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设计和视觉文化

谢幕的胶囊塔:流动性的辩证

中银胶囊塔。图:Alex Rerh

2021 年 5 月,由黑川纪章设计的位于东京银座的标志性建筑中银胶囊塔(中銀カプセルタワービル)再度面临被拆除的命运。上一次建筑因老化而差点拆除时,大师黑川本人还在世,提出「用新的胶囊替换老化陈旧的就可以」,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勉强将其保留。自从 2007 年黑川去世,地皮也卖给了对冲基金,这次没人能阻挡它的命运了。

继续阅读

Vojtěch Preissig:一名爱国者

Vojtěch Preissig 自画像

西欧、尤其是德国的设计史,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是设计史书写的主要题材。但很少有人会去发掘历史的另一面⸺东欧。事实上,东欧国家的设计发展史虽然与西欧不无相似之处,但因其独特的文化、历史和政治经济环境而更令人寻味。设计师沃伊捷赫·普雷西格的同名传记 Vojtěch Preissig 可以为我们打开进入东欧设计,尤其是捷克设计的大门。他是一位插画家、艺术总监、设计教育家和字体设计师,也是一位身体力行、为捷克斯洛伐克的民族独立和反法西斯战争献出生命的爱国者。

继续阅读

十年磨砺之作:复刻字体 Heldane

© Klim Type Foundry

位于新西兰的 Klim Type Foundry 在 2019 年 12 月发布了一款衬线字体家族 Heldane。这套字体从 2014 年正式动工,基于十六世纪荷兰和比利时刻字工的作品而设计,特别是亨德里克·范登基尔(Hendrik Van den Keere)和西蒙·迪克林(Simon de Colines)的活字。它拥有诸多 OpenType 特性和变体字形,提供标题和内文两种视觉优化字形,各分三个字重及配套的意大利斜体。Heldane 是 Klim 出品的衬线字体中最为野心勃勃者,创始人 Kris Sowersby 也称其研究和设计的全程「耗费十余年心血」。

继续阅读

透明、无菌、纯粹:现代主义设计的秩序迷恋

Revista Nacional de Arquitectura, No. 126, 1952
Read the English version on our Medium page.

「透明性」的概念,平面和工业设计师们都并不陌生。这个说法在平面设计里或可追溯至上世纪早期由沃德(Beatrice Warde)撰写的《论水晶高脚杯,或印刷应当隐形》(The Crystal Goblet, or Printing Should be Invisible)一文,又或者是世纪中期各路现代主义大师们反复念叨的、作为信息载体的排版设计的所谓「中立性」(neutrality)。在工业设计上,这个概念则更加烂大街:自卢斯(Adolf Loos)发表《装饰与罪恶》后,对透明性的追崇似乎愈演愈烈,终于演化成以乌尔姆设计学院(HfG Ulm)为中心的「形式追随功能」。借 Hi-ID 博客一语,透明性是通过构建逻辑和使用者心目中的内外一致性(integrity)来达成的,即不仅要达到「看得透」的物理透明性,还要做到「构造符合简单逻辑、能被方便抽象理解」的现象透明性。

但若要深究设计师对透明性如痴如醉的来源,恐怕还得回到建筑。克罗米娜(Beatriz Colomina)在《X 射线建筑》(X-Ray Architecture)一书中提到,玻璃为上世纪早期建筑带来的透明性,是一种全新的感官体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在 1921 年做的弗雷德里希街大楼(Friedrichstrasse Skyscraper)方案中,对「钢架结构为骨、玻璃为皮」的渴望就流露得无比清晰。同时,对透明性本身的迷恋可能还来自于一个意外的因素:当时肆虐欧洲的肺结核,以及同一时期出现的 X 射线成像技术。任何遮挡和障碍都会在 X 光机的镜头面前消失,仅将留下射线不可穿透的内脏器官。而密斯的 1921 年草图,则像极了一张给某种「高楼原型」拍的 X 光片。玻璃在与具有穿透力的视线联姻之后,成为了某种「建筑 X 光」,从此与医疗和救命结下深远的关系。

继续阅读

末世感叩击:《新世纪福音战士》的文字世界

(图:evangelion.co.jp ©カラー/Project Eva. ©カラー/EVA製作委員会 ©カラー.)
本文原由作者以英文发表于 Font In Use。中文由 Skye Mok 初译,经作者审校后发布。作者特别感谢周建豪(Francis Chow)对 Matisse 字体的设计过程的详情解答。

由庵野秀明创作并执导的跨媒体制作《新世纪福音战士》(Neon Genesis Evangelion,常通称 NGE,或简称为 EVA)由四大部分组成:一部26集的动画连续剧(1995 年),两版改编电影(1997 版及 2007 起的新版四部曲)及漫画(1995–2013 年)。剧集设定在后末日时代的要塞都市「第三新东京市」,围绕着少年碇真嗣展开。他受雇于关系疏远的父亲,加入神秘军事组织 NERV,与其他同龄少年少女一起驾驶巨型生物机器人「EVA」,与被称为使徒的怪物展开战斗。

EVA 开始只是一部典型的机甲动画,但逐渐发展成对机甲题材的存在主义解构,立刻赢得了批评界的赞誉。它长盛不衰的人气催生了大量的衍生漫画、改编小说、游戏、联名广告,甚至柏青哥赌博机;这些风靡也逐渐将 EVA 渗透到日本文化之中,最终受到了全日本乃至全球范围内的追捧。EVA 所用的视觉元素都成为了文化语汇,这里面就包括其主题字体:Matisse EB。

继续阅读

Steglitzer Werkstatt:现代商业设计事务所的初露头角

二十世纪早期的德国见证了海报艺术、书籍艺术的兴起,商业平面设计初现雏形,但这段过渡时期的历史却往往被扬·奇肖尔德(Jan Tschichold)或者保罗·伦纳(Paul Renner)等早期现代主义者的革新光环盖过。「包豪斯以外:现代主义的另一面」系列文章重点关注这些过渡时期的艺术家和早期设计师们,也希望他们的思想、作品与遭遇能予后来人以启发。

在系列的前两篇文章中,Emil Rudolf Weiß 承担起了从书法和装帧艺术到商业出版生产的过渡,Willy Wiegand 则为书籍工艺设下了高入云端的标杆。然而魏玛德国时期的平面设计发展之迅猛,并非仅仅归功于这两人,更是得益于小规模私人印刷和大规模商业印刷的紧密结合。本文要介绍的施泰格利茨工作坊(Steglitzer Werkstatt)虽然只运作了三年,算是昙花一现,但它可以说是那时最早、也在商业上最成功的「平面设计事务所」。它的三位主创设计师格奥尔格·贝尔韦(Georg Belwe, 1878–1954)、弗里茨·赫穆特·埃姆克(Fritz Helmuth Ehmcke, 1878–1965)和弗里德里希·威廉·克罗伊肯斯(Friedrich Wilhelm Kleukens, 1878–1956)除了在施泰格利茨工作坊发光发热,也在各自的一生中对平面设计职业的发展做出了可观的贡献。

继续阅读

赫拉尔德·因赫尔(Gerard Unger, 1942–2018):继往开来的字体设计师

2011 年在 ATypI 大会。来源:Luc Devroye

2018 年 11 月 23 日,荷兰字体设计师赫拉尔德·因赫尔(Gerard Unger)逝世,享年 76 岁。

因赫尔是马修·卡特(Matthew Carter)和埃里克·施皮克曼(Erik Spiekermann)的同辈,也被荷兰设计师弗雷德·斯迈耶尔斯(Fred Smeijers)称作「继扬·范克林彭(Jan van Krimpen)和布拉姆·德杜斯(Bram de Does)之后,荷兰字体设计的文化大使」。他出生在热金属铸排机的末期,成长在照相排版年代,又亲历了桌上出版革命的风雨,可称继往;在字体设计上始终追求实用技术与美学形体的结合,积极在当代字体行业中发光发热,是谓开来。本文将以因赫尔的字体作品为主,为读者简明介绍一下他的一生。

继续阅读

Willy Wiegand:不来梅印刷坊与德国书籍工艺的标杆

不来梅印刷坊书籍(图:Christian Hesse Auktionen
二十世纪早期的德国见证了海报艺术、书籍艺术的兴起,商业平面设计初现雏形,但这段过渡时期的历史却往往被扬·奇肖尔德(Jan Tschichold)或者保罗·伦纳(Paul Renner)等早期现代主义者的革新光环盖过。本系列文章重点关注这些过渡时期的艺术家和早期设计师们,也希望他们的思想、作品与遭遇能予后来人以启发。

德国的不来梅印刷坊(Bremer Presse)在 1911–1939 年运作期间印制的书籍,版式装帧之精湛考究,至今仍受到众多藏书家的追捧。那时,奇肖尔德一代人还未成年,现代主义的文字排印和平面设计尚在襁褓之中,不来梅印刷坊的作品可谓德国书籍设计最早的行业标杆。而它的主要运营者威利·维甘德(Willy Wiegand)则对印刷坊的工作模式、书籍选题、装帧设计、以及生意的兴衰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继续阅读

Emil Rudolf Weiß:书法和装帧艺术的设计职业化

提起二十世纪早期的德国平面设计,不少读者可能马上会想到扬·奇肖尔德(Jan Tschi­chold)或者保罗·伦纳(Paul Renner),他们似乎代表着先锋、简练、理性和机械化生产。与之相反,彼时的手工艺术家和匠人则是落后、繁复、感性和小规模劳作的代名词,必是他们唾弃的对象。但事实远非如此——二十世纪早期的德国见证了海报艺术、书籍艺术的兴起,商业平面设计初现雏形。艺术家、书法家们有的把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总结出版、给平面设计打下了理论基础;有的开设课堂,把他们的知识传授给平面设计师;有的更直接投身业界,成为首批平面设计师。这一「理论–教学–实践–传播」的链条对平面设计无疑意义重大,但这段过渡时期的历史却往往被早期现代主义者的革新光环盖过。我们将在近期刊发一系列文章,重点关注这些过渡时期的艺术家和早期设计师们,也希望他们的思想、作品与遭遇能予后来人以启发。

继续阅读

谢梅耶夫们的时代:包豪斯的形象架空与美国冷战现代主义

编者按:对设计史的回望,不只是对设计大师、标志性作品的列表式、图流式总结,也不应止步于单一叙事基调下对某一时代的感怀。当我们向包豪斯、现代主义、商业设计传奇投去崇敬的目光时,不妨深究一番它们在所处时代中扮演的真实角色。

2017 年 12 月 4 日,俄裔美籍设计师伊万·谢梅耶夫(Ivan Cherma­yeff)在纽约家中逝世,享年 85 岁。

中国读者对谢梅耶夫这个名字可能不太熟悉,但多少都见过他经手的作品。谢梅耶夫在 1957 年与他的同学汤玛斯·盖式玛(Thomas Geismar)成立平面设计事务所 Chermayeff & Geismar,自此踏上了平面设计历史上的传奇之路。Chermayeff & Geismar 的作品在美国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摩根大通银行的蓝色八角形、国家地理杂志的黄方框、NBC 的七彩孔雀、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公司(PBS)的正负人头像、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的花瓣、美国两百年国庆的红蓝星……甚至他们昙花一现的作品、泛美航空的视觉识别系统,到现在也是设计师收藏的热门对象。这些视觉识别系统和 logo 超越了那个时代的当下。谢梅耶夫和盖式玛也不仅仅是两位设计师,而成为了那个时代视觉集体记忆的缔造者。

如果读者以为伊万·谢梅耶夫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励志典型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继续阅读

关于

Avatar photo
The Type 编辑,交互和平面设计师、设计史研究者。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