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計劃:中文字體排印的思路」系列倡導從中文出發、以中文的思維方式討論中文排版。在開啟中文排版里關於避頭尾方式、所謂「標點擠壓」調整的討論之前,筆者在本文里重點闡述了一些需要明確的前提概念,作為之後討論的基礎。
「所以說,『全角空』並不總是固定 1 em 大小呀!如果你們不拋棄這個固有觀念,就沒辦法再談下去了!」
我的聲音禁不住有些激動起來,真是受夠了。面對國際團隊成員,特別是 Adobe 的史蒂夫·齊爾1那些執拗的提問,我真的已經是煩透了。無論怎麼解釋,他們都理解不了「作為符號的全角空格」與日文排版上的「空隙」的關係。
討論暫停,進入休息時間。在場外呼吸一下沁人心脾的初春空氣,剛才鬧得僵硬的氣氛也瞬間消失。再次回到討論現場,史蒂夫說:
「聽了龍生剛才的解釋,似乎日文里的空格有全角、半角、以及『大小可變』這三種?」
小林敏老師這樣解釋道:「對。在以前活字排版時代,標點這類鉛字並不是揀字的時候就加進去的,而是到了排字的工序由排字工適當地插進去的。你可以拿一個寬度只有「半身」的標點再加一個「二分鉛空」,也可以拿字寬是「全身」的標點直接放進去。如果覺得用全身標點不合適,那就換成半身的,再在後面補上適當的鉛空。用半身的話,只要調整後面的空隙就夠了。所以說,標點的寬度既可以當做是半角,也可以當成全角。」
「那這樣吧,把『全角』這個詞撤下來,以『半身空』為基礎再重新整理一下吧。」
聽了史蒂夫的這席話,大家都點了頭。小林老師又多了一項工作。之後的晚餐會上則留下了大家無盡的暢談。
這段文字摘自小林龍生先生的著作《EPUB 戰紀》,記錄了在東京慶應大學三田校區日本團隊和國際團隊舉行第二次面對面會議的情況。這場討論發生在 2008 年 4 月,距離 2009 年 6 月《日文排版需求》第一版正式公布僅一年的時間。日方專家有兩位「小林先生」,小林敏老師是日本編輯學院(日本エディタースクール)前任總秘書長,是精通活版印刷到電子排版的專家;而小林龍生先生則是標準化專家,在當時是萬維網聯盟(W3C)日文排版專門任務組(Japanese Layout Task Force)主席。
對於日美雙方專家當時爭議的「全角半角」問題,想必很多中國讀者也擁有和美國專家一樣的疑惑:全角空格不就是一個正方形空格么,怎麼會搞得那麼複雜?然而,正如日方專家所解釋的那樣,在東亞排版里,全角半角標點並不是一個符號化的空格那麼簡單。討論中文排版必須談標點,而在仔細分析標點之前,我們必須把全角、半角的概念重新梳理一遍。
全與半,僅僅是寬度而已
大家平常說的「全角/半角」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近代中文排印里的漢字都已經是方塊字,因此金屬活字字身都是正方形。在中文排版里如果要說寬度,一般都是以「一個漢字字寬」這樣一個相對單位來表示,只要說「一個」或「半個」的字寬就足夠而不會有歧義,這也是中式網格的基礎。漢字如此,標點也是如此。比如國標《GB/T 15834—2011 標點符號用法》里在解釋標點符號的位置和書寫形式時,都盡量用「佔一個字」「佔半個字」的表述。
西文卻不是這樣。而正如筆者在《「中西之別」重考》一文里強調的,西文字母的字寬是變寬、互成比例的。單純說「字寬」,到底是字母 W 的寬度還是 I 的寬度,會造成很大歧義。因此在西文里才會有這樣一個需求,必須定一個參考標準,於是才出現了 em 和 en 這兩個概念:在排字方向上(西文一般為橫排)與字號同樣的那個量稱作一個 em,而其一半即為 en。之所以這麼稱呼,坊間傳說是源自大寫字母 M 和 N 的寬度,但是做過字體設計的人都知道,在實際的字體里由於字面與字身存在的距離(即所謂「邊距」,side bearing),在大多數情況下一套字的大寫字母 M 和 em 的寬度並不一樣。
回到中文,翻開國標《GB/T 9851.2—2008 印刷技術術語 第二部分:印前術語》,我們可以發現裡面不僅對「全角/半角」這對術語有解釋,而且還註上了對應的英文術語:
2.31 全角 em 排字的度量單位,寬度等於所使用的文字的磅數(point),用作排版寬度水平方向的度量。 2.32 半角 en 排字的量度單位,寬度等於同一磅數全角的一半。
至此,我們可以下一個初步結論:所謂 em/en 的概念是出於西文字體排印的需求而產生的,而在中文字體排印里只要按照漢字字寬佔位即可。從上文引用的國標釋義可以看出,在印刷行業里說的「全角/半角」與西文的 em/en 可以一一對應。作為印刷術語來說,僅僅代表的是「寬度」的概念,並沒有其他的意思。
角,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那麼「全角/半角」的「角」又是從何而來呢?顯然,這不是指牛角的「角」,也不是指「角度」的「角」。如果我們繼續挖掘,會發現這兩個詞可能都不是中文,而是源自同樣使用漢字的鄰邦——日本。
翻開日文詞典《大辭林》,「角」作為名詞有八項釋義,第一項就是「四角。方形。或者四角的樣子。」而「角度」這一含義放到了後面;與此對比,在《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里「角」雖然也有八項釋義,卻沒有一項是「四角」「正方形」的意思。由於在日本「角」是正方形,因此「全角/半角」就是「整個正方形/半個正方形」的意思,既通俗易懂,也是日本人在活字排版中對相應尺寸鉛字的稱呼。
當然,細心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其實在日語里用的「角」是一個「面積」的概念,和西文里的 em/en 單純的「寬度」概念還不完全相同。在日本工業規範 JIS X 4051《日本語文書的排版方法》里,全角的定義是「佔一個漢字的文字外框」,而「半角」則是「字寬為全角 1/2 的文字外框」——請注意這裡用的是「框」這樣一個二維尺度,而不單純是「寬度」這樣一個一維尺度。
當近代西文的金屬活字印刷術應用到中文的活字排版時,我們就已經有與此對應的稱呼——「全身/半身」。這裡的「身」即「字身」(body),在當年鉛字印刷的全盛期,印刷行業人士都這麼說,而不會用「全角/半角」這樣一個外來詞。
隨着金屬活字技術的發展和排版工藝的細緻化,在實際排版中僅有「全身/半身」是遠遠不夠的,需要使用各種各樣寬度的鉛空填補各種寬度的空隙。對於鉛字時代那些不着墨的鉛空材料,小於一個漢字字寬的採用「分空」的叫法,比如「二分」「四分」「六分」;而大於一個漢字字寬的採用「倍空」的叫法,如「二倍」「三倍」「四倍」,這類稱呼是中日兩國共通的。這些鉛空是金屬活字排版中必不可少的材料,都曾經有物理實體,大家可以參考本文題圖。當然,對於分空,國內還有另一種習慣叫「××開」,比如「三開」「四開」,尤其是「二分」又叫「對開」,這些稱呼都很直觀易懂。
總之在從國外引進計算機技術之前,中文裡都不會用「角」來形容字寬,這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日文詞彙。哪怕是在港台地區,儘管深受日本影響,也依舊不用「全角/半角」而一直採用「全形/半形」的稱呼。
都是處理能力的錯
本來僅限於印刷業界排版工藝的術語,轉到電腦時代就開始走樣變味了。科技的人士似乎不熟悉印刷術語,直接把日文的「全角/半角」這兩個漢字詞拿到中文裡用。而英文里,包括 Unicode 文檔在內的技術文獻,則乾脆放棄 em/en 的稱呼而採用更為簡單易懂的 fullwidth 和 halfwidth——顯而易見,width 是寬度,直譯成「全寬」「半寬」也很清晰明了。
在計算機文字處理中,西文用單字節存儲,用等寬字體作純文本輸出,而數量龐大的東亞文字則必須使用多字節技術。早期計算機系統里多用「雙字節」來編碼存儲東亞字符,而顯示輸出的字寬則剛好是單字節西文的兩倍寬。這樣就形成了編碼使用的「字節數」和顯示文字的「字數」的簡單對應,通過字數就可以簡單計算出存儲量。時間長了,用戶就習慣認為「單字節」=「西文」=「半角文字」,而「雙字節」=「中文」=「全角文字」=「西文的兩倍」,把編碼方式與書寫系統和字形都套上了思維定式。
一旦上了套,要解套就難上加難。現代計算機的文字處理原理已經發生極大變化:在計算機字體的字形方面,寬度不僅有所謂的全角寬度、半角寬度,還有可能各種其他寬度;而文字編碼不僅限於單字節、雙字節,還有四字節等等方式,編碼可以定長、也可以變長,因此將文字字形按照編碼加以區分完全沒有意義。既可能有「全角英文」,也可能有「半角假名」;數據的存儲和傳輸取決於採用什麼編碼,無論用戶輸入的是「半角括弧」還是「全角括弧」,可能採用的是同樣的字節數存儲;而用戶最終看到的表現形式是字庫文件(font)里的字形(glyph),其寬度由字體設計師在製作字庫時設置決定。
當今的字體設計師,為了保持以往的習慣並向後兼容,會按約定俗成的習慣在所謂半角的碼位上放上一個對應的半寬造型的字符,避免用戶覺得割裂。東亞字符集里其實也包括基里爾字母、希臘字母,字形設計師也可以全權決定是否拋棄所謂「全角」造型而做成普通的變寬形式。關於這些具體的技術規定,Unicode 方面有「標準附件十一:東亞字寬」(UAX #11: EAST ASIAN WIDTH) 等文件進行了詳細的定義;而 OpenType 字體也定義了 fwid
、halt
、hwid
和 vhal
等特性可以讓用戶指定、相互調用字體設計師預先設置好的全寬、半寬字形的功能,限於本文篇幅就不再詳細闡述了。
為了行文方便,本系列文章盡量使用「全寬/半寬」「全角寬度/半角寬度」這樣的措辭,或者會在「全角/半角」之前加上「所謂」二字,以提醒讀者注意這些詞彙的真實含義。
所謂「全角標點」與「半角標點」
原本「全角/半角」只是一個字寬的概念,但是被扣上了「雙字節/單字節文字」「中文/西文」的帽子。對於標點符號,一般用戶在說「半角逗號」時可能是指半寬的逗號,但更多情況下是指西文字體中的逗號,而實際上計算機存儲編碼並不定是單字節,其寬度也並不一定是中文字寬的一半,從設計上來說其位置可能是和西文基線對齊而非中文字框對齊。但是,這種叫法已經約定俗成,對於一般用戶已經無法糾正。所以,普通讀者在中文理工科類書籍里碰到類似英文的小圓點句號、卻保持所謂全角寬度時,就會感到疑惑不解。而對於中文排版來說,句號無論是空心圈還是實心點,既可以是佔一個漢字的「全寬」,也可以是佔半個字的「半寬」。所謂「半角逗號」絕對不是西文的專利。鉛字時代的中文排版里就已經存在「半角逗號」——或者說「半寬/對開/二分」的逗號,佔半個漢字寬度。在印刷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活字排版工藝》中就有如下記述:
除了全身標點符號外,也可以鑄成對開或三開,用以調整行長或做特殊使用。 …… 引號和括號,放在文字的前後,根據工藝的要求,可用全身或對開,但括號後是其他標點符號時,該括號則必須用對開。
在金屬活字時代,根據排版的需要,可以要求鑄字時鑄出不同「身份」(寬度)的鉛字去占不同的「地位」,而具體的,可以是全寬,也可以是二分(半角/對開)、三分等等,然後再配合各種鉛空使用。這個習慣一直到現代電腦排版,依舊沒有變。比如中國國標《GB/T 15834-2011 標點符號用法》就有這樣的規定:
5.1.10 標點符號排在一行末尾時,若為全角字符則應佔半角字符的寬度(即半個字位置),以使視覺效果更美觀。
可見,中文的標點符號既可以是「全寬」的也可以是「半寬」的,「中文=全角」完全是技術問題導致的誤解。本文開篇里日本專家小林老師所解釋的鉛字排版工藝,無論是在日本還是在中國都是一樣的。翻開出版專業的排版書籍,裡面提到的「全角式」「半角式」「開明式」和「居中式」這幾種常見的標點風格,也是這個含義。
- 所謂「全角式」:原則上所有標點都用全寬。在以往的紙媒比較少見,但是到計算機排版之後,用此風格的紙媒就逐漸增多。上圖的《普列漢諾夫美學論文選》的標點符號就全部採用全寬,甚至連續標點也不進行調整。當代大部分的中文網頁排版由於默認全寬標點而無法進行標點的寬度調整,也多採用這種風格。
- 所謂「半角式」:原則上所有標點都用半寬。此風格在以往多見於辭典等需要節約版面空間的紙媒,比如上圖的《漢語大字典》;而電子排版卻不多見。作為例外,蘋果公司中文官方網站也用的是此風格2。
- 開明式:原則上,句末標點全寬,句內標點半寬。句末標點包括句號、問號、嘆號等等;而句內標點則包括逗號、頓號等等。據稱此風格最早是由開明書店出版的書中採用而故名。上圖 1948 年繁體豎排的《開明新編國文讀本》就是如此,可以看出句內與句末的標點分別占不同的地位。目前,中國大陸紙媒出版物多採用此風格,這也是北大方正的排版系統中的默認設置。此風格可以考慮成是以句法語義為出發點的一個設計折衷。
- 居中式:原則上所有標點都用全寬,且位於字框正中。此風格在新式標點制定以來就一直存在,也是目前港台的紙媒出版物最常用的風格。此風格可以考慮成是同時適應縱橫排版設計的一種折衷。
對於上述標點風格,筆者將會在今後文章里繼續詳細展開討論。其實,風格本身很簡單易行,關鍵要在這些標點風格的基礎上搭配具有優先順序的調整策略,這才是中文排版體現設計技巧之所在。上述幾種風格的解釋里都有一句「原則上」,是因為實際的排版情況相當複雜,要針對換行位置、避頭尾、連續標點、段首縮進、行末對齊、英文數字混排等等情況,基於標點風格去調整標點符號的寬度,甚至還要調整漢字字距。
說好的「標點擠壓」呢?
有了基礎的標點風格之後,就要對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那麼怎麼調、調什麼呢?分析了這麼長一大段,終於可以回到正題:我們在討論細緻排版時提到的「標點擠壓」到底是什麼意思?而「擠壓」的到底是什麼?
其實,很多東亞的標點符號並沒有佔滿整個漢字字框而是有偏向的。比如中國大陸和日本的句號、逗號在橫排是偏左下角,而在豎排時偏右上角。這些偏向一邊的標點會在另外一邊留下多餘的空隙,特別是在幾個標點連續的時候容易在版面上產生「窟窿」,這就需要的所謂「擠壓」的部分。但在實際排版中為了達到同樣的效果,卻有不同的思路和做法。對於標點的寬度調整,總體概括起來有兩種模式:「加法模式」「減法模式」。
- 「加法模式」認為,標點都應該是半寬的,標點符號的處理即是在原本半寬的基礎上「加上」適當的空隙。專業的中文排版處理,從金屬活字到 InDesign 都採用的是這個模式,也就是圖中的 A 模式。一個看起來是所謂「全角」的句號,其實是半寬的句號本身加上半寬的空隙;當句號遇到後括號時,則半寬的句號直接與後括號並排,二者之間不用加空隙。
- 「減法模式」認為,標點都應該是全寬的,標點符號的處理即是需要「減去」或者「壓縮」適當的全寬空隙。大多數的一般用戶都對此抱着根深蒂固的觀念,也就是圖中的 B 模式。一個句號,其實就是全寬的符號;當句號遇到後括號時,需要將句號後方的空隙「減去」或者說「擠壓」掉。
回到本文開頭提到的國際化會議上爭論。可以看出,一開始美國專家也是「減法模式」的思維,因為習慣上東亞文字全都是「全寬」。但是,正如激烈討論之後小林敏先生所解釋的,金屬活字時代的排版既可以直接採用全身標點(所謂全角)也可以採用半身(對開)標點並添加適當的鉛空用於行長調整。這是傳統鉛字排版工藝中最核心部分——鉛字排版只能做加法,靈活地選用不同寬度的空鉛不斷地加空;而不能做減法,去擠壓鉛字之間的間距,因為無法去擠壓、削去物理實體。這兩個模式的思路是相反的。從這個角度來說,甚至可以認為使用「標點擠壓」這個詞其實就是默認了「減法模式」,因為「加法模式」並不存在「擠壓」的問題,而是「加空」的問題,因此,用「標點寬度調整」可能會比「標點擠壓」的稱呼更合適。
從方法論的角度考慮,這兩個模式並沒有對錯好壞之分,無非是出於不同的基準認定而進行了不同的調整策略,本文也不打算在此對這兩類模式展開詳細比較。但是在專業排版里,由於存在專業的作業習慣,以及與其配套相關的一整套成熟技術與處理技巧,因此在討論專業排版時,還是以「加法模式」進行討論更具有操作性。而事實上,無論是網絡標準的官方文件《日文排版需求》,還是出版行業 Adobe InDesign、QuarkXpress 等專業軟件均採用了「加法模式」這個原則3。
即使離開印刷紙媒看網頁排版,在 CSS 規範《文本模塊:第四級》尚未成熟的現狀下,已經有一些開發者使用其他方法進行了標點寬度調整的嘗試,而其中著名的「漢字標準格式」的實現方式,也是先將所有標點縮減為半個字寬後,再添加空隙的方式加以解決的。
根據上述「加法模式」的思路,在進行標點寬度調整時,我們可以將標點具體地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類,默認「密排」不需加空的標點:比如按照中國國標《GB/T 15834-2011 標點符號用法》中着重號、分隔號以及連接號中的「短橫線」都佔半個字位置;日本的問號和感嘆號佔一個字的位置。這些標點放到漢字里,原則上不需要在前後加空隙,只有在特殊的排版情況下才需要調整。
第二類,默認需要在一邊添加「二分空」(半身/對開)的標點:比如中國大陸和日本絕大多數的標點符號。這些符號實際佔半個字位置,但排在漢字之間時默認需要加二分空,合起來佔一個字位置,形成「全寬」,也就是大家平時口中所謂「全角」標點。根據標點形態和縱橫的排版方式,二分空會加在標點的上(如豎排的前書名號)、下(如豎排的後圓括號)、左(如橫排的蝌蚪引號)、右(如頓號),而這個二分空(半寬空隙)是標點調整的對象。
第三類,默認需要兩邊同時添加「四分空」的標點:比如港台地區大多數的標點符號。它們實際佔半個字位置,但被設置在了全角字框正中,默認在其兩側(橫排時左右,豎排時上下)分別加四分空,這樣合起來一共佔一個字的位置,形成「全寬」。這個四分空也是標點調整的對象。需要注意的是,日文的「中點」(・)屬於這類,而不是像中國國標中的間隔號那樣屬於第一類。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各個地區的標點位置、排版習慣不盡相同,因此上述分類是跨區域、跨符號的。同樣是問號和嘆號,在日本是作為特例保持全寬居中,因此不需加空而落到第一類;而在中國大陸,問號一般會被分到第二類,半寬靠邊;同為第二類,中國大陸的問號嘆號在豎排時雖然靠右但也無法加空,而橫排時靠左則需要加二分空。同樣,日文的冒號與港台的冒號一樣是第三類居中,需要兩側加四分空;而中國大陸的冒號是第二類靠邊的。另外,一些出版社和排印機構也有獨自的體例,比如針對中文間隔號,不按照國標方式默認半寬放到第一類,而是默認全寬放到第三類去。這些都需要在具體的標點寬度調整的策略上加以注意。
小結
所謂的「全角/半角」,原本只是純粹的一個「寬度」概念。英文的 em/en 是印刷術語,fullwidth/halfwidth 則是其在數碼化時代的代稱,但其含義依然是「寬度」。「全角/半角」的稱呼其實來自日文,是隨現代計算機技術傳入中國大陸的,在港台依舊稱「全形/半形」,而中文排版里傳統應該叫「全身/半身」。總之,這個概念都不應該與「單字節/雙字節」等寬字體的字形相混淆。對於標點符號來說,默認是半寬還是全寬,會導致「加法模式」與「減法模式」這樣兩種思維差別。現代專業排版里都是以「默認半寬」+「添加空隙」的「加法模式」思維進行標點調整的。
一個「具有設計邏輯」的排版,需要針對排版要素整理好思路。要討論標點寬度調整,就需要考慮如何定義調整對象和調整量、調整到什麼程度合適。使用「加法模式」可以令思路更為清晰,因為出發點很明確,即「標點的原始寬度是半寬」,然後指出調整的對象是添加的空隙,調整量的極限基準是空隙為零,即標點為半寬。其實「減法模式」也可以做到這一點,但是由於排版軟件沒有定義,用戶自行調試會導致門檻高、效率低,甚至容易導致錯上加錯,造成不必要的混亂。筆者花一整篇幅討論所謂「全角/半角」,目的就是要明確所謂「擠壓」即寬度的調整對象。本系列將在今後的文章里繼續討論標點的調整的風格以及各種具體情況下的調整方式。
註:
- 史蒂夫·齊爾(Steve Zilles),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標準架構師。自 1963 年起即從事計算機軟件行業,最初在 IBM 任職,後於 1992 年進入 Adobe Systems 公司。長年從事格式、印刷表現和標準制定工作,在 W3C 顧問團處理文檔工作任務組任主席,參與 ISO 字符以及 ANSI PDF/X 等標準化工作。↩︎
- 截止於本文撰寫的 2018 年 2 月,蘋果公司中國大陸官方網站採用「半角式」排版,配合 WebFont 字體 SF Pro SC 顯示。↩︎
- Adobe InDesign 東亞版基於日文排版需求而開發,其「標點擠壓」功能基於「加法模式」設置。但是軟件自帶的「簡體中文默認擠壓集」和「繁體中文默認擠壓集」卻採用「減法模式」導致其它功能衝突,這應該是本地化工程中的一個失誤,筆者已向 Adobe 提交反饋。在 Adobe 修繕該問題之前,推薦用戶選擇 Adobe InDesign 中其他「擠壓集」加以調整使用,而不要直接用中文擠壓集。↩︎
關聯內容
參考書目與資料
- 小林龍生,『EPUB戦記――電子書籍の國際標準化バトル』,2016,慶應義塾大學出版會。
- JIS X 4051:2004 『日本語文書の組版方法』
- 曹洪奎,《活字排版工藝》,1979,輕工業出版社
- 周承民,《活字排版工藝》,1993,印刷工業出版社
- GB/T 15834-2011 《標點符號用法》
- GB/T 9851.2-2008《印刷技術術語 第二部分:印前術語》
8 個相關討論
「加法模式」的問題是很多中日字體是沒有一致的標點符號特性支持的,比如 halt/hwid/palt 等支持都很差,所以對於排版引擎來說很難有效率地首先把標點(而且隻影響標點)替換為所謂的“原本半寬”(其實根本不應該有這麼個概念,因為每個標點的寬度都可以是不同的)。
對於排版引擎來說,「加法模式」看似靈活性更好,但實踐起來就會發現問題更多,「減法模式」的普適性更好。
日文字體的 OpenType 支持其實也參差不齊,同一個廠商的字體都有很多不一致的問題。
> to Jiang Jiang: 但是一般水準還是比中國廠商好一大截,當然,這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 To Jiang Jiang: 兩種模式各有優缺點。「halt/hwid/palt 等支持都很差」只反映目前中文字體廠商的不作為,畢竟 Opentype 規格都已經發布二十多年了;相比之下日文字庫大多都支持這些特性;對於像 InDesign 這樣的排版軟件來說,針對日文字體都是使用 CID 信息來認標點 glyph 的,這樣才能準確抓住某個符號的真正寬度。正如文中所說的,無論哪種模式,都要定義好調什麼、怎麼調,否則到了具體實作里很難處理。我並非反對減法模式,只是目前減法模式(相對於加法模式)缺乏「行業公認」的明確定義和各種技術上的 knowhow,比如減法的擠壓擠到什麼程度沒有起算標準(加法模式的話,則默認半寬,且不會小於半寬,非到特殊條件下不會破例),都要重新考慮方法論,而且很麻煩,等於自起爐灶,越到後面就越吃力。
建議 #ref:2 中的「蘋果公司中國大陸官方網站」使用以下鏈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201022812/https://www.apple.com/cn/
,這樣就不必擔心版面變更導致的歷史文章引用失效的問題。
「單字節/雙字節」等寬字體的字形相混淆。⬅️這句看不太懂
單字節、雙字節不是應該與寬度無關,而是編碼的術語嗎?與等寬字體有什麼關係呢?
而”em/en”與「全形/半形」我可以理解為歐文與中文在處理字形寬度上的差異嗎?
看到《論工人運動的心理》那張圖裡所有標點全部全部佔全寬,三個連續標點就是三個全寬的樣子,回憶起了小時候被 DOS 里五筆打字程序支配的恐懼……
另,「比如上圖的《漢語大字典》」這句,我找了一下,並沒有《漢語大字典》的圖?
> to Zhuoyun Wei: 請點擊圖片,有幻燈片依次展示。
5 個Trackbacks
[…] 所謂「半角式」:原則上所有標點都用半寬。此風格在以往多見於辭典等需要節約版面空間的紙媒,比如上圖的《漢語大字典》;而電子排版卻不多見。作為例外,蘋果公司中文官方網站也用的是此風格2。 […]
[…] 雖然該 GB/T 15834-2011 的 T 指明其是「推薦性標準」,但就標點位置的這幾行規定來說,無非是最最基本的需求而已。正如本系列上篇文章所述,在中國大陸的中文排版里,標點符號採用「偏靠式設計」與「半寬+可調整空隙」原則,海內外絕大多數廠商的簡體中文字體里的標點符號都遵循這樣的設計。 […]
[…] 「孔雀計劃:中文字體排印的思路」系列倡導從中文出發、以中文的思維方式討論中文排版。從本文起,將對標點處理問題展開分析。雖然本文討論的是「避頭尾」,但希望讀者可以結合本系列之前關於「基本行長」、「全寬/半寬」標點、標點懸掛思路等幾項內容一起來閱讀分析。 […]
[…] 今天在BGM閑逛看到有人發了一篇Eric Q. LIU寫的《全角半角碎碎念》。在學到了很多知識之外,突然想起自己當年(不晚於16年)在S1也扯過這個話題。翻了半天發現有在Evernote備份,可能是當初想稍微擴展一下寫成博文,但是後來擱置了。和上面這篇專業人士所寫的相比,實在有點太小巫見大巫,所以也沒有什麼再繼續寫的必要;但是好歹是自己創作的東西,就在這裡不做修改備份一下吧。稍微看了下,除了排版方面的純粹胡謅以外,其他的倒也算沒太多事實錯誤(笑)。 […]
[…] 全角半角碎碎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