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設計和視覺文化

書刊 003 / 白教堂美術館的微歷史

book-003-1

本期書刊介紹三本倫敦白教堂美術館(Whitechapel Gallery)的出版物。 這所建於 1901 年的美術館承擔了向東倫敦的居民普及藝術教育的責任。白教堂美術館在倫敦乃至英國的當代藝術與設計歷史上有着不可忽視的地位,在這所最重要的藝術與工藝運動(Arts and Crafts Movement)建築空間里曾舉辦過畢加索、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等現代藝術大師的倫敦首展。白教堂美術館出版項目完整的記錄了這個過程。此次挑選的書目,從側面反映了這幢坐落於東倫敦的藝術機構的發展史和其重要角色。

The Graphic Century

The Graphic Century(平面的世紀)揭示了平面設計與藝術的共生關係。以時間線為邏輯,展示了白教堂美術館從 1903 年至 2009 年期間的展覽海報。檔案資料雖然只來自於僅白教堂一家機構,但是其廣泛的意識形態、印刷技藝和美學傾向都極具象徵意義。The Graphic Century 完整地描繪了自美術館創辦起以展覽海報為主要手段在平面設計方向的探索:從早期工藝美術運動風格的船運展(Shipping Exhibition, 1903)、屋與家(House and Home, 1911)和設計與印刷工藝(Design and Workmanship in Printing, 1915)等,以及後期的波普、抽象和來自日本波譜風格的展覽。作品來自 Dempsey & Thirkell、Theo Crosby、Barbara Jones、Kenneth Martin、Richard Long、Emanuel Sandreuter、Richard Hollis、Curwen Press(出版社)和 Spin(工作室)等。

本書由倫敦設計工作室 SMITH 設計,封面來自於設計師 Barbara Jones 1951 年的著名作品「黑眼睛與檸檬水」(Black Eyes and Lemonade),亦是白教堂美術館同年同名波普大展的主要視覺形象。

Hannah Vaughan (Ed.), The Graphic Century (1st ed.), Whitechaple Gallery, 2009

Rises in the East: A Gallery in Whitechapel

SetWidth1840-RISES-B-02
圖:Pony Ltd.
SetWidth1840-RISES-B-03
圖:Pony Ltd.
SetWidth1840-Rises-In-The-East-07
圖:Pony Ltd.
SetWidth1840-Rises-In-The-East-16
圖:Pony Ltd.

Rises in the East: A Gallery in Whitechapel(東部的崛起:一家位於白教堂地區的美術館)從建築角度講述了白教堂美術館的發展史。由約翰羅斯金的追隨者們公共資助,這所位於「倫敦放逐區」(Outcast London)心臟地帶的美術館被建造成為了一個城市和社會轉換的催化劑。

本書收錄了自建館以來的圖檔資料和 Stephen Escritt、William Mann 等人通過解析建築師 Charles Harrison Tonsend,建築立面和藍圖規劃、地理位置等角度闡述白教堂美術館的重要影響。此外還詳細的記錄了比利時建築師 Robbrecht en Daem Architecten 在 2009 年對美術館的獨創性的改造過程以及與設計批評家 Alice Rawsthorn 的圓桌對談。

本書由同樣位於白教堂地區的 Ponybox 工作室設計,主創 Niall Sweeney 和 Nigel Truswell 來自都柏林和謝菲爾德。全書採用了大量工藝美術運動時期的紋樣圖案作為視覺基調,在此基礎上,字體同時採用了 Gerstner BQ 和 Arete Mono。

Katrina Schwarz, Rises in the East: A Gallery in Whitechapel (1st ed.), Whitechaple Gallery, 2009

This is Tomorrow

VT2A95561
圖:Ti Pin Ti
VT2A95591
圖:Ti Pin Ti
VT2A95531
圖:Ti Pin Ti
VT2A95511
圖:Ti Pin Ti

這本出版於 2010 年的書是 1956 年展覽畫冊 This is Tomorrow(這就是明天)的摹本。上世紀的這場傳奇展覽由建築師 Theo Crosby 發起,探討現代生活的可能性。主要由英國藝術團體「獨立小組」(Independent Group)成員組成的 38 位參展藝術家、設計師、建築師和藝術理論家被隨機分成了 12 個小組,被要求從各自的領域對共同呈現的裝置作品作出各自角度的詮釋。

1956 年的展覽被普遍認知為戰後英國藝術的里程碑展覽:獨創性的提出了跨學科合作的激進理念。邀請包括藝術家、建築師、音樂家和平面設計師等不同波段的「憤青」在一起創作之外,其所描述的問題都相繼在 1960 和 1970 年代出現。比如協同合作的過程與思考以及藝術如何通過在展覽空間內再造環境實現與觀眾的物理性互動。這些考量還在持續着影響着如今策展人和藝術家的工作方法。2010 年白教堂美術館對這場展覽做了一場回顧,這套畫冊也是這次回顧展的結果。1956 年的原版展覽畫冊目前在館內展示。藝術評論家 Laurence Alloway 對其評論道:「一場對墨守成規的感官反應進行超越的公眾教育」。

畫冊由展覽參展人、平面設計師 Edward Wright 設計,2014 年的再版包括了白教堂美術館總監 Iwona Blazwick 和檔案策展人 Nayia Yiakoumaki 的序言,螺旋裝訂。

Iwona Blazwick (Foreword) & Nayia Yiakoumaki (Foreword), This is Tomorrow, Whitechaple Gallery, Reissued 2014

尊重原創:關於轉載

我們希望在中文環境中建立一種健康的 TrackBack 和鏈接機制,保證原創,並不影響傳播。因此對於譯文和原創文章,我們歡迎您在網站上推薦我們的文章,包括文字和圖片片段,但不贊成任何形式的全文轉載。
參與討論或通過 TrackBack 推薦:Trackback URL.

參與討論

你的Email地址將不會被發布或透漏。 標記*的項目為必填項目。

*
*

作者 / 譯者

Avatar photo
設計研究、翻書與策展。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