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設計和視覺文化

目錄歸檔: 歷史

Jan Tschichold 關於段首縮進的講義

1926年24歲的 Jan Tschichold。Photograph: Thames and Hudson

最近忙完之後,重新讀 Jan Tschichold 的《The Form of the Book》。現根據其中的部分論文,將主要的一些傳統排版和字體使用的規則和 Tschichold 的觀點歸納成系列。保守派設計愛好者比如我,對於這些規則十分鐘愛,但設計至上者們也許對條條框框不屑一顧。無論何種情況,領會精神或者循規蹈矩,都僅供參考。

中世紀之前,段落的分隔使用「¶」符號(Pilcrow,「段落符號」,如今天的「§」)。儘管當時文字並不分成「段落」,因此該符號在文字中間,通常用紅色,表示意思的轉折(很像中國小學語文的「分段」符號)。中世紀,段落開始形成,但仍然保留了使用「¶」段落符號的習慣。由於要保持紅色,因此該記號由專門的工人(rubricator)在排字印刷結束後專門標記上。因此排字工通常將每段開頭空下來,留位置給分段符號。由於負責做記號的工人經常缺席,人們發現段首的空格(em quad indention 或 indent)作為標記,不用紅色符號也已足夠,這就形成了我們今天段首的縮進,一般大小為1 em。(由此推想,中文當初開始橫排,開段的空兩格也大該由此西文習慣而來。)

1498年:《The Golden Legend》。Image: gregorcles@Flickr

頂格與加大行距無法取代縮進

對於前人的花哨風格撲之以鼻,人們開始簡化這些「花樣」。於是在19世紀末,英國排字者首先開始摒棄段首縮進,開始使用頂格的段首。這一風格因為一些主要書商的採用,逐漸推廣開來,並被報紙、小冊子、雜誌等低廉印刷品大量採用。Tschichold 認為此法並不能代替原有縮進的功能,不值得效仿。報業的排字者通常在兩段之間的行距隨意加多兩到三點,取代縮進的作用,這樣破壞了文字整體的美感。有時一段的末尾剛好是句號,他也會不分上下文的將其分段,加入行距;有時則會疏忽而忘記增加行距,影響了整個理解和閱讀。

Tschichold 進一步闡釋,讀者通常比起段首,讀到段尾時已經相對沒有那麼興緻勃勃。頂格段首會讓讀者覺得自己仍然在閱讀類似的內容,因此不僅使讀者逐漸失掉興趣,也掩埋了作者良苦用心的分段。這一看似使文章整齊一致的開端方式,卻影響內容的理解和傳播,成為頂格分段的最大缺陷。Tschichold 也提到另外兩種儘管少見但更加令人心煩的分段方式:一是用一條長線分隔,這樣不僅粗暴的打斷了文字,也會迷惑讀者;二是段末一行右對齊——純粹的無聊和無謂。

Tschichold 感嘆到:「為什麼這樣具有明顯缺陷的風格還需要解釋?」

參考

  • Tschichold, J. ‘Why the Beginnings of Paragraphs Must be Indented’, The Form of the Book, 1991, Lund Humphries

Face the Nation

美國聖托馬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Thomas)和明尼蘇達州書籍藝術中心(MCBA)共同策划了名為「Face the Nation」的展覽,探討國家形象和字體設計之間的互動。

二十世紀初期,工業革命剛剛興起,歐美國家之間的互動越來越多,直接加強了各國對於塑造自己國家形象的急迫性。於是值得褒揚的愛國主義情緒和兩戰後極端的沙文主義都在這一段國家形象的塑造中表現出來。有些國家通過尋找自己的歷史文化,復興自己的傳統風格。有的新興國家則需要與自己的語言聯繫,為新的國家風格創造新字體。

Images: stthomas.edu

「挪威的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威廉‧莫里斯是工藝美術運動的始祖) Gerhard Munthe (1849-1929) 曾深入挪威的鄉村,尋找祖國原始的藝術,將自己十分鐘愛的中世紀北歐的壁毯風格以及挪威民間藝術應用於自己的故事書設計。

繼續閱讀

Wim Crouwel 80歲了

Wim Crouwel 巴黎展覽的海報。Experimental Jetset 設計。

最近最熱門的展覽是在荷蘭鹿特丹 VIVID Gallery 的展覽「80 20 100」,為了紀念著名設計師 Wim Crouwel 誕辰80周年,出版社書商 Nijhof & Lee 誕生20周年,將展出100份 Wim Crouwel 的設計。展出將從2008年10月11日持續到11月23日。這次是緊接着去年在巴黎的個展「Wim Crouwel: architecturs typographiques 1956 -1976」之後 Crouwel 的另一個大型展覽。

繼續閱讀

大學字體設計教育與 Michael Twyman

08屆畢業生作品。Image: University of Reading & Typefacedesign.org

世界領先的字體設計教授和研究中心,英國的雷丁大學(University of Reading)字體設計碩士課程發布了他們新一年的字體設計畢業展課程只有一年,不同年齡的學生都是來自不同地方,因此也可以看出很多設計除了羅馬文字外還包含了諸如阿拉伯語之類的外語部。

雷丁大學在英國領先的字體和圖形傳達系(The Department of Typography & Graphic Communication )是1960年代由當時美術系的教授 Michael Twyman 建立的。Michael Twyman 1934年生於倫敦郊區,在學校就顯示出對藝術的興趣,並由老師教授 Edward Johnston (Gill Sans 前身 Johnston 的設計師)的書法體。1953年 Twyman 主動選擇大學教育,報讀了雷丁大學,並逐漸對字體排印和平板印刷術(Lithography)產生興趣。當時的雷丁大學已經提供了包括印刷、排字、書籍和字體課程。

畢業後的 Twyman 在大學做了幾年研究之後,選擇了去劍橋大學攻讀教育學位。在劍橋大學讀書時,雷丁大學的老教授就請 Twyman 回校進行藝術史的教授工作。隨着參加一些教授在歐洲大陸的藝術史假期課程,Twyman 開始想開設一門排字的專業,於是開始專攻字體排印,並在1968年首創地建立了字體和圖形傳達系,是當時世界上唯一的相關課程。課程十分專註歷史,與藝術史課程緊密相連,並經常組織學生前往意大利(學習銘刻)和北歐(學習早期印刷和現代主義)進行實地學習。

雷丁大學的課程十分注重學生的操作能力,包括在不同的媒介上練習「排字」(Lettering),甚至需要在石頭上可刻字。而課程中的歷史和理論則通過數篇論文來展示,可以說包含了字體這一概念從實用、發展歷程到美學理論的全面教育。

參考

奧托·艾舍(Otl Aicher):一段故事

Speak Up 的作者 Armin Vit 與同仁在寫一本名叫《Graphic Design Referenced》的書。下文為為德國設計師奧托·艾舍(Otl Aicher)部分的撰稿。

作者/ Author: Armin Vit
原載於/Original from: Speak Up,2008年6月18日;
翻譯/ Translation: 經作者授權,由 Rex Chen 翻譯。

Otl Aicher 在少年時代親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歷對他有毀滅性的影響。1941年,他加入德國陸軍,儘管這與自己的信仰背道而馳,一直到1945年才結束服役。服役期間,由於傷病,Aicher 的軍旅生涯並不出色。然而這促使堅信自主教育的他不斷的閱讀和寫作,主題包括哲學、文學和稍早開始的藝術。戰後美軍登陸德國,Aicher 回到了德國的烏爾木(Ulm),參與城市的重建工作。他與其他人一起建立了 Ulmer Kreis(烏爾木朋友圈),並舉行了一系列聚會、「周四演講」等,來振作經歷頻繁戰爭的人群。其中涉及的傳播海報均由 Aiche r設計,這是他初次涉入設計工作。到了1946年,「周四演講」已經開始包括了一些實用教育課程,成人學校 Ulmer Volkshochschule 因此逐步建立。學校也成為 Aicher 的第一個客戶,Aicher 在1947年建立的第一個設計公司 Büro Aicher 為學校設計了視覺形象、手冊和海報等。

為 Volkshochschule 學校課程設計的海報。Image: Negative Space

繼續閱讀

John Fell:牛津大學出版社與 Fell 系字體

Image: Wikipedia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繼續閱讀

從 Helvetica 到 Haas Unica

抱歉又是 Helvetica。

Helvetica 與 Haas Unica 的比較。Image: bauldoff@Flickr

1980年,Helvetica 的設計字體坊 Haas Foundry 與 Team'77設計組簽約,完成一套 Helvetica 的改進版本,旨在「修正」當時主流非襯線體的設計問題。Team'77包括 André Gürtler、Erich Gschwind 和 Christian Mengelt。新字體名叫 Haas Unica,現在由於 Linotype 由於名稱的版權問題阻止 Scangraphic(後由 Elsner + Flake 收購)發售該字體,導致該字體到今天已經沒有辦法買到。

Haas Unica 的改進。Image: bauldoff@Flickr

在一片版權的爭論聲中,只有一個 Haas Unica 推廣冊的 Flickr 集,可以讓我們一睹其芳容。

另一篇 Helvetica 紀錄片的評論

我是在不久之前才看到的《Helvetica》。

我本想以年輕一代設計者的姿態來談這個電影。但我意識到可笑的是,對於 Helvetica 之前、流行甚至被抵制的時代我都沒有任何經歷或者記憶,於是想從認識 Helvetica 說起。對 Helvetica 有強烈的意識是受在影片將近最後的 Micheal C.Place 所供職的 tDR(The Designers Republic)作品的影響。這個時候是一切輝煌都已經過去,David Carson 們抵制「Helvetica 代表的」商業化的一代之後的,對於「Helvetica 代表的」系統性的設計復興潮流的時代。當時 tDR 的震撼是無法言表的,巨大標緻的英文字緊密的堆積,顏色的簡練,以及莫名其妙的,極具數碼感的小方塊,雖然當時中國的環境已經較好,可以看到一些平面設計作品,但 tDR 的作品卻構成了我對新平面設計的早期印象。儘管曾經做圖也做得快活,但當我學着在 Photoshop 里用 Arial 堆積起字塊時,我才感覺到離平面設計的距離,或許說 Helvetica 復興潮設計的魅力。

Image: The Designers Republic

片中設計師們對於 Helvetica 的讚揚是顯而易見的,但也不至於到歌功頌德的程度。總體上以平和的心態來看這個電影,並沒有太多的偏頗,各方的觀點都相對平衡。既不能否定 Helvetica 出現和普及所帶來的革命性(Akzidenz Grotesk 的前身作用功不可沒),也不得不承認 David Carson 關於 Helvetica 對傳播的局限性,以及後期沉悶商業設計的說法。我對 Carson 和 Brody 的作品一向是不大喜歡的,太缺乏系統性,雜亂無章鮮具美感。然而了解了之前的商業化和標準化的大潮後,便會理解 Carson 和 Brody 在平面設計界歷史性的地位。同樣的,對於 tDR 的作品,乃至後來看到的現代 Helvetica 的公司設計,我和多數人一樣也都會有作嘔的膩味。引用 Duqin 的評論

眾多設計師集體為 Helvetica 投票其背後的原因是複雜的。有的是來自經典現代主義平面設計的美學記憶,有的是對於層出不窮的新字體的疲倦,有的是出於功能優先的考慮,有的是出於利用 Helvetica 無處不在以至於人們視若無睹的這一特性來做文章……其實大多數設計師的選擇都是夾雜着這幾種情緒中的幾種。

它不是完美的,片中對 Helvetica 的批評大部分都言之有物(Erik Spiekermann 髒話連篇的洒脫還是一樣迷人)。但我猜片中有一點是對的,Helvetica 的長盛不衰——準確地說是 Helvetica 風格代表的一派非襯線字體(諸如 Akzidenz Grotesk 和 Univers 等等)的長盛不衰,在於它們設計的相對中性而有特色,清晰而有力。這種特性可以當今傳承瑞士 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tyle 風格的設計可以再度風靡。也讓我們偶爾看到當年企鵝的封面設計或者紐約的地鐵設計,仍然會讚不絕口。可能也是缺乏這種平和和實用,Carson 和 Brody 的作品在歷史上並不能走的太遠。無論如何,Helvetica 說到底在歷史上僅僅是略勝過一群設計師時兒追捧時兒棄之的玩物。沒有 Helvetica 一樣會有其他的非襯線的摩登字體出現,這些風捲雲涌的潮流也並不會因此而減退。只是 Helvetica 的設計特點和容易得到的屬性使他承擔了大於一個字體所應該承擔的視覺標籤和記憶,承擔了太大的時代重負。

在電影里,Helvetica 作為觀眾了解平面設計的一個窗口,完成了任務。在一部短短的紀錄片里沒有必要給陌生的觀眾塞滿 Typography 的知識,關於襯線易讀,或是 Univers 較佳的言論,完全沒有必要放在片中,這畢竟不是設計學校的教育片。況且我並不認為僅僅會由於片中的讚揚,大部分人面對街上、報紙里、電腦中的大量明顯不同的字體會由衷讚歎 Helvetica 的完美和影響力。如果說電影為什麼歌功頌德的話,那是為平面設計。它通過 Helvetica 這個舞台上眾人推出的「星」把眾人的目光吸引到了字體和平面設計上來,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Helvetica 的泛濫確實是西方民眾不了解設計、不尊重設計(字體)的一個惡果。而在中國的環境下,卻是另一番圖景。有時候不得不期盼 Helvetica 能像西方所摒棄的那樣,成為中國設計師的默認選擇。大量的以英文為載體的視覺(字體設計)垃圾在中國泛濫成災,平日生活中能看到用到真正的、沒有被任意扭曲的英文字體(而非中文字體附帶的英文字體)的設計少之又少。中國正是缺乏像 Helvetica 這樣的英文字體缺乏普,才及造成國內大量的視覺垃圾,令人噁心不已。

希望當 Helvetica 能泛濫於我們的英文設計的時候,中國的設計能夠真正全民化,才可能會有真正堅實的發展。

推薦兩個系列的文章

Image: Typeworkshop.com

很高興最近看到的新的關於 typo 的優秀的中文資料,包括:

SNL 翻譯的字體設計基礎,(原文來自 typeworkshop.com,由荷蘭 underware 工作室組織),共19篇。
以及 Colourphilosophy 翻譯的 DIN 的故事,講述了 DIN 字體。

Akzidenz Grotesk(縮寫 AG)

網上收集了一下 AG 的小資料,由於這個字體背景實在太複雜,涉及到很多公司收購,倒閉等等的問題,所以我只想粗略整理一下,到底它的歷史定位還有什麼藝術成就等...大家自己看吧。(Bringhurst 說 AG 是藝術上的現實主義,我覺得沒什麼必要什麼都扯上藝術主義之類,所以以下只是小小的資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