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haven 是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一家平面設計工作室,由 Vinca Kruk 和 Daniel van der Velden 合夥創辦。這家工作室的特別之處在於,除了外部委託它還自發地進行設計、研究及出版,而且專註於跟政治及社會問題有關的項目。
Metahaven 的另一特別之處就數它的名稱了。Meta 源自希臘語,作為前綴的基本意思是「後設」(在……之後)。現如今它的語義和用法已更為泛化,跟某個具體概念組合時常表示關於概念的(自身範疇的)概念——比如 metadata 是關於數據的數據,常譯作「元數據」。Haven 的淵源大概可以追溯到工作室成立之初乃至更早的一個特殊項目,它跟互聯網數據避風港(data haven)HavenCo 有關。傳奇的是,這個虛擬空間中的數據避風港座落於一個真實卻又遺世獨立的人造港灣——西蘭。
西蘭,何許國也?
西蘭(Sealand),字面義為「海地」,但此海地非彼海地(Haiti)。
西蘭公國(Principality of Sealand)是一個未被承認的實體,位於大西洋北海海域的英國皇家怒濤堡壘,距英格蘭薩福克郡海岸約十三公里;它本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默恩塞爾海洋要塞。
——僅憑一段維基百科,實在未能盡述。Metahaven 通過平面設計的手段,以自己的方式為西蘭勾勒出一種形象。
最初得知西蘭的是 van der Velden,其時他正為一本建築學期刊做設計。恰巧有期專題關於島嶼,編輯會議上就提到了這個另類的地方;那時已是互聯網泡沫的晚期,西蘭還在嘗試建立自己的電子商務(HavenCo 數據避風港)。孤家寡人的主權跟殘破的創業夢想結合在一起——某種富有抒情意味的視覺形象塑造工作勾起了 Metahaven 兩人的興趣,就好似要去打造某個家族紋章。形象識別與國家地位相結合——作為一項理論研究工作,它同樣豐厚充實。
據 van der Velden 所言,西蘭的初衷就是其創立者 Roy Bates 送給妻子 Joan 的一件禮物——他對妻子深愛如斯,以致要贈予她「王妃」的稱號。然而在前互聯網時代,此等虛名幾乎毫無意義。也因此「這種行動與生俱來就是真誠的,這正是西蘭最棒的地方」,van der Velden 如是說。
事實上西蘭早已製作了傳統的國家地位象徵物,包括硬幣、郵票、護照等;市面上也出現過相應的偽造品。Metahaven 意識到,任何類似硬幣或郵票的實體象徵物都極不可靠。互聯網時代中,抽象的概念或符號很難長久穩定地跟某幾個固定的圖像或實物進行捆綁。於是 Metahaven 反其道而行之,着手去創造這麼一批徽標:它們不會被實體化,而是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不斷流通,並基於某種符號與圖像之間的關聯性來持續擴增。拿 van der Velden 自己舉過的例子會更容易說明:假設某人雇凶謀殺了 Gianni Versace(意大利著名品牌 Versace[范思哲]的創始人),而此人恰好有一張偽造的西蘭護照,這樣「Versace」與「西蘭」之間就生成了一根鏈條;那麼 Versace 相關的圖像就可以被納入西蘭的品牌。再比如某段時間裡用 Google 去搜「Sealand」,根據那時 Google 的匹配算法你也會得到「Seal and Heidi Klum」相關的結果;如此一來,相當於用「Sealand」這個文本符號索引了本屬於「Seal and Heidi Klum」的圖像資料。
互聯網時代中,圖像信息與符號索引之間呈現出愈漸複雜且不斷流動的網狀聯結或交叉引用。這個時代里,關於視覺形象的識別、國家地位的認可也不再存有固定的、結構化的秩序,更無法僅憑個人之力去限定或掌控。藉西蘭公國的形象設計實驗,Metahaven 展示出如何以平面設計為手段來逆轉傳統的「符號—圖像」生成邏輯,打破陳舊的「符號—圖像」綁定關係。
解密維基解密
提到維基解密(WikiLeaks),你的腦海中會浮現出什麼圖像?銀髮飄逸的 Julian Assange?懸掛在官方網站一角的沙漏形標識?——上方濁暗的地球宛若熔化分解,受重力的牽引滴落不止;下方一顆明凈的行星正在凝聚新生。標識的設計師是誰?創意來源和方案形成的過程又怎樣?在維基解密進入公眾視野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這枚略帶超現實主義味道的圖標跟這個組織本身一樣,是一個謎。
對於標識背後的故事,Metahaven 似乎有着超出常人的好奇心。網站 Logoblink 在二〇一一年五月發表過一篇文章,就其創意來源和設計手法進行猜測及評論,但作者也不知設計出自何人。次年十月,署名為 Heronimous 的讀者突然在評論中爆料,說標識原創者是自己的一位女性朋友,也是美術工作方面的夥伴;她來自澳大利亞的珀斯(Perth,西澳大利亞州的首府),因曾在堪培拉與 Assange 同校,故而受邀創作。——這條簡短的評論成了 Metahaven 解開謎題最初、也是最關鍵的線索。
紐約一家爆料網站 Cryptome 公開了維基解密組織建立之初的部分電子郵件。有一封顯然來自標識設計師;信文討論了圖形方案及字體修改等問題,但附件「Logos new font.jpg」因 URL 出錯而未能顯示在網頁上。有意思的是,Metahaven 直接從服務器上挖出了這幅 JPEG 圖片,得以見到沙漏滴水標識的兩個預備方案。另一郵件包含一份匿名名單,或許是初期成員列表;位列第三者被稱為「太平洋地區的物理學者及插畫師」(Pacific physicist and illustrator)。根據 Heronimous 的說法,那位從事美術工作的朋友是 Assange 在堪培拉的校友,而後者的確在堪培拉大學修習過物理學專業。「物理」和「插畫」兩條線索第一次吻合了。
於是以「Heronimous」和「Perth」為關鍵詞,Metahaven 從 Facebook 上搜到了 Heronimous Wang,還順藤摸瓜地發現了一位名叫 Aśka 的女性插畫師。從 Heronimous 相關的資訊來看,Aśka 似乎很像是他口中那位「美術工作方面的夥伴」。接下來可謂柳暗花明。憑藉 Aśka 當時留在 MySpace 上的作品集鏈接,Metahaven 從 deviantART 社區中找到了她的不少畫作。雖然沒有跟維基解密直接相關的內容,但他們竟在其中兩幅作品的水滴造型和藍灰配色上看出了蛛絲馬跡。另外,解密詞條「Counterinsurgency」(反暴動)里配有一幅插畫,簽名為「Aska 2008」,圖注稱該作品來自「我們的漫畫家 Aska Doliniska」。而 Aśka 又在另一份作品集的個人簡介中這樣寫道:「物理是我的情婦,藝術是我的母親,公路是我的老師。」至此,「物理」和「插畫」兩條線索再一次吻合。
之後 Metahaven 通過電子郵件聯繫到 Aśka,並進行了採訪。這番曲折離奇的解密過程恍如偵探小說。然而關於維基解密,Metahaven 想要「解密」或「揭示」的東西遠不止於此。
回到最初的問題:提到維基解密,你的腦海中會浮現出什麼圖像?Metahaven 非常重視這一點。在他們看來,維基解密已然成為地緣政治的參與者。如果用 Google 的圖片搜索來查「WikiLeaks」,得到的結果絕非只有它的標識或 Assange 的照片;戰爭、著名政治家以及支持者和反對者的大量圖像資料也會伴隨而來。因而,維基解密已非單純地在分發信息,而且還捲入到了某項市場化的競爭之中——關於理念,關於聲譽,關於來自公眾的認知。這裡面存在着所謂的「圖像經濟」,它涉及的是一個圖片資料及人物形象的集合,一種關於組織整體的視覺印象。簡單來說,維基解密需要為自身的形象及其所代表的價值觀做出恰當的定位:是傲慢魯莽的不法分子,還是正直無畏的革命志士。此外從實用性出發,民眾也需要一套清晰的格式來呼應相關的政治活動。早先烏克蘭的橙色革命和在 Twitter 上聲勢浩大的伊朗綠色革命,都顯示出特定、統一的視覺元素(比如顏色)對於政治活動中的形象識別具有重要意義。
二〇一〇年六月 Metahaven 致信維基解密,自薦為他們做形象識別的設計。Assange 很快回覆,態度相當積極肯定。但隨着「電報門」事件的展開,交流變得滯塞,給出的設計提案也都未被理會。之後 Metahaven 終於得以會見維基解密的組織,了解到因資金渠道封鎖而出現的財務短缺。他們在後來的訪談中直言,維基解密的公眾形象動蕩起伏,因此事實上也很難設計出以一概全的視覺形象。結合其財務狀況,Metahaven 決定轉向更為具體實用的商品設計,售賣所得的現金也能稍解燃眉之急。
Metahaven 以維基解密的標識為核心元素,設計了一系列絲巾。其半透明的質地隱喻了維基解密自身的矛盾性:一面向全世界宣揚信息透明,另一面卻對內部運作秘而不宣。初期部分設計中,Metahaven 頗為戲謔地將 WikiLeaks 的 W 和 L 處理成 LV(路易·威登)標識的樣式,配有真人模特的展示照片也洋溢着時尚格調——你可以像奢侈品一樣來穿戴它,也可以拿它來蒙住自己的臉;然而在這種時尚的魅力中卻充斥着廉價和偽造。Metahaven 藉此批判了依賴品牌地位的生產方式,也希望傳遞出一些觀念:匿名性,以及價值獲取方式的民主化。
平面設計:一種批判性的政治力量
Metahaven 的作品中,充溢着批判的語彙和政治的隱喻。
西蘭意味着什麼?——廢棄的人造海上堡壘,大火後冰涼的鋼鐵甲板,前互聯網時代里羅曼蒂克的創立傳說,無政府主義的數據託管生意,離岸公司架構,無版權無進出口管制,政權合法化的博弈,內政和外交的醜聞……
若以為 Metahaven 僅僅將其看作是互聯網泡沫中悲情的個人英雄主義,又或是賽博朋克式的科幻末世景象,都未免太過單純。對西蘭火災後的「領土」可有印象?兩個圓筒支起一塊鋼板——比照一下 Metahaven 工作室的 Π (pi) 形標識(或許也可以看成是個 M),會否油然生出一絲心領神會?今年初,Metahaven 在 MoMA PS1 舉辦了獨立展覽「雲中島」(Islands in the Cloud)。據說他們在現場擺了兩罐品客薯片,上面架了一本 G. Deleuze 和 F. Guattari 的《千高原》(A Thousand Plateaus)。
「最有趣的平面設計從來都不純粹是設計本身。」Metahaven 很肯定平面設計作為批判工具所具有的影響力,但也承認這種力量必須跟具體的事物相結合;同時這種力量具有兩面性。「平面設計可以改變事物,但在維持既有的事物時也很強勁。」因此志願式的工作模式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Metahaven 不斷自發地去尋找感興趣的合作、同盟或對話。在志願項目中,合作對象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客戶,倒更像是一個公共的研究課題。維基解密需要的是什麼?Metahaven 覺得應該是一種能夠在談判協商中展示的外交形象,而非糾纏於衝突對峙的情境;但這未必就是維基解密組織自身的想法。
「雲中島」上,Metahaven 還展出了他們中意的新課題——位於冰島的又一個數據避風港。
參考資料
- Metahaven.
- Karen Archey, “Metahaven: Graphic Speculation”, LEAP, Issue 21, 2013.
- “Principality of Sealand”, Wikipedia.
- Kyle Chayka, “Graphic Design as Political Practice: A Conversation With Metahaven [Part 1] & [Part 2]”, Hyperallergic, 2013.
- “Who designed the WikiLeaks logo? Part 1: Emblem and Void & Part 2: An Interview with Aśka”, Metahaven (Tumblr), 2013.
- Rob Walker, “Branding Transparency”, The New York Times, 2011.
一個相關討論
WikiLeaksParty-Visual-StyleGuide 品牌手冊http://www.wikileaksparty.org.au/downloads/logos/WikiLeaksParty-Visual-StyleGuide.pdf
一個 Trackback
[…] Metahaven 的名字,則來源於他們對解密文件、數據避風港(da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