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設計和視覺文化

目錄歸檔: 平面

Typo-mania

Typo Info
經授權轉載《創詣》雜誌 2013 年 10 月刊「字體潮」特輯文章。本文為作者原文,與刊載版本稍有出入。

字體——一個本來帶有某種專業屬性的詞彙,卻成為紀錄片的主題,衝上暢銷書的榜單;直到今年初,三本和字體有關的中文書籍幾乎集中亮相,更是推波助瀾了一下。而最近這一年,數家主流紙媒亦紛紛講述「字體」這個冷話題;現在,將這種現象稱之為一種「熱」似乎是不為過的。

那麼……

繼續閱讀

Metahaven:批判性設計的元避風港

MoMA PS1: Islands in the Cloud
(來源:Hyperallergic

Metahaven 是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一家平面設計工作室,由 Vinca Kruk 和 Daniel van der Velden 合夥創辦。這家工作室的特別之處在於,除了外部委託它還自發地進行設計、研究及出版,而且專註於跟政治及社會問題有關的項目。

Metahaven 的另一特別之處就數它的名稱了。Meta 源自希臘語,作為前綴的基本意思是「後設」(在……之後)。現如今它的語義和用法已更為泛化,跟某個具體概念組合時常表示關於概念的(自身範疇的)概念——比如 metadata 是關於數據的數據,常譯作「元數據」。Haven 的淵源大概可以追溯到工作室成立之初乃至更早的一個特殊項目,它跟互聯網數據避風港(data haven)HavenCo 有關。傳奇的是,這個虛擬空間中的數據避風港座落於一個真實卻又遺世獨立的人造港灣——西蘭。

繼續閱讀

英國設計博物館2013年年度平面設計

《The Gentlewomen》雜誌 #6。Image: Fantastic Man

英國設計博物館(Design Museum)的2013年「年度設計」(Design of the Year)開展,展覽公布了建築、數碼、時尚、傢具、平面、交通、產品六個類別的入選名單。各類別獲獎者將於2013年4月17日公布。展覽將於3月20日到7月7日在倫敦展出。入選作品包括建築類 Zaha Hadid(扎哈·哈迪德)「銀河 SOHO」、伊東豊雄等「Home For All」,數碼類英國政府網站「GOV.UK」、日本設計中心「大柵欄」app、產品類 Berg「Little Printer」、Heatherwick Studio「奧運會主火炬」等。

平面類公布了共15個入選作品,從書報設計到機構形象,從海報到展覽。我們挑選了幾個作品做簡單介紹。

繼續閱讀

Stedelijk Museum:「瘋狂」設計?

Stedelijk Museum 新 logo。Image: Creative Review

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著名藝術與設計博物館 Stedelijk Museum 在裝修數年後年終於將在今年9月重新開館。與嶄新的場館同時啟用的,是博物館新的永久視覺形象設計。新的形象設計包括標識、字體和導航系統在內的一系列視覺元素,設計一經發布引來公眾一片爭議。

繼續閱讀

從《一九八四》看書封面設計

歷年來的《一九八四》的版本。Image: BBC
我們正式開始實驗圖片幻燈片展示(slideshow)作為輔助圖片展示方式,這樣可以多圖充分展示某一主題。您可以使用導航器或者直接點擊圖片切換。用 RSS 的朋友看不到這個工具,所以建議大家上網站來讀,以取得較好的瀏覽效果。如果有什麼建議,歡迎留言。

BBC 4 近期播放了四集關於書籍的紀錄片,講述了從遠古時代到今天的書籍歷程。在英國和有英國代理的朋友可以通過 BBC iPlayer 收看到這些紀錄片Ku6 收看地址)。影片第四集講述了英國企鵝出版社(Penguin Books)從1950年代出版簡裝書開始對閱讀產生的影響,着重介紹了企鵝出版社著名的封面設計歷史。故事以喬治 · 奧威爾的反應政府極權的名著《一九八四》講述了封面設計和社會發展互相影響的歷史。

繼續閱讀

iPad 時代的報紙與雜誌設計

本文刊載於《藝術與設計》2010年8月期。發表時有少量改動。文章實效性已失很多,內容與從前的文章《爭論:為 iPad 設計》多有重疊,權作存檔。

蘋果平板電腦 iPad 一月份的推出無疑給傳統媒體打了一大針雞血。全球媒體興沖沖地聽着喬布斯的佈道,發布會結束,各大傳媒和出版機構旋即加入蘋果的陣營,希望搭上這次他們看來是出版業革命的快車。

其實對於 iPad 的高期望值絕非空穴來風。與傳統平板電腦一樣,iPad 為手持設備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觸摸屏,同時用作顯示和交互界面。但是與其他平板電腦不同的是,iPad 仰賴蘋果的設計和用戶體驗,以及蘋果改變工業的能力,無法不讓出版業界有特別的期待:在音樂產業和手機產業之後,終於輪到我們被改變命運了。當喬布斯坐在發布會演講台的沙發上,以前所未有的姿勢和動作悠閑地翻閱着數字版《紐約時報》時,各媒體數字部的興奮度可以想像。

於是 iPad 一經上市,傳統媒體最遲在數周內就紛紛推出了自己的 iPad 版。從在數字平台佔據優勢的《紐約時報》,到緊追不捨的《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和《時代》等。中文世界的媒體包括《南方周末》等也迅速加入了這個行列。到了五月份,《連線》雜誌 iPad 版的推出更是將這種樂觀情緒推上了新的高潮。包括 Adobe 等多方評論稱,傳統出版業終於在 iPad 中找到了未來的出路。

然而到底各出版物 iPad 版到底表現如何,iPad 是否能挑起出版未來的重任,卻充滿問題與未知。
繼續閱讀

倫敦反設計節

反設計節宣傳。向「倫敦設計節」畫叉。

倫敦的設計節(London Design Festival)是一年一度的重要設計活動,但今年9月18日到26日,在相同的倫敦東部,一群設計師發起了倫敦「反設計節」(Anti-Design Festival)卻更值得關注。反設計節由英國著名平面設計師 Neville Brody 發起,主張新的設計作品,挑戰現有的當代設計的套路和局限。

這次反設計節稱,參加展覽的作品要求「非商業、危險和反體制」。他們說,「這些創意作品需要突破傳統藝術與設計的界限。這是一個展示以前被客戶和導師拒絕了的作品,或者完全不考慮市場限制而創造全新的作品……這是一個可以向大面積受眾展示的機會,這個機會會挑戰和激怒公眾,使得公眾重新思考藝術與設計在當代文化所扮演的角色。」

儘管姿態想法值得推崇,活動本身卻飽受質疑。Neville Brody 本身作為世界著名設計師已經是所謂「體制」的一部分,很多人批評這只是體制內的設計師內心一點反叛所帶來的可笑之舉。很難想象任何喜歡挑戰體制的設計師會專門為有體制背景的展覽創作與投稿。很多設計本身的與大眾溝通的目的也不免會與「危險」和「反叛」向對抗。

It's Nice That 有一則與 Brody 的採訪。Brody 指出,針對25年來英國「文化深度僵化」的現狀,反設計節來源於對變革的需要,對一些「新的、醜陋的、可怕的、危險的」作品的需要,「我們希望重新找回創意的火花和設計師的原動力」。

SenseTeam 等作品入選 D&AD

SenseTeam 為社會能量展(深圳)所做的設計。Image: senseteam.org

在今天公布的2010 D&AD 初選中,來自中國的四個設計團隊 SenseTeam(山河水團隊)、小馬哥+橙子、瀚清堂和中央美術學院的作品獲選進入 D&AD 年終選集,而 SenseTeam 更成為五個提名之一獲選角逐該項目的「鉛筆」獎。

深圳的 SenseTeam 獲得了字體(Typography)一項中「字體設計」(Typeface Design)的兩項提名,令人欣喜。SenseTeam 獲得提名的作品包括為 X GDC07 國際評審提名展(X Exhibition)和社會能量展(深圳)(Social Energy)兩個展覽所做的字體設計。X GDC07 國際評審提名展的設計同時也獲選平面設計(Graphic Design)項作品選。

繼續閱讀

Bob Noorda 過世

阿姆斯特丹出生,入籍意大利的著名設計師 Bob Noorda 周一過世。他曾在 Helvetica 的基礎上主持設計了米蘭的地鐵指示系統,還參與了紐約和聖保羅的地鐵標識系統。他為眾多的意大利品牌設計了 logo,還是 Unimark International 的創始人之一。生前他一直擔任了米蘭理工的教學任務。

Ultrafragola Channels TV 上有一段簡短的視頻介紹,意大利語。

錢幣設計和 Ootje Oxenaar

Michael Tyznik 的美元設計。Image: richardsmith.posterous.com

2009年的幾個新的設計將錢幣設計成為少見的熱門設計話題。新年降至,將幾個重要的話題歸納一下。第一個是美國一群設計愛好者發起的「重新設計美元」(The Dollar Redesign)活動。美元在1930年代設計後就鮮有大的變動,比起色彩斑斕、風格摩登的歐元顯得老氣、區分度差。儘管收到的作品質量參差不齊,但還是引起了公眾的熱情參與。選擇兩個質量較高的方案,設計師分別是 Michael Tyznik 和 Micheele Haft。Michael 的方案保留了經典的美元「綠背」(Green Back)元素,和總統的選擇,但使用了彩條作為面額的底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