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设计和视觉文化

目录归档: 公共

从《一九八四》看书封面设计

历年来的《一九八四》的版本。Image: BBC
我们正式开始实验图片幻灯片展示(slideshow)作为辅助图片展示方式,这样可以多图充分展示某一主题。您可以使用导航器或者直接点击图片切换。用 RSS 的朋友看不到这个工具,所以建议大家上网站来读,以取得较好的浏览效果。如果有什么建议,欢迎留言。

BBC 4 近期播放了四集关于书籍的纪录片,讲述了从远古时代到今天的书籍历程。在英国和有英国代理的朋友可以通过 BBC iPlayer 收看到这些纪录片Ku6 收看地址)。影片第四集讲述了英国企鹅出版社(Penguin Books)从1950年代出版简装书开始对阅读产生的影响,着重介绍了企鹅出版社著名的封面设计历史。故事以乔治 · 奥威尔的反应政府极权的名著《一九八四》讲述了封面设计和社会发展互相影响的历史。

继续阅读

V&A Isotype 展览照片

我们在《Isotype:信息设计的起始》一文提到伦敦 V&A 博物馆的 Isotype International Language Picture 展览。昨天去了一趟展览,有很多原始的文档,追溯到早期的 infographics,拍了以下的照片。光线昏暗,照片质量欠佳。

继续阅读

Isotype:信息设计的起始

Otto Neurath 提出的,由 Gerd Arntz 设计的 Isotype 标志。Image: gerdarntz.org

伦敦 V&A 将于12月开始进行 Isotype International Language Picture 的展出,我才回想起来以前谈到图像符号(pictogram)的时候,另一位作者 Shi Yuan 说到的 Isotype。Isotype 全称「International System of TYpographic Picture Education」(国际文字图像教育系统),由奥地利哲学家和社会学家 Otto Neurath(奥图 · 纽拉特,1882—1945)在1925年发布。这一系统的提出目的是为了利用「语言似的」图形设计,达到教育目的。尽管这一系统本身并未成功,但对公共设计影响深远,成为后来公共交通、国际活动、公共场所等图形设计的基础。

这一系统开始在维也纳社会经济博物馆(Gesellschafts- und Wirtschaftsmuseum in Wien)研发,Otto Neurath 是当时博物馆馆长,以及该系统主要的提出和理论家。该博物馆作为一个教学博物馆,主要作用是向维也纳市民讲述维也纳的故事。当时的哲学和社会主义思潮使得 Neurath 意识到,要向广大不识字的无产阶级传播知识,图形是最有效的方式。博物馆主张通过图形来讲述事实,而非死板的统计数据。这一被称为「维也纳方法」的表达方式后来由 Neurath 建立的一个平面设计团队不断扩展。

该团队从1929年开始,由德国的木刻师 Gerd Arntz 领衔,设计了一套简化的图形标志,以表示工业、人口、经济、政治等事物,一共超过4000个图形标志,这也就是今天看到的 Isotype 的设计。也是这些设计对当代公共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1930年,该项目标志性的统计图册《Gesellschaft und Wirtschaft 》发布。Isotype 建立了一系列设计准则,比如:将图形设计标准化;图标设计不用透视,以最大化的保存所表现事物的特点;数量用多个多样大小的图标表示,而不是更大的图标,以便可以更准确的比较,等等。

1939年,维也纳团队设计的《Modern Man in the Making》一书的信息图形设计。Image: isotyperevisited.org

二战和纳粹使得这个维也纳团队奔赴世界各地。一部分设计师到了苏联,为苏联政府的五年计划设计图形表述,一些(包括 Neurath 本人)逃到英国,另一些到了美国和荷兰等国,开始以 Isotype 的思想,从事公共信息设计活动。

1971年,Isotype Institute 将档案和设计稿都捐给了英国雷丁大学(University of Reading)字体设计与平面沟通系,这笔资料也是今年伦敦展出的资料主要来源。Isotype 的思想所带来为国际间的不断加深的沟通带来重要影响,由此开始了现在影响全球的图像符号(pictogram)和信息图形(infographics)的设计。

参考

  • Wikipedia
  • http://gerdarntz.org/
  • http://www.isotyperevisited.org/
  • Twyman, M. The significance of Isotype, isotyperevisited.org, 1975

印度卢比新标志

世界主要的四种货币(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圆)标志与新的印度卢比标志

7月15日,印度政府发布了其官方货币印度卢比(Indian Rupee)的新标志设计,成为近期公共设计的焦点之一。该设计由印度天城文字符「र」和英文「R」的笔画设计而成。顶部的横线设计(两黑一白)也呼应了印度的国旗。印度政府称这一设计能够抓住和反映印度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设计师是 Guwahati 印度理工学院(IIT)的 D Udaya Kumar。Kumar 曾就读泰米尔语(印度主要语言之一)文字设计博士学位,就泰米尔字体进行设计和研究。Kumar 的作品酬劳约为5300美金。

继续阅读

鲍勃 · 诺达的地下世界

鲍勃·诺达的代表作之一:纽约地铁标识设计。Image: thisisdisplay.org
本文在《艺术与设计》2010年3月期刊出,文字有改动。感谢 Colourphilosophy 的素材和帮助。本文资料和文献清单已经遗失,在此致歉。

主流报纸对荷兰平面设计师鲍勃·诺达(Bob Noorda)去世的消息反映有点迟缓。《纽约时报》一直到老人去世12天以后才出版讣告,副题是「将现代主义带入地下的设计师」。作为二十世纪将现代主义设计带入大众生活的重要一员,鲍勃· 诺达参与建立了平面设计史上很有影响力的公司 Unimark 工作室,最著名的工作是与 Massimo Vigelli 共同设计了纽约地铁的导航标识。2010年1月11日鲍勃·诺达在米兰因病去世,享年82岁。

鲍勃·诺达1927年生于阿姆斯特丹,曾经参加荷兰陆军,1940年代末在印度尼西亚服役。战后诺达回到荷兰,在 Instituut voor Kunstnijverheidsonderwijs 设计学校完成学业,于1950年毕业。学校功能主义的思想和包豪斯的背景极大地左右了诺达一生的设计理念。诺达不赞成 「深奥的设计」。与那一代的现代主义者一样,他主张简单、有效、逻辑感强的设计。在2005年的一次采访中,诺达提到自己的设计理念:「我相信我的作品是用来沟通的,沟通意味着我在为其他人服务,通过更加易读的文字,让设计更容易理解。但这不是说这样的设计就很沉闷,没得发挥。相反,可能性非常多」。

继续阅读

评论:世博的字体导航设计

刊载于6月号《艺术与设计》,由于诸多批评内容,所以被放在了杂志靠后的「三边联谈」,且成了黑白。现登出原文。

上海世博会在万众期待中,在最后一分钟之前,终于开幕了。对于每日几十万的参观人流,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一座座新奇的场馆。园内公交可以实现远距离运输,但相邻场馆的参观,却仍需要步行。园区内的标识系统尤为重要。
上海世博会的标识系统由日本 GK 设计集团承担。GK 设计在公共标示系统方面具有广泛实践和长期经验,日本诸多城市和大型公共场所都有其作品。GK 集团还担任了1970年大阪世博会、1985年筑波世博会和2005年爱知世博会的标识设计。2009年1月22日,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与日本 GK 设计集团举行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标识系统设计合同签约仪式」。

花费巨资、专家设计,我们理应盼望一个高质量的结果。然而诸多管理、行政等中国国情,使最终的结果逊于期望。一些常识性错误尤为遗憾:部分指示牌把「欧洲广场」的英文错写成了「Asia Square」;部分指示牌和地图被树立在草坪中,使人无法靠近;中英文翻译的不统一等(如「世博」有 expo 和 shibo 两种写法)。

作为持续6个月的超大型活动,标识系统涉及到许多方面和层次,让我们比对往届世博会的设计,逐一分析。

继续阅读

民主程序对设计有意义吗?

维基百科(Wikipedia)中文新首页

今天到中文维基百科内地用户照常无法访问,截图如上),新的首页设计出炉。首页从美学到功能都不能说是十分成功。无论从强烈的「设计」元素,乃至喧宾夺主;到这些设计元素本身的质量,都可以说是从原来的版本的倒退(原来的版本类似的可以参见英文维基)。然而有意思的是,这一设计是经过 Wikipedia 中文社群大量成员积极参与讨论而成的。从关于设计的第二轮讨论看,设计的细枝末节,从排版、字体、用色、图标的设计细节和阴影的使用,等等等等都经过了民主发言、讨论和投票。

维基百科(Wikipedia)英文首页

引起我联想的是昨天在 Twitter 曾经提到的,由陈幼坚先生主笔的香港城市形象标识的升级。这次升级从2008年5月份开始在全市调研,「广泛邀请不同界别人士为「香港品牌」建立共同愿景,包括举行专业民意调查、咨询会、核心小组讨论、工作坊、设立专门网站、比赛等,收集公众的意见和期望」;甚至「参考由国家/地区品牌专家 Simon Anholt 编撰的「城市品牌指数」有关香港的报告,以及使用特设网上调查工具 WebLedge,在互联网上把香港与其他城市作出比较。」最后通过公开招标,最终确定陈幼坚的设计。

香港城市形象标识的更新,右为新标识

这一设计表现了香港新的核心价值,三条彩带的设计代表了可持续发展(蓝天绿地),和红色的狮子山山脊线,「象征香港人‘我做得到’的拼搏精神」。这一从概念到执行都令人愕然的作品,这两天也成为年轻香港设计们的笑柄。

两者都是由众多专业和非专业人士参与的设计,程序上十分民主科学,执行上充分考虑各方意见,有比稿有思想有功能有广度的作品,然而都成了设计上的悲剧。这样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从官僚政治广泛插手,到民众过于热情的参与,很多拥有美好期望的设计计划都毁于一旦。更进一步,大众、多方参与的设计有多大程度是为了科学和民主,以期取得最好结果,而有多大程度是政治家的把戏和广告公司的噱头,令人生疑。设计是多大程度的设计师的专业独裁,和多大程度的广泛听取建议,尺度是一个问题。

DIN1451与车牌字体

世界各国车牌字体

1936年,德国标准协会规定了 DIN1451作为国家工业的标准字体,也包括交通和车辆管理领域。直到2000年,德国开始实行新的车牌标准字体——FE-Mittelschrift。FE 是德语 Fälschungs-Erschwert 的缩写,意为「难以仿造」。设计概念从字母、数字之间的篡改和混淆入手,试图通过字体设计防止修改车牌号码的犯罪行为。比如较易涂改的字母「E」、「F」和「B」中间笔画的高度被刻意设计成不同高度,同时左上角的处理也不一样。「1」不能被轻易改成「L」,「I」也不能变成「1」,「0」和「O」很不一样,「P」和「R」和不能互换。虽然牺牲了字体的美观,高低不平错落无序,但作为实用性第一的车牌字体,无疑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德国新车牌字体:FE Schrift,容易涂改的字母都做了特别设计。部分字型带有衬线,增强了识别性。

继续阅读

旧文:高速公路路标字体:发展和中国新标准

本文刊载于《艺术与设计》2010年2月期。发表时有少量改动。本文感谢金虎的帮助。相关题目我们已谈及多次,近期可参考方宏章的文章

交通部更换高速公路命名办法出台,全国的高速公路路牌开始大面积更换, 引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关于费用的争议。鲜有人注意到的是,路牌的设计也作了大幅修改。新设计包括新的中英文字体、箭头和其他元素的设计,旧标准英文字体 Helvetica 被 FHWA 体(又称 Highway Gothic)代替。对美国视觉文化熟悉的朋友而言,FHWA 应该不陌生,作为美国的旧高速公路标准字体,FHWA 的设计充满了美国味道。它的名字源于美国联邦公路局(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诞生于艾森豪威尔(Eisenhower)执政的1940年代。这款字体的字型设计最初根据民间手工制路牌而来,设计粗糙,完成后也从未进行过路面测试。「它(FHWA)轻率、粗放,缺乏对细节的关注。」字体设计师 Tobias Frere-Jones 评论到。

继续阅读

BBC 新网络视觉系统预览

进行中的新设计。Image: Research Studios

BBC(英国广播公司)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媒体机构之一,一直在新媒体和设计领域领先全球。从它成功的新闻网站到近年来 iPlayer 网络播放平台都成为各国媒体效仿的对象。本周 BBC 发布了新网络视觉系统的预览,阐述了宏大的新概念。两年前我们提到 BBC 的「Global Visual Language 2.0」,项目旨在为 BBC 网站提供新的统一的视觉语言。该项目使用了新的视觉系统,包括网格、字体、颜色和新的播放器等等。

两年后的今天,BBC 决定更上一层楼,决定更新这一网络视觉系统,以期成为再次媒体设计的全球标准。这次的设计试图「创造一种新的设计哲学」、「寻到 BBC 的灵魂」,以及「让 BBC 更加有区别性和识别性」。这次设计 BBC 也邀请了英国著名设计师和字体师 Neville Brody 作为顾问,由 BBC 创意总监 Ben Gammon 与 BBC 用户体验和设计部门共同完成。设计目标的关键词展现出这次设计的雄心:现代英国、时事、强势、独特、领先、综合、通用和最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