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陈其瑞先生的散文忆出沪申的字海沉浮。此间,陈嵘先生再度探访,娓娓道来尘封的字体往事。
本文作者陈嵘,2002 年毕业于日本武蔵野美术大学(Musashino Art University)视觉传达设计学科,获硕士学位。2007 年加入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现任副教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负责人,并为北京汉仪科印签约字体设计师。从事以字体设计为核心的品牌和包装设计研究及教育。
本文原载于《创诣》杂志 2013 年 10 月刊「字体潮」特辑,经授权刊登重订版。
今天提到铅字技术,如同谈论昔日的 BP 机,曾经辉煌一时的历史早已逐渐被遗忘。我们开始那段历史的回顾研究,却也是因一场出人意料的缘分。2010 年 2 月,豆瓣「字体交流与鉴赏」小组的春节见面交流会上,偶然出现了一位年近 70 的老者,他就是曾在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工作过的陈其瑞老先生。正是他的出现,勾起了我们对解放后那段字体设计历史的兴趣。在陈其瑞老先生以及不少业界友人的帮助和参与下,我们共同开始了对那段历史的研究和资料收集。
一所、一室
解放后中国铅字设计及制作,按行业内的说法主要集中在「一所三厂」——即赫赫有名的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上海字模一厂、二厂和北京新华字模厂。由此可见当时上海在整个行业中的份量。其中,又尤以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印研所」)为主要设计单位,对后来的字体设计发展影响巨大。
印研所正式成立于 1961 年,其中的活字字体研究室(以下简称「字体室」)才是真正担当字体设计工作。印研所的工作地点,经由几度搬迁,最终落户新闸路 1209 弄内的一栋洋房内。现在,字体室成立初始即迎来了重要任务——为新版《辞海》设计制作新字体。由于当时成员们原创设计字体的经验几乎为零,为了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决定用「整旧创新」的手法开发新字体。
宋一、黑一
新字体的开发初期多有反复和波折,(据考)以「宋一」「黑一」命名的新字体终于 1963 年完成了 18000 字的设计制作,并首次用于 1965 年出版的《辞海(未定稿)》,开创了解放后中国字体设计的新纪元。这二款字体的开发,也使字体室慢慢摸索出了方法——当时字稿设计制作需要经过「铅笔稿、划线、勾描、填墨、描白、统一、审稿」整整七道步骤。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最终审稿还邀请著名书画、篆刻名家钱君匋与科技出版社书籍设计室的钱震之二人担任外部专家。
字模一厂几经迁移,最终搬到杨浦区许昌路 1200 号的地址。2008 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上海许昌路 1220 号的字模一厂门市部,淘到一批老宋体的铅活字。门市部只有 15 平方米的空间,并不大,充斥着一股好闻的油墨味道。可惜的是,那里早已关闭。
昔日书馆
字体设计是一项非常冷僻的领域。虽然现代生活离不开字体设计的工作成果,但几乎没人知道这个行业,甚至连大多数平面设计师都很难表述清晰。
在中国,人们大多会认为字体设计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职业。19 世纪美国传教士马礼逊把西方的现代金属活字技术带到中国以后,最终发展到上海,成立了鼎鼎大名的美国基督教会出版社「美华书馆」。书馆鼎盛时期的地址可能就位于今天四川北路横浜桥附近,后来迁到多伦路上鸿德堂的前身——思娄堂。关于书馆地址的变迁,说法不一,但推测结果几乎都集中在这个区域。随此,整个上海的出版、印刷、活字制作业得以发展,奠定了在中国字体设计圈的重要地位。解放后,简体字推行,排版方向从竖排变成横排,印刷工具亟需改变——促使中国掀开了字体设计的全新篇章。
今朝续脉
今天,在合并了字模一厂的上海印刷器材制造厂办公室,我们有幸能够看到创造时代传奇的全套字模与一部分铸字机器;这些「老古董」基本还能使用。青浦的中华印刷展示馆里,也有大量关于印刷历史的实物,并向公众开放展示。位于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图书馆的四楼,另有一处上海印刷博物馆,在此人们可以看到当年印制《解放日报》的三脚架(俗称「元宝架」)等字体排印设备。
有关上海字体设计的走访,还只是开始,希望借此令字体设计在上海的传统重新「续脉」,再次展现往日的风采。
一个相关讨论
中国的文字是最美的!欢迎你回访 发现创意的网站:http://www.weituxiu.cn
一个 Trackback
[…] 上海字体设计寻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