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邻伦敦著名新闻业大街 Fleet Street 的 St Bride 图书馆是著名的印刷字体排印的机构,始建于1895年,St Bride 是著名的伦敦印刷学院(LCC,现伦敦传媒学院)前身,现在是以举办印刷和设计为主活动的文化机构和图书馆。之前和 Shi Yuan 一起去 Jost Hochuli 讲座,由于是晚上,没有细看。今天「Short Run」展览最后一天,顺便一游。
* ?php $author = get_the_author(); ? */>* ?php _e("$author") ?*/> * ?php _e('的文章存档') ? */>
Short Run 展览与 St Bride 图书馆
一个时代的终结:设计师共和关闭
本周二,英国著名设计团体设计师共和(The Designers Republic,tDR)的创始人 Ian Anderson 通过《Creative Review》宣布,23年历史的设计师共和停止经营。近来在英国设计界一直传闻设计师共和经营困难,现在终于得到证实。关闭的理由包括:损失了重要客户、最近的比稿失利、大客户拖欠款项,最后导致无法经营。Ian Anderson 谈到「广告公司模式(Agency Model)」,即通过客户经理与客户沟通的模式,这一模式最终使这个设立在小城 Sheffield 的小公司错误改变了路线,走向灭亡。
创建于1988年的设计师共和曾是最领先的设计团体,其风格代表了一个数码设计时代:色彩丰富趣味十足、与日本元素结合、堆积负字距的 Helvetica 等等标志性风格带来的强大视觉冲击力影响了全球无数的设计师,许许多多的设计团体、设计师们疯狂拷贝这一风格,也有无数的设计爱好者从此步入职业生涯。设计师共和的最大遗产,当属其带出设计师们:包括创立了 Build 的 Michael C Place(曾在纪录片《Helvetica》上受访)、创立了 Universal Everything 的 Matt Pyke、Sanderson Bob、创立了 Kiosk 的 David Bailey 、创立了 Human 的 Nick Bax 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团体仍然代表着英国设计不断创新,仍然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2006年,设计师共和获选英国100大最酷品牌。此后,设计师共和开始走下坡路,变得陈旧缺乏活力,其代表风格最终使其成为浮躁的快餐设计文化的象征,再无法与不断涌现的新团体竞争,最终走向死亡。设计 Blog 报道这一标志性事件的标题都是「设计师共和万岁」,跟贴是许许多多设计师自己的故事:在大学的模仿它的风格;因为它买下第一份 Photoshop;它成为选择做设计师理由,读起来无不令人伤感。可喜的是,Ian Anderson 仍然表示可能会重来:「我想让设计师共和回到从前那样——直接与客户对话,而不是通过客户经理。我从来就没有喜欢过广告公司模式,真正好的创意不会从那里出来。」
「共和死了,共和万岁。」 Ian Anderson 望着窗外的晴天说到。
为民主而设计
不知道今天大家有没有看美国新总统奥巴马就职典礼,如果错过了没看,那么就看看选举背后美国图形艺术协会(AIGA)所做的工作吧,或许会更有意思。
1998年, AIGA Design for Democracy (为民主设计)成立,旨在通过设计加强政府沟通手段的效果和效率,增强民众与政府间的互信以及民众的参与度。AIGA Design for Democracy 在2000年在伊利诺伊州的次级选举上小试身手之后,在2005年正式与美国选举协助委员会(EAC)合作,参与到全国的选举上来。
AIGA Design for Democracy 最影响力的设计是对选票的重新设计。或许2000年选票设计的引起的风波还有人记得,当年因为佛罗里达州棕榈滩县的选票设计由于候选人序列和打孔点设计上不清晰,误导了部分选民,部分导致戈尔的失利,联系布什当选后的种种,倘若设计真的是关键原因的话,那么「设计失误导致整个世界遭了八年布什罪」的结论显得并不会太离谱,这大概也是史上糟糕的设计所带来的最大代价。
Mac OS X 默认中文字体
这个题目大概只适用于技术限制较大的网页设计师。不过花了很多时间都得不到答案,放上来大家参考。
总的来说 Mac OS X (下简称 Mac)的中文字体在显示上来说是很优秀的,以细黑为主要的特点,默认行距适中,在各个尺寸都清爽美观,这一点熟用 Mac 的人应该都清楚。由于其细黑特点,虽然在大尺寸上略显单薄,但在小尺寸上灰度却比其他中文字体更胜一筹,因此也成为网页设计中不二的中文字体选择。
很少人注意到这个问题,是因为中文网页的主体英文字体是 Arial、Tahoma 和 Vernada 等非衬线体,在默认字体为 sans-serif 时,默认的中文字体即是这种细黑体。但当默认英文字体是 Georgia、serif 等衬线字体时中文就变成了宋体,宋体在小尺寸下太弱,想要换成默认细黑体的时候却难到了我——找不到这种细黑体。
How Very Tokyo
作为2008日英年的项目,十四位英国设计师受邀解读自己与东京的关系,制作了一系列主题海报,十二月份在展览「How Very Tokyo」上展出。受邀设计师包括 Bibliothéque、 Browns、 North、 Graphic Thought Facility 和 Spin 的在英国很有影响力的团体。现在海报已经进行发售,价格为23英镑(人民币250)
Type Dicovery: King’s Caslon
为「When in doubt, use Caslon.」的传奇趁热打铁。两篇 Caslon 介绍之后说一下2007年推出的最新的 Caslon 系列——King's Caslon,由著名的字体设计公司 Dalton Maag 执笔,设计师为 Ron Carpenter。该款字体专门为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设计,以改进他们当时使用的字体 Caslon 540。King's Caslon 设计回归最原始的 Caslon 的形态,设计干净、有力、优雅,字体集丰富,是 Caslon 系列上佳的选择。
川上俊(Shun Kawakami)的设计
川上俊(Shun Kawakami)的作品。英文字体、瑞士的网格设计与亚洲气韵的结合。日本人在东方设计的探索方面走的太远。Hitspaper 做的日文访谈,虽然内容并不充实,但 Google 翻译一下竟然勉强可以读下来,赞叹科技。
Jan Tschichold 关于段首缩进的讲义
最近忙完之后,重新读 Jan Tschichold 的《The Form of the Book》。现根据其中的部分论文,将主要的一些传统排版和字体使用的规则和 Tschichold 的观点归纳成系列。保守派设计爱好者比如我,对于这些规则十分钟爱,但设计至上者们也许对条条框框不屑一顾。无论何种情况,领会精神或者循规蹈矩,都仅供参考。
中世纪之前,段落的分隔使用「¶」符号(Pilcrow,「段落符号」,如今天的「§」)。尽管当时文字并不分成「段落」,因此该符号在文字中间,通常用红色,表示意思的转折(很像中国小学语文的「分段」符号)。中世纪,段落开始形成,但仍然保留了使用「¶」段落符号的习惯。由于要保持红色,因此该记号由专门的工人(rubricator)在排字印刷结束后专门标记上。因此排字工通常将每段开头空下来,留位置给分段符号。由于负责做记号的工人经常缺席,人们发现段首的空格(em quad indention 或 indent)作为标记,不用红色符号也已足够,这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段首的缩进,一般大小为1 em。(由此推想,中文当初开始横排,开段的空两格也大该由此西文习惯而来。)
顶格与加大行距无法取代缩进
对于前人的花哨风格扑之以鼻,人们开始简化这些「花样」。于是在19世纪末,英国排字者首先开始摒弃段首缩进,开始使用顶格的段首。这一风格因为一些主要书商的采用,逐渐推广开来,并被报纸、小册子、杂志等低廉印刷品大量采用。Tschichold 认为此法并不能代替原有缩进的功能,不值得效仿。报业的排字者通常在两段之间的行距随意加多两到三点,取代缩进的作用,这样破坏了文字整体的美感。有时一段的末尾刚好是句号,他也会不分上下文的将其分段,加入行距;有时则会疏忽而忘记增加行距,影响了整个理解和阅读。
Tschichold 进一步阐释,读者通常比起段首,读到段尾时已经相对没有那么兴致勃勃。顶格段首会让读者觉得自己仍然在阅读类似的内容,因此不仅使读者逐渐失掉兴趣,也掩埋了作者良苦用心的分段。这一看似使文章整齐一致的开端方式,却影响内容的理解和传播,成为顶格分段的最大缺陷。Tschichold 也提到另外两种尽管少见但更加令人心烦的分段方式:一是用一条长线分隔,这样不仅粗暴的打断了文字,也会迷惑读者;二是段末一行右对齐——纯粹的无聊和无谓。
Tschichold 感叹到:「为什么这样具有明显缺陷的风格还需要解释?」
参考
- Tschichold, J. ‘Why the Beginnings of Paragraphs Must be Indented’, The Form of the Book, 1991, Lund Humphries
The Grid System
The Grid System 是一个新近推出的网站,包含了关于网格系统、以及黄金定律、基线网格等等相关概念的各种新闻、文章、资源和工具。网站同时也与 YouWorkForThem 合作推出图书服务,还有一个 Flickr Group: The Grid System。
Face the Nation
美国圣托马斯大学(University of St. Thomas)和明尼苏达州书籍艺术中心(MCBA)共同策划了名为「Face the Nation」的展览,探讨国家形象和字体设计之间的互动。
二十世纪初期,工业革命刚刚兴起,欧美国家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多,直接加强了各国对于塑造自己国家形象的急迫性。于是值得褒扬的爱国主义情绪和两战后极端的沙文主义都在这一段国家形象的塑造中表现出来。有些国家通过寻找自己的历史文化,复兴自己的传统风格。有的新兴国家则需要与自己的语言联系,为新的国家风格创造新字体。
「挪威的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威廉‧莫里斯是工艺美术运动的始祖) Gerhard Munthe (1849-1929) 曾深入挪威的乡村,寻找祖国原始的艺术,将自己十分钟爱的中世纪北欧的壁毯风格以及挪威民间艺术应用于自己的故事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