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设计和视觉文化

目录归档: 书刊

《Tages-Anzeiger》落选的新设计(续)

Image: fhzdesign.blog.sohu.com

方宏章在 blog 上发表了另一篇关于《Tagas-Anzeiger》的新设计,同样也是落选的方案。由美国人 Brian O’Connor 设计。

《Tages-Anzeiger》落选的新设计

左为旧版设计,右为新版设计。Image: iA

Hi-iD上看到的消息。瑞士苏黎世出版的全国性德语报纸《Tages-Anzeiger》(每日导报)于近日完成了新版设计,由 Tom Menzi 操刀。但今天要提《TA》的重新设计方案中参加投标的一个,由基于苏黎世和东京的 iA(InformationArchitects)操刀,因为他们新颖的设计思路,我觉得有必要在众多重新设计报纸的 project 中提起,即便他们没有获得这个项目。正如他们说的:这是一个美丽的失败故事。

继续阅读

字体的发展与国家形象

九月份在《艺术与设计》杂志刊登的文章,现在贴出来。这是原来的版本,可能与印刷版有部分差异。在此再次感谢参与校对的宋敏、杜钦和卢涛三位朋友。另外加上了参考书目和插图。

本文作者为 Rex Chen 和 Shi Yuan,请勿转载。谢谢。

尽管字体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最早期,与文字和书写的萌生同时出现,但现代意义上的字体排印(Typography)严格来说,是从十五世纪德国的约翰内斯·谷登堡(Johannes Gutenberg)发明活字印刷术开始的。从这一时期开始,批量印刷成为可能,而金属铸的字体也取代各地的手写体,成为主要的传播载体。自此开始,不同地区的字体发展也走上了独立而又互相影响的道路。随着国家主义在现代的盛行,各国政府和设计师们开始重视字体的国家形象问题,于是纷纷回顾自己的历史,试图在过去的发展中寻到符合国家和民族气质的字体。受这种国家化运动的影响,很多国家形成了与本国形象相辅相成的字体特色,从英国的商业和传统的结合,到德国的机械和实用,以及瑞士的平和、中立等等,字体成为展示国家形象直观而有效的工具。本文按时间顺序,试图把握代表各国形象字体发展的决定性历史时期,回顾各国标志性字体的特点环境、来源和发展。

文艺复兴与手写体:意大利字体

卡洛琳小写体(Carolingian minuscule)和数字版Nicolas Jenson SG 的比较。Images: belmont.edu; identifont.com.

十五世纪的意大利是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心。当时的意大利各个城市都处于自治状态,城市独裁者们都贪图玩乐,一心想要摆脱宗教传统对他们的束缚。因此这些城市的文艺环境十分宽松,当局鼓励和提倡描写世俗生活的作品,而非一味的表现宗教的神圣,这一社会环境为整个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色彩奠定了外部基础。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的彼特拉克(Petrarch)大力歌颂个人性的伟大,认为世俗的成功与跟上帝关系并不相互违背,相反是上帝赋予了人类巨大的智慧和能力,人类理应在世间充分享用这些天赋。他对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道德伦理和文化十分崇尚,认为古代才是人性最灿烂的时刻。

继续阅读

稿件刊发

《艺术与设计》杂志邀我和史源写的文章《字体里的国家故事》在最近的9月期刊登出来了,稿件做为杂志本期特辑「国家形象,设计塑造」的一部分。文章不长,以时间顺序简述了各国代表性字体和国家形象的来龙去脉,面向大众读者,有兴趣的各位可以购买来看看。

这里谢谢杂志、宋编辑和各位审过稿的朋友。

2009度企鹅封面设计奖揭晓

2009度获奖作品。作者依排名为(左至右,上至下):Peter Adlington、Jia Ying Gnoh、Edward Essex 和 Lucy Pritchett。Image: penguin.co.uk

6月8日,企鹅出版社宣布了2009年度企鹅封面设计奖(Penguin Design Awards)的获奖者,第一名是 Peter Adlington,第二名 Jia Ying Gnoh(马来西亚华人),第三名由 Edward Essex 和 Lucy Pritchett 共享。这次比赛要求参赛者重新为 Donna Tartt 的1992年出版的畅销小说《The Secret History》设计封面。活动评委包括企鹅设计部主管 Jim Stoddart 和 John Hamilton、作家 Hari Kunzru、平面设计师 Jonathan Barn brook、Frith Kerr 和 Amelia Noble。

继续阅读

推荐:企鹅(Penguin)设计系列

Image: 套套卢

英国企鹅出版社(Penguin Books)的封面设计一直被奉为经典,近几年随着出版社60周年纪念和现代主义的重新流行,企鹅的设计再次被广泛传诵。一直想写关于它的文章,但一直偷懒至今。今天通过方宏章的 blog 推荐,看到了套套卢上面连载的关于企鹅出版社设计的文章,涵盖了历史、现状和人物访谈,十分优秀,推荐给大家。

《纽约客》:慢设计与实用主义

伦敦的街头报摊随处可以看到《纽约客》(New Yorker)杂志。这本将近四分之一是在讲述纽约文化新闻的杂志原本注定了它的本地性,但这却远远无法阻挡它的魅力风靡全球——近100万订阅量中仅有16万来自纽约。大都市精英知识分子的定位为其带来了大量优秀的记者和作家(著名的如E. B. 怀特、伍迪·艾伦和苏珊·桑塔格),大量的长文报道向美国的中上层知识分子讲述着他们应该关注的社会话题。这本1925年创办的杂志尽管已经度过了80多年,但今天已然充满锋芒具有活力。《纽约客》现在「早已成为美国人社会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成为纽约乃至美国知识分子的一个象征。」

1925年2月21日第一期和2009年6月1日上周期。

继续阅读

Type Discovery: Ludwig, 19世纪与21世纪

Image: OurType.be

Ludwig 由荷兰设计师 Fred Smeijers 设计,今年由 OurType 出版。这是一款当代对19世纪的非衬线体的理解的产物,充满了早期非衬线体的不羁性格。Smeijers 同时也是《Counterpunch》一书的作者,这是一本关于16世纪铅字设计与现代应用设计的书,1996年由 Hyphen Press 首发行,准备今年夏天出版第二版。

Times New Roman 的故事

《泰晤士报》的英文名称 The Times,诞生于1785年,创始人是约翰·沃尔特(John Walter)。The Times 中文直译过来应该是《时报》。然而它的译名却变成与读音相近,但毫无关联的「泰晤士河」(River Thames)一样。由于约定俗成的关系,错译保留至今。诞生之初,这张报纸的名称是《世鉴日报》(The Daily Universal Register)。1788年1月1日,正式改为 The Times。《泰晤士报》是世界上第一张以「Times」命名的报纸。由于长期以来《泰晤士报》一直是英国中右翼的主流大报,在其他地区和国家出现了大量跟风命名者,如《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为了区分出来,《泰晤士报》有时被英语使用者称为《伦敦时报》(The London Times)。

继续阅读

Short Run 展览与 St Bride 图书馆

Gaberbocchus Press 1949年出版物《The Eagle & The Fox & The Fox & The Eagle》样张,点击看细节。

毗邻伦敦著名新闻业大街 Fleet Street 的 St Bride 图书馆是著名的印刷字体排印的机构,始建于1895年,St Bride 是著名的伦敦印刷学院(LCC,现伦敦传媒学院)前身,现在是以举办印刷和设计为主活动的文化机构和图书馆。之前和 Shi Yuan 一起去 Jost Hochuli 讲座,由于是晚上,没有细看。今天「Short Run」展览最后一天,顺便一游。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