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红遍欧美的畅销书裏,居然有一本关於字体的故事书:《Just My Type》。本书一经出版就广受欢迎,登上了衆多书籍销售排行榜。在销售热潮和媒体推荐下,社会上生起一轮字体热。这本书将衆多有关於西文字体的故事、插曲和八卦收集一处,通过趣味笔法讲述出来。从饱受讥讽的 Comic Sans,到成爲奥巴马视觉标识的 Gotham;从字体的国家属性,到「&」符号的由来。儘管如同所有针对大衆的书籍一样,《Just My Type》因其故事性和趣味性等原因受到专业字体设计界的冷遇,但谁都不能否定此书向大衆推广字体和文字设计文化的积极意义。
最近由「东西文库」和电子工业出版社合作,由 Type is Beautiful(TIB)两位作者担纲翻译的《Just My Type》中文版《字体故事:西文字体的美丽传奇》也即将出版。来自 TIB 的两位作者 Metaphox 和 Eric Liu 耗时一年,身居德国、日本两地,合作完成翻译。两人曾在 TIB 上合作翻译过日文系列《活字字体的基础讲座》,这次两人又合作翻译这本英文大部头。本书出版之际,两位作者谈到了本书和翻译细节。
两位是怎样开始合作翻译此书的?
M:最早是二〇一二年一月份,东西网的李主编给我和梁海(註:本站另一位作者)发邮件,说经人推荐,想要找我们二人翻译此书。梁海事情太忙,没有答应,我閒一点,但是自己觉得啃不下来,就委託李主编联络 Eric,想说一起接下来大概进度会快一点。Eric 答应得很痛快。当时我序章刚刚翻译到一半,所以就约定我翻序章、二、四、六这些偶数章节,Eric 翻译奇数章节。不过我後来显然习惯性地高估自己的翻译效率,所以书中所有字体小品也都是 Eric 翻译的。
E: 我是在今年一月份摩洛哥出差的时候接到邮件联系的,在那之前我并不知道这部作品。在试读了一小部分之後,觉得能将它介绍给国内的朋友也是一件乐事,所以就满口答应了下来。因为和 Metaphox 有过合作翻译的经验,因此我们在一些原则上还是有一些默契的。在项目初始先由 Metaphox 提出了 Translation Guidelines (《翻译方针》)的草案,包括对於字体名、注释以及数字使用等各个方面的建议,大家进行了讨论之後分头开工,之後大家共同维护了一个共享的人名和术语统词表。尽管两人分在东西半球两侧,合作基本上很顺利。
翻译此书的难点是什麽?你们是怎麽克服的?
E: 对於这本书来说有两大难点,第一是如何将作者双关的语义尽可能地传达给读者,第二是如何準确使用一些专业术语。
对於双关,只要翻一下目录中的章节名就知道,比如序章名《情书/爱字母》第二章《大写的冒犯/死罪》都是一语双关,而文采横溢的作者在正文里使用的就更多了。在原文里本来可以让读者会心一笑的地方往往无法翻译到位,我们只能通过添加注释来补充。
对於第二点,由於西文的字体排印有其自身的传统和体系,所以术语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但非常遗憾的是,这些术语的中文翻译并不是都有定译。加上本书作为一本通俗读物,往往对於一些常用词混和使用,这都是我们在翻译中特别棘手的,比如 对於 font, type, typeface 和中文的「字」「字体」「字形」各种複杂关係,考虑到原书中并不严格区别,所以我们也决定混合使用,毕竟这本书不是学术论文和标準规範。但是我们也提出一些新的提法,比如把 counter 翻译为「字怀」,可能比常见的直译「字柜」更不容易被误解。
M:Eric 说的两点我也头痛不已。另外原作者写得实在太流畅,有些句子令我反覆琢磨一天,偶有所得,但多数情况下最後只能抱头哀叫笔力不逮,切成短句了事。再有就是这本书裏面有很多涉及到西方日常生活或者共同记忆的内容,如果不尽瞭解的话读起来会缺乏很多「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的感受,我们无法弥补,只能儘量註释。
两位觉得本书的优劣点分别在哪裏?适合什麽人羣?
M:优点自然是其故事性。我们寻常讨论字体,总会采用一种「in-universe」的口吻,彼此总会推定对方知道自己在讲什麽,默认都身处的共同背景。由此而来的讨论虽然精準高效,却容易给也许对此话题略有兴趣但是所涉尚浅的人们留下不知所云的印象。当然这样的场景在很多领域都会出现,字体迷并不是情况最坏的,但是和其他领域相比,字体界非常缺乏一些基本的叙事体「科普」读物,能够用娓娓道来的语气,把零散的线索串联起来,让读者能藉此对於这一领域产生鸟瞰观感的整体印象,从而能进一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深入了解的切入点,或者在较为细节的讨论之中不至於产生迷失大方向的感觉。《Just My Type》正是这样的一本书——虽然我们一直对未能给它找到形神兼具的中文译名而感觉到遗憾,但是《字体故事》这个名字,倒是相当贴合它的叙事手段。它毕竟不是比如《The Elements of Typographic Style》那样先生站在讲臺上执教一般风格的著作,而是如同一位手握啤酒、靠坐在温暖客厅沙发一隅的老友,把「圈内」的事情妙趣横生地讲给「局外人」听。这无疑更容易引发人们的兴趣。也许有时候会显得不够严谨,但以其目标读者羣来说,有趣要比严谨重要得多。我想这本书适合所有对字体、美术、甚至西方文化略有兴趣的人阅读。
两位怎麽看一本关於西文字体的书在中文世界的意义?
E: 虽然活字印刷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但是现代印刷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影响是不争的事实。在这个全球化的数码时代,身边的双语三语标识已经司空见惯,手中的手机可以显示数十种文字,我们不可能只生活在纯中文环境当中。对於非专业的中文社区朋友来说,西文字体的知识是一种养分,可以通过「知彼」更好地「知己」,可以使我们对汉字文化圈的字体排印有更客观更深入的认识——无论是在打开 Word 调整字体大小的时候,还是在地铁换乘寻找引导标识的时候。
M:同意 Eric。虽然我相当确定这本书应该不会再版,但只要它能引发一两位读者对于西文字体的兴趣,我就心满意足。
17 个相关讨论
已经订购了一本了.
对封面不满意,也在亚马逊预定了。
又有更新啦。好感动。
虽然我不是很懂设计。
但是总是会被各种形式的艺术吸引呢~
拿到书了,发现封面其实很好看。
是效果图没体现出来效果。
请问哪里有电子版可以买。。。。。。不在中国怎么办。
您好,电子版还没有发行。请关注我们的 Twitter 账户( @Typisbeautiful ),我们会发布最新的消息。:)
棒!! 谢谢你!:):)
买了这本书之后用了三天时间看完,很赞呢!
一定要買來拜讀的!非常感謝兩位譯者。
此书只能用粗糙一词来形容,糟糕的排版与字体运用让人阅读产生了困难,丝毫感觉不到美感的存在,书的最后加了一页广告,实在商业的很,并且TIB的简单排版随意,开头空2个字符与不空混排,文中的第三页首行“这位辍学生以为”,这样的说法太不顺口,
Helvetica 字体的括号中写着:瑞士的,真不知说些什么?
拿到还以为买到了盗版。。无法相信88的价格里面是全黑白印刷
请问 Helvetica 应该是什么意思?请教一下,谢谢。
「瑞士」的拉丁名字是 Helvetica: http://en.wikipedia.org/wiki/Switzerland
那按说 Helvetica 的确应该是“瑞士的”意思,Swiss Confederation=[in Latin] Confoederatio Helvetica , Helvetia 才应该是“瑞士”。
这样理解对吗?
应该是的,Helvetia 才是「瑞士」。:)
拿到书了,感觉从版式和装订方面都有点粗糙,作为一本讲字体的书,排版的字体马马虎虎。
留意到Helvetica的纪录片有讲到这一点
一个 Trackback
[…] 伍:Eric 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你曾经参与了《字体故事》和「活字字体的基础讲座」的翻译工作,也与我们分享了背后的一些故事。你觉得与前两部作品相比,本书翻译工作的最大挑战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