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最近开始了名为「Eric Gill: Public and Private Art」的微型展览,展示二十世纪初最伟大的英国艺术家之一的 Eric Gill 鲜为人知的一面。Eric Gill(1882—1940)最为著名的是作为英国标志性字体 Gill Sans 的设计师(参见我们译文)。Gill Sans 横扫英国的巨大成功(英国陆军、BBC、企鹅等等)使得 Eric Gill 的其他作品都被其光芒掩盖。大英博物馆这次就避开字体设计,集中展示了 Eric Gill 的另一才能:雕刻设计师和雕刻师。
目录归档: 人物
Peter Biľak 与 Satya Rajpurohit:印度字体设计访谈
受访/Interviewee:Peter Biľak、Satya Rajpurohit
原载/Original:Peter Biľak & Satya Rajpurohit: Interview on Typography, March 4, 2010, Observatory, Design Observer
图片/Images:Indian Type Foundry、梁海
翻译/Translation:梁海(受 jjgod、eveloque、Eric Liu、Metaphox、Rex Chen 等朋友帮助)。采访者与受访者共同授权 Type is Beautiful 将其译为中文。
译者按:
在汉字与西文之外,印度丰富多彩的本地文字渐渐引起了西方字体设计界的关注。长久以来,印度诸文字复杂的书写方式限制了本地字体排印的发展,但随着 Unicode 与 OpenType 的普及,技术障碍正在慢慢解除。在国内外设计师的努力下,国际水准的印度文字字体已开始涌现。在这个领域,印度有着和中国类似的困境,或许值得参考。更希望这些独特的书写系统有助于开阔大家的视野。
这篇访谈最初发布于一年前,今天看来部分信息已有变动。请关注尾注对于这一年来进展的补充。不少配图中的文字因为缩放或非恰当尺寸的栅格化而变得模糊,没有体现出字体原本的高质量。敬请理解。
Design Observer 编者按:
最近,德国字体设计师 Dirk Wachowiak 找到了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 Peter Biľak 与印度设计师 Satya Rajpurohit,谈谈他们两人最近的合作——Biľak 的字体 Fedra 之天城文版本——以及未来的计划。
中国字体设计新星
《MOMENT 瞬》杂志在11月号连续刊登了两位中国字体设计者的文章,讲述了他们复兴中文字体的心路过程和部分作品,他们是上海的應永會和北京的 Digidea (厉向晨)。在国内字体公司不景气、好字体匮乏的环境下,个体设计师们并没有向糟糕的中文字体妥协,两位年轻设计师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字体设计的希望,他们是新星。
應永會的访谈名为《古为今用,字由心生》,具体文字请去此处。
Digidea 的文章题为《汉字的灵性》,他通过数字化「聚珍仿宋」,探讨了一直被忽视的仿宋字体的灵性。此外他还展示了复刻的康熙字典体。具体文章请去此处。
Isotype:信息设计的起始
伦敦 V&A 将于12月开始进行 Isotype International Language Picture 的展出,我才回想起来以前谈到图像符号(pictogram)的时候,另一位作者 Shi Yuan 说到的 Isotype。Isotype 全称「International System of TYpographic Picture Education」(国际文字图像教育系统),由奥地利哲学家和社会学家 Otto Neurath(奥图 · 纽拉特,1882—1945)在1925年发布。这一系统的提出目的是为了利用「语言似的」图形设计,达到教育目的。尽管这一系统本身并未成功,但对公共设计影响深远,成为后来公共交通、国际活动、公共场所等图形设计的基础。
这一系统开始在维也纳社会经济博物馆(Gesellschafts- und Wirtschaftsmuseum in Wien)研发,Otto Neurath 是当时博物馆馆长,以及该系统主要的提出和理论家。该博物馆作为一个教学博物馆,主要作用是向维也纳市民讲述维也纳的故事。当时的哲学和社会主义思潮使得 Neurath 意识到,要向广大不识字的无产阶级传播知识,图形是最有效的方式。博物馆主张通过图形来讲述事实,而非死板的统计数据。这一被称为「维也纳方法」的表达方式后来由 Neurath 建立的一个平面设计团队不断扩展。
该团队从1929年开始,由德国的木刻师 Gerd Arntz 领衔,设计了一套简化的图形标志,以表示工业、人口、经济、政治等事物,一共超过4000个图形标志,这也就是今天看到的 Isotype 的设计。也是这些设计对当代公共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1930年,该项目标志性的统计图册《Gesellschaft und Wirtschaft 》发布。Isotype 建立了一系列设计准则,比如:将图形设计标准化;图标设计不用透视,以最大化的保存所表现事物的特点;数量用多个多样大小的图标表示,而不是更大的图标,以便可以更准确的比较,等等。
二战和纳粹使得这个维也纳团队奔赴世界各地。一部分设计师到了苏联,为苏联政府的五年计划设计图形表述,一些(包括 Neurath 本人)逃到英国,另一些到了美国和荷兰等国,开始以 Isotype 的思想,从事公共信息设计活动。
1971年,Isotype Institute 将档案和设计稿都捐给了英国雷丁大学(University of Reading)字体设计与平面沟通系,这笔资料也是今年伦敦展出的资料主要来源。Isotype 的思想所带来为国际间的不断加深的沟通带来重要影响,由此开始了现在影响全球的图像符号(pictogram)和信息图形(infographics)的设计。
参考
- Wikipedia
- http://gerdarntz.org/
- http://www.isotyperevisited.org/
- Twyman, M. The significance of Isotype, isotyperevisited.org, 1975
《土耳其进行曲》和埃及字体
《土耳其进行曲》,莫扎特写过,贝多芬也写过,好多作曲家都写过。《土耳其进行曲》和字体有什么关系?就像《土耳其进行曲》和土耳其的关系,没关系。18世纪欧洲文化圈,不论音乐还是字体,都喜欢取个东方味的名字,类似我们今天的标题党。埃及和字体扯不上太多关系,但就有一类字体,被唤作「埃及」。
欧洲人对埃及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情节。古罗马帝国的艳后风流、各大博物馆里的海量藏品、文学电影里的埃及历险……作为最靠近欧洲的四大古文明之一,在西方世界中,看得见,摸得着,去得了。
在字体发展的历史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没有装饰线的字体,有人称为 Egyptian(埃及的)。在字体历史的争辩中,有观点认为大写的无衬线体最早出现于公元前460至前430年的古希腊伯里克利时代的雕塑和碑刻中。在埃及的希腊风格时期,也常常出现在寺院的颁令、墓碑石和出土的陶罐绘纹上,最著名体现这一风格的,是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罗塞塔石碑,高1.14米,宽0.73米,制作于公元前196年,刻有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诏书。石碑上用古希腊字母、古埃及通俗文字和象形文字刻写同样的内容,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鲍勃 · 诺达的地下世界
主流报纸对荷兰平面设计师鲍勃·诺达(Bob Noorda)去世的消息反映有点迟缓。《纽约时报》一直到老人去世12天以后才出版讣告,副题是「将现代主义带入地下的设计师」。作为二十世纪将现代主义设计带入大众生活的重要一员,鲍勃· 诺达参与建立了平面设计史上很有影响力的公司 Unimark 工作室,最著名的工作是与 Massimo Vigelli 共同设计了纽约地铁的导航标识。2010年1月11日鲍勃·诺达在米兰因病去世,享年82岁。
鲍勃·诺达1927年生于阿姆斯特丹,曾经参加荷兰陆军,1940年代末在印度尼西亚服役。战后诺达回到荷兰,在 Instituut voor Kunstnijverheidsonderwijs 设计学校完成学业,于1950年毕业。学校功能主义的思想和包豪斯的背景极大地左右了诺达一生的设计理念。诺达不赞成 「深奥的设计」。与那一代的现代主义者一样,他主张简单、有效、逻辑感强的设计。在2005年的一次采访中,诺达提到自己的设计理念:「我相信我的作品是用来沟通的,沟通意味着我在为其他人服务,通过更加易读的文字,让设计更容易理解。但这不是说这样的设计就很沉闷,没得发挥。相反,可能性非常多」。
小林章讲座记录:英文字体的选择
本次小林章讲座(小林章欧文タイプセミナー)题目为「英文字体的选择有共识但并不存在规则」(欧文フォント選び・基本はあるけどルールはないんた)。到场的时候已经是下午1点15分,讲座错过了一些,全场有100人左右,我只能站在电梯旁。后来主办方提议大家席地而坐,不过在场的听众有些不好意思,就让我乘机挪到了最前线。 小林章讲座中涉及的内容不深,更多的是介绍性内容和轶事。
首先提到的是 Mac 的字体。Apple 为字体投入了不少资金,使 Mac 得以囊括 一些应用广泛的字体。不过话说回来羊毛出在羊身上,大家买 Mac 的时候都已经付钱了。其中小林章就以 Helvetica、Futura、Cochin、Zapfino 的一些应用例子分别做了一些说明。如果经常看 Type is Beautiful 的话,应该知道 Helvetica 和纽约地铁的故事;宜家改变Futura字体;Dior 的 logo 字体采用Cochin;Zapfino 在德国的一些明信片上经常看到。在2003年,小林章与 Zapfino 的设计者 Hermann Zapf 共同重新设计了这款字体。
新时代,新字体 / Martin Majoor 和 FF Scala
Martin Majoor,荷兰字体设计师,平面设计师,(1960年10月14)在读大学之前就已经接受多年的字体设计和字体排印专业训练,大学期间就曾经设计一套衬线字体,由于不够成熟并没有公开发行,但是期间一直对于衬线和无衬线之间历史和形态的相互关系进行初步研究,这些设计研究对于他今后设计字体都有直接的影响,大学毕业之后开始在荷兰的 Océ 设计公司从事字体排印和字体设计工作,1987 年他在 Utrecht 的 »Muziekcentrum Vredenburg« 设计工作室谋到了一个平面设计工作,这个设计工作室是荷兰最早使用电脑设计并且率先采用电脑印刷输出的工作室。
Roman 与 Italic 的故事
顺着上次 Black Letter 的故事线索,我们继续说说中世纪过后,意大利文艺复兴所诞生的两种影响深远的「书体」:Roman 和 Italic。我觉得把他们称为「书体」似乎更为合适。对比中文,我们有篆书、隶书、楷书等等,在某一具体的书体之下,再按照书法者的名字等细分为某某体。概念明晰了,我们就开始说故事吧。
Roman
14至15世纪,意大利的文人们追随着彼特拉克对于传统文化的复兴之志,在日常书写和出版物中,广泛采用了一种他们所认为具有「罗马风格」的手写字体。通过检索古代文献,他们重新发现了11世纪查理曼时期留存于修道院的早期小草书体。时任罗马教廷秘书的布拉乔利尼 1,发明了一种新的字体:采用了卡洛林小草书体的小写字母;对于大写字母,则取自古罗马的石刻大写体。另一位文人尼古力 2 吸取了 Black Letter 的连笔法则,通过倾斜字母的角度,加快了书写的速度,成为了 意大利体(Italic)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