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新世纪,字体成为大众视野下的新鲜话题。这股风潮来自独立中文字体设计师及设计团队的涌现,他们正在改变原有字体审美的潮流,进而影响其他各相关行业。然而历时数年,字体设计领域却也仍然是大设计版图里的小岛屿,孤独地漂浮着。伴随注重视觉体验的电子设备的普及,字体应用得到了极大拓展——从海报、产品包装、书籍封面、商业广告到 app 软件——应用领域中的推广是否能推动字体设计领域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字体成为大众视野下的新鲜话题。这股风潮来自独立中文字体设计师及设计团队的涌现,他们正在改变原有字体审美的潮流,进而影响其他各相关行业。然而历时数年,字体设计领域却也仍然是大设计版图里的小岛屿,孤独地漂浮着。伴随注重视觉体验的电子设备的普及,字体应用得到了极大拓展——从海报、产品包装、书籍封面、商业广告到 app 软件——应用领域中的推广是否能推动字体设计领域的发展?
在为数不多的独立中文字体设计师中,有三位广为人知:北方的厉向晨,南方的应永会,香港的许瀚文。三位身处不同地域,设计道路和生存方式也有很大分别。厉向晨少年有成,已经可以依靠开发独立字体为生。应永会是国内最早开始独立制作字体的设计师之一,但要完全以销售自己的字体为生,还有很大困难。许瀚文在参与设计了信黑体之后,决心成为独立字体设计师,并在起步阶段取得了很好成绩;后因机缘,才改变计划加盟英国 Dalton Maag 字体设计公司。
上海出版印刷专科学校毕业,入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字体设计室工作,陆续参与了黑一、黑二、宋黑、经典著作体等字体的设计工作。
《西文字体的故事》是写给普通读者的一本书。从希腊字母开始讲起,介绍了从字母的演变到西方文明史中最重要的一些书体/字体的故事,还偶尔穿插了一些中文字体的比较性文字,是一本了解「字体」这门另类知识的入门小书。这本书集结了我在 TIB 上陆续发表的有关西文字体的各种文章。此外,增加了字体年表、术语汇编、索引等新内容。
汉字是中华文化绵延传承的基因序列,历经千年,有过许多种书体和字体的变化。随着活字和雕版印刷术的普及,文字字体的历史逐渐分衍成两条线索——书法(书写)字体和印刷字体。历史上的书法家多如繁星,刀工了得的雕版刻工们也有迹可寻。然而有一门新兴的职业,却是五千年来的头一回,这是一项对综合素质有很高要求的另类职业,拔尖者可谓凤毛麟角。
潘石屹是谁,国内的朋友大都知道——著名房地产开发商。西塞罗是谁,可能只有少数文艺青年知道——公元前1世纪的古罗马政治家、演说家、法学家和哲学家。读者可能要心存嘀咕了,作者又是标题党又玩穿越剧啊……可是,这两个人还真是有一个共同点。2011年末,地产开发商潘石屹在点评苹果前CEO乔布斯逝世的风波中被迫推出了以自己姓为计算单位的伪货币——「潘」,专用于计算房地产价格,1潘=1000元/平方米。以一个人的姓作为一种计量单位,往古代往西面穿越,就有一个案例,叫西塞罗。和潘总不同,西塞罗是死了很多年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单位」的,西塞罗在字体排印的历史上,是字号的一种单位。
「秀英体」被誉为日本现代活字印刷字体的重要源头之一(另一个是筑地体)。得名自诞生字体的印刷所——秀英舍。1867年(明治9年),佐久间贞一在现在的银座地区创立了「秀英舍」印刷所。在这之后,一批印刷所相继成立:1870年本木昌造创立了「新街活版所」,1872年平野富二的「平野活版所」……
应大家要求,关于 Bodoni 的样册又增加了以下各种文字的照片。图中的文字种类根据意大利语翻译与查证,如有错误还请指出。另外很多语言文字今天的地位已经有很大变化,我们都标了出来作为参考。 样册为1818年出版,2010重印。
在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帝国特许城市(free imperial city)是只受到皇帝统治的少数城市,大多数的城市由贵族阶级统治。类似德国南部奥格斯堡这样的城市拥有完全的自治,远离战争,保持中立,贸易发达,十分富有。来自奥格斯堡(Augsburg)的印刷商 Erhard Ratdolt (1447-1528),从1476至1486在威尼斯工作了10年。当他回到奥格斯堡后,他制作了字体样张,向顾客宣传自己的刻字手艺。这第一份字体样张上的日期是:「1468年3月1日,印刷于高等级的帝国特许城市奥格斯堡」。字体样本上只有14种字样。有意思的是,除了德国通用的哥特字体(Black Letter)之外,还包含了来自阿尔卑斯山南面的3种罗马体和10种 Rotunda 体(Black Letter 的变体)。此外,还有1款希腊字体。这就是最早的字体样张。早期书籍印刷史一直和字体样张广告相伴。在15和16世纪,字体样张通常都只限于单页。到了巴洛克时期,才出现了包含完整字体家族、各种装饰图案的字体样书,无论字体数量还是涉及内容,都增长了好几个数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