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设计和视觉文化

《创诣》╳ 独立中文字体设计师

KhangXiDict specimen

访谈内容经《创诣》杂志授权发表,部分原载于 2013 年 10 月刊「字体潮」特辑。本文重订并增刊了杂志未发表的内容。

采访 / 文字整理:厉致谦,刘丽君

在为数不多的独立中文字体设计师中,有三位广为人知:北方的厉向晨,南方的应永会,香港的许瀚文。三位身处不同地域,设计道路和生存方式也有很大分别。厉向晨少年有成,已经可以依靠开发独立字体为生。应永会是国内最早开始独立制作字体的设计师之一,但要完全以销售自己的字体为生,还有很大困难。许瀚文在参与设计了信黑体之后,决心成为独立字体设计师,并在起步阶段取得了很好成绩;后因机缘,才改变计划加盟英国 Dalton Maag 字体设计公司。

继续阅读

陈其瑞字体设计年表

1969年上海印刷研究所字体设计室全然人员合影。前排左起:瞿宗玉、施渭峰、许柏康、顾震寰、陈初伏、陈永海。后排左起:陈其瑞、徐学成、钱震之、邵广凡、周今才、谢培元、华宗慈。
本文为陈其瑞先生回忆文最后一篇。陈其瑞先生是较早进入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的「年轻」字体设计师。他经历了新中国最早的专业字体设计实践,在团队中逐渐成长成熟。作为在世的为数不多的字体设计前辈,他热心和年轻一代交流,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一手资料,他是我们研究上海字体设计历史的起点。他一生的字体设计年表,是宏观历史背景下的个体范本。本年表由张弥迪Colourphilosophy 编辑、整理。

1961年,18岁

上海出版印刷专科学校毕业,入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字体设计室工作,陆续参与了黑一、黑二、宋黑、经典著作体等字体的设计工作。

继续阅读

《西文字体的故事》访谈

作为 TIB 最受欢迎的文章系列,请向不了解的读者简单介绍一下《西文字体的故事》一书的内容?

西文字体的故事》是写给普通读者的一本书。从希腊字母开始讲起,介绍了从字母的演变到西方文明史中最重要的一些书体/字体的故事,还偶尔穿插了一些中文字体的比较性文字,是一本了解「字体」这门另类知识的入门小书。这本书集结了我在 TIB 上陆续发表的有关西文字体的各种文章。此外,增加了字体年表、术语汇编、索引等新内容。

继续阅读

字海沉浮:中国现代造字发展缩影

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
《字海沉浮》以上海为样本,讲述了中国1949年以后字体设计和铸字行业在社会、政治和技术的变革中的故事。原文刊载于《汉品》杂志第二辑,文字有改动,图片有补充。
An extended,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piece is available in our collection of research on Chinese typography.

汉字是中华文化绵延传承的基因序列,历经千年,有过许多种书体和字体的变化。随着活字和雕版印刷术的普及,文字字体的历史逐渐分衍成两条线索——书法(书写)字体和印刷字体。历史上的书法家多如繁星,刀工了得的雕版刻工们也有迹可寻。然而有一门新兴的职业,却是五千年来的头一回,这是一项对综合素质有很高要求的另类职业,拔尖者可谓凤毛麟角。

继续阅读

潘石屹与西塞罗,字号的故事

潘石屹是谁,国内的朋友大都知道——著名房地产开发商。西塞罗是谁,可能只有少数文艺青年知道——公元前1世纪的古罗马政治家、演说家、法学家和哲学家。读者可能要心存嘀咕了,作者又是标题党又玩穿越剧啊……可是,这两个人还真是有一个共同点。2011年末,地产开发商潘石屹在点评苹果前CEO乔布斯逝世的风波中被迫推出了以自己姓为计算单位的伪货币——「潘」,专用于计算房地产价格,1潘=1000元/平方米。以一个人的姓作为一种计量单位,往古代往西面穿越,就有一个案例,叫西塞罗。和潘总不同,西塞罗是死了很多年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单位」的,西塞罗在字体排印的历史上,是字号的一种单位。

继续阅读

秀英体历史

日文翻译:Shizuka Kin,特别感谢:老姜

「秀英体」被誉为日本现代活字印刷字体的重要源头之一(另一个是筑地体)。得名自诞生字体的印刷所——秀英舍。1867年(明治9年),佐久间贞一在现在的银座地区创立了「秀英舍」印刷所。在这之后,一批印刷所相继成立:1870年本木昌造创立了「新街活版所」,1872年平野富二的「平野活版所」……

继续阅读

Bodoni 的绝唱:更新

样册中的中文字样。(左边为挪威语,右边为藏文)

应大家要求,关于 Bodoni 的样册又增加了以下各种文字的照片。图中的文字种类根据意大利语翻译与查证,如有错误还请指出。另外很多语言文字今天的地位已经有很大变化,我们都标了出来作为参考。 样册为1818年出版,2010重印。

继续阅读

Bodoni 的绝唱

上:1818年Bodoni 最后一本字体样本,下:2010年TASCHEN 出版社再版

在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帝国特许城市(free imperial city)是只受到皇帝统治的少数城市,大多数的城市由贵族阶级统治。类似德国南部奥格斯堡这样的城市拥有完全的自治,远离战争,保持中立,贸易发达,十分富有。来自奥格斯堡(Augsburg)的印刷商 Erhard Ratdolt (1447-1528),从1476至1486在威尼斯工作了10年。当他回到奥格斯堡后,他制作了字体样张,向顾客宣传自己的刻字手艺。这第一份字体样张上的日期是:「1468年3月1日,印刷于高等级的帝国特许城市奥格斯堡」。字体样本上只有14种字样。有意思的是,除了德国通用的哥特字体(Black Letter)之外,还包含了来自阿尔卑斯山南面的3种罗马体和10种 Rotunda 体(Black Letter 的变体)。此外,还有1款希腊字体。这就是最早的字体样张。早期书籍印刷史一直和字体样张广告相伴。在15和16世纪,字体样张通常都只限于单页。到了巴洛克时期,才出现了包含完整字体家族、各种装饰图案的字体样书,无论字体数量还是涉及内容,都增长了好几个数量级。

继续阅读

中国字体设计新星

《MOMENT 瞬》杂志在11月号连续刊登了两位中国字体设计者的文章,讲述了他们复兴中文字体的心路过程和部分作品,他们是上海的應永會和北京的 Digidea (厉向晨)。在国内字体公司不景气、好字体匮乏的环境下,个体设计师们并没有向糟糕的中文字体妥协,两位年轻设计师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字体设计的希望,他们是新星。
應永會的访谈名为《古为今用,字由心生》,具体文字请去此处


Digidea 的文章题为《汉字的灵性》,他通过数字化「聚珍仿宋」,探讨了一直被忽视的仿宋字体的灵性。此外他还展示了复刻的康熙字典体。具体文章请去此处

《土耳其进行曲》和埃及字体

罗塞塔石碑上古希腊文。Image: answer.com

《土耳其进行曲》,莫扎特写过,贝多芬也写过,好多作曲家都写过。《土耳其进行曲》和字体有什么关系?就像《土耳其进行曲》和土耳其的关系,没关系。18世纪欧洲文化圈,不论音乐还是字体,都喜欢取个东方味的名字,类似我们今天的标题党。埃及和字体扯不上太多关系,但就有一类字体,被唤作「埃及」。

欧洲人对埃及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情节。古罗马帝国的艳后风流、各大博物馆里的海量藏品、文学电影里的埃及历险……作为最靠近欧洲的四大古文明之一,在西方世界中,看得见,摸得着,去得了。

在字体发展的历史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没有装饰线的字体,有人称为 Egyptian(埃及的)。在字体历史的争辩中,有观点认为大写的无衬线体最早出现于公元前460至前430年的古希腊伯里克利时代的雕塑和碑刻中。在埃及的希腊风格时期,也常常出现在寺院的颁令、墓碑石和出土的陶罐绘纹上,最著名体现这一风格的,是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罗塞塔石碑,高1.14米,宽0.73米,制作于公元前196年,刻有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诏书。石碑上用古希腊字母、古埃及通俗文字和象形文字刻写同样的内容,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继续阅读

关于

Avatar photo
以设计为原点的多领域研究与实践者。
主页 | 豆瓣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