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設計和視覺文化

Stedelijk Museum:「瘋狂」設計?

Stedelijk Museum 新 logo。Image: Creative Review

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著名藝術與設計博物館 Stedelijk Museum 在裝修數年後年終於將在今年9月重新開館。與嶄新的場館同時啟用的,是博物館新的永久視覺形象設計。新的形象設計包括標識、字體和導航系統在內的一系列視覺元素,設計一經發布引來公眾一片爭議。

SM_lukehayes_content
Wim Crouwel 1960年代為博物館的標誌性「SM 系」設計
smcs_1
Experimental Jetset 為博物館臨時場館 SMCS 的設計
smcs_2
Experimental Jetset 為博物館臨時場館 SMCS 的設計

1874年建立的 Stedelijk Museum 以收藏的現當代藝術與設計品聞名。博物館歷史上一直有與優秀的平面設計師合作的優良傳統,歷來與創新的視覺形象密不可分。1960年代,後來的平面設計泰斗 Wim Crouwel 在這裡創作了其「SM 系」的經典設計。2003年底,博物館主館閉館裝修,博物館搬出後在中央車站(Centraal Station)附近的郵局建築里開始做臨時展館,稱為 Stedelijk Museum CS(SMCS)。荷蘭著名設計機構 Experimental Jetset 為 SMCS 設計了後來廣受好評的視覺形象,這個以斜線為基本元素的現代主義設計已經成為一個當代經典。但2005年,Experimental Jetset 就因「館裡缺乏清晰的領導和架構」而辭職。

sm_1
Pierre di Sciullo 在2010年對博物館新形象的提案
image-1.php
Armand Mevis 和 Linda van Deursen 為博物館設計的「T」臨時展館形象
Screen Shot 2012-05-10 at 19.45.22
Armand Mevis 和 Linda van Deursen 為博物館設計的「T」臨時展館形象

博物館隨後舉辦比賽徵集形象設計,法國字體設計師 Pierre di Sciullo 憑藉「舞動的字母」的概念獲勝。然而幾個月後新上任的館長 Ann Goldstein 決定放棄這一個概念,稱其概念與 Stedelijk Museum 的現代主義傳統太疏離,一些人猜測是出於國族的考量,這一做法又在設計界引起了波瀾。隨後新館長邀請本地設計師 Armand Mevis 和 Linda van Deursen(Mevis & Van Deursen)為臨時展館設計了以幾何形砌成的「T」(Temporary,臨時)為元素,搭配小寫 Univers 體的設計,獲得了廣泛好評,使用至今。

screen_shot_20120411_at_12.31.01_0
Stedelijk Museum 新導航系統。
sm_2
新形象標識和網站提案

到了今年,兩位設計師再接再厲,繼續為 Stedelijk Museum 設計了我們看到的這個令人錯愕的新標識形象。這個簡單的博物館名稱按照 S 字型混亂排列的作品一經發布就另公眾和同行十分驚訝,即便為這個簡單的形狀本身給足理由,具體的字母編排也看不出任何精心考量過的成分。設計師解釋道:「我們的設計希望能夠發掘博物館的根。我們希望看到這個形象後,人們可以從頭開始。」

stedelijk-museum-logo-02
sm
新形象海報提案
screenshot20120411at12.33.14_0
新形象的告牌提案
screenshot20120411at12.29.19_0
新形象用字體 Union

新設計的字體用的是荷蘭設計師 Radim Peško 設計的 Union 體,介於 Arial 和 Helvetica 之間的「終極中立」的字體。兩位設計師也與之前的路相反,選擇了幾乎全是大寫字母的表達方式。「我們覺得很好看,我們喜歡這種單純簡單的文字設計和早期概念藝術的關聯,沒有太多複雜和精美的東西,就是很簡單,甚至有些兒童化」。

荷蘭的平面設計一向出格,但即使這樣新設計還是突破了大部分人的底線。Brand New 的 Armin Vit 批評說:不管我們是不是沒有理解,我看到的是個「平衡糟糕、間距差勁、可讀性不足和缺乏美感」的標識。由於兩位設計師出身荷蘭學術設計名門(畢業於 Gerrit Rietveld Academy,曾工作於 Wim Crouwel 的 Total Design 和 Werkplaats Typografie),並現在任教於耶魯平面設計,謹慎的評論者仍然希望從「突破傳統」的角度看這個設計。Michael Evamy 為 Creative Review 的評論稱這個設計「現代而激進」的元素雖然看起來「鬆散、稚嫩」,但給現代藝術品的展示注入了一股「新鮮有活力的力量」。在縱觀了新標識的設計和各種應用之後,不免讓人感覺 Evamy 的評論也許更站得住腳。一方面,這個設計承接了現代主義的傳統與荷蘭學院派設計的風格,另一方面的確是既達到了傳播標準又突破了審美傳統,也許真是一款經得住時間檢驗的設計。無論如何,這還是比又一個有精美過渡色、優雅字體的設計有趣太多了。>

參考和延伸

尊重原創:關於轉載

我們希望在中文環境中建立一種健康的 TrackBack 和鏈接機制,保證原創,並不影響傳播。因此對於譯文和原創文章,我們歡迎您在網站上推薦我們的文章,包括文字和圖片片段,但不贊成任何形式的全文轉載。
參與討論或通過 TrackBack 推薦:Trackback URL.

5 個相關討論

  1. 2012/05/11 at 12:18 am | Permalink

    這禮拜在Creative Review 2012 anual上還看到來着,很喜歡!為什麼不能呢?又不是機場,不是醫院,是個藝術館,我覺得完全可以。巨撞的一件事是,我最近在做的一個書也是用的Radim Peško的字體,F Grotesk。我想在那本書上做字謎,我覺得Stedelijk也有點這個意思。對了,RP真是我最近最喜歡的foundry呢,雖然有一說是字體沒有好壞得看項目,但真覺得特別喜歡RP的字體,有性格而且誒覺得投緣。他家的Mecury我也很喜歡。

  2. 2012/05/11 at 2:53 am | Permalink

    難得不見新文章。
    在 Brand New 看到這個設計,第一感覺是。走火入魔了。不過這個項目是為美術機構服務,這種嘗試是有效的。搞美術本身的應該要鼓勵這種探索,如果失敗了,Time will tell。標誌隨時都可以改,不是什麼大事。如果是好設計,就能在設計史上站得住腳。

  3. 2012/05/11 at 5:35 am | Permalink

    挺好的啊,雖然沒有多少常規的視覺美感,但至少有個清晰的規則在裡面,的確很有概念藝術的感覺。

  4. wan
    2012/07/23 at 4:43 am | Permalink

    Radim Peško字體是你購買的??好有米

  5. 趙宇
    2012/10/14 at 10:31 am | Permalink

    現在 荷蘭設計界 關注的並不是設計本身的問題 一個公開 公平的比稿 選出來了一個相對滿意的設計結果 但是 就是因為館長的更換 一個美國人 推翻原來的結果 這是令人詫異的 是不符合荷蘭人的原則的 最近荷蘭電視台 播出了關於這個項目的紀錄片 連設計師自己都不喜歡這個設計 有興趣的話 可以提供鏈接 或者視頻文件

一個 Trackback

  1. […] 為 Stedelijk 奠定的實驗平面設計的傳統影響深遠:著名平面設計師 Wim Crouwel 後來長期為 Stedelijk […]

參與討論

你的Email地址將不會被發布或透漏。 標記*的項目為必填項目。

*
*

作者 / 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