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设计和视觉文化

目录归档: 亚洲

雪豹新简体字体 Hiragino Sans GB

虽然我们关注西文,但这里有一则关于 Mac OSX 雪豹的新中文字体 Hiragino Sans GB 的英文文章,很有意思。苹果相当重视这次简体中文字体的开发,与开发公司商讨下,由大日本 Screen(大日本スクリーン)和北京汉仪合作开发。汉仪有20位设计师和20位工程师。主设计师钟女士与来自日本方面字游和 Screen 的工作人员于07年底会面。当场没有翻译,只能通过比划点头来确认总体修改方向。

新字体根据 Adobe GB 1-4 字集修改,两万九千字,两个磅值。设计根据中国标准(GB)在日本的版本上修改。中国字体的设计要求要硬朗,日本设计师猜测是否由于中国早期甲骨文和碑刻的材料影响。字体随雪豹出版,独立商业版本只在日本发行,售价580美元(近4000人民币) 。来自中国信息处理产品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的70岁检验师特地致信,称赞设计水准。汉仪方面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听说这种情况。

我们以前有文讨论苹果默认中文字体。简体字原本处理方法是 STXihei,但日文 Hiragino Kaku Gothic 胜出不只一点,唯有简体字不全+汉字是日本标准,新的 Hiragino Sans GB 将提高简体屏幕字体标准。

(本文原载于本站 Twitter,via @Shotype_en)

更新

jjgod 在技术方面也有提到雪豹中文字体升级

繁体方面类似的 Hiragino Sans CNS 在正式版本中被苹果放弃,最后的默认字体是 Heiti TC。Heiti TC 在各方面要逊色于 Hiragino 系列,而 Hiragino Sans GB 有完整的繁体字集,因此更换原因不得而知。在繁体版本上更换默认字体请参考这里

推荐:小林章访谈

Image: 字里行间

陈嵘的 blog 刊登了他对小林章(Kobayashi Akira)去年早些时候的访谈全文。小林章提到了对比日本传统的尺规设计,对书写笔法的理解对于字体设计的重要性。还有在亚洲地区臭名昭著的 Old Century Style 体,版本很多,但和 PC 中易宋体的英文部很像,有空详述一下。同时他个人不倾向于太依赖于电脑。

另外亦可参考我们以前对于 PingMag 对他采访的译文

我们怎么用中文强调?

在西文中(英文、法文、德文……),要在一句话中突出表示一个单词,或者一句引语,往往可以采用 Italic。如:I love you. 或是:He said I love you. 随着电脑时代的到来,几乎我们所有使用的文字处理软件,都天然地带有2个功能:斜体和加粗。包括我此刻正在使用的 WordPress。然而说到中文,我们的书写历史上,似乎从未正式出现过使用斜体和加粗的办法来强调某个词语或者某句引语。

SWX 做一个有趣的收集和比较。让我们来好好探讨下,在中文语境中,我们该不该使用不同字体作为强调?以什么样的形式?中文的语言,是不是非得借助于字体的强调?我们如何从语言和文字的层面进行翻译?

中国高速公路标志牌更换字体

中国高速公路新标志牌。Image: 9811.com.cn

我们在前年提出疑问,想找到中国道路标志牌的字体,结论是大部分情况下,是 Helvetica 和 Arial 混合使用。这是我们猜测的国家标准,因为没有官方的文档可供公众浏览。当然后来也见到了衬线体的使用,令人惊讶。

这个月中国交通运输部开始大面积的更换高速公路的命名方法,由原来的中文名称更换为字母+数字的形式。伴随而来的是大面积的更换高速公路标志牌,而我们也发现,新的标志牌也采用了新的字体。

继续阅读

2009 icongrada 北京

2009世界设计大会(Icograda 2009)很快将在北京开幕,届时将有众多重要的演讲和将近三十个各类展览活动,包括「二十世纪中国平面设计文献展」、「文字‧北京09展」、「POST__:现代国际海报设计」、「AIGA 365:年度最佳作品 29」、「最美的书- 第七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等等,以及「中文字体设计论坛暨中国楷-第五届「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大赛颁奖典礼」都将举行。

这次展览由北京市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教育部主办,国内主要艺术院校协办,堪称级别高。门票应该已经售罄,希望参与的朋友都有收获。

中国公共设计:新版公共标志

新版中国城市公共交通标准

中国主流媒体前一阵子都纷纷报道了新的城市公共交通标准,设计由天津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标志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牟跃主导,是23年来的首次修改。上图是媒体上广泛转载的部分标识。从公布出来的标志中,虽然识别性有所提高,但设计上似乎缺乏统一性。比如「禁止饮食」和「禁止编制」的两个标志(1和2)的设计风格迥异,视角不统一,同样的问题还有「自动购票」和「投币乘车」(7和9)。「禁止向外扔东西」和「紧急破窗锤」(5和6 8)设计虽然风格相似却水准欠佳。总体来说这个作为全国标准的公共设计令人失望。

Image: AIGA

上图是美国交通部(D.O.T.)和 AIGA 合作设计的美国公共交通标志,1974年设计。风格鲜明统一,更提高了识别性,是公共标志的典范之作。另外这里有一套2007年的研究报告,测试了西方主要国家的公共交通、机场和奥运会的图形标志设计的识别度,十分有趣。

Mac OS X 默认中文字体

默认细黑体与黑体(Hei)设计与默认行距的比较

这个题目大概只适用于技术限制较大的网页设计师。不过花了很多时间都得不到答案,放上来大家参考。

总的来说 Mac OS X (下简称 Mac)的中文字体在显示上来说是很优秀的,以细黑为主要的特点,默认行距适中,在各个尺寸都清爽美观,这一点熟用 Mac 的人应该都清楚。由于其细黑特点,虽然在大尺寸上略显单薄,但在小尺寸上灰度却比其他中文字体更胜一筹,因此也成为网页设计中不二的中文字体选择。

很少人注意到这个问题,是因为中文网页的主体英文字体是 Arial、Tahoma 和 Vernada 等非衬线体,在默认字体为 sans-serif 时,默认的中文字体即是这种细黑体。但当默认英文字体是 Georgia、serif 等衬线字体时中文就变成了宋体,宋体在小尺寸下太弱,想要换成默认细黑体的时候却难到了我——找不到这种细黑体。

继续阅读

How Very Tokyo

左为 Spin 作品,右为 OK-RM 作品。Image: bigcartel.com

作为2008日英年的项目,十四位英国设计师受邀解读自己与东京的关系,制作了一系列主题海报,十二月份在展览「How Very Tokyo」上展出。受邀设计师包括 BibliothéqueBrownsNorthGraphic Thought FacilitySpin 的在英国很有影响力的团体。现在海报已经进行发售,价格为23英镑(人民币250)

川上俊(Shun Kawakami)的设计

左:Art with Sound 海报。右:在 Artless 工作室设计的海报。Image: shunkawakami.jp & artless.co.jp

川上俊(Shun Kawakami)的作品。英文字体、瑞士的网格设计与亚洲气韵的结合。日本人在东方设计的探索方面走的太远。Hitspaper 做的日文访谈,虽然内容并不充实,但 Google 翻译一下竟然勉强可以读下来,赞叹科技。

社会能量:当代荷兰交流设计

引用官方的宣传文字:

「社会能量」——当代荷兰交流设计巡回展,将于11月2日下午4点在北京今日美术馆3号馆开幕。展览汇集了当代荷兰11个先锋设计团体,从各个层面展示了荷兰的当代先锋设计思想。展览由北京今日美术馆、OMD当代设计中心以及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主办,由荷中艺术基金会、蒙德里安基金会、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支持、协办。北京站结束后,还将在香港、深圳、上海等地巡回展出。

即使此类涵盖很广的设计展览资讯我们不常贴出,但鉴于荷兰对整个字体排印和平面设计的影响,对我们的影响,我们始终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和讨论的机会。展览将展出300多件展品,「包含了平面设计、书籍、形象、装置、地图、建筑平面、导示、舞台、游戏、界面、影像、动画等多种形式」。

最后要说的是,网站的 blog 设计十分优秀,很好的体现了荷兰的设计特点。设计师是中央美院的 power_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