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是誰,國內的朋友大都知道——著名房地產開發商。西塞羅是誰,可能只有少數文藝青年知道——公元前1世紀的古羅馬政治家、演說家、法學家和哲學家。讀者可能要心存嘀咕了,作者又是標題黨又玩穿越劇啊……可是,這兩個人還真是有一個共同點。2011年末,地產開發商潘石屹在點評蘋果前CEO喬布斯逝世的風波中被迫推出了以自己姓為計算單位的偽貨幣——「潘」,專用於計算房地產價格,1潘=1000元/平方米。以一個人的姓作為一種計量單位,往古代往西面穿越,就有一個案例,叫西塞羅。和潘總不同,西塞羅是死了很多年後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單位」的,西塞羅在字體排印的歷史上,是字號的一種單位。
在講西塞羅之前,我們得先看看,金屬活字印刷時代的一些基本術語和定義。「字高」(type height)指的是「字面」(type face)到「字腳」(type foot)的距離。「字身寬度」(type width)有兩種分類,一種叫「全身」(em),另一種叫「半身」(en)。顧名思義,「半身」是「全身」寬度的一半。「全身」指的是長度和寬度完全相同的金屬活字,標準規範來源於字母「M」。在美國,排字工人以「全身」為計算單位,在英國則以「半身」。當然,「全身」和「半身」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值,而是根據「身長」(body size)所決定的。「身長」多少,是定義字號的關鍵數據。
「身長」通常用「點」(point)作為計量單位,最早發明「點制」的是法國鑄字匠皮埃爾·西蒙·佛尼爾(Pierre Simon Fournier),他在1737年創立的計量方法被稱為「佛氏點制」。
在「佛氏點制」誕生之前,字體大小並沒有數學編號。一本書上的字體有多大,是由印刷出的代表性書籍表示的。例如Cicéro(西塞羅)是用來印經典著作的常用字號,最早出自1468年印刷的《西塞羅書信集》。Primer(入門讀物的意思)則是亨利十三世下令印刷的宗教書籍的統一字號。另外一種字體大小的分類方法更加隨意和荒誕,完全是出於鑄字工廠的自我標榜,如Paragon(完美無暇)和Nonpareil(舉世無雙)。事情並沒有看上去的那麼簡單。僅僅27年後,佛尼爾放棄了自己最早的點制標準,轉而向混亂的現實妥協,將自己的單位1點調整成了約等於0.35毫米。佛尼爾修改後的點制遷就了現有的字號,而忽略了和其他公制標準的換算聯繫。1770年,巴黎鑄字匠迪多(Didot)完全回到了佛尼爾1737年的思路,把1法寸平均分成了72份,設為1點,去除了所有代表字體大小的名字,一律用數字代替。唯一不夠完美的是,迪多的點制和當時普遍使用的西塞羅並不那麼和諧,1西塞羅等於11迪氏點,很難被除盡。這或許也是佛尼爾修改自己字號系統的主要原因。佛尼爾和迪多的字號系統各自被使用和互相競爭了幾十年,最終迪氏點制獲得了絕對的勝利。在今天的歐洲,除了比利時和其他少數國家外,全部使用迪氏點制。然而如今我們再來計較西塞羅,在維基百科等網站上,卻赫然寫着:一個西塞羅到底等於多少?看來還是一個未解的問題。如果從現在的來看,西塞羅顯然是被迪氏點制馴服了。
給不同字體尺寸取奇怪名字的習慣並沒有伴隨迪多的努力而消亡,而是一直隨着金屬活字印刷的傳播而存在。甚至到了19世紀中期,這些在今天看來複雜難記的名稱和命名方式,跟隨傳教士進入了中國,落地生根。
在歐洲人充分享受了迪氏點制帶來的便利之後一個世紀,在英吉利海峽和大西洋的對面,他們的鄰居英國人和美國人才在各種奇怪名稱和數字字號的拉鋸戰中確立了自己的標準。1886年,美國鑄字協會以派卡(pica)和點(point)為標準,每派卡分成12等份為1點,6個派卡等於72點,正式確立為英美印刷字號標準。
英美點制的確立,得歸功於一場意外的超級火災。1871年10月8日,芝加哥星期天的夜晚,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大火災。大火用30小時幾乎摧毀了當時美國發展最快的城市,10萬人無家可歸,300人喪命,10平方公里的城市化為焦土。當時美國著名的鑄字公司馬德盧斯公司(Marder, Luse and Co.)正在建在的新廠房也化為烏有。災後重建的過程中,鑄字工廠決定採用美國主要的七家鑄字公司的通用字號標準:「強生派卡「(Johnson pica,以下簡稱派卡)。
馬德盧斯公司在舊金山有一個代銷商叫尼爾森·C·霍克斯(Nelson C. Hawks)。霍克斯經銷全美各家鑄字公司的產品,面對各種規格的鉛字,霍克斯發明了自己的一套儲存方式。他發現1派卡(pica)約等於1英寸的六分之一,Nonpareil是1派卡的一半,而Nonpareil和派卡之間可以分成5等分。霍克斯想,那麼就把Nonpareil定為6點吧,一派卡就是12點。通過這樣的分類方式,所有的鉛字尺寸都可以被近似地歸類。
霍克斯說服了馬德和盧斯採納他的字號計算系統。1886年,美國鑄字商協會(U. S. Typefounder’s Association)接受了霍克斯的度量法,但稍有修改,和公制(米制)的尺寸聯繫了起來。根據決定,83派卡等於35厘米,也就是說,1派卡 = 4.217毫米。1點約等於0.3514毫米、0.01383486英寸,6派卡 = 0.996 英寸。這套度量系統成為了美國和英國的標準。故事的背後還有一個故事。強生派卡(Johnson pica)來自於勞倫斯·強生鑄字公司(Lawrence Johnson foundry)。它破產後向鑄字工業三巨頭麥克凱拉(MacKellar)、史密斯(Smiths)和喬丹(Jordan)分別出售了自己的資產。勞倫斯公司曾經接手過美國最老的鑄字公司比尼和羅納德森(Binny and Ronaldson)。比尼和羅納德森的字模是弗蘭克林總統在18世紀早期為了發展美國的印刷工業,從法國引進的。巧合的是,法國賣家正是佛氏點制的創始人佛尼爾。佛尼爾的機器里的西塞羅,到了美利堅就成弗蘭克林口中的派卡。用了一個半世紀後的字模,質量再好也會有磨損。霍克思深信自己發明了美式點制,但誰又知道,這個字號系統不是法國人佛尼爾的發明再加上150年的使用得來的呢?佛氏點制雖然在歐洲大陸輸給了迪氏點制,但卻飄洋過海,伴隨着時間的打磨,歪打正着地和英美的英寸接上了軌。漢字字體大小的統一在雕版時代並不成為問題。直接在木板上雕刻出的印刷雕板,文字的大小取決於雕刻匠人自己制定的規則。對於木活字來說,也是根據需要靈活調整字體大小,並沒有制定統一字號標準的需求。中文印刷字體字號系統的建立,始於1858年。美國傳教士威利姆·姜別利(William Gamble)根據美國當時鉛字的字號規範制定了漢字大小的標準。他於19世紀60年代初,成功引進電鍍法,在戴爾字、柏林字、巴黎字、香港字的基礎上整修優化,又利用“木刻種字蠟型電鍍法”,創製出七種大小的中文電鍍活字字模(一種說法是六種),分別命名為:顯、明、中、行、解、注和珍。姜別利的工作解決了中西文金屬活字混排的問題,也開創了中文字號的先河。自此以後,英美點制的字號系統成為了中國印刷業的主導標準。進入電腦時代,大量的文字和圖片都通過屏幕被觀看。說到屏幕顯示,繞不過的一個單位就是像素(pixel)。「pix」是英語單詞「picture」的簡寫,加上單詞「element」(元素),就得到「pixel」。在針對屏幕設計的交互界面中,很多時候是以像素來衡量字體大小的,那麼一個像素到底有多大?
像素並不是一個有明確物理尺度的單位,而是取決於顯示的界面。例如普通屏幕的分辨率為72dpi,也就是說一個英寸的顯示長度上分布着72個像素點,每個點的長度也就等於72分之1。dpi是「dots per inch」(每英寸/點)的縮寫。通常打印輸出的分辨率是300dpi,也就是說,每英寸上至少需要300個像素點才能得到清晰的打印效果。由於打印的分辨率是屏幕顯示的4倍多,所以往往我們在電腦屏幕上看得很清晰的文字和圖片,印出來卻不是被縮得很小,就是十分模糊。左:1英寸見方的面積上模擬300dpi效果,根據換算,這個「字」的面積上擁有(1×300)×(1×300)=90000像素。 右:1英寸見方的面積上模擬72dpi效果,根據換算,這個「字」的面積上擁有(1×72)×(1×72)=5184像素。 從像素總數來說,左邊是右邊的17倍多。
在幾乎所有的電腦軟件中,字體的字號得到了全球化的統一。1 Point = 0.3527337毫米
中文Word對字體的大小同時採用了兩種不同的計量單位,其中一種是我們常說的以「字號」為計量單位,如常用的「初號、小初、一號……七號、八號」等;另外一種則是以國際上通用的「Point」為計量單位,如「5、5.5、6……48、72」等。
選用合適的字號,不僅可以使得版面更為美觀,對閱讀者而言也是無聲的關愛。願Type is Beautiful的讀者們在新的一年裡工作順利、學習進步,身體健康,還有好住房。
*註:本文圖示尺寸並不等於實際大小,僅僅表示相對尺寸,請按照所標具體數據核對。
參考
- Origin of the American point system for printers’ type measurement, by Richard L Hopkins, Hill & Dale Private Press
- http://baike.baidu.com/view/821018.htm
- http://zh.wikipedia.org/zh-cn/%E7%95%AB%E7%B4%A0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5%BF%E5%A1%9E%E7%BD%97
- http://www.sizes.com/tools/type.htm
- http://en.wikipedia.org/wiki/Hinting
- http://en.wikipedia.org/wiki/Cicero_(unit_of_measure)
- http://en.wikipedia.org/wiki/Great_Chicago_Fire
- http://luc.devroye.org/measurements.html
- 中華印刷通史
- 鑄以代刻:傳教士與中文印刷變局(作者: 蘇精 )
15 個相關討論
祝 TIB 的各位新年快樂 ^_^
很有營養的文章,但是潘石屹這槍中得莫名其妙……
祝願TIB新年更順利!“潘”這個的確只是個幌子啊!哈哈
同樂!
謝謝,同樂!
其實用名字做計量單位挺常見的,不說科學中的牛、帕、焦等一堆,現在也有,比如(球迷叫着玩的)阿森納的詹,拜仁的諾……
圖片里的英文……是宋體嗎?
不是
受益良多!很喜歡這邊文章!
一直弄不清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不同的字號表示系統,什麼pt,px,em,ex…現在大概知道點啦!
字體的常識,受用。另問下“字體排版”這個是那種中文字體。
仔細、專業的精神值得褒獎。
話說現在常見的 23′ 顯示器似乎都是 96dpi 的,72dpi 的假設已經完全偏離實際了。
西塞羅的拉丁文的寫法是Cicēro,不是Cicéro吧?
按照 1 英寸 = 25.4 毫米算,每英寸 72 點(PostScript),1 點 = 0.35277777無限循環 毫米,軟件通用是本文寫的 1 Point = 0.3527337 毫米(比如Excel行高所使用單位為磅 = 0.352733686 mm),為什麼計算得出的數值和實際數值不同呢?
3 個Trackbacks
[…] 更新: 參考文章:潘石屹與西塞羅,字號的故事 […]
[…] 厲致謙(colourphilosophy)在 2012 年撰文介紹「字號的故事」 […]
[…] 2012 年撰文講述「字號的故事」,刊於 Type 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