某个筹备装饰艺术展览的社团命名为「艺术与工艺展览社团」(Arts and Crafts Exhibition Society),后来艺术与工艺运动也随之命名。第二年,运动领导者 William Morris 成立了柯姆史考特出版社(Kelmscott Press),致力于出版精装插图本。柯姆史考特出版社对立于粗糙的工业印制,掀起了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私人出版(private press)风潮。
小林章(Akira Kobayashi)是一位传奇人物,在日本被誉为「西文字体第一人」。尽管出身日本,多年来却对西文字体设计贡献颇多。他与 Hermann Zapf(赫尔曼·察普夫)、Adrian Frutiger(阿德里安·弗鲁提格)等大师有过合作,打造了 Frutiger 和 Avenir 等字体的新版,现任 Linotype 字体设计总监。早前我们也曾记录过他的访谈和讲座。最近,小林先生备受欢迎的著作《欧文書体―その背景と使い方》首次发布中译本《西文字体:字体的背景知识和使用方法》。本书由陈嵘监修,Type is Beautiful 的 Eric Liu(刘庆)翻译,中信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