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陳其瑞先生的散文憶出滬申的字海沉浮。此間,陳嶸先生再度探訪,娓娓道來塵封的字體往事。
本文作者陳嶸,2002 年畢業於日本武蔵野美術大學(Musashino Art University)視覺傳達設計學科,獲碩士學位。2007 年加入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現任副教授、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負責人,並為北京漢儀科印簽約字體設計師。從事以字體設計為核心的品牌和包裝設計研究及教育。
本文原載於《創詣》雜誌 2013 年 10 月刊「字體潮」特輯,經授權刊登重訂版。
今天提到鉛字技術,如同談論昔日的 BP 機,曾經輝煌一時的歷史早已逐漸被遺忘。我們開始那段歷史的回顧研究,卻也是因一場出人意料的緣分。2010 年 2 月,豆瓣「字體交流與鑒賞」小組的春節見面交流會上,偶然出現了一位年近 70 的老者,他就是曾在上海印刷技術研究所工作過的陳其瑞老先生。正是他的出現,勾起了我們對解放後那段字體設計歷史的興趣。在陳其瑞老先生以及不少業界友人的幫助和參與下,我們共同開始了對那段歷史的研究和資料收集。
一所、一室
解放後中國鉛字設計及製作,按行業內的說法主要集中在「一所三廠」——即赫赫有名的上海印刷技術研究所、上海字模一廠、二廠和北京新華字模廠。由此可見當時上海在整個行業中的份量。其中,又尤以上海印刷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印研所」)為主要設計單位,對後來的字體設計發展影響巨大。
印研所正式成立於 1961 年,其中的活字字體研究室(以下簡稱「字體室」)才是真正擔當字體設計工作。印研所的工作地點,經由幾度搬遷,最終落戶新閘路 1209 弄內的一棟洋房內。現在,字體室成立初始即迎來了重要任務——為新版《辭海》設計製作新字體。由於當時成員們原創設計字體的經驗幾乎為零,為了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務,決定用「整舊創新」的手法開發新字體。
宋一、黑一
新字體的開發初期多有反覆和波折,(據考)以「宋一」「黑一」命名的新字體終於 1963 年完成了 18000 字的設計製作,並首次用於 1965 年出版的《辭海(未定稿)》,開創了解放後中國字體設計的新紀元。這二款字體的開發,也使字體室慢慢摸索出了方法——當時字稿設計製作需要經過「鉛筆稿、劃線、勾描、填墨、描白、統一、審稿」整整七道步驟。其中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最終審稿還邀請著名書畫、篆刻名家錢君匋與科技出版社書籍設計室的錢震之二人擔任外部專家。
字模一廠幾經遷移,最終搬到楊浦區許昌路 1200 號的地址。2008 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上海許昌路 1220 號的字模一廠門市部,淘到一批老宋體的鉛活字。門市部只有 15 平方米的空間,並不大,充斥着一股好聞的油墨味道。可惜的是,那裡早已關閉。
昔日書館
字體設計是一項非常冷僻的領域。雖然現代生活離不開字體設計的工作成果,但幾乎沒人知道這個行業,甚至連大多數平面設計師都很難表述清晰。
在中國,人們大多會認為字體設計是最近幾年才興起的職業。19 世紀美國傳教士馬禮遜把西方的現代金屬活字技術帶到中國以後,最終發展到上海,成立了鼎鼎大名的美國基督教會出版社「美華書館」。書館鼎盛時期的地址可能就位於今天四川北路橫浜橋附近,後來遷到多倫路上鴻德堂的前身——思婁堂。關於書館地址的變遷,說法不一,但推測結果幾乎都集中在這個區域。隨此,整個上海的出版、印刷、活字製作業得以發展,奠定了在中國字體設計圈的重要地位。解放後,簡體字推行,排版方向從豎排變成橫排,印刷工具亟需改變——促使中國掀開了字體設計的全新篇章。
今朝續脈
今天,在合併了字模一廠的上海印刷器材製造廠辦公室,我們有幸能夠看到創造時代傳奇的全套字模與一部分鑄字機器;這些「老古董」基本還能使用。青浦的中華印刷展示館裡,也有大量關於印刷歷史的實物,並向公眾開放展示。位於上海理工大學出版印刷學院圖書館的四樓,另有一處上海印刷博物館,在此人們可以看到當年印製《解放日報》的三腳架(俗稱「元寶架」)等字體排印設備。
有關上海字體設計的走訪,還只是開始,希望藉此令字體設計在上海的傳統重新「續脈」,再次展現往日的風采。
一個相關討論
中國的文字是最美的!歡迎你回訪 發現創意的網站:http://www.weituxiu.cn
一個 Trackback
[…] 上海字體設計尋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