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Type 首本面向大眾的文集《從字體開始:設計改變的生活與社會》開始預售,微信掃描上方二維碼進入商城即可購買。
文字所處的空間,為字體的設計、選擇與運用帶來了多大的可能性?——公共場所、實體紙頁、數字屏幕、甚至虛擬映像……環境條件的差異與變化,對字體應用提出了多樣化的要求,對字體的選擇也無法停留於簡單孤立的風格判斷,而是與空間中其他元素相呼應、互動的複雜決策。
因此,不管是平面設計師、建築/室內設計師、交互設計師、開發者,還是空間體驗的策劃者、管理者,都會在各自的工作中遇到文字設計如何匹配環境的問題。那麼應當綜合考慮哪些因素?怎樣判斷和決策?最新的字體技術又為各種應用場景提供了怎樣的可能性?在「Type Space | 字體空間相對論」主題沙龍中,來自東京、台北、上海的設計師將與大家分享和探討這些問題。
Eric Liu(劉慶),本站編輯,「字談字暢」主播
點擊進入活動行頁面預約席位,憑電子票入場。
「中日韓字體排印講座暨研討會」是東亞三國共同參與的字體排印相關活動,繼 2015 年 10 月在西安、2017 年 2 月在首爾、2017 年 12 月在上海舉辦之後,將於 2018 年 9 月 1 日在東京印刷博物館召開。會議由組委會主辦,Type is Beautiful 參與協辦。
在研討會上,語言學家、字體史研究者、編輯、字體設計師們匯聚一堂,共同參與以「文字」「字體」為主題的演講和討論。今年的會議主題是:東亞的漢字字體——現狀與未來。
字體如何影響着我們這一代人的生活?
也許你會想到在日常工作中編輯文檔、撰寫郵件時可以選用各式字體;也許你會注意到手機和電腦屏幕上各類應用和網頁上的字體帶給你的不同體驗;也許你會在出行的過程中被車站、機場等公共場所的標識字體包圍……而當我們身邊的媒介愈加多元化,字體又該如何適應不同的顯示環境?當全球化成為常態,品牌字體如何在多種文化中傳遞一致的聲音?
在 10 月 14 – 21 日於上海舉行的「TypeTime! 文鼎字體設計沙龍及多媒體展覽」中,多位國內外字體設計師、研究者以及平面設計師將共同探討這些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展現字體設計與技術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本文原載於「賽罕區泊物視覺設計工作室」網站,本站經授權轉載。
星巴克通過文字設計網站 Type is Beautiful 了解到 Tengis Type 泊物工作室,並委託設計 Starbucks Coffee 蒙古文牌匾文字。滿足 logotype 的設計條件下,參考相似字型 Freight Sans Black,工作室希望將其延展為整套蒙古文字型。Freight Sans Black 的小寫字型筆畫變化強烈,而 Starbucks Coffee 英文原稿中的小寫造型無從考證,所以依據大寫英文的造型,延伸出了較為「生硬」的蒙古文字型 Buck Sans,捨去了 Freight Sans Black 小寫字母那樣「具人文色彩」的造型。
原文 / Origin:“Financier Design Information,” Klim Type Foundry
原作及圖片 / Author & Images:Klim Type Foundry
翻譯 / Translation:Emily Yang
本站經授權發布譯文。
「Financier」是為《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簡稱 FT)改版所專門設計的一款字體,於 2014 年 9 月推出。它包含兩組可以搭配使用的字體風格:用於標題的 Financier Display 和用於正文的 Financier Text。在為期數月的項目進程中,Kevin Wilson 和 Mark Leeds 擔任設計指導。
主題:「中文字體和排版ABC:中西混排和日西混排的思考」
時間:2014年9月6日(六)18:00–20:00
地點:東京青山圖書中心(Aoyama Book Center)總店
主持:高岡昌生
主辦方:小林章 × 髙岡昌生 × TypeTalks 事務所
協辦:TYPOGRAPHY 編輯部
美國 9·11 國家紀念博物館(National September 11 Memorial & Museum)於 5 月 15 日舉行了落成儀式,5 月 21 日正式對公眾開放。紀念博物館原計劃在 2012 年開放,紀念 9·11 襲擊事件 11 周年,但因財務和颶風影響而推遲至今。
9·11 國家紀念博物館位於紐約曼哈頓下城的 9·11 紀念廣場,即世貿中心雙子塔的原址。紀念博物館分為地上與地下兩部分:地上部分是入口,包括遊客中心、禮品店等,由挪威的 Snøhetta 建築及景觀事務所設計;地下部分是博物館主展廳,由紐約本地的 Davis Brody Bond 事務所擔當。
小林章(Akira Kobayashi)是一位傳奇人物,在日本被譽為「西文字體第一人」。儘管出身日本,多年來卻對西文字體設計貢獻頗多。他與 Hermann Zapf(赫爾曼·察普夫)、Adrian Frutiger(阿德里安·弗魯提格)等大師有過合作,打造了 Frutiger 和 Avenir 等字體的新版,現任 Linotype 字體設計總監。早前我們也曾記錄過他的訪談和講座。最近,小林先生備受歡迎的著作《歐文書體―その背景と使い方》首次發布中譯本《西文字體:字體的背景知識和使用方法》。本書由陳嶸監修,Type is Beautiful 的 Eric Liu(劉慶)翻譯,中信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