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书」是流传于湖南江永县潇水流域的一种女性专用文字,由受到性别歧视而无法接受教育的当地女性发明,靠母传女、老传少流传,直到 1950 年才为外界所知、到了 1980 年才作为学术问题进行研究,而那时能使用女书的耄耋妇女大都已经作古。
「女书」是流传于湖南江永县潇水流域的一种女性专用文字,由受到性别歧视而无法接受教育的当地女性发明,靠母传女、老传少流传,直到 1950 年才为外界所知、到了 1980 年才作为学术问题进行研究,而那时能使用女书的耄耋妇女大都已经作古。
在西文印刷里,传统上是不用「下划线」这一格式的,毕竟太干扰阅读。如果需要表示强调,可以采用更换字体(意大利体、粗体)、加大字距等其他方式。频繁使用下划线其实源于打字机的普及,由于无法方便地切换成意大利体,只好用下划线标注出来,这个做法也源于西文出版界专业校对的习惯。
微博曾出现过两个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微博话题」,而实际上是其中一个话题里的汉字错用了康熙部首。这样的文本内容,如果遇到不支持康熙部首的字体,系统会回退到用默认字体显示,突出了字形的不一致,让用户察觉。其实,这些康熙部首都是「兼容字符」,能不用就不用,更不应该用其去代替正常的汉字。
盲文也叫「盲字」或「点字」,由法国人路易·布莱叶 (Louis Braille) 发明。透过盲文板、盲文机、盲文打印机等在纸张上制作出不同组合的凸点而组成。
盲文的基本单位是长方形的盲符,有位置固定的六个点(称为一「方」),每个点可以凸出或不凸出,形成 64 种可能。
中国大陆的汉语盲文以汉语拼音作为基础,只表音,按照「声韵调」用三方盲符拼写。原国标规定原则上可以省略声调,造成使用不便。2018年7月开始实施的新规范则修改了标调规则,规定了「每个音节都标调」的基本原则,再加以严密的声调省写、单字简写以及分词连写规则。
台湾的「国语盲文」以及香港的「粤语盲文」则另为类似表音但不同的系统,需要另外学习,否则摸起来会有类似于「乱码」的感觉。
英美等实际使用的英文盲文也不是按照每个字母直接拼写,而是「英文二级点字」,用很多代号以省时省方,比如用一个盲符 ⠮ 表示单词 the 等。
盲文打字机的采用从纸张背面打凸点的方式,因此打字机的点位如照片中右上方所示,与实际点位镜像相反,打字顺序也是从右往左打,结束之后将纸张翻转过来从左往右触摸。
● 详情请听《字谈字畅》第86期
当您在高速公路上看路标时,能看清一闪而过的路名吗?在多雾天气或近视的情况下,能识别上面的文字吗?高速公路路标字体虽然可以平淡无奇,但却至关重要,必须让驾驶员迅速识别信息,明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