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字体设计师:徐学成。(摄影:厉致谦)Read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obituary
here.
中国第一代字体设计师徐学成先生于 2019 年 11 月 1 日清晨 5 时 45 分过世,享年 91 岁。
徐学成 1928 年(民国 17 年)出生于江苏武进,1964 年毕业于华东艺专美术系,先后在上海新知识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从事书籍装帧工作。1960 年,徐学成调入刚刚成立的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字体研究室,成为中国第一代职业字体设计师。在印研所,他参与了简化字的笔形设计规范工作,与周今才一起主持了黑一、黑二体的设计,主导了宋黑体、宋七体等的设计。在外部信息匮乏的环境下,他与同事们从零开始,摸索出了中国最早的字体设计流程与方法论。
继续阅读
2011 年在 ATypI 大会。来源:Luc Devroye2018 年 11 月 23 日,荷兰字体设计师赫拉尔德·因赫尔(Gerard Unger)逝世,享年 76 岁。
因赫尔是马修·卡特(Matthew Carter)和埃里克·施皮克曼(Erik Spiekermann)的同辈,也被荷兰设计师弗雷德·斯迈耶尔斯(Fred Smeijers)称作「继扬·范克林彭(Jan van Krimpen)和布拉姆·德杜斯(Bram de Does)之后,荷兰字体设计的文化大使」。他出生在热金属铸排机的末期,成长在照相排版年代,又亲历了桌上出版革命的风雨,可称继往;在字体设计上始终追求实用技术与美学形体的结合,积极在当代字体行业中发光发热,是谓开来。本文将以因赫尔的字体作品为主,为读者简明介绍一下他的一生。
继续阅读
不来梅印刷坊书籍(图:Christian Hesse Auktionen)二十世纪早期的德国见证了海报艺术、书籍艺术的兴起,商业平面设计初现雏形,但这段过渡时期的历史却往往被扬·奇肖尔德(Jan Tschichold)或者保罗·伦纳(Paul Renner)等早期现代主义者的革新光环盖过。本系列文章重点关注这些过渡时期的艺术家和早期设计师们,也希望他们的思想、作品与遭遇能予后来人以启发。
德国的不来梅印刷坊(Bremer Presse)在 1911–1939 年运作期间印制的书籍,版式装帧之精湛考究,至今仍受到众多藏书家的追捧。那时,奇肖尔德一代人还未成年,现代主义的文字排印和平面设计尚在襁褓之中,不来梅印刷坊的作品可谓德国书籍设计最早的行业标杆。而它的主要运营者威利·维甘德(Willy Wiegand)则对印刷坊的工作模式、书籍选题、装帧设计、以及生意的兴衰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继续阅读
虽说早在十三世纪末人们就发明了最原始的眼镜,但在科学的视力检测和验光技术没有成熟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配一副合适的镜片依然要靠运气。如果你是一位十八世纪的近视眼,只能在店里有限的镜片选择中不断试戴,或者在街上找到一位在不同小镇之间卖镜片的商贩,他只会根据你的年龄大约猜测一下近视程度,挑一副镜片给你。
那么,视力检测的系统理论以及它催生的产物——视力表,是何时出现的,视力表上的视标(optotype)设计又有何讲究呢?
继续阅读
编者按:对设计史的回望,不只是对设计大师、标志性作品的列表式、图流式总结,也不应止步于单一叙事基调下对某一时代的感怀。当我们向包豪斯、现代主义、商业设计传奇投去崇敬的目光时,不妨深究一番它们在所处时代中扮演的真实角色。
2017 年 12 月 4 日,俄裔美籍设计师伊万·谢梅耶夫(Ivan Chermayeff)在纽约家中逝世,享年 85 岁。
中国读者对谢梅耶夫这个名字可能不太熟悉,但多少都见过他经手的作品。谢梅耶夫在 1957 年与他的同学汤玛斯·盖式玛(Thomas Geismar)成立平面设计事务所 Chermayeff & Geismar,自此踏上了平面设计历史上的传奇之路。Chermayeff & Geismar 的作品在美国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摩根大通银行的蓝色八角形、国家地理杂志的黄方框、NBC 的七彩孔雀、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公司(PBS)的正负人头像、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的花瓣、美国两百年国庆的红蓝星……甚至他们昙花一现的作品、泛美航空的视觉识别系统,到现在也是设计师收藏的热门对象。这些视觉识别系统和 logo 超越了那个时代的当下。谢梅耶夫和盖式玛也不仅仅是两位设计师,而成为了那个时代视觉集体记忆的缔造者。
如果读者以为伊万·谢梅耶夫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励志典型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继续阅读
Wolfgang Weingart 海报设计对特定时期的设计风潮的理解往往离不开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时代趋势的追溯,历史巨轮循环往复间常有相似趋势以及离经叛道者的探索。1960 至 70 年代,崇尚简约、理性、网格设计的瑞士国际主义设计风格(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Desgin / Swiss Design)风靡全球,其影响力跨越空间,从欧洲蔓延到美洲,成为当时商业设计中最流行的设计风格;同时也跨越时间,当时的设计成果在当下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公共交通系统的标识,跨国企业视觉识别系统,还有手机、电脑等人机交互界面。
现代化的风格——无衬线字体、干净利落的几何构成、遵循优美比例的网格系统、整齐划一的品牌标识,对一些设计师来说,却是一种无聊中庸。1970 年代开始,一批教育者、设计师、艺术家打破严谨、理性的网格,对图像、文字排版进行实验性探索,进一步探索美与丑之间的动态的平衡。这是新浪潮设计的历史背景,这种风格兴起之时正是朋克文化渗透各种文化领域之时,其精神内核也是源自朋克精神的质疑与反叛,因此又称为瑞士朋克风格(Swiss Punk)1。
继续阅读
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广州国家广告产业园和广州美术学院主办的「魏因加特的文字设计」中国巡展将于 9 月 15 日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揭开首展序幕,展览将持续至 2017 年 10 月 8 日并于今年 10 月至 12 月巡展至上海和广州。Type is Beautiful 为本次巡展的媒体合作方之一。
活跃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瑞士平面设计师与设计教育家沃夫冈·魏因加特(Wolfgang Weingart)在瑞士国际主义风格的基础上,打破了媒介与技术中的限制和常规,在设计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铅活字排印、底片拼贴等媒介与手段开创了全新的平面设计语言,他通过设计教学与实践影响了从世界各国慕名而来的年轻设计师,其中来自美国的设计师将被称为「新浪潮」的文字设计从瑞士巴塞尔带到了北美。这股浪潮与彼时在美国兴起的后现代主义相呼应,对当代平面设计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次展览得到了苏黎世设计博物馆(Museum für Gestaltung Zürich)的大力支持。苏黎世设计博物馆藏回顾总结了魏因加特几十年以来的所有作品,通过这次展览在中国大陆第一次也是最完整地介绍魏因加特的设计作品。超过 200 件由魏因加特捐赠的设计作品、过程手稿及其学生作品将在本次巡展中展出。
继续阅读
著名的艺术评论家、作家、画家 John Berger(约翰·伯格)近日去世,享年 90 岁。Berger 早年学习、从事绘画,后来从教授绘画转而进行艺术评论,以观点独特、犀利,表达直接、引人著称。后来凭借《Ways of Seeing》(观看之道)系列纪录片及配书,成为英国左派(马克思主义)重要的艺术评论家,影响深远。
Berger 将自己对图像、文字的见解深入至自己写作、出版的书中。从「讲故事者」的角度,Berger 通过深度合作来进行自己的每一本书制作,让自己的想法可以和其他作者、设计师、编辑和摄影师充分交流,以通过多元的手法来完成一个统一的主题论述。我们因此从设计角度选择了三本书,介绍 John Berger 的思想和书籍。
继续阅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四书·大学》
你可以说这只是一张普通的明信片而已。但这的确是一张不同寻常的明信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