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TDC 字体设计奖发布。获奖名单。今年是字体指导协会(Type Directors Club)连续第十年举办字体设计比赛。获奖作品将在 Typography 28上刊登并稍后结集出版。
* ?php $author = get_the_author(); ? */>* ?php _e("$author") ?*/> * ?php _e('的文章存档') ? */>
Adrain Frutiger 获得 2006 SOTA Typography 奖
20世纪最卓越的字体设计师,瑞士人 Adrian Frutiger 去年底获得了2006 SOTA (The Society of Typographic Aficionados) Typography 奖,该奖表彰了其对字体设计做出的卓越贡献。Adrain Frutiger 最著名的字体包括:Univers, Frutiger 和 Avenir,而且至今仍然在 Linotype 与日本设计师 Akira Kobayashi 一起对自己的经典字体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拓展,比如 Frutiger Next 和 Avenir Next 等。
Adrain Frutiger 1928年出生于瑞士阿尔卑斯山的因特拉肯。16岁时 Adrain 开始在家乡做排字工人,1949年在苏黎世实用美术学校(Kunstgewerbeschule in Zürich)读书,在两名著名教授 Alfred Willimann 和 Walter Käch 指导下学习。毕业后 Frutiger 受雇于巴黎的 Deberny Et Peignot,帮助将一些字体转换成新的照相排版使用的字体。在这里他也设计了几款字体,包括 Phoebus (1953), President(1954,Frutiger 第一款被发售的商用字体),Ondine (1954)和 Meridien (1955)。
当时由于另一非衬线字体 Futura 在市场上获得了巨大成功,Frutiger 被要求设计一款类似的几何型字体与其竞争。而 Frutiger 则说服自己的老板不按 Futura 的路线,而是根据1896年的老字体 Akzidenz Grotesk 为蓝本,设计了后来为 Frutiger 在字体设计业奠定国际声誉的字体 Univers。这一庞大的字体家族包括了21种不同比重和分别为它们设计的斜体。Univers 一上市就得到积极的响应,Frutiger 自己则声称 Univers 成为其日后字体设计的标准,后来的 Serifa (1967) 和 Glypha (1977)的设计都是基于 Univers。
1970年代初,法国戴高乐机场委托 Adrain Frutiger 为其设计新字体,当时要求字体能在远处和不同角度都具有较高识别度。Frutiger 考虑之后放弃了比较过时的 Univers,而是设计了新字体 Roissy,其特征是在 Univers 的基础上结合了 Gill Sans、Antique Olive 和伦敦公共交通使用的字体 Johnston 等字体的有机和人性化特征,上升和下延部分比较突出,且间距较宽。字体后来更名为 Frutiger,1975年开始在戴高乐机场使用,1976年开始由 Linotype 向市场发售,至今仍然是 Linotype 最受欢迎的字体之一。
1988年 Adrain Frutiger 完成了另一著名字体 Avenir。该字体受 Futura 启发,但也采纳了新 Grotesques 的风格,推出后广受欢迎。1990年代后,他开始专心进行自己已有字体的完善和扩展工作。
Adrain Frutiger 现在居住在瑞士首都伯尔尼。
参考和阅读:
Virgin Media
2007年2月,Richard Branson的媒体综合巨头打出了Virgin Media的品牌。视觉形象由其御用设计公司Start Creative和在媒体字体设计方面经验丰富的Fontsmith合作完成。Fontsmith曾经为英国主要媒体品牌,包括BBC、ITV、Channel 4设计字体。
說 Helvetica 和 Arial
今天和 SY 爭論 Arial 和 Helvetica 的是非,到底 Arial 是不是 Helvetica 無恥廉價的替代品,而沒有任何可取之処。
歷史是 Helvetica 于1950年代由瑞士的 Haas Foundry 設計,作爲瑞士字體設計的代表作之一,加上 Linotype 的推廣(當時 Haas Foundry 已與 Linotype 合併),Helvetica 在1960-1970年代風靡全球,其不表現任何外在信息的字形設計廣受歡迎,被用在幾乎所有場合。1980年代當 Adobe 發佈 PostScript 的時候,自然選擇了 Helvetica 作爲附帶的4种基本字體(另外三种是 Times、Courier 和 Symbol),當時 Adobe 是從這些字體原本所屬的字體機構取得授權的。
當1980年代晚期,桌面排版開始逐漸進入主流,Macintosh 和 PostScript 的出現讓大衆可以開始自己排版。儘管 Adobe 公佈了 PostScript Type 3 的技術細節,但品質較高的 PostScript Type 1 技術仍舊掌握在 Adobe 手中,因此當時市場上其他公司只能製作和發售質量較差的基於 Type 3 的字體。實際上,當初 Linotype 將 Helvetica 授權給 Adobe 得到的交換就是可以開發基於 PostScript Type 1 的 Helvetica,從而進入高端桌面排版市場。到了1989年,很多公司都在試圖研發自己的高質量桌面排版技術,打破 PostScript 的壟斷。這個時候 Apple 和微軟互相授權對方使用自己研發的 TrueType 和 TrueImage 技術,這一行動迫使 Adobe 放棄了對 PostScript Type 1 的技術壟斷。與此同時,衆多 PostScript 的克隆品紛紛面市,這些系統通常附帶有與 PostScript 所附帶字體相類似的字體。其中一款由 Birmy 發售的系統就包含了由 Monotype 的 Robin Nicholas 和 Patricia Saunders 設計的 Helvetica 的替代品,名叫 Arial。
Arial 作爲 Monotype 著名字體系列 Grotesque 的一個改編,其比例、字距、行距和比重都依照了 Helvetica 的設計。因此儘管兩者筆畫上有細微的差距,但 Arial 還是能在非 PostScript 的排版場合替代 Helvetica,並且兩者在很小的尺寸下很難區分。當微軟開發 Windows 3.1 的時候,將 TrueType 作爲其字體標準,並且使用的是 Arial 而非 Helvetica。這在商業上是很容易理解的,在大部分人無法辨認或對二者的區別漠不關心的情況下,微軟不願意在每一份軟件中都支付一次較高的授權費,因此一般都直接買斷字體,而 Linotype 決不肯將 Helvetica 售予微軟。另一方面 Apple 隨後也將 TrueType 作爲其標準,但選擇的卻是從 Linotype 那裏獲得了相對昂貴的 Helvetica 授權。Windows 和 Office 的盛行最終導致了 Arial 取代 Helvetica 佔領了其最通用最受歡迎字體的地位。2006年8月,Helvetica 擁有者 Linotype 被 Arial 開發者 Monotype 收購。
設計師的主流意見是(不大願意用設計師這個詞),Arial 只是 Monotype 和微軟逃避應付授權費的一個仿冒品,對其出生和歷史很不屑,因爲在設計時使用字體上,字體的歷史與其本身的品質是同等重要的。有人說 Arial 的字距和行距設計有問題,但其實 Helvetica 也有類似的問題,但這一點在其更新版本 Helvetica Neue(日本設計師 Akira Kobayashi 和傳奇 Adrian Frutiger 主導)中得到了糾正。至於說 Arial 的字形設計不夠 Helvetica 標致則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不見得 Helvetica 的「a」翹一下尾巴就能高明到哪裏去,至於 Arial 的字形設計有沒有 Helvetica 那樣精彫細琢過也無從而知。其實根据比較發現 Arial 與另一著名非襯綫字體 Univers 的相似要大於與 Helvetica,儘管這改不了 Arial 被人鄙視的出身。然而,由於 Arial 後來由 Monotype 的工程組幾個月的調整,Arial 事實上比 Helvetica 更加適用屏幕及各種分辨率(在 Mac 上兩者儘管相差不大,但在 Windows 和其他屏幕環境下 Arial 的易讀性都要強于 Helvetica,尤其是有鋸齒時)。Arial 目前已擴展到西裏爾字母、希臘字母、阿拉伯文和希伯來文(Arial Unicode 甚至包括東亞文字),而 Helvetica 仍然局限在擴展拉丁 A 系(Latin A Extended)字母内。
Arial gets chosen because it's cheap, not because it's a great typeface.
對於 Helvetica 命運不忿其實更多的是對設計歷史和設計文化的尊重,對於 Arial 的鄙視和嘲笑更多的是對商業的投機行爲和對設計傳統的踐踏的鄙視和嘲笑。儘管 Helvetica 在拉丁字母排板中,尤其是更新的 Helvetica Neue 在質量上優於 Arial,但從應用層面來講,Arial 的使用範圍和通用識別性仍然要強于 Helvetica。
參考和延伸
- Wikipedia
- The Scourage of Arial 及 jjgod 的中文翻译
- Noisy Decent Graphics
- 如何區分兩者
- 反 Arial Flickr 小組
- 遊戲:Helvetica 毆打 A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