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設計的術語里,stor(e)y 指字符中由筆畫圍合出的封閉或半封閉區域;本文姑且將其譯作「字閣」。與另一術語「字櫃」(counter)有所不同的是,「字閣」一般專用於描述小寫拉丁字母 a 和 g 的兩對書寫變體。準確地說,「字櫃」這一概念集中而明確地指向字符中的負空間(negtive space),而「字閣」更側重於指示上述負空間所處的整體區域。熟悉英語的讀者,應該也會想起 stor(e)y 所代表的「樓層」含義。
成雙還是落單,這是字閣問題
上圖 a 和 g 兩個拉丁字母,在左側羅馬體(正體)中含有兩個字閣,故稱之為「雙閣形」(double-story/two-story form);右側意大利體(斜體)的就是「單閣形」(single-story/one-story form)了。它們還有一些別稱,如「雙腔 / 單腔」(bicameral/unicameral)、「閉尾 / 開尾」(closed tail / open tail)等。
就現代印刷字體而言,雙閣形 a 和 g 的出現頻率明顯高於單閣形。直觀來看,雙閣形有助於讀者區分 a、g、q 等字符,單閣形的手寫難度則相對較低。然而我們不禁要問,這其中是否存在既定的應用規則或標準。
字體設計師 Ilene Strizver 長期從事普及教學工作,她告訴我們,在單雙閣變體的運用上並沒有明確或嚴格的規定。Typophile 論壇上的 Number3Pencils 歸納道,一個羅馬體如果對 g 用雙閣形,那麼基本上也會對 a 用雙閣形;但反過來並不成立,同時採用單閣形 g 和雙閣形 a 的無襯線羅馬體比比皆是。日常經驗則表明,保留較多手寫痕迹的意大利體更傾向於採用單閣形。
作為字體控,好奇心自然不會止步於此——
單閣形和雙閣形的源頭在何處?
現代單閣形 g 的雛形,在半安色爾(half-uncial)體中已有展現。半安色爾體是一種小寫體,它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四世紀甚或更早。據此觀之,g 跟小寫希臘字母 ζ (zeta) 的親緣也是一目了然。
雙閣形 g 的源起不容易單獨考證。從筆畫書寫的角度看,它跟單閣形一脈相承——將單閣形 g 的字尾延長並捲曲成環,就可形成第二個字閣;右上角的字耳(ear)在筆勢上可跟下一個字符產生視覺連貫。公元七世紀的呂克瑟伊(Luxeuil)小寫體中,g 已經具備了相當完整的雙閣形態。
雙閣形 g 的流行,要歸功於象徵人文主義的羅馬體在印刷業中的普及。它富於裝飾性;此外跟單閣形相比,能夠在壓縮降部(descender)的同時依然維持自身的辨識度——這有助於設計出整體行高較小的字體,從而提升單頁內的文本容量,因此受到印刷商的歡迎。
關於小寫拉丁字母 a,情況似乎更不明了。Ilene Strizver 說,安色爾(uncial)體的 A 就很像單閣體和雙閣體的混合。安色爾體是一種大寫體,在公元四世紀到八世紀的希臘文和拉丁文中使用較多。事實上這個 A 更容易教人聯想起今日的小寫希臘字母 α (alpha)。
但可以肯定的是,半安色爾體的 a 已然跟現代單閣形 a 非常接近。我們不妨將前文一幅圖中的 a 也找出來。
故事之外的故事
言而總之,單雙閣變體在字母書寫的歷史上本屬同源;同時,其造型跟中古時期歐洲諸語的書寫發展以及更早期的字母變遷都有緊密聯繫。近現代印刷術的繁榮及印刷字體的發展,又進一步奠定了其今日常見的造型。另一方面,拉丁字母的小寫形,大多脫胎自大寫形;字母 a 和 g 也不例外。
據蒙納公司語言文字總監 Allan Haley 的考證,字母 A 源於表示公牛的象形文字。將現代羅馬體的大寫 A 上下顛倒後,的確很像帶角的牛頭;這跟腓尼基(Phoenician)象形字母「alef」的寫法非常接近。之後演變出了希臘字母「alpha」,從中不難找到前文提及的安色爾和半安色爾體的影子。及至羅馬字母「ah」,字形就幾乎與現代羅馬體的大寫 A 相同了。
需要說明的是,Allan Haley 資料細節的確實性尚待核對。與維基百科的詞條「A」和「Aleph」進行比照,很容易發現一些出入,比如腓尼基字母 alef (aleph) 的書記符號。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從中領略字母 A 造型的整體流變趨勢。
G 是唯一一個有發明人記錄在案的拉丁字母——公元前二三〇年,羅馬共和國的自由民 Spurius Carvilius Ruga 基於字母 C 創造了它,初衷是為了區分開濁輔音 /ɡ/ 與清輔音 /k/ 的記號。
字體設計師 G.E. Thompson 在網站「No Bodoni Typography」上分享了一些信息,不僅指出了字母 G 和 C 共同的源頭——腓尼基象形字母「gimel」,還展示了比較晚近的兩版雙閣形 g 的設計——分別來自 Pierre Didot 和 Paul Renner。前者是法國著名的印刷及出版商、Didot 家族的第三代長孫,其弟 Firmin Didot 被奉為 Didot 類字體的定義者;後者相信不必再多加介紹,正是傳世之作 Futura 的設計師。
順着歐洲諸語字母的發展歷程及羅馬草書體的流變史,還能挖掘出更多有趣的細節。有心的讀者可進一步查閱本文末尾所附的資料。
參考資料及擴展閱讀
- TypeTalk: Two-Story Type, CreativePro.com.
- Fontology: The Letter A & The Letter G, Fonts.com.
- Wikipedia: A & G.
- Story of the Letter G, No Bodoni Typography.
- Medieval Writing.
- Henry Bartlett van Hoesen, Roman Cursive Writing,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15.
4 個相關討論
非常精彩!
大約20年前我看的一個書,那些人是這樣翻譯字體名詞的,供參考吧(有些翻譯挺彆扭的,不知道有多少是慣例) http://csbabel.wordpress.com/2010/01/05/baseline-is-only-the-beginning/
多謝,請問書的名稱,年份和譯者各是什麼?
書不在手邊了,當時只拍了幾個照片。只能等回老家時再翻出來看了,抱歉
2 個Trackbacks
[…] Type is Beautiful […]
[…] a、g 單雙層造型的考據文章,附有 Renner 設計的造型特殊的「g」,刊於 Type 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