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和元年,字体之秋。2019 年 9 月 4 日至 7 日,国际字体协会(ATypI, Association Typographique Internationale)的年度会议时隔多年后再次来到亚洲,于东京召开。虽然每年在世界各地都会举办各类字体设计大会和设计节,但拥有六十多年历史的 ATypI 年会可以说是字体界一年一度最大的盛事。字体设计师、平面设计师、文字设计与文化历史的研究者、各大厂商、设计领域的出版商等齐聚一堂,各种形式的工作坊和来自各国代表的演讲让人应接不暇。
本站的编辑团队今年亲赴东京 ATypI 现场,在我们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平台上为中文圈的文字设计关注者带来每日的会程亮点速报。目前,ATypI 正陆续将演讲视频上传至官方 Youtube 频道,有能力的读者可前去一睹为快。不过,我们仍将之前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的每日报道整理在本页面上,作为视频导览和索引,同时也分享更多演讲之外的其他活动。
此外,各位读者还可以从以下渠道获得更深入全面的报道,这些内容与 ATypI 官方公布的演讲视频内容并不完全重合:
- 会员通讯:第 13 期会员通讯在 2019 年 9 月 24 日周二发出,针对我们在此次大会上观察到的文字设计资讯以及趋势进行了详细报道。欢迎订阅我们的会员计划。
- 「字谈字畅」播客:我们在场内场外对与会的字体厂商做了采访,我们的编辑团队也谈了自己在 ATypI 现场的所见所闻。
本次大会现场报道由 Richor 主笔,由 Mira 和 Eric 共同协助完成。本页部分图片由厉致谦、柳东原、解超、方正字库、文鼎科技、汉仪字库提供。
ATypI 工作坊集锦
ATypI 的第一天会程没有正式演讲环节,而是在各个会场同步进行的全天或半天工作坊,晚上则是开幕酒会和主旨演讲。
可变字体的响应式动态排版
当今字体界最炙手可热的莫过于可变字体(Variable Font)了,本次 ATypI 邀请到了可变字体排版专家 Jason Pamental,通过一整天的工作坊,为大家详细讲述可变字体动态排版的无限可能性。
上午,Jason 首先为大家介绍了使用可变字体的响应式网页排版效果:拖拽浏览器窗口,改变网页大小,字体的字重、宽度乃至对比度都可以改变。作为 W3C 专家的 Jason 随后介绍了诸多使用 CSS 进行网页排版的小技巧,例如使用多个变量来控制标题与正文之间的比例关系,而非写成固定的大小。虽然设计师并非一定要学习网页技术,但毕竟网页设计面对的设备环境千变万化,与传统平面设计的固定比例思路完全不同,需要设计师与开发者的通力合作才能保证设计的进行。下午,Jason 继续介绍 CSS 进阶技巧的同时,给大家展示了诸多可变字体的案例,例如通过 OpenType 特性,如何在网页中设置字体的不同可变轴,充分发挥出可变字体的魅力。
使用 Adobe Illustrator 和 Python Script 制作 OpenType-SVG 字体
除了可变字体,还有什么新技术值得一探究竟?日本字体开发者与设计师服部正贵和吉田大成向大家展示了字体与代码结合的力量——使用 Adobe Illustrator 和 Python 制作五彩斑斓的 SVG 字体。
Adobe 的高级工程师服部正贵首先为大家展示了许多有趣的 SVG 字体案例,以及如何用 Python 立刻制作 SVG 字体的各种酷炫效果。Adobe 的字体设计师吉田大成则展示了他基于 ATypI Tokyo 主题创作的设计样例,无论是像素风格、彩色渐变、还是浮雕造型的字体,在 SVG 字体里都能轻松实现。在工作坊中,与会者在自己的电脑上实际操作 Python 与 AI,纷纷制作出自己的 SVG 字体并在浏览器中成功显示。
从ᄀ到ᄒ:韩字设计入门
泛 CJK 的多语言设计一向是亚洲字体设计师关注的焦点。本届 ATypI 开设了韩字设计入门的全天工作坊,邀请的是擅长韩字设计的字体设计师 Aaron Bell 和来自韩国 Sandoll 字体公司的设计师 Chorong Kim,为想要初学韩字设计的设计师提供一个入门之道。
Aaron 首先介绍了韩文字母和文字的构成、韩国文字改革发展的历史、常见的书写风格及各自特色,以及文字结构的分类和比例规则参考,让学员抄写练习,熟悉其笔画和笔顺,并且与手写体比较区分。随后大家开始做上午的小作业:根据著名品牌的英文标识,定制符合其风格的韩文标识。对于非母语者来说,手绘过程中浮现了许多细节问题,比如「这样写会不会太奇怪」「这个笔画是否认得出来」等等,也是在培养对文字的感觉。下午则是开放式工作坊的环节,Aaron 介绍了用 Glyphs 制作韩字字体的工作流程,大家则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自由尝试练习和提问。由于韩字是由表音字母组成的字块,在 Glyphs 软件中可以通过智能部件以及 Hangul Composition Group 参数的配合,在制定完笔画与结构规则后,自动批量拼装成韩字字符。这一技术也引起了大家强烈的兴趣和热情。
中国书法
由方正字库提供的中国书法工作坊,15 个学员名额在前一个月即被一抢而空。虽然担任主讲的方正字体总监仇寅老师曾多次在国外举办过这样的工作坊,但此次大会在同为汉字文化圈的日本召开,因此也吸引了好几位日韩设计师的参与。学员们上午用水写字帖体会软笔的运用,下午则在临写「福」字之后开始自己的创作。学员们在短短六个小时穿越中国书法文化千年的轨迹,将自己对笔法、字法、章法的理解融入最后的共同创作卷轴中。我们的编辑 Eric 在现场担任中英和中日的翻译工作。
探索新的手写体
下午,来自捷克斯洛伐克的 Petra Dočekalová 带来了一场节奏紧凑的西文手写字体工作坊。致力于探索新的西文字体造型的她,使用不同的笔和道具,展示了四种手写样式,最后让大家创造属于自己的西文字体。
Petra 就读于布拉格艺术建筑设计学院,攻读字体设计博士学位,毕业设计便是探索新的西文字体手写造型。她为学员们准备了造型各异的手写字体样张以供参考,以及各种字体的描红练习,但同时她也教大家如何在这些字形基础上变化造型。学员们自由体验了各种宽头笔、酒精性海绵头笔等书写工具,为探索自己的书写风格作准备。最后的课题是基于教学来创写自己的西文字体,学员们使用了各种笔和道具进行创作。
字体与金钱的故事
精彩纷呈的工作坊过后,是开幕酒会和开幕演讲,赞助方日本字体公司森泽邀请到了 MIT Media Lab 主席 John Maeda 作开场辞。字体设计也许可以赚钱,但能靠字体设计来赚钱吗?John 从这个问题开始讲述了他自己与字体、设计与金钱的故事,独到的见解和老练的台风让现场高潮迭起。
ATypI 演讲亮点
从第二天开始,会议就进入了每天从早至晚十几场演讲连轴转的状态。当各位读者在官方 Youtube 频道回看所有演讲内容的同时,不妨配合我们的精选报道,了解重点和亮点。以下内容顺序较实际议程稍有调整,分别以日本文字设计、多语言多文字、字体技术、设计案例、设计研究与批评等主题来大致排序,方便大家浏览。
二十世纪早期的日本字体排印、美术字和商业艺术
Florence Fu(傅曦瑶)在旧金山的 Letterform Archive 档案馆做编辑助理。她通过研究 1928–30 年代滨田增治刊行的 24 卷《现代商业美术全集》,分析了当时日本商业领域文字设计的发展变化。
其一是美术字风格的变化,从传统的江户文字变化到新艺术风格、几何风格、装饰艺术风格、以及模数化镂版字等。其二是书写方向的变化,从清一色的从右到左竖排,到二战后逐渐出现横排,以及横竖混杂、日西文并置的状态。其三是使用字形的变化,在文字学的层面上,针对使用汉字、平假名和片假名,有了不同的主张。
战后两位设计师与现代主义
来自 Adobe 的山本太郎介绍了战后两位设计师清原悦志与 Helmut Schmid,并引出了战后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潮。清原悦志是日本战后重要的平面与书籍设计师,代表作是《思潮》和 BLUE 等杂志。他常使用极端不对称的设计和极简的抽象图形,并坚持自我的风格。奥地利出身的字体与平面设计师 Helmut Schmid 在欧洲各国学习设计之后,来到日本大阪以独立设计师的身份开始活动。其代表作是 1980 年发售的 Typography Today。
江户时代的极粗字体
Type Project 的日文字体设计师石川朋子介绍了江户时代流行的三种极粗字体:「勘亭流」「相扑文字」和「提灯文字」。勘亭流用于歌舞伎的招牌或节目表,笔画婉转圆润。与之相对的,相扑文字虽然也是用特粗毛笔写成的,但笔画粗直有力,用于相扑对阵表中。提灯文字常见于饮食店门外的日式灯笼上,由细笔勾画轮廓然后填色而成,与前两种直接书写的文字不尽相同。石川提及极粗文字的流行趋势,尤其是在动漫、游戏和广告中。最后,她还介绍了 Type Project 基于名古屋这座城市设计的极粗字体。
三个角度,谈当代日文汉字设计趋势
日本字体协会此次邀请了三位德高望重的设计师从三个角度谈论汉字设计:片冈朗谈字体设计,高桥善丸谈 logo 设计,工藤强胜谈文字排版。
片冈朗是砧字体制作所的主理人,其特点是擅长设计圆体,代表作是丸明朝体、丸丸黑体等笔画松弛圆润的字体。片冈朗首先提出汉字对于日文字体设计的重要性:帮助日文表意。在计算机出现之后,由于在字体上加圆形笔画末梢相对方便,圆体应运而生。之后片冈朗以自己的明朝体和黑体作品为例,探讨了字体设计师的本质。日本字体协会会长高桥善丸带来的是 logotype 的设计分享。他提出了汉字 logo 设计的七个思路:依据网格、摆脱网格、化用图形、省略笔画、视觉形象、视觉联想和图像先行。书籍设计师工藤强胜分享了自己的作品中的汉字排版。在汉字假名并置的情况下,汉字主导意思功能,所以大小悬殊也不影响理解。在方向上,汉字的优势是可以横排或竖排,灵活的字体字形混排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关于池原香穉:日本首批金属活字设计者
在日本,「活字之父」当属木本昌造莫属,但其实在这段历史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为假名活字书写了手稿的池原香穉。设计师和学者春田女士的一个研究方向便是他的生平。
从江户时代到明治初期,日文假名经历了一段转变的过程,过渡时期的假名设计字型类似连绵体,但是是分开的活字,由木本昌造制造。池原香穉就是其中假名手稿的书写者,书法特点入笔很强烈,笔画有弹性,柔中带刚,中宫宽,重心低稳,整体圆润,弧形笔画多,十分符合日本人对假名的审美。除了书法造诣高,池原香穉同时还是一个多才多艺之人。例如他的本职工作是一名眼科医生,曾与荷兰人合作做过字体的视觉研究;还曾给二十多个地方报纸写新闻报头,并且沿用至今。
池原香穉的重要性在于,在没有铅字的时代他书写了适用于印刷的用字,并以广博的学识辅助研究了文字应该被如何阅读。虽然铸造金属活字的技术从西方引进,但池原香穉的贡献让我们意识到有许多重要的工作仍是由本土的艺匠来完成的。
一场剧变:日本 70 年代中村征宏的 Na-ru 和 Go-na 如何影响了日本字体设计行业
Monotype日本公司唯一一位字体设计师土井辽太介绍了日本七十年代中村征宏设计的两款超大中宫的字体,圆体ナール(Na-ru)以及黑体ゴナ(Go-na)。这两款字体在之前并没有数字化,所以默默无闻,但事实上在日本随处可见,出现在高速公路的指示牌上,或是机场的导视设计中。
中村征宏曾经是一名插画师,为电视台绘制各种片头字体标题字,后来在写研首次举行的字体比赛中用 Na-ru 字体成功获奖,并制作成照相排版字体。由于当时圆体字非常少见,Na-ru 刚一出世就获得很多设计师青睐。同时,Na-ru 字体的假名撑满字框,一改之前的变宽假名的设计,让排版师无需再剪切文字调整字距,竖排也非常整齐。就这样,Na-ru 很快遍布日本街头,影响了整个字体设计行业的面貌。
Go-na 是一款极受欢迎的超粗标题黑体,同样来源于电视屏幕字。给电视屏幕做字要很快出稿,一般先做所有横划,然后补全别的笔画,所以 Go-na 的笔画末梢没有传统黑体的喇叭口,更干净利落,更加横平竖直,同时具有冲击力和爽快感。Go-na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代黑体的设计,提供了更多元的黑体选择;在八十年代末进入中国,对中文设计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僧伽罗文木活字
斯里兰卡莫拉图瓦大学的 Sumanthri Samarawickrama 讲师介绍了她对僧伽罗文木活字历史的研究。僧伽罗文(Sinhala, සිංහල අක්ෂර මාලාව)的书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斯里兰卡在十六世纪有了印刷术,而经过了荷兰、英国殖民统治的历史后,在十九世纪才发展出了本地报业,1860 年发行了用僧伽罗文印刷的第一份报纸。
Sumanthri 的研究便是从一百多份报纸的标题用字(木活字印刷)出发,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分析「插画标题」和「装饰美术字」两种风格的报头的特征,并将字形进行数字还原。从中可以看到僧伽罗文设计展现出的多样性,也能看到社会与政治环境对设计和印刷工业的影响。
梅泰文的文字复兴进展
印度东北部的曼尼普尔邦在十八世纪之前一直使用梅泰文(Meetei Mayek: ꯃꯤꯇꯩ ꯃꯌꯦꯛ)作为官方文字,用于书写梅泰语(或称曼尼普尔语)这门属于汉藏语系的语言。梅泰文最早的文书纪录可以追溯到十一世纪,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字母形态摹拟的是人身体各个部位的形状,而数字的形态则象征着胚胎发育成婴孩的不同阶段。
在十八世纪,曼尼普尔国王接受了印度教为国教,便规定全面禁止梅泰文,而使用孟加拉文,并且大规模地烧毁梅泰文书卷。但民间一直在自主地努力保护属于自己文化的梅泰文,并且在三百多年后,学者们开始呼吁复兴这一文字。在 2005 年,曼尼普尔的中央图书馆遭遇火灾,数千卷文献付之一炬,政府也意识到了保留文字的重要性。目前在民间力量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下,学校教育、报纸用字等都已经开始使用梅泰文,Unicode 也收录了大部分的梅泰文字母。印度设计师 Neelakash Kshetrimayumis 长期参与推广梅泰文的工作,拍摄记录重现梅泰文的公共环境,分析研究其字形特点,并制作字体推动它的广泛使用。但还有许多工作在进行中。
Google Fonts 的可变字体
来自谷歌字体团队的 Kim Irin 和 Nathan Williams 介绍了用户们翘首期待的谷歌可变字体的开发情况。前半部分谈到了开发过程中认识到的挑战。虽然可变字体在专业设计领域炙手可热,但谷歌的宗旨是让字体加载更快更容易,而可变字体的轴的增加会影响加载速度,用户对这一技术认识也不广泛,加之有近 15% 的浏览器并不支持可变字体,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开发前充分考虑。
后半部分则介绍了谷歌针对这一情况在进行的数字样张(digital specimen)项目,即为单个可变字体制作介绍性的互动式网页,让用户直观地了解和把玩可变字体的可能性,从而提升他们的使用率。例如拖动进度条可以看到字体从一个状态无极移动变化到另一个状态,用鼠标在坐标区域拖动便能让光标显示为不同字重的字母等效果。
最后谷歌字体团队也公布了最新消息:支持可变字体效果的 CSS API 已经发布,开发者可以通过此页面关注后续情况。
渐进式字体优化技术的进展
在传统的网页字体使用场景中,加载经常会出现问题,比如东亚文字的显示不完整,字符集的语言范围出错,下载引用整套网页字体会影响加载速度,而且即使只使用一部分字符集也需要支付全套费用等等。之前的解决方案是只下载一部分的字符集,但是这种方法会让有些字体特性消失。还有自己定义加载字符 Unicode 范围的做法,但要写很多代码,网页初始加载的时候需要读取大量指令,使速度变慢。
Google Fonts 介绍了渐进式字体优化(Progressive Font Enrichment)这一新技术的开发进展。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同一网站、不同网页打开的字符加载数量,渐进式地补充需要加载的字符。厂商可以依此设置按字付费的方案,用户访问速度也能更快,也不需要渲染 JavaScript。另外,如果加载的是可变字体,也可以有选择地变化所需的轴。
这套技术针对所谓的简单字符集、复杂字符集和超大字符集提供了不同的加载方案。比如 CJK 字符集属于简单但字符集较大的类型,可能是渐进式优化方案的最大受益者。但对于一些文本特性变化较多的文字,如阿拉伯文,就没法把字符集拆分开来加载,否则有可能会丢失特性。
目前,W3C 网页字体工作小组正在进行相关的标准化工作,以及评估选择更优的服务器处理方式。可通过此页面预览相关功能。
字体设计项目管理工具 EQX
无论是大的字体公司还是独立设计师,都有可能会遇到字体产品随着迭代而越来越复杂的情况,字稿评估和分析总结的过程一般总是通过纸质或 pdf 文档、邮件和即时通信工具来进行,当有人事变化或需要利用往年数据的时候就会多出大量的工作。来自 SorkinType 的工程师就在会议间隙介绍了他们正在开发中的字体设计管理平台 EQX。
EQX 基于 Web 运行,将项目管理、版本控制、用户测试和分析等功能整合在一起,方便项目经理、质量控制等职能的人员系统性地管理字体开发过程中的作业阶段和评估数据,将他们从无尽的 PDF 文件和邮件交换中解放出来。该系统也可以针对字体公司自有的系统进行定制,界面友好,测试问卷的编辑器也有各种模式。
不过这样的平台自然要考虑更多的问题,比如必须进行纸质字稿评审的情况下是否能够扫描并建立数据、对多文字的支持情况如何、怎样处理它与其他协作工具的工作流关系等等。因此 EQX 团队希望收集足够多的反馈,从早期开始就将功能考虑完善。目前项目开源,可在 EQX 的 Github 页面下查看。建议感兴趣的国内开发者也可以前去了解详情。
超级平面:字体风景的可能性
除了纸面和屏幕上需要字体设计,人们的生活空间里其实也处处是字体,需要设计师的介入。在今天的开场主旨演讲中,首都大学东京视觉传达专业的教授、平面设计师菊竹雪从建筑、平面到标志设计等各个方面出发,分享了关于「字体风景」(TypeScape)的相关定义和作品。
菊竹雪首先介绍了世界各地一些优秀的工地外围墙面设计,例如法国凯旋门会用法国国旗的图案,证明了设计也可以融入进风景之中,留人驻足。随后她介绍了自己的一些公共空间的平面设计作品,主要是一些需要临时搭建墙面的环境,例如建筑项目的工地围墙。她采用各种方式将这些无趣的景象变成具有感官冲击力和艺术价值的公共空间装置,比如将切碎的品牌 logo 大胆重新拼接,或是利用透视而制造出空间延伸的感觉。这些作品体现了她的「超级平面」的理念,即文字和平面设计不必受制于空间、建筑和环境,在大胆运用的情况下,它完全能为一个地区带来新的活力。
字体家族 Role:通过字体表达不同的声音
字体设计大师马修·卡特(Matthew Carter)四年前收到森泽公司的邀请,来日本制作西文字体,其目的有二:一方面为了增加字库中的西文产品,另一方面也为了提升日文字体排印领域对西文的认识。合作的成果便是超级字体家族 Role,包含衬线体、无衬线体、方衬线体和圆体,最多包含九个字重以及意大利斜体。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作品是由卡特主导设计概念,但具体的制作工作,是他指导森泽的字体设计师樽野樱、中野正太郎、冈野邦彦、半田蓝、以及小针优弥完成的。对于设计师和字体公司来说,这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另外,森泽发行字体时从不注明具体设计师的名字,而卡特则特别要求所有的宣传和字体样张中都注明这几位设计师的姓名。
虽然现在庞大的字体家族往往与插值变换、可变字体等最新技术联系在一起,但 Role 在不同风格和字重之间的变化并非完全是线性的,虽然出自同样的概念和骨架,但希望能在不同情况下传达准确的情感和声音。
中文字体厂商演讲
中文字体厂商的演讲主要集中在第三日,文鼎科技、方正字库和汉仪字库先后作了主题演讲。
文鼎科技的演讲主题是「字体风味轮」。在选择字体时,多数的字体网站都会列举出一些技术属性让人们选择,这并不能直观地表达字体本身的风格。同时,人们对字体风格的印象会随着时间而变化,他们不一定会按照设计师的初衷来使用字体,导致一些字体被滥用在并不合适的题材上。文鼎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字体风味轮」的项目。风味轮经常被用在葡萄酒、咖啡、巧克力等食品的专业品鉴过程中,这样能够将模糊的感官印象用具体的属性表述出来。字体风味轮的目的也是一样,当设计师能够根据想要表达的情感而在风味轮上找到相应的字体范围,就能更恰当地运用在设计作品中。
方正字库的演讲主题是「心灵的载体」,主要介绍了中文书法字体制作的思路。演讲首先简单描述了汉字书法的特点:「一支毛笔」,强调了汉字书写的笔画和笔顺;「两把扇子」,汉字横竖笔画的朝向并非平行,而是像扇子一样微微张开或收束;「三块石头」,汉字的整体外廓可分为平直、微凸和微凹三种;「四个祖宗」,分别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赵孟頫四种楷书风格。而书法字体制作的最大问题在于要补充原帖中没有的字。方正介绍了补字的几种方法,第一种是让有书法功底的设计师模仿原帖,但效率较低;第二种是通过笔画的「移花接木」将其他书法字体转变为所需要的风格;最后是修正环节,需要旋转轴线稍偏的汉字,才能让整个字库保持统一。
汉仪字库的演讲主题是「可读,还是不可读」,通过分享实际案例讨论了易认性标准的相对性。汉仪分享了两个与阿里合作的机器学习生成的复刻字体项目,制作一部分字形而自动生成其他字形,在这样的项目中,易认性都不是设计的重点。另一个案例则是每个字都有笔画缺失的阿尔兹海默体,向普通人传达了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视觉感受,并通过成功的社交媒体运作在市场推广上获得了极大反响,项目介绍的短片也打动了现场的观众。
年龄相关的视力缺陷与阅读效果的关系
许多设计师都是年轻人,他们能为大部分年长的阅读者设计良好的体验吗?Sofie Beier 是丹麦皇家美术学院的副教授,同时还是可视性研究中心主任,专注于研究不同的字体造型如何影响人们的阅读体验。她展示了老龄读者阅读认知方面的研究,实验测量了阅读敏感程度、速度和受干扰程度,以科学的方式证明老人对字体风格的变换并不敏感,除了阅读速度会随着年纪增长而下降之外,视野范围也会较小,不擅长跳跃性阅读。
Sofie 设计了许多实验来具体评估这些阅读能力折损的程度。例如在一对不同字体的文字中插入几个斜体,并要求被试者阅读时跳过斜体,测试其阅读速度。又如在文本中插入无意义的单词,结果发现年轻人更容易利用视野边缘的信息判断文本有效与否,但老年人只能注意到视野中央的对象,导致阅读到有问题的地方时,不得不折返确认。因此年轻人的阅读更线性,而老年人更容易前后反复阅读。实验对字体的样式也进行了对比测试,但其他环境不同的情况下,测试结果也不尽相同,这证明了没有一款绝对易认的字体,如何排印和使用才是关键。
低精度汉字:非拉丁点阵字体的历史(中文字幕)
提到低精度字体,人们都会想到桌面排版初期的「点阵字体」,字体轮廓数据会被激光打印机引擎栅格化,再输出打印,无论是屏幕的低解析度,还是打印出来的效果,都是点阵对实际设计的自动简化与投射。斯坦福大学中国历史教授 Thomas Mullaney 则在研究中文打字机和华光 III 型数字照排机时,对所谓的「低精度」概念提出了反思:所谓低精度,实际上是邻近信息的丢失或舍弃,而有两类方法都能达到这种效果:一种如编织纹样,原有的图形被规律的网格(像素)栅格化;另一种如马赛克拼图,小片的信息数量有多少、位置在哪里都不是固定的,而是主动地去构建新的图像。这两种方式并不冲突,但我们往往直接将「低精度」与「点阵字体」等同起来,其实是在忽略第二种主动构建的方式,倒向「像素至上主义」。
中文印刷从一开始就是「马赛克」式的,虽然我们发明了模块化的活字排印概念,但依然长期使用没有严格网格概念的雕版(也可看作是马赛克的负形),近代的拼合汉字活字也是西方传教士和汉学家们的发明,到了数字时代更是如此。八十年代的华光 III 型数字照排机,其使用的字体也许是中国最早的「低精度字体」,为了符合屏幕点阵解析度,字体是直接在像素网格中重新绘制的。Mullaney 教授另外还提到了 3type 制作的「丁卯点阵体」,也属于这种方式。虽然最终依然无法摆脱像素网格,但主动的构建行为,使设计从限制条件本身出发,所谓精度的概念也失去了意义。反过来,当人们不再主动「构建」,而是将「栅格化」认作理所当然的时候,也许就是「像素」王国统治下的「马赛克」方法的终结。
其他在本站已有预先报道的演讲内容
- 小林剑博士(Dr. Ken Lunde)演讲题目为「日本年号合字的历史」,想要了解这部分内容的朋友,可参考字谈字畅播客第 099 期「Kerning Panic·字谈字串(八)人造千年虫」。
- 字游工房的设计师、去年东京 TDC 字体设计奖得主岩井悠演讲题目为「重新发现假名之美」,并介绍了自己的得奖作品 Fides。字谈字畅播客第 097 期末尾提到了该设计,在第 8 期会员通讯中也做了详细介绍。
- 台湾字型公司 justfont 的苏炜翔的演讲题目是「金萱:世界上首套众筹成功的东亚字体」,在字谈字畅播客第 049 期「Not just 金萱」中有详细介绍。
下一届 ATypI,法国见!
一场 ATypI 会议需要两年的时间来做充足的准备。2021 年的大会将在斯德哥尔摩举行,而明年 2020 年将在法国巴黎举办的 ATypI 的筹划工作已在进行中。法国筹委会的代表、Production Type 的设计师 Jean-Baptiste Levée 潇洒地举杯邀请大家共赴巴黎,享受字体设计的盛筵。我们也期待在明年为大家继续带来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