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本文是「孔雀計劃:中文字體排印的思路」系列的第一篇。這一系列討論將倡導從中文出發、以中文思路探討中文排版。本篇從中文字體排印最基本的思維方式談起。由於排版是各種因素互相影響的過程,裡面難免涉及到的其他諸多問題,將在系列文章後續展開討論,請諸位讀者留意本篇的討論範圍。
「一行十五個字,排五行。」
從版式設計來說,這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排版要求了。那麼在實際操作中,應該如何忠實地再現這項要求呢?我們以這個命題來做三種嘗試,和大家一起來思考一下中文排版中最基本的一個原則。
按:本文是「孔雀計劃:中文字體排印的思路」系列的第一篇。這一系列討論將倡導從中文出發、以中文思路探討中文排版。本篇從中文字體排印最基本的思維方式談起。由於排版是各種因素互相影響的過程,裡面難免涉及到的其他諸多問題,將在系列文章後續展開討論,請諸位讀者留意本篇的討論範圍。
「一行十五個字,排五行。」
從版式設計來說,這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排版要求了。那麼在實際操作中,應該如何忠實地再現這項要求呢?我們以這個命題來做三種嘗試,和大家一起來思考一下中文排版中最基本的一個原則。
本次 TypeTour pro Taipei 由 Type is Beautiful 成員帶隊,justfont 資深字體設計師曾國榕親自授課,從零基礎開始的「認識字體」,到進階的專業造字軟件 Glyphs 學習,由觀察、構思到字體製作與優化,完整展示專業、真實的中文字體設計流程。
在字體課程的間隙,台灣「文化恐怖分子(文史工作者與文化保存倡議者的自稱)」賴霧流將帶領大家以「字型散步」的形式遊歷台北老城區,領略台北獨特的文字風景,拜訪深藏其間的鑄字行、出版社與知名設計工作室,聽他滔滔不絕地敘述字體都市傳說。
你知道《葉問》等港片中帥氣的片頭書法是誰寫的嗎?你知道香港地鐵中的字是專門一個一個手工設計過的嗎?想親身領略一下賽博朋克風的街道招牌字?去賭場看看老虎機上的西洋字體?從明朝直接進化到現代的澳門老城,又藏了多少字體的秘密?端午節後,由厲致謙、龔奇駿帶隊,與三地的地陪梁佳、許淑青、廖波峰一起,字游港澳深。
2017 年 4 月 3 日(北京時間 4 月 4 日)Google 和 Adobe 聯合發布了他們共同合作的第二款完全免費開源的「泛中日韓字體」,成為設計界、技術界的一大新聞。這套字由七款字重構成,內含字形達到了 OpenType 規格上限的 65 535 個。由於整個項目的內容非常龐大而複雜,涉及商業合作、開源版權、字體設計、文字編碼、工程技術等多方面的內容,大家在好奇的同時不免也會產生了不少疑問。針對中文媒體上存在一些不甚準確的說法,我們在此用問答的形式對這套字加以說明,供大家在使用、開發時參考。
歡迎來到上海曾經的文化街區域。上海作為中國近代工業文明的搖籃和重鎮,中文印刷業、出版業、報業、鑄字業,乃至革命,皆起源於此,並由此推動了近代中國文化走向新頁。我將帶領大家,在這片歷史街區中兜兜轉轉,邊走邊看,用腳步丈量曾經的老閘區、文化街、報館街、英租界、麥家圈的城市尺度,講述歷史掌故,搜尋歷史坐標中遺漏的蛛絲馬跡。
本文是萬維網聯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簡稱 W3C)國際化工作組(i18n WG)組長 Richard Ishida 先生在 2017 年 3 月 17 日在日本電子出版協會(JEPA)舉辦的講座「《日文排版需求》的今天和明天,以及 CSS 日文排版」上通過 Skype 用英文發表的演講。雖然此演講是面向日本聽眾講解關於《日文排版需求》的內容,但考慮到該文檔在 W3C 國際化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並且對《中文排版需求》有重要影響,這場講座的內容對於中文社區也非常有意義。正如日本電子出版協會 CTO 村田真先生所說:「W3C 標準不是坐等着讓誰做給我們的,而是靠大家的力量一起做出來的!」作為《中文排版需求》編輯之一,筆者經授權在此提供翻譯版本,目的是希望讓中文社區了解日文以及其他文種國際化工作的動態,認識到中文排版需求與日文工作的差距,呼籲中文社區有所思考並積極行動起來,為更豐富的中文電子環境做出貢獻。
作者 / Author: Richard Ishida
原題 / Original Title: Next steps for Japanese script support
授權翻譯 / Translation with permission: Eric LiuOriginal English Text Copyright © 2017 W3C® (MIT, ERCIM, Keio, Beihang), All Rights Reserved. W3C liability, trademark, document use and software licensing rules apply. This translation has not been reviewed by W3C.
正如大家所知,作為日本多名字體排印專家多年來活動的成果,《日文排版需求》(Requirements for Japanese Text Layout, JLReq)文檔最新版已於 2012 年 4 月發布。雖然其中的很多需求最初均來自書籍出版的使用案例,但大多數需求仍然與 Web 網頁,尤其是網絡上的電子書和其他分頁格式密切相關。這份文檔一直是 W3C 標準、網頁以及電子書開發者非常有用的需求來源。
TypeTour 是一個字體與視覺文化的深度旅遊項目,由 Type is Beautiful 策劃推出。本次 TypeTour Taipei 活動,恰逢元宵節後,由厲致謙、龔奇駿和台北的 justfont 團隊成員賴霧流、曾國榕帶領,領略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台灣文化「活化石」,遊歷台北老城區,參觀頂級設計師工作室、松山文創園、日星鑄字行、台北設計之都相關展覽等,以及 justfont 提供的講座和授課活動。
從最初的個體自由行開始,近幾年國內出現了一股「深度游」的熱潮,各種藝術、手工藝、音樂、科學等主題的旅行團層出不窮。認識 MIN Project 的單丹之後,我得知她們也組織過類似活動。諮詢之餘,我們覺得以字體為主題組織一些旅行,也會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作為字體愛好者,那些地方和人,都是我自己想去看去結識的。不僅如此,通過字體旅行團的形式,還可以招募和認識很多新朋友。如果能把 TypeTour 發展成為 TIB 的一個長期項目,可以很好地促進國際字體社群之間的交流。
TypeTour 是一個關於字體與視覺文化的深度旅遊項目,由 Type is Beautiful 與 MIN Project 聯合策劃推出。字體研究者、活動策劃人/聯絡人厲致謙,與在東京生活了十年的字體文化傳播者劉慶,將帶領大家拜訪散落於城市中鮮為人知字體設計公司、活字工房、展示館、博物館等,以及參觀日本頂尖的設計學府。讓我們一起在東京的街頭、書店、寺廟、學校、地下鐵、公園等都市場景中,聆聽獨特的字體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