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設計和視覺文化

目錄歸檔: 人物

Gill Sans 之外的 Eric Gill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最近開始了名為「Eric Gill: Public and Private Art」的微型展覽,展示二十世紀初最偉大的英國藝術家之一的 Eric Gill 鮮為人知的一面。Eric Gill(1882—1940)最為著名的是作為英國標誌性字體 Gill Sans 的設計師(參見我們譯文)。Gill Sans 橫掃英國的巨大成功(英國陸軍、BBC、企鵝等等)使得 Eric Gill 的其他作品都被其光芒掩蓋。大英博物館這次就避開字體設計,集中展示了 Eric Gill 的另一才能:雕刻設計師和雕刻師。

繼續閱讀

Peter Biľak 與 Satya Rajpurohit:印度字體設計訪談

採訪/Interviewer:Dirk Wachowiak
受訪/Interviewee:Peter Biľak、Satya Rajpurohit
原載/Original:Peter Biľak & Satya Rajpurohit: Interview on Typography, March 4, 2010, Observatory, Design Observer
圖片/Images:Indian Type Foundry、梁海
翻譯/Translation:梁海(受 jjgod、eveloque、Eric Liu、Metaphox、Rex Chen 等朋友幫助)。採訪者與受訪者共同授權 Type is Beautiful 將其譯為中文。

譯者按:

在漢字與西文之外,印度豐富多彩的本地文字漸漸引起了西方字體設計界的關注。長久以來,印度諸文字複雜的書寫方式限制了本地字體排印的發展,但隨着 Unicode 與 OpenType 的普及,技術障礙正在慢慢解除。在國內外設計師的努力下,國際水準的印度文字字體已開始湧現。在這個領域,印度有着和中國類似的困境,或許值得參考。更希望這些獨特的書寫系統有助於開闊大家的視野。

這篇訪談最初發佈於一年前,今天看來部分信息已有變動。請關注尾注對於這一年來進展的補充。不少配圖中的文字因為縮放或非恰當尺寸的柵格化而變得模糊,沒有體現出字體原本的高質量。敬請理解。

Design Observer 編者按:

最近,德國字體設計師 Dirk Wachowiak 找到了生於捷克斯洛伐克的 Peter Biľak 與印度設計師 Satya Rajpurohit,談談他們兩人最近的合作——Biľak 的字體 Fedra 之天城文版本——以及未來的計劃。

繼續閱讀

中國字體設計新星

《MOMENT 瞬》雜誌在11月號連續刊登了兩位中國字體設計者的文章,講述了他們復興中文字體的心路過程和部分作品,他們是上海的應永會和北京的 Digidea (厲向晨)。在國內字體公司不景氣、好字體匱乏的環境下,個體設計師們並沒有向糟糕的中文字體妥協,兩位年輕設計師的努力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字體設計的希望,他們是新星。
應永會的訪談名為《古為今用,字由心生》,具體文字請去此處


Digidea 的文章題為《漢字的靈性》,他通過數字化「聚珍仿宋」,探討了一直被忽視的仿宋字體的靈性。此外他還展示了復刻的康熙字典體。具體文章請去此處

Isotype:信息設計的起始

Otto Neurath 提出的,由 Gerd Arntz 設計的 Isotype 標誌。Image: gerdarntz.org

倫敦 V&A 將於12月開始進行 Isotype International Language Picture 的展出,我才回想起來以前談到圖像符號(pictogram)的時候,另一位作者 Shi Yuan 說到的 Isotype。Isotype 全稱「International System of TYpographic Picture Education」(國際文字圖像教育系統),由奧地利哲學家和社會學家 Otto Neurath(奧圖 · 紐拉特,1882—1945)在1925年發布。這一系統的提出目的是為了利用「語言似的」圖形設計,達到教育目的。儘管這一系統本身並未成功,但對公共設計影響深遠,成為後來公共交通、國際活動、公共場所等圖形設計的基礎。

這一系統開始在維也納社會經濟博物館(Gesellschafts- und Wirtschaftsmuseum in Wien)研發,Otto Neurath 是當時博物館館長,以及該系統主要的提出和理論家。該博物館作為一個教學博物館,主要作用是向維也納市民講述維也納的故事。當時的哲學和社會主義思潮使得 Neurath 意識到,要向廣大不識字的無產階級傳播知識,圖形是最有效的方式。博物館主張通過圖形來講述事實,而非死板的統計數據。這一被稱為「維也納方法」的表達方式後來由 Neurath 建立的一個平面設計團隊不斷擴展。

該團隊從1929年開始,由德國的木刻師 Gerd Arntz 領銜,設計了一套簡化的圖形標誌,以表示工業、人口、經濟、政治等事物,一共超過4000個圖形標誌,這也就是今天看到的 Isotype 的設計。也是這些設計對當代公共設計產生了深遠影響。1930年,該項目標誌性的統計圖冊《Gesellschaft und Wirtschaft 》發布。Isotype 建立了一系列設計準則,比如:將圖形設計標準化;圖標設計不用透視,以最大化的保存所表現事物的特點;數量用多個多樣大小的圖標表示,而不是更大的圖標,以便可以更準確的比較,等等。

1939年,維也納團隊設計的《Modern Man in the Making》一書的信息圖形設計。Image: isotyperevisited.org

二戰和納粹使得這個維也納團隊奔赴世界各地。一部分設計師到了蘇聯,為蘇聯政府的五年計劃設計圖形表述,一些(包括 Neurath 本人)逃到英國,另一些到了美國和荷蘭等國,開始以 Isotype 的思想,從事公共信息設計活動。

1971年,Isotype Institute 將檔案和設計稿都捐給了英國雷丁大學(University of Reading)字體設計與平面溝通系,這筆資料也是今年倫敦展出的資料主要來源。Isotype 的思想所帶來為國際間的不斷加深的溝通帶來重要影響,由此開始了現在影響全球的圖像符號(pictogram)和信息圖形(infographics)的設計。

參考

  • Wikipedia
  • http://gerdarntz.org/
  • http://www.isotyperevisited.org/
  • Twyman, M. The significance of Isotype, isotyperevisited.org, 1975

《土耳其進行曲》和埃及字體

羅塞塔石碑上古希臘文。Image: answer.com

《土耳其進行曲》,莫扎特寫過,貝多芬也寫過,好多作曲家都寫過。《土耳其進行曲》和字體有什麼關係?就像《土耳其進行曲》和土耳其的關係,沒關係。18世紀歐洲文化圈,不論音樂還是字體,都喜歡取個東方味的名字,類似我們今天的標題黨。埃及和字體扯不上太多關係,但就有一類字體,被喚作「埃及」。

歐洲人對埃及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情節。古羅馬帝國的艷后風流、各大博物館裡的海量藏品、文學電影里的埃及曆險……作為最靠近歐洲的四大古文明之一,在西方世界中,看得見,摸得着,去得了。

在字體發展的歷史上,出現了一種新的沒有裝飾線的字體,有人稱為 Egyptian(埃及的)。在字體歷史的爭辯中,有觀點認為大寫的無襯線體最早出現於公元前460至前430年的古希臘伯里克利時代的雕塑和碑刻中。在埃及的希臘風格時期,也常常出現在寺院的頒令、墓碑石和出土的陶罐繪紋上,最著名體現這一風格的,是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羅塞塔石碑,高1.14米,寬0.73米,製作於公元前196年,刻有埃及國王托勒密五世詔書。石碑上用古希臘字母、古埃及通俗文字和象形文字刻寫同樣的內容,現藏於大英博物館。

繼續閱讀

FF-DIN 圓體之工藝、設計與性感

作者/ Author: Jürgen Siebert & Albert-Jan Pool © 2010
原載於/ Original from: Technik, Design und Erotik der FF-DIN-Rundschrift, 2010, Fontblog | 圖片/ Images: Marc Eckardt (A.-J. Pool 人像),Wikipedia (Coney-Island-Stich, Formelsatz) 及 FSI (字體樣例)
翻譯/ Translation with permission: Metaphox。作者授權 Type is Beautiful 譯成中文,請勿轉載。

Fontblog 將於星期五開始休假兩周,在道別之前,我還想敘述一段多少有些繁複的字體歷史 —— 一段我作為自然科學家和字體設計者始終牽掛於心的歷史。我會試着把事情講得盡量精確、也儘可能輕鬆,因為這些故事關乎於世間最美的東西之一:曲線。摩托車手看待曲線的眼光與字體設計師們有所不同,遭遇愛情的人們亦會用不同於修路工人的方式來演繹曲線,但這種種魅力,最終都可以歸結到一切柔軟曲線所共有的某一特徵上去,而今天就讓我來追溯一下它的根源。

繼續閱讀

鮑勃 · 諾達的地下世界

鮑勃·諾達的代表作之一:紐約地鐵標識設計。Image: thisisdisplay.org
本文在《藝術與設計》2010年3月期刊出,文字有改動。感謝 Colourphilosophy 的素材和幫助。本文資料和文獻清單已經遺失,在此致歉。

主流報紙對荷蘭平面設計師鮑勃·諾達(Bob Noorda)去世的消息反映有點遲緩。《紐約時報》一直到老人去世12天以後才出版訃告,副題是「將現代主義帶入地下的設計師」。作為二十世紀將現代主義設計帶入大眾生活的重要一員,鮑勃· 諾達參與建立了平面設計史上很有影響力的公司 Unimark 工作室,最著名的工作是與 Massimo Vigelli 共同設計了紐約地鐵的導航標識。2010年1月11日鮑勃·諾達在米蘭因病去世,享年82歲。

鮑勃·諾達1927年生於阿姆斯特丹,曾經參加荷蘭陸軍,1940年代末在印度尼西亞服役。戰後諾達回到荷蘭,在 Instituut voor Kunstnijverheidsonderwijs 設計學校完成學業,於1950年畢業。學校功能主義的思想和包豪斯的背景極大地左右了諾達一生的設計理念。諾達不贊成 「深奧的設計」。與那一代的現代主義者一樣,他主張簡單、有效、邏輯感強的設計。在2005年的一次採訪中,諾達提到自己的設計理念:「我相信我的作品是用來溝通的,溝通意味着我在為其他人服務,通過更加易讀的文字,讓設計更容易理解。但這不是說這樣的設計就很沉悶,沒得發揮。相反,可能性非常多」。

繼續閱讀

小林章講座記錄:英文字體的選擇

以下為我們的讀者 Chen Kunhan 在前天(11日)東京銀座 Apple Store 所做的筆錄,內容有少量刪改。

本次小林章講座(小林章歐文タイプセミナー)題目為「英文字體的選擇有共識但並不存在規則」(歐文フォント選び・基本はあるけどルールはないんた)。到場的時候已經是下午1點15分,講座錯過了一些,全場有100人左右,我只能站在電梯旁。後來主辦方提議大家席地而坐,不過在場的聽眾有些不好意思,就讓我乘機挪到了最前線。 小林章講座中涉及的內容不深,更多的是介紹性內容和軼事。

首先提到的是 Mac 的字體。Apple 為字體投入了不少資金,使 Mac 得以囊括 一些應用廣泛的字體。不過話說回來羊毛出在羊身上,大家買 Mac 的時候都已經付錢了。其中小林章就以 Helvetica、Futura、Cochin、Zapfino 的一些應用例子分別做了一些說明。如果經常看 Type is Beautiful 的話,應該知道 Helvetica 和紐約地鐵的故事宜家改變Futura字體;Dior 的 logo 字體採用Cochin;Zapfino 在德國的一些明信片上經常看到。在2003年,小林章與 Zapfino 的設計者 Hermann Zapf 共同重新設計了這款字體。

繼續閱讀

新時代,新字體 / Martin Majoor 和 FF Scala

Martin Majoor,荷蘭字體設計師,平面設計師,(1960年10月14)在讀大學之前就已經接受多年的字體設計和字體排印專業訓練,大學期間就曾經設計一套襯線字體,由於不夠成熟並沒有公開發行,但是期間一直對於襯線和無襯線之間歷史和形態的相互關係進行初步研究,這些設計研究對於他今後設計字體都有直接的影響,大學畢業之後開始在荷蘭的 Océ 設計公司從事字體排印和字體設計工作,1987 年他在 Utrecht 的 »Muziekcentrum Vredenburg« 設計工作室謀到了一個平面設計工作,這個設計工作室是荷蘭最早使用電腦設計並且率先採用電腦印刷輸出的工作室。

FF Scala 細體,正常體和斜體

繼續閱讀

Roman 與 Italic 的故事

Roman 與 Italic 的搭配使用範例,Italic在四句話中表不同作用:第一句強調拖顫音,第二句代替了說話的引號,第三句表示語氣強調,第四句表示專有名詞(「亞里士多德寫了《天論》」)

順着上次 Black Letter 的故事線索,我們繼續說說中世紀過後,意大利文藝復興所誕生的兩種影響深遠的「書體」:Roman 和 Italic。我覺得把他們稱為「書體」似乎更為合適。對比中文,我們有篆書、隸書、楷書等等,在某一具體的書體之下,再按照書法者的名字等細分為某某體。概念明晰了,我們就開始說故事吧。

Roman

14至15世紀,意大利的文人們追隨着彼特拉克對於傳統文化的復興之志,在日常書寫和出版物中,廣泛採用了一種他們所認為具有「羅馬風格」的手寫字體。通過檢索古代文獻,他們重新發現了11世紀查理曼時期留存於修道院的早期小草書體。時任羅馬教廷秘書的布拉喬利尼 1,發明了一種新的字體:採用了卡洛林小草書體的小寫字母;對於大寫字母,則取自古羅馬的石刻大寫體。另一位文人尼古力 2 吸取了 Black Letter 的連筆法則,通過傾斜字母的角度,加快了書寫的速度,成為了 意大利體(Italic)的雛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