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Research Unit 1942–72》,文字是文末宣言。(圖 / 設計:APFEL)英國設計研究部(Design Research Unit,DRU)在二戰時期建立。其建立宗旨充滿了道德目標和理想主義:結合設計的新思想和實踐的新方法,建立一個更好的戰後世界。時至今日,在英國仍然可以看到他們的印記:鐵路的標誌,倫敦中心 Westminster 區的路牌,地鐵 District 線的座套。承擔著以設計改善社會的理想,DRU 以現代主義包裝了英國的一個時代。
作為二戰後於英國崛起的第一代設計顧問公司,DRU 的現代主義的設計領先 Pentagram、Total Design 和 Unimark 整整一代。DRU 創立之初的模型十分新鮮:跨領域合作,重新思考商業傳播方式——主要體現在發展、實踐企業標識(corporate identity)的概念。自成立之初,團隊成員就由工業設計師,平面設計師以及建築師組成,發展領域包括平面設計、展覽設計、產品設計、室內設計、企業標識設計等等——其團隊之多元,涉及領域之廣泛,即使到今日也屬罕見。更重要的是自創立之初,DRU 就遵循為公共大眾設計的宗旨,致力於用設計改善英國每一位居民的日常生活。
繼續閱讀
9 月 18 日周四,蘇格蘭民眾將進行全民公投,決定蘇格蘭是否將從英國獨立。該項公投源於英格蘭和蘇格蘭上百年來的領土爭議和複雜的政治關係。隨着近年來英國政府不斷地給予蘇格蘭更多的自治權利,Alex Salmond 帶領的蘇格蘭民族黨(SNP)終於如願以償的獲得女王御准,將公投推向實踐。獨立公投計劃一經確定,支持獨立的自治政府和想要維持現狀的英國政府就開始了各種宣傳攻勢。作為一次罕見的現代政治宣傳,與其相關的溝通方式和平面設計也值得一看。
繼續閱讀
著名平面設計師 Milton Glaser 推出了自己設計的以全球變暖為主題的標識,以及宣傳活動「It’s not warming, it’s dying」(不是變暖中,而是在死亡)。圓形的標識,絕大部分是黑色,只留下底部一點綠色,表達了地球的生命和光彩正在凋敝的過程。Glaser 最著名的作品包括「I ♥ NY」標識,並參與創建了《New York》雜誌,此次設計也引起了廣泛關注。
繼續閱讀
美國 9·11 國家紀念博物館(National September 11 Memorial & Museum)於 5 月 15 日舉行了落成儀式,5 月 21 日正式對公眾開放。紀念博物館原計劃在 2012 年開放,紀念 9·11 襲擊事件 11 周年,但因財務和颶風影響而推遲至今。
9·11 國家紀念博物館位於紐約曼哈頓下城的 9·11 紀念廣場,即世貿中心雙子塔的原址。紀念博物館分為地上與地下兩部分:地上部分是入口,包括遊客中心、禮品店等,由挪威的 Snøhetta 建築及景觀事務所設計;地下部分是博物館主展廳,由紐約本地的 Davis Brody Bond 事務所擔當。
繼續閱讀
「NEONSIGNS.HK 探索霓虹」是香港西九文化區 M+ 博物館的第一個在線展覽,旨在探索、記錄和展示香港的霓虹燈廣告牌的文化。展覽由陳伯康(設計及建築策展人)、Tobias Berger(視覺藝術策展人)、王蕾(設計及建築助理策展人)及周麗珊(策展助理)共同策劃。展覽除了專業的策展內容,也大力歡迎民眾參與,上傳照片並分享故事。
繼續閱讀
(圖:Identity Deisgn)全球藝術市場還在持續膨脹中。不僅藝術品拍賣成交價頻繁打破紀錄,收藏者的群體範圍也在不斷擴張並多樣化。一度被視作傳統精英階層專供設施的藝術品拍賣行,也需逐步適應不同社會身份的新富階層。因而,它們開始捨棄以往神秘、高端的形象,嘗試變得開放化及大眾化。定位的轉變並非一蹴而就,拍賣行為此投入了大量資金與時間。如今,在平面廣告與室內空間兩方面,都已經給人們帶來了不同以往的感官體驗。
繼續閱讀
人類使用鏤板(漏板,stencil)製圖的歷史源遠流長,但鏤板制字(stencil lettering)的歷史並不久遠。在西方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八世紀,在大開本的法文和德文禮拜書上,部分特別的頁面裝飾有鏤板印製出的帶花紋字母。
繼續閱讀
崔顯仁在青島街頭寫粉筆字賣藝。(來源:《
柳州日報》)
訪談內容經《創詣》雜誌授權發表,部分原載於 2013 年 10 月刊「字體潮」特輯。本文重訂並增刊了雜誌未發表的內容。
採訪 / 文字整理:厲致謙,劉麗君
進入新世紀,字體成為大眾視野下的新鮮話題。這股風潮來自獨立中文字體設計師及設計團隊的湧現,他們正在改變原有字體審美的潮流,進而影響其他各相關行業。然而歷時數年,字體設計領域卻也仍然是大設計版圖裡的小島嶼,孤獨地漂浮着。伴隨注重視覺體驗的電子設備的普及,字體應用得到了極大拓展——從海報、產品包裝、書籍封面、商業廣告到 app 軟件——應用領域中的推廣是否能推動字體設計領域的發展?
繼續閱讀
訪談內容經《創詣》雜誌授權發表,部分原載於 2013 年 10 月刊「字體潮」特輯。本文重訂並增刊了雜誌未發表的內容。
採訪 / 文字整理:厲致謙,劉麗君
在為數不多的獨立中文字體設計師中,有三位廣為人知:北方的厲向晨,南方的應永會,香港的許瀚文。三位身處不同地域,設計道路和生存方式也有很大分別。厲向晨少年有成,已經可以依靠開發獨立字體為生。應永會是國內最早開始獨立製作字體的設計師之一,但要完全以銷售自己的字體為生,還有很大困難。許瀚文在參與設計了信黑體之後,決心成為獨立字體設計師,並在起步階段取得了很好成績;後因機緣,才改變計劃加盟英國 Dalton Maag 字體設計公司。
繼續閱讀
彼時,陳其瑞先生的散文憶出滬申的字海沉浮。此間,陳嶸先生再度探訪,娓娓道來塵封的字體往事。
本文作者陳嶸,2002 年畢業於日本武蔵野美術大學(Musashino Art University)視覺傳達設計學科,獲碩士學位。2007 年加入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現任副教授、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負責人,並為北京漢儀科印簽約字體設計師。從事以字體設計為核心的品牌和包裝設計研究及教育。
本文原載於《創詣》雜誌 2013 年 10 月刊「字體潮」特輯,經授權刊登重訂版。
今天提到鉛字技術,如同談論昔日的 BP 機,曾經輝煌一時的歷史早已逐漸被遺忘。我們開始那段歷史的回顧研究,卻也是因一場出人意料的緣分。2010 年 2 月,豆瓣「字體交流與鑒賞」小組的春節見面交流會上,偶然出現了一位年近 70 的老者,他就是曾在上海印刷技術研究所工作過的陳其瑞老先生。正是他的出現,勾起了我們對解放後那段字體設計歷史的興趣。在陳其瑞老先生以及不少業界友人的幫助和參與下,我們共同開始了對那段歷史的研究和資料收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