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4 月 3 日(北京时间 4 月 4 日)Google 和 Adobe 联合发布了他们共同合作的第二款完全免费开源的「泛中日韩字体」,成为设计界、技术界的一大新闻。这套字由七款字重构成,内含字形达到了 OpenType 规格上限的 65 535 个。由于整个项目的内容非常庞大而复杂,涉及商业合作、开源版权、字体设计、文字编码、工程技术等多方面的内容,大家在好奇的同时不免也会产生了不少疑问。针对中文媒体上存在一些不甚准确的说法,我们在此用问答的形式对这套字加以说明,供大家在使用、开发时参考。
继续阅读
《日文排版需求》的纸质版厚达 400 页
作者 / Author: Richard Ishida
原题 / Original Title: Next steps for Japanese script support
授权翻译 / Translation with permission: Eric LiuOriginal English Text Copyright © 2017 W3C® (MIT, ERCIM, Keio, Beihang), All Rights Reserved. W3C liability, trademark, document use and software licensing rules apply. This translation has not been reviewed by W3C.
正如大家所知,作为日本多名字体排印专家多年来活动的成果,《日文排版需求》(Requirements for Japanese Text Layout, JLReq)文档最新版已于 2012 年 4 月发布。虽然其中的很多需求最初均来自书籍出版的使用案例,但大多数需求仍然与 Web 网页,尤其是网络上的电子书和其他分页格式密切相关。这份文档一直是 W3C 标准、网页以及电子书开发者非常有用的需求来源。
继续阅读
上海市中心某大厦门口贴的春联这是在前几年的春节笔者在上海拍摄到的一张照片。当时只是觉得这幅春联平仄不对,然后才发现原来是把上下联贴反了。于之前我也曾把一些春联图贴到社交网络上,同为 TIB 作者的梁海回复说:「主要是很多人根本判断不出来哪个是上联……」
继续阅读
第 27 期 TypeTalks,2015 年 1 月东京 TypeTalks 是由字体设计师小林章、西文排版师高冈昌生和 Typography 杂志总编宫后优子三人共同主办的专业字体活动,从 2010 年 11 月起隔月举办,已经近六年历史。本站编辑 Eric Liu 已于 2015 年 1 月的第 27 期、2014 年 9 月的第 24 期举两次登台与日本的设计师一起分享关于中文字体、排版的相关的基础知识。
而此次恰逢高冈昌生《西文排版》简体中文版出版,作者和译者一起登台,在复习前两次内容基础上,再配以小林章先生参与的 TypePro 活动的台前幕后的花絮,和大家一同分享中文字体、排版的最新消息。
继续阅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四书·大学》
你可以说这只是一张普通的明信片而已。但这的确是一张不同寻常的明信片。
继续阅读
活动介绍
Monotype(蒙纳字体)公司将于九月三日与上海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举办 TypePro: Shanghai 2016 国际字体研讨会活动,届时著名的 Monotype GmbH 字体总监、《西文字体》《西文字体 2》作者小林章先生(Akira Kobayashi)、Monotype 香港总设计师许大鹏先生和 Monotype 英国字体设计师大曲都市先生(Toshi Omagari)将会分享西文、汉字和民族文字字体背后的设计理念、构思、实作经验,以及字体设计师生活内的各种挑战。
同场设有「专业环节」,分别邀请得六位上海、北京、香港知名设计师:(排名根据姓氏罗马拼音)MetaDesign 北京创意总监安赛莉(Sally Anderson)、靳刘高设计创始人靳埭强教授、上海奥美创意总监刘卓恒、「上海活字」创始人厉致谦,本站编辑Eric Liu,和字研所创始人潘剑锋,分享各自精彩的作品设计与对字体的独特观点;并会与小林章先生、许大鹏先生和大曲都市先生作进一歩的字体研讨。
继续阅读
十分令人期待的平面设计经典著作《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Grid systems in graphic design)中文版终于出版。作者 Josef Müller-Brockmann(约瑟夫·米勒-布罗克曼)作为瑞士平面设计风格的先驱,因他的极简主义和基于网格的平面设计而闻名,对 21 世纪的平面设计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一书的副标题是「平面设计、字体编排和空间设计的视觉传达设计手册」,该书对网格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严谨探讨,旨在帮助平面设计师及该领域的学生们掌握网格设计的系统性方法。其中讨论了包括纸张的尺寸、字体的选择、分栏的宽窄、行距、页边距和页码等具体问题,并阐述了以网格系统为核心的设计哲学。出版 48 年后,该书仍然是平面设计师必读的一本经典教科书。
本书中文版由徐宸熹、张鹏宇翻译,杨林青和刘庆(Eric Liu)监修。中文版的书籍设计忠于原版,由杨林青设计制作,采用了汉仪字库的旗黑和 Helvetica Neue 搭配。本次的简体中文版是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协同瑞士文化基金会和本站 Type is Beautiful 出品。以下为本书开篇试读,介绍了网格系统的理论基础及其宗旨。
继续阅读
专题「
正文字体观察」聚焦于正文用字,发现并评介值得关注的汉字字体产品。此番我们有机会采访汉仪字库团队,分享旗黑创作相关的细节,并与几位不同领域的设计师进行交流。
感谢汉仪字库的支持,及本站编辑 Eric Liu 的协助。
汉仪字库出品的「旗黑」系列,是一套多字重、多宽窄的黑体家族。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汉仪团队披露旗黑家族,并测试性地释出了「105」字重。透过少量样张和简单介绍,旗黑以其匀称的间架结构、外扩的中宫、克制的字面、干净的笔形、定制的西文字符以及特殊的字重命名系统,塑造了某种鲜明的第一印象。主创设计师齐立先生的背景——兰亭黑家族的主创者——也同样令人期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