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lon,一個英國家族的姓氏,一家鑄字工廠的名字,更是一段飽經滄桑的字體家族傳奇。
William Caslon,1692年生於 Cradley 城,長於雕刻和工具製作。1716年,他移居倫敦,以在槍鎖和槍管上雕刻為生。他還在切割紙張的機床上雕刻,因此和印刷廠有了聯繫,並在此後捲入了一家新印刷廠的籌備工作。之後他轉向了沖床工。他用沖床機在硬金屬上雕刻模具,以用來鑄字。鑄字工人把熔化的液態鋁澆入 Caslon 製作的模具,冷卻後形成字模,就可以排字了。
在當時,倫敦的排字工人的地位不高。英國的印刷工業也遠不如歐洲大陸上的其他國家。大部分倫敦報紙用的字樣都來自於荷蘭的鑄字工廠。這種局面在1719年開始扭轉,一群倫敦的印刷廠和書販聯合起來,委託年輕的雕刻家 Caslon 雕刻一種新的字體,用以印刷《聖經》中的《詩篇》和《新約全書》。大量的印刷品將從瓦平港(Wapping,倫敦東區泰晤士河北岸)出發,伴着遠渡的傳教士,經由遠東貿易航線向海外傳播。福音書商們希望借通商之道,即傳播基督教精神,又獲取利潤。
早已對荷蘭字樣興味乏然的 Caslon 迅速地開始了自己的字體設計工程。他以荷蘭巴洛克風格(17世紀初流行於歐洲的一種過分強調雕琢和裝飾奇異的藝術和建築風格, 傾向於豪華、浮誇, 並將建築、繪畫、雕塑結合成一個整體, 追求動勢的起伏)的字樣為原型,加入了文藝復興的威尼斯味道,把他們改造得更為精美和富有創造性。興奮的 Caslon 之後又設計出了數量龐大的異國文字。Caslon 的推出結束了荷蘭字樣在英國的統治地位,對 John Baskerville 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並成為了之後的「過渡字體」和「現代字體」的鼻祖(過渡字體的代表有 Baskerville,Bulmer 和 Fairfield。現代字體的代表有 Bell,Bodoni,Didot 和 Walbaum)。
Caslon字樣的特色有:偏短的上升部和下降部(ascender,descender),相等的飾線,強烈而適度的黑白對比,柔和的筆畫粗細變化。字母A的頂部,兩個筆畫的交點處有一個淺淺的下凹,字母 G 向內水平回鉤的最後一筆被省略了。Caslon 斜體有着書法般的筆畫節奏,字母 A,V 和 W 有着強烈的傾斜線條。在 Caslon 540和471中,小寫的斜體 p,q,v,w 和 z 都帶有花飾(swash,一種誇張了的帶有裝飾性筆畫)。還包括 C 上的雙飾線等等。
在沖床技巧之外的所培養出的設計能力,很快使 Caslon 意識到了一個潛在的巨大市場。集手工藝人,藝術家和商人於一身,他成為了英國有史以來的第一。1720年,他在倫敦的切斯韋爾街(Chiswell Street)建立了自己的鑄字工廠,並且在當時還屬鄉下的 Bethnal Green(位於倫敦東二區,現為倫敦著名花市所在)置業。Caslon 鑄字工廠成為了英國18世紀和19世紀初的首屈一指。
隨着英國對北美洲的殖民,Caslon 也傳播到了美國。諷刺的是,1776年的美國的《獨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採用了 Caslon 字樣印刷。與此同時,Caslon 家族的興替也由父親轉交給了兒子。
三十河東三十年河西,進入18世紀開始,更多新鮮的字體成為了潮流追捧的對象,而對 Caslon 的熱度開始下降。1819年,Caslon 四世不得以賣掉了切斯韋爾街的產業,賣主是 Sheffield 的鑄字工廠 Stephenson Blake and Co.。
Caslon 似乎成了老古董,慢慢走向了歷史的幕後。Caslon 家族和 Caslon 字樣的命運究竟如何?
1840年至1880年,英國爆發了工藝美術運動(British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工藝美術運動是對維多利亞時代歷史風格折衷復蘇的反應,以及對工業革命造成的「沒有靈魂」的機器產品的反駁。大規模生產和工業化方興為艾,工藝美術運動意在抵抗這一趨勢而重建手工藝的價值。工藝美術運動是英國19世紀末最主要的藝術運動。並影響了接下來的設計史發展。
作為英國歷史上第一款原創設計的字樣,Caslon 重又喚起了人們的熱情。在當時,英語刊物的印刷需求急速增長,大量的印刷又導致了單位成本的下降,琳琅滿目的小冊子,報紙和通俗小說爆炸似地湧現出來。印刷廠發現Caslon字樣的優雅,清晰,適於閱讀,勝過其他大多數的字樣。
戲劇家蕭伯納甚至堅持在自己的書中只採用 Caslon。他曾經說過:「I’ll stick with Caslon until I die.」(我將至死都擁護 Caslon)
喬治·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愛爾蘭戲劇家,1856-1950年。蕭伯納中學畢業後在地產公司當小職員。1876~1898年在倫敦從事新聞工作,在《明星報》、《星期六評論》上寫了很多關於音樂和戲劇的評論文章。他在易卜生影響下,一貫反對「為藝術而藝術」的觀點,大力倡導和創作以討論社會問題為主旨的「新戲劇」,並於1891年發表了評論文集《易卜生主義的精髓》蕭伯納傑出的戲劇創作活動,不僅使他獲得了「 20世紀的莫里哀」之稱,而且「因為他的作品具有理想主義和人道精神,其令人激勵和諷刺往往蘊含著獨特的詩意之美」,於1925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三十年代初,蕭伯納訪問蘇聯和中國,與高爾基魯迅結下誠摯友誼。
他的名言有:「你我各拿出一個蘋果交換,我們各得一個蘋果;你我各有一種思想交換,我們各得兩種思想。」
最新的數字化版本由 Adobe 和 H.W. Caslon & Company 共同開發。除了增加了「ct」和「st」的連字符,其餘所有的字母都嚴格按照了 William Caslon 一世最初的設計。
在倫敦的愛國者廣場(Patriot Square)有 William Caslon 紀念碑。克德沃斯街(Cudworth Street)保留了 Caslon 的故居。你也許去不了那些地方,但只要你讀書,看報紙和雜誌,你就總有一天會遇到這一永不落幕的傳奇字樣——Caslon。
附註
迄今為止的Caslon版本:
- Adobe Caslon Pro
- Big Caslon CC
- LTC Caslon
- Founders Caslon
- ITC Founders Caslon
- Caslon 225
- Caslon 471
- Caslon 540
William Caslon 家族四代簡史
William Caslon一世:
- 1692年生於 Cradley 城,伍斯特郡, 英格蘭;卒於1766,Bethnal Green,英格蘭,雕刻家,鑄字工,字體設計師
- 1706年:開始七年的雕刻學徒生涯,師從倫敦一位馬具製作師
- 1716年:獨立雕刻師
- 1721年:基督教知識傳播學會(the Society for Promoting Christian Knowledge)委託 Caslon 為他們鑄造阿拉伯字母
- 1725年:建立自己的字體鑄造工廠
- 1734年:Caslon 的第一份單頁字體樣本誕生,包含了 47 個他設計的字樣
- 1737年:字體鑄造工廠搬遷至倫敦的 Chiswell 街,並在此地址存在了 200 年
William Caslon二世:
- 生於1720,卒於1778,鑄字工,字體設計師
- 1742: 加入父親的公司
- 1763年,父子一起發行了第一本用自己設計的字母樣本編排的英語書,在所有的字母中,老C aslon 設計了56個,小Caslon設計了27個,這些設計完成於1738年至1763年之間。
- 1766: 在老 Caslon 死後接管父親的產業,直到1778年
William Caslon三世:
- 生於1754,卒於1833,鑄字工
- Caslon 三世把家族公司的股份賣給了她的母親和弟媳。他用得來的錢買下了 Jackson 鑄字公司。 – Caslon 家族直到1795年還持有Caslon 公司的資產。
William Caslon四世:
- 生於1780,卒於1869,鑄字工
- 1807年Caslon四世接管了鑄字工廠的日常運營,直到1819年,工廠被 Blake, Garnett & Co. 收購。
- 1837年,工廠被謝菲爾德(Sheffield,英國中北部的鋼鐵工業中心城市)的 Stephenson, Blake & Co. 公司併購,但仍然保持了 Caslon 的廠名。
- William Caslon 三世弟媳的家族持有工廠的部分所有權,並保持着 Caslon 工廠的運轉,直到1937年,Stephenson Blake 買下了全部的所有權。
10 個相關討論
拜讀了。雖然經歷坎坷,但Calson仍繼續着煥發新的光彩。
ascender,descender似乎譯作升/降部更好一些?
回Ryukei,ascender和descender改稱上升部和下降部了
學習了~
相對而言,更喜歡Garamond偏長的上升部和下降部
您好,我需要向你打聲招呼,
由於我的文字造型作業報告需要,需要用到您的文章,
可能會轉載成平面報告,但不會在網路上公開發表,
希望能得到您的諒解!如有不便敬請通知
不好意思為難您
『興奮的 Caslon 之後又設計出了數量龐大的「吸引人的,異乎尋常的」字樣。』 這裡所謂的「異乎尋常」的字體應當是指「exotics」,其實是指異國文字字母,比如Greek,Hebrew,Arabic等,這在此文給出的那份非常著名的Caslon字體樣張中可見。另外此樣張是1734年發布的而不是文中標註的1728。而將Caslon稱為『「過渡」字體和「現代」字體的鼻祖』似有拔高之嫌,可參看十七世紀末「國王的羅馬體」的設計與影響。
沒想到8年前的舊文還會有人看啊,哈哈。你提的建議很好,多謝指正!
“猝於1833” 和 “猝於1869” ,這裡應該是用 “卒” 還是 “猝” 呢?
錯字已改。多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