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設計和視覺文化

目錄歸檔: 歷史

Basics: 襯線

在字體排印學裡,襯線指的是字母結構筆畫之外的裝飾性筆畫。有襯線的字體叫襯線體(serif);沒有襯線的字體,則叫做無襯線體(sans-serif)。

2007年攝於里昂古羅馬半圓形劇場遺址(約公元前43年),從保留的石碑我們可以看出,1)所有的字母都是大寫的,2)襯線是如何被「雕刻」出來的

歷史學家們認為襯線體來自古羅馬的石刻碑文。對於這些裝飾性的筆畫為何會產生,起的何種作用,一直存在着爭議。大多數人所接受解釋來自 Edward Catich 神父,他在1968寫了《The Origin of the Serif》一書,認為羅馬字母最初被雕刻到石碑上之前,要先用方頭筆刷寫好樣子,雕刻的工匠之後照着寫好的樣子雕鑿而成。由於直接用方頭筆刷書寫會導致筆畫的起始和結尾出現毛糙,所以在筆畫開始、結束和轉角的時候增加了收尾的筆畫,也就自然形成了襯線。雕刻匠人照寫好的字雕刻,就形成了所謂的「serif」 。

繼續閱讀

V&A 的十五世紀木刻

十五世紀的木刻版聖經,點擊看細節。V&A 博物館。

倫敦 V&A 博物館新翼最近盛大開幕。新翼歷時七年半準備,耗資3200萬英鎊,主題是「中世紀與文藝復興」。展覽布展考究,展品令人嘆為觀止。上圖是十五世紀的木刻版聖經,據說是專為窮人而印製,風格和印刷質量都十分優秀,字體是當時流行的 Black Letter。

在 Vimeo 上找到博物館的視頻,介紹了木刻撲克牌的製作工藝,應該與上圖的聖經類似。

這張撲克牌是在1490-1500年間用木刻技術完成的,由鏤空模板上色。首先將整個牌面設計刻在乾燥平整的木板上。具體的做法是將粉筆塗在草稿的背後,然後用鐵筆將粉筆印在木頭上,再用墨水在木頭上描繪整個設計,最後用刻刀將線條雕刻出來。然後使用有粘性的墨水,將其鋪在刻板上,然後用手動印刷機將紙張鋪在刻板上,印出設計(圖中使用的是19世紀的印刷機)。待晾乾後,用鏤空模板最後上色。

Myriad 的故事

Myriad,英語單詞,意為「無數的」。同時,「Myriad」也是一款字體的名字。由羅伯特·斯林巴赫(Robert Slimbach,1956年-)和卡羅·圖溫布利(Carol Twombly,1959年-)在1990年到1992年期間以 Frutiger 字體為藍本為 Adobe 公司設計。

Myriad 是早期數碼字體時代的先驅,伴隨着技術的成長一路走來。如今,它更多地和我們相見在顯示屏幕上。當然,還有那著名的標榜設計的電子品牌。

1992年,耗時2年開發的 Myriad 終於發布了歷史上第一個版本:Myriad MM。這款溫和且具有良好可讀性的人文主義無襯線字體,集諸多當時最新的數字字體技術於一身。

繼續閱讀

字體數字化簡史與 WOFF

1970年代報紙的製作,編輯們在大型的字體膠片機上輸入文章標題,製作膠片。Image: fullerton.edu

與音樂存儲技術近似,標準化字體之存儲和傳播的介質,也經歷過由模擬(analogue)向數字(digital)的轉變。如若密紋唱片可類比為鉛字,磁帶便相當於早期照相排印(Phototypesetting)所使用的字體膠片 1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唱片業與印刷業都歷經了里程碑式的轉變,數字格式的唱片和數字格式的字體開始主導市場。

1970年代

一九七六年,索尼公司展示了光學存儲媒介的原型,同一年,Monotype 推出 Lasercomp,後來成為世界上第一台商業上成功的數字激光圖像排印設備,Linotype 則推出了 Typomatic 照排機,終結了 Linotype 九十年的鉛字製造史;一九七八年,Linotype 推出 Linotron 202 ,採用數字矢量字體 2 ,與此同時,計算機學界泰斗高德納(Donald Ervin Knuth)則因為照相排版質量的不堪,編寫着後來成為學術界出版之重要標準的排印語言TeX ,以及字體描述系統 Metafont。當印刷業跨入八十年代,數字矢量字體已是印刷廠排印時採用的主要形式。

繼續閱讀

「長S」的故事,與 ß 和積分符號

從左至右,單詞依次為:smallest、support、subsistence、sufficient。1996年 Routledge 出版的《人口論》1789版重印版。

課上要讀馬爾薩斯(Malthus)《人口論》(An Essay on Population),從圖書館找來1789年的重印版。讀起來卻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文中大部分單詞中的「s」都被長相奇怪的「f」代替,如上圖所示,讀起來要不斷猜詞,實在想不透這樣做的原因。於是百思不得其解,尋求幫助。我們的 Web Developer、身處德國的 Metaphox 很快發來了正解,做為字體和文字細節,頗為有趣,以嗜各位。

繼續閱讀

字體的發展與國家形象

九月份在《藝術與設計》雜誌刊登的文章,現在貼出來。這是原來的版本,可能與印刷版有部分差異。在此再次感謝參與校對的宋敏、杜欽和盧濤三位朋友。另外加上了參考書目和插圖。

本文作者為 Rex Chen 和 Shi Yuan,請勿轉載。謝謝。

儘管字體的發展可以追溯到人類文明的最早期,與文字和書寫的萌生同時出現,但現代意義上的字體排印(Typography)嚴格來說,是從十五世紀德國的約翰內斯·谷登堡(Johannes Gutenberg)發明活字印刷術開始的。從這一時期開始,批量印刷成為可能,而金屬鑄的字體也取代各地的手寫體,成為主要的傳播載體。自此開始,不同地區的字體發展也走上了獨立而又互相影響的道路。隨着國家主義在現代的盛行,各國政府和設計師們開始重視字體的國家形象問題,於是紛紛回顧自己的歷史,試圖在過去的發展中尋到符合國家和民族氣質的字體。受這種國家化運動的影響,很多國家形成了與本國形象相輔相成的字體特色,從英國的商業和傳統的結合,到德國的機械和實用,以及瑞士的平和、中立等等,字體成為展示國家形象直觀而有效的工具。本文按時間順序,試圖把握代表各國形象字體發展的決定性歷史時期,回顧各國標誌性字體的特點環境、來源和發展。

文藝復興與手寫體:意大利字體

卡洛琳小寫體(Carolingian minuscule)和數字版Nicolas Jenson SG 的比較。Images: belmont.edu; identifont.com.

十五世紀的意大利是歐洲文藝復興的中心。當時的意大利各個城市都處於自治狀態,城市獨裁者們都貪圖玩樂,一心想要擺脫宗教傳統對他們的束縛。因此這些城市的文藝環境十分寬鬆,當局鼓勵和提倡描寫世俗生活的作品,而非一味的表現宗教的神聖,這一社會環境為整個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色彩奠定了外部基礎。被譽為「人文主義之父」的彼特拉克(Petrarch)大力歌頌個人性的偉大,認為世俗的成功與跟上帝關係並不相互違背,相反是上帝賦予了人類巨大的智慧和能力,人類理應在世間充分享用這些天賦。他對於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的道德倫理和文化十分崇尚,認為古代才是人性最燦爛的時刻。

繼續閱讀

稿件刊發

《藝術與設計》雜誌邀我和史源寫的文章《字體里的國家故事》在最近的9月期刊登出來了,稿件做為雜誌本期特輯「國家形象,設計塑造」的一部分。文章不長,以時間順序簡述了各國代表性字體和國家形象的來龍去脈,面向大眾讀者,有興趣的各位可以購買來看看。

這裡謝謝雜誌、宋編輯和各位審過稿的朋友。

數字設計之美

「我最喜歡 Akzindez Grotesk Light 的數字2,它猶如一隻長頸天鵝。」——Erik Spiekermann

印度人發明了阿拉伯數字,阿拉伯人在12世紀將其傳到了尚處在中世紀的歐洲,並逐漸排擠掉了羅馬數字,成為了被最普遍使用的數字。

拉丁字體有襯線和無襯線之分,然而在數字的世界裡,卻有着另外一種分類。

文本數字(text figures),也被稱為非等高數字(non-lining)、小寫數字( lowercase)、舊體風格(old-style)等,是一種模仿拉丁字母高低錯落而設計的數字。文本數字的形狀和上下位置模仿了小寫字母,0、1、2定義了 x 高度;6和8有上升部;3、4、5、7、9具有下降部。也有一些個別情況,如8世紀晚期至19世紀早期 Didot 家族製作的字模中,為了區別於草書的小寫字母z(類似數字3的寫法),數字3也具有上升部。這一傳統被後來的法國字體所繼承。

繼續閱讀

55

1945年,二戰結束。1948年,美國人發明了無粉腐蝕法,照相製版法(Phototypesetting ,也叫 cold type)終於攻克了批量生產的技術堡壘,金屬字印刷的時代即將退去。到了70年代,照相製版已經廣為流行。 照相製版原理是把所需的文字和圖像按尺寸要求縮放到照相底片上,再將底片貼合在塗有感光膠的金屬板上進行曝光,經過顯影在金屬板上形成感光膠膜。將膠膜浸入堅膜液中進行短時間處理,經加溫後形成一種有光澤的琺琅質薄層。薄層有很強的耐酸抗鹼特性,能保護下面的金屬表面不受化學溶液腐蝕。將金屬板浸入溶液中,無琺琅質膠膜的金屬表面被腐蝕溶解,剩下凸出的文字或圖像。

1952年的法國仍然處在戰後緩慢的恢復期。從大洋彼岸漂來的照相製版技術並沒有馬上得到認同。來到巴黎的瑞士人 Adrian Frutiger 在 Deberny & Peignot 鑄字公司找到了工作。Peignot 先生購買了美國第一台照相製版機 Photon 在法國的生產權,重新取名為 Lumitype。Frutiger的工作就是把老式鉛字字體重新繪製成適合照相製版的字體。在工作中,他敏銳地察覺到這一新技術帶來的可能性。當 Peignot 表達希望增加一款無襯線字體的時候,Frutiger 立刻建議由其重新設計,並在很快的時間內拿出了包含21種字級的 Univers 字體家族,其為此發明的數命名方法,開創了字體設計的新歷史。

繼續閱讀

Helvetica 和紐約地鐵的故事

The (Mostly) True Story of Helvetica and the New York City Subway
作者/ Author: Paul Shaw © 2008
原載於/ Original from: The (Mostly) True Story of Helvetica and the New York City Subway, Nov 18, 2008, AIGA.org
翻譯/ Translation: 經授權,由 Colourphilosophy 綜合其他資料編譯
本文經由作者擴寫,於2009年由 Blue Pencil Editions 出版同名書,2011年更新版由 MIT Press 出版,點擊此處購買

Helvetica 被普遍認為是紐約地鐵系統的標識字體。但事實上,它只被使用了20多年。60年代末,Unimark 設計公司為新地鐵系統選定的標準字體並不是 Helvetica。最初為什麼沒有被選用?Helvetica 又是如何成為今天MTA(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 紐約大都會交通局)的官方字體的呢?讓我們撥開歷史的各種線索,看看這一段讓人糾結,超越了字體本身的故事吧。

無論是紐約市民還是外來的訪問者,都知道地鐵系統是一座迷宮。這一切的原因是三個獨立的系統被融合在了一起,其中兩條屬於早先成立的輕軌股份公司。

紐約地鐵系統正式成立於1904年10月27日, IRT (Interborough Rapid Transit區間快速交通線)公司開始運營包括了28個車站的9.5英里的地鐵線,從市政廳一直通向145大街和百老匯。1940年,運營IND(Independent獨立線)的城市交通委員會(Board of Transportation)收購了BMT(Brooklyn-Manhattan Transit布魯克林曼哈頓線)和IRT,把所有紐約的地下交通整合成了一個系統網絡。

Prince Street (1917). Image: AIGA.org

Grand Avenue, Newtown (1936). Image: AIGA.org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