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設計和視覺文化

目錄歸檔: 公共

從《一九八四》看書封面設計

歷年來的《一九八四》的版本。Image: BBC
我們正式開始實驗圖片幻燈片展示(slideshow)作為輔助圖片展示方式,這樣可以多圖充分展示某一主題。您可以使用導航器或者直接點擊圖片切換。用 RSS 的朋友看不到這個工具,所以建議大家上網站來讀,以取得較好的瀏覽效果。如果有什麼建議,歡迎留言。

BBC 4 近期播放了四集關於書籍的紀錄片,講述了從遠古時代到今天的書籍歷程。在英國和有英國代理的朋友可以通過 BBC iPlayer 收看到這些紀錄片Ku6 收看地址)。影片第四集講述了英國企鵝出版社(Penguin Books)從1950年代出版簡裝書開始對閱讀產生的影響,着重介紹了企鵝出版社著名的封面設計歷史。故事以喬治 · 奧威爾的反應政府極權的名著《一九八四》講述了封面設計和社會發展互相影響的歷史。

繼續閱讀

V&A Isotype 展覽照片

我們在《Isotype:信息設計的起始》一文提到倫敦 V&A 博物館的 Isotype International Language Picture 展覽。昨天去了一趟展覽,有很多原始的文檔,追溯到早期的 infographics,拍了以下的照片。光線昏暗,照片質量欠佳。

繼續閱讀

Isotype:信息設計的起始

Otto Neurath 提出的,由 Gerd Arntz 設計的 Isotype 標誌。Image: gerdarntz.org

倫敦 V&A 將於12月開始進行 Isotype International Language Picture 的展出,我才回想起來以前談到圖像符號(pictogram)的時候,另一位作者 Shi Yuan 說到的 Isotype。Isotype 全稱「International System of TYpographic Picture Education」(國際文字圖像教育系統),由奧地利哲學家和社會學家 Otto Neurath(奧圖 · 紐拉特,1882—1945)在1925年發布。這一系統的提出目的是為了利用「語言似的」圖形設計,達到教育目的。儘管這一系統本身並未成功,但對公共設計影響深遠,成為後來公共交通、國際活動、公共場所等圖形設計的基礎。

這一系統開始在維也納社會經濟博物館(Gesellschafts- und Wirtschaftsmuseum in Wien)研發,Otto Neurath 是當時博物館館長,以及該系統主要的提出和理論家。該博物館作為一個教學博物館,主要作用是向維也納市民講述維也納的故事。當時的哲學和社會主義思潮使得 Neurath 意識到,要向廣大不識字的無產階級傳播知識,圖形是最有效的方式。博物館主張通過圖形來講述事實,而非死板的統計數據。這一被稱為「維也納方法」的表達方式後來由 Neurath 建立的一個平面設計團隊不斷擴展。

該團隊從1929年開始,由德國的木刻師 Gerd Arntz 領銜,設計了一套簡化的圖形標誌,以表示工業、人口、經濟、政治等事物,一共超過4000個圖形標誌,這也就是今天看到的 Isotype 的設計。也是這些設計對當代公共設計產生了深遠影響。1930年,該項目標誌性的統計圖冊《Gesellschaft und Wirtschaft 》發布。Isotype 建立了一系列設計準則,比如:將圖形設計標準化;圖標設計不用透視,以最大化的保存所表現事物的特點;數量用多個多樣大小的圖標表示,而不是更大的圖標,以便可以更準確的比較,等等。

1939年,維也納團隊設計的《Modern Man in the Making》一書的信息圖形設計。Image: isotyperevisited.org

二戰和納粹使得這個維也納團隊奔赴世界各地。一部分設計師到了蘇聯,為蘇聯政府的五年計劃設計圖形表述,一些(包括 Neurath 本人)逃到英國,另一些到了美國和荷蘭等國,開始以 Isotype 的思想,從事公共信息設計活動。

1971年,Isotype Institute 將檔案和設計稿都捐給了英國雷丁大學(University of Reading)字體設計與平面溝通系,這筆資料也是今年倫敦展出的資料主要來源。Isotype 的思想所帶來為國際間的不斷加深的溝通帶來重要影響,由此開始了現在影響全球的圖像符號(pictogram)和信息圖形(infographics)的設計。

參考

  • Wikipedia
  • http://gerdarntz.org/
  • http://www.isotyperevisited.org/
  • Twyman, M. The significance of Isotype, isotyperevisited.org, 1975

印度盧比新標誌

世界主要的四種貨幣(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圓)標誌與新的印度盧比標誌

7月15日,印度政府發布了其官方貨幣印度盧比(Indian Rupee)的新標誌設計,成為近期公共設計的焦點之一。該設計由印度天城文字符「र」和英文「R」的筆畫設計而成。頂部的橫線設計(兩黑一白)也呼應了印度的國旗。印度政府稱這一設計能夠抓住和反映印度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設計師是 Guwahati 印度理工學院(IIT)的 D Udaya Kumar。Kumar 曾就讀泰米爾語(印度主要語言之一)文字設計博士學位,就泰米爾字體進行設計和研究。Kumar 的作品酬勞約為5300美金。

繼續閱讀

鮑勃 · 諾達的地下世界

鮑勃·諾達的代表作之一:紐約地鐵標識設計。Image: thisisdisplay.org
本文在《藝術與設計》2010年3月期刊出,文字有改動。感謝 Colourphilosophy 的素材和幫助。本文資料和文獻清單已經遺失,在此致歉。

主流報紙對荷蘭平面設計師鮑勃·諾達(Bob Noorda)去世的消息反映有點遲緩。《紐約時報》一直到老人去世12天以後才出版訃告,副題是「將現代主義帶入地下的設計師」。作為二十世紀將現代主義設計帶入大眾生活的重要一員,鮑勃· 諾達參與建立了平面設計史上很有影響力的公司 Unimark 工作室,最著名的工作是與 Massimo Vigelli 共同設計了紐約地鐵的導航標識。2010年1月11日鮑勃·諾達在米蘭因病去世,享年82歲。

鮑勃·諾達1927年生於阿姆斯特丹,曾經參加荷蘭陸軍,1940年代末在印度尼西亞服役。戰後諾達回到荷蘭,在 Instituut voor Kunstnijverheidsonderwijs 設計學校完成學業,於1950年畢業。學校功能主義的思想和包豪斯的背景極大地左右了諾達一生的設計理念。諾達不贊成 「深奧的設計」。與那一代的現代主義者一樣,他主張簡單、有效、邏輯感強的設計。在2005年的一次採訪中,諾達提到自己的設計理念:「我相信我的作品是用來溝通的,溝通意味着我在為其他人服務,通過更加易讀的文字,讓設計更容易理解。但這不是說這樣的設計就很沉悶,沒得發揮。相反,可能性非常多」。

繼續閱讀

評論:世博的字體導航設計

刊載於6月號《藝術與設計》,由於諸多批評內容,所以被放在了雜誌靠後的「三邊聯談」,且成了黑白。現登出原文。

上海世博會在萬眾期待中,在最後一分鐘之前,終於開幕了。對於每日幾十萬的參觀人流,最吸引人的莫過於一座座新奇的場館。園內公交可以實現遠距離運輸,但相鄰場館的參觀,卻仍需要步行。園區內的標識系統尤為重要。
上海世博會的標識系統由日本 GK 設計集團承擔。GK 設計在公共標示系統方面具有廣泛實踐和長期經驗,日本諸多城市和大型公共場所都有其作品。GK 集團還擔任了1970年大阪世博會、1985年筑波世博會和2005年愛知世博會的標識設計。2009年1月22日,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與日本 GK 設計集團舉行了「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標識系統設計合同簽約儀式」。

花費巨資、專家設計,我們理應盼望一個高質量的結果。然而諸多管理、行政等中國國情,使最終的結果遜於期望。一些常識性錯誤尤為遺憾:部分指示牌把「歐洲廣場」的英文錯寫成了「Asia Square」;部分指示牌和地圖被樹立在草坪中,使人無法靠近;中英文翻譯的不統一等(如「世博」有 expo 和 shibo 兩種寫法)。

作為持續6個月的超大型活動,標識系統涉及到許多方面和層次,讓我們比對往屆世博會的設計,逐一分析。

繼續閱讀

民主程序對設計有意義嗎?

維基百科(Wikipedia)中文新首頁

今天到中文維基百科內地用戶照常無法訪問,截圖如上),新的首頁設計出爐。首頁從美學到功能都不能說是十分成功。無論從強烈的「設計」元素,乃至喧賓奪主;到這些設計元素本身的質量,都可以說是從原來的版本的倒退(原來的版本類似的可以參見英文維基)。然而有意思的是,這一設計是經過 Wikipedia 中文社群大量成員積極參與討論而成的。從關於設計的第二輪討論看,設計的細枝末節,從排版、字體、用色、圖標的設計細節和陰影的使用,等等等等都經過了民主發言、討論和投票。

維基百科(Wikipedia)英文首頁

引起我聯想的是昨天在 Twitter 曾經提到的,由陳幼堅先生主筆的香港城市形象標識的升級。這次升級從2008年5月份開始在全市調研,「廣泛邀請不同界別人士為「香港品牌」建立共同願景,包括舉行專業民意調查、諮詢會、核心小組討論、工作坊、設立專門網站、比賽等,收集公眾的意見和期望」;甚至「參考由國家/地區品牌專家 Simon Anholt 編撰的「城市品牌指數」有關香港的報告,以及使用特設網上調查工具 WebLedge,在互聯網上把香港與其他城市作出比較。」最後通過公開招標,最終確定陳幼堅的設計。

香港城市形象標識的更新,右為新標識

這一設計表現了香港新的核心價值,三條綵帶的設計代表了可持續發展(藍天綠地),和紅色的獅子山山脊線,「象徵香港人‘我做得到’的拼搏精神」。這一從概念到執行都令人愕然的作品,這兩天也成為年輕香港設計們的笑柄。

兩者都是由眾多專業和非專業人士參與的設計,程序上十分民主科學,執行上充分考慮各方意見,有比稿有思想有功能有廣度的作品,然而都成了設計上的悲劇。這樣的例子是不勝枚舉的,從官僚政治廣泛插手,到民眾過於熱情的參與,很多擁有美好期望的設計計劃都毀於一旦。更進一步,大眾、多方參與的設計有多大程度是為了科學和民主,以期取得最好結果,而有多大程度是政治家的把戲和廣告公司的噱頭,令人生疑。設計是多大程度的設計師的專業獨裁,和多大程度的廣泛聽取建議,尺度是一個問題。

DIN1451與車牌字體

世界各國車牌字體

1936年,德國標準協會規定了 DIN1451作為國家工業的標準字體,也包括交通和車輛管理領域。直到2000年,德國開始實行新的車牌標準字體——FE-Mittelschrift。FE 是德語 Fälschungs-Erschwert 的縮寫,意為「難以仿造」。設計概念從字母、數字之間的篡改和混淆入手,試圖通過字體設計防止修改車牌號碼的犯罪行為。比如較易塗改的字母「E」、「F」和「B」中間筆畫的高度被刻意設計成不同高度,同時左上角的處理也不一樣。「1」不能被輕易改成「L」,「I」也不能變成「1」,「0」和「O」很不一樣,「P」和「R」和不能互換。雖然犧牲了字體的美觀,高低不平錯落無序,但作為實用性第一的車牌字體,無疑是一種有意義的嘗試。

德國新車牌字體:FE Schrift,容易塗改的字母都做了特別設計。部分字型帶有襯線,增強了識別性。

繼續閱讀

舊文:高速公路路標字體:發展和中國新標準

本文刊載於《藝術與設計》2010年2月期。發表時有少量改動。本文感謝金虎的幫助。相關題目我們已談及多次,近期可參考方宏章的文章

交通部更換高速公路命名辦法出台,全國的高速公路路牌開始大面積更換, 引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關於費用的爭議。鮮有人注意到的是,路牌的設計也作了大幅修改。新設計包括新的中英文字體、箭頭和其他元素的設計,舊標準英文字體 Helvetica 被 FHWA 體(又稱 Highway Gothic)代替。對美國視覺文化熟悉的朋友而言,FHWA 應該不陌生,作為美國的舊高速公路標準字體,FHWA 的設計充滿了美國味道。它的名字源於美國聯邦公路局(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誕生於艾森豪威爾(Eisenhower)執政的1940年代。這款字體的字型設計最初根據民間手工制路牌而來,設計粗糙,完成後也從未進行過路面測試。「它(FHWA)輕率、粗放,缺乏對細節的關注。」字體設計師 Tobias Frere-Jones 評論到。

繼續閱讀

BBC 新網絡視覺系統預覽

進行中的新設計。Image: Research Studios

BBC(英國廣播公司)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媒體機構之一,一直在新媒體和設計領域領先全球。從它成功的新聞網站到近年來 iPlayer 網絡播放平台都成為各國媒體效仿的對象。本周 BBC 發布了新網絡視覺系統的預覽,闡述了宏大的新概念。兩年前我們提到 BBC 的「Global Visual Language 2.0」,項目旨在為 BBC 網站提供新的統一的視覺語言。該項目使用了新的視覺系統,包括網格、字體、顏色和新的播放器等等。

兩年後的今天,BBC 決定更上一層樓,決定更新這一網絡視覺系統,以期成為再次媒體設計的全球標準。這次的設計試圖「創造一種新的設計哲學」、「尋到 BBC 的靈魂」,以及「讓 BBC 更加有區別性和識別性」。這次設計 BBC 也邀請了英國著名設計師和字體師 Neville Brody 作為顧問,由 BBC 創意總監 Ben Gammon 與 BBC 用戶體驗和設計部門共同完成。設計目標的關鍵詞展現出這次設計的雄心:現代英國、時事、強勢、獨特、領先、綜合、通用和最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