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紅遍歐美的暢銷書裏,居然有一本關於字體的故事書:《Just My Type》。本書一經出版就廣受歡迎,登上了衆多書籍銷售排行榜。在銷售熱潮和媒體推薦下,社會上生起一輪字體熱。這本書將衆多有關於西文字體的故事、插曲和八卦收集一處,通過趣味筆法講述出來。從飽受譏諷的 Comic Sans,到成爲奧巴馬視覺標識的 Gotham;從字體的國家屬性,到「&」符號的由來。儘管如同所有針對大衆的書籍一樣,《Just My Type》因其故事性和趣味性等原因受到專業字體設計界的冷遇,但誰都不能否定此書向大衆推廣字體和文字設計文化的積極意義。
最近由「東西文庫」和電子工業出版社合作,由 Type is Beautiful(TIB)兩位作者擔綱翻譯的《Just My Type》中文版《字體故事:西文字體的美麗傳奇》也即將出版。來自 TIB 的兩位作者 Metaphox 和 Eric Liu 耗時一年,身居德國、日本兩地,合作完成翻譯。兩人曾在 TIB 上合作翻譯過日文系列《活字字體的基礎講座》,這次兩人又合作翻譯這本英文大部頭。本書出版之際,兩位作者談到了本書和翻譯細節。
兩位是怎樣開始合作翻譯此書的?
M:最早是二〇一二年一月份,東西網的李主編給我和梁海(註:本站另一位作者)發郵件,說經人推薦,想要找我們二人翻譯此書。梁海事情太忙,沒有答應,我閒一點,但是自己覺得啃不下來,就委託李主編聯絡 Eric,想說一起接下來大概進度會快一點。Eric 答應得很痛快。當時我序章剛剛翻譯到一半,所以就約定我翻序章、二、四、六這些偶數章節,Eric 翻譯奇數章節。不過我後來顯然習慣性地高估自己的翻譯效率,所以書中所有字體小品也都是 Eric 翻譯的。
E: 我是在今年一月份摩洛哥出差的時候接到郵件聯繫的,在那之前我並不知道這部作品。在試讀了一小部分之後,覺得能將它介紹給國內的朋友也是一件樂事,所以就滿口答應了下來。因為和 Metaphox 有過合作翻譯的經驗,因此我們在一些原則上還是有一些默契的。在項目初始先由 Metaphox 提出了 Translation Guidelines (《翻譯方針》)的草案,包括對於字體名、注釋以及數字使用等各個方面的建議,大家進行了討論之後分頭開工,之後大家共同維護了一個共享的人名和術語統詞表。儘管兩人分在東西半球兩側,合作基本上很順利。
翻譯此書的難點是什麽?你們是怎麽克服的?
E: 對於這本書來說有兩大難點,第一是如何將作者雙關的語義儘可能地傳達給讀者,第二是如何準確使用一些專業術語。
對於雙關,只要翻一下目錄中的章節名就知道,比如序章名《情書/愛字母》第二章《大寫的冒犯/死罪》都是一語雙關,而文采橫溢的作者在正文里使用的就更多了。在原文里本來可以讓讀者會心一笑的地方往往無法翻譯到位,我們只能通過添加註釋來補充。
對於第二點,由於西文的字體排印有其自身的傳統和體系,所以術語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但非常遺憾的是,這些術語的中文翻譯並不是都有定譯。加上本書作為一本通俗讀物,往往對於一些常用詞混和使用,這都是我們在翻譯中特別棘手的,比如 對於 font, type, typeface 和中文的「字」「字體」「字形」各種複雜關係,考慮到原書中並不嚴格區別,所以我們也決定混合使用,畢竟這本書不是學術論文和標準規範。但是我們也提出一些新的提法,比如把 counter 翻譯為「字懷」,可能比常見的直譯「字櫃」更不容易被誤解。
M:Eric 說的兩點我也頭痛不已。另外原作者寫得實在太流暢,有些句子令我反覆琢磨一天,偶有所得,但多數情況下最後只能抱頭哀叫筆力不逮,切成短句了事。再有就是這本書裏面有很多涉及到西方日常生活或者共同記憶的內容,如果不盡瞭解的話讀起來會缺乏很多「恍然大悟」、「原來如此」的感受,我們無法彌補,只能儘量註釋。
兩位覺得本書的優劣點分別在哪裏?適合什麽人羣?
M:優點自然是其故事性。我們尋常討論字體,總會採用一種「in-universe」的口吻,彼此總會推定對方知道自己在講什麽,默認都身處的共同背景。由此而來的討論雖然精準高效,卻容易給也許對此話題略有興趣但是所涉尚淺的人們留下不知所云的印象。當然這樣的場景在很多領域都會出現,字體迷並不是情況最壞的,但是和其他領域相比,字體界非常缺乏一些基本的敘事體「科普」讀物,能夠用娓娓道來的語氣,把零散的線索串聯起來,讓讀者能藉此對於這一領域產生鳥瞰觀感的整體印象,從而能進一步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深入了解的切入點,或者在較為細節的討論之中不至於產生迷失大方向的感覺。《Just My Type》正是這樣的一本書——雖然我們一直對未能給它找到形神兼具的中文譯名而感覺到遺憾,但是《字體故事》這個名字,倒是相當貼合它的敘事手段。它畢竟不是比如《The Elements of Typographic Style》那樣先生站在講臺上執教一般風格的著作,而是如同一位手握啤酒、靠坐在溫暖客廳沙發一隅的老友,把「圈內」的事情妙趣橫生地講給「局外人」聽。這無疑更容易引發人們的興趣。也許有時候會顯得不夠嚴謹,但以其目標讀者羣來說,有趣要比嚴謹重要得多。我想這本書適合所有對字體、美術、甚至西方文化略有興趣的人閱讀。
兩位怎麽看一本關於西文字體的書在中文世界的意義?
E: 雖然活字印刷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但是現代印刷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影響是不爭的事實。在這個全球化的數碼時代,身邊的雙語三語標識已經司空見慣,手中的手機可以顯示數十種文字,我們不可能只生活在純中文環境當中。對於非專業的中文社區朋友來說,西文字體的知識是一種養分,可以通過「知彼」更好地「知己」,可以使我們對漢字文化圈的字體排印有更客觀更深入的認識——無論是在打開 Word 調整字體大小的時候,還是在地鐵換乘尋找引導標識的時候。
M:同意 Eric。雖然我相當確定這本書應該不會再版,但只要它能引發一兩位讀者對於西文字體的興趣,我就心滿意足。
17 個相關討論
已經訂購了一本了.
對封面不滿意,也在亞馬遜預定了。
又有更新啦。好感動。
雖然我不是很懂設計。
但是總是會被各種形式的藝術吸引呢~
拿到書了,發現封面其實很好看。
是效果圖沒體現出來效果。
請問哪裡有電子版可以買。。。。。。不在中國怎麼辦。
您好,電子版還沒有發行。請關注我們的 Twitter 賬戶( @Typisbeautiful ),我們會發布最新的消息。:)
棒!! 謝謝你!:):)
買了這本書之後用了三天時間看完,很贊呢!
一定要買來拜讀的!非常感謝兩位譯者。
此書只能用粗糙一詞來形容,糟糕的排版與字體運用讓人閱讀產生了困難,絲毫感覺不到美感的存在,書的最後加了一頁廣告,實在商業的很,並且TIB的簡單排版隨意,開頭空2個字符與不空混排,文中的第三頁首行“這位輟學生以為”,這樣的說法太不順口,
Helvetica 字體的括號中寫着:瑞士的,真不知說些什麼?
拿到還以為買到了盜版。。無法相信88的價格裡面是全黑白印刷
請問 Helvetica 應該是什麼意思?請教一下,謝謝。
「瑞士」的拉丁名字是 Helvetica: http://en.wikipedia.org/wiki/Switzerland
那按說 Helvetica 的確應該是“瑞士的”意思,Swiss Confederation=[in Latin] Confoederatio Helvetica , Helvetia 才應該是“瑞士”。
這樣理解對嗎?
應該是的,Helvetia 才是「瑞士」。:)
拿到書了,感覺從版式和裝訂方面都有點粗糙,作為一本講字體的書,排版的字體馬馬虎虎。
留意到Helvetica的紀錄片有講到這一點
一個 Trackback
[…] 伍:Eric 是我們的老朋友了。你曾經參與了《字體故事》和「活字字體的基礎講座」的翻譯工作,也與我們分享了背後的一些故事。你覺得與前兩部作品相比,本書翻譯工作的最大挑戰在哪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