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收到 Erik Spiekermann 的 Email,告诉我德国设计元老 Kurt Weidemann(克特‧威德曼)去世的噩耗,虽然 Erik 在邮件中写的很平淡,但是感觉到他对于这设计元老的崇高致敬!这位德国最后一位字体设计大师的陨落,让人难免有一种遗憾之心。我的思绪在寻找记忆里的 Kurt Weidemann 图片我打开 Fontblog 网站(德国 Fontfont 公司的专业字体 blog)看到已经有一篇关于 Weidemann的报道了。这对针峰相对了几十年的冤家总于有个了结了,记得2008年的时候 Weidemann 写过一篇关于 Erik Spiekermann 代表作 Meta 字体有抄袭嫌疑,而专业执着的 Erik Spiekermann 也好不客气进行反驳,而且非常大度的邀请Weidemann这位前辈参加 Erik Spiekermann 一手创办的 TypoBerlin 国际字体研讨会,他们现场进行辩论,这场新老两代设计师的精彩对话载入了史册,回想起非常有意思。
笔者2005年参加斯图加特美术学院的一个活动时,在斯图加特设计中心有幸聆听了 Weidemann 的一个讲座,并认识了 Weidemann,虽然70多岁高龄,但是他的穿着绝对非常年青,一顶标志性的绅士帽和配有一双鲜艳的红运动鞋,这种混搭让人感受到他的年青心态和老顽童的性格。他即代表了老一代德国设计的严谨,理性,精准的特点,比如他为奔驰公司设计标志和字体的时候,一共花了3年多。所以他的很多作品成为了德国设计的代表。Weidemann 是个从不重复的人,正是有着这些探索的精神,保持了他创作的激情。正如他说的「避免因循苟且的心态,远离尝试贩卖二十年错误经验的人」。Weidemann 是德国和欧洲平面设计和字体设计界的元老,80多高龄他现在仍然活跃在字体设计和文字排印界。他当任过多次德国艺术指导俱乐部大赛的评委,并出版过很多关于字体排印和字体设计的图书。去年的时候还出版过一本名为「女士们,先生们……」的创作集,这本作品集非常有意思,并不是收入自己的作品,而是把自己的一些照片设计成不同风格,时期的黑胶片封面,Pop,摇滚,蓝调等,以及在一张黑胶上收入自己对于设计,生活的一些领悟录音。
他出生于1922年,二战期间从军并被往北苏联参加战争,差一点战死沙场,德国战败之后成为俘虏在苏联参加劳改直至1950年,回到德国之后他在一所字体排印工房谋得一份工作,在那里他学习了手工排版技术,这对他今后的字体设计和文字排印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为他们差不多是最后一代能够熟悉掌握手工排版印刷技术的设计师,1953年而立之年的他开始在斯图加特造型艺术学院学习文字排印和字体设计,毕业之后成为一名自由设计师,1964年回到母校担任信息和平面设计工作室专业教授直至1985年退休,在60年初期他和 Aaron Burns 在纽约创建国际字体排印设计中心 ICTA(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he Typographic Arts),并于1966年-1972年期间出任设计中心主席一职。1970-1972年还担任 Icograda(国际设计师联盟)主席,70年代期间他是斯图加特艺术家中心的核心成员,这个艺术中心曾经在德国激荡起伏的当代艺术历史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期间数次组织各类展览,讲座,出版物活动。1990年 Weidemann 参与了卡尔斯鲁厄艺术和媒体技术中心,即后来的卡尔斯鲁厄国立设计学院创办筹建工作,并于1991年出任这个设计学院的专业教授直至退休,他还是众多专业设计协会或者是设计俱乐部的成员,以及各类专业设计比赛的评委。
Weidemann 他是经典主义的坚持者,早年的印刷字体排印工房工作经历,使他十分熟悉和精通经典字体排印和各种经典定律。在斯图加特造型艺术学院担任教授的时候,因为教学和讲座而拜访欧洲各邻国,这也结识了许多优秀的设计师,期间曾多次拜访经典字体排印的复兴者 Jan Tschichold 交流和学习,这在他今后的设计中都可以体现这种传统排印理念的深刻影响,而且和 Adrian Frutiger、Hermann Zapf 等字体设计师一直保持着几十年的交往。但是他对于现代艺术又有着非常开放的尺度,作为德国现代艺术教父约瑟夫·博伊斯、恩斯特·罗伊特等人的老友,Weidemann 也经常受邀扮演专家顾问的角色。
除了从事教学工作之外,Weidemann 亦是一名多产的设计师,他在斯图加特拥有自己的设计工作室,主要是从事字体排印和字体设计的设计业务,他为多家出版社设计各类图书。比如 Klett、Ullstein、Büchergild e Gutenberg 等出版社,当然他在设计界最为认可是他的品牌设计,他为很多的德国企业提供十分成功的设计,比如德国联邦邮政,德国联邦铁路,保时捷汽车公司,当然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经典设计是戴姆勒-奔驰的新企业形象设计,从1987年以来戴姆勒-奔驰就聘请 Weidemann 为企业形象设计顾问,一年之后开始着手为戴姆勒-奔驰公司策划新的企业形象,1988-1991年期间为戴姆勒-奔驰公司重新设计新的企业形象,这个标志采用古典主义以及黄金定律分割的设计,使得这个标志成为品牌设计史上的一个非常著名的案例。他不但重新勾勒和设计了奔驰公司的标志,而且为其设计了那款堪称经典的 Corporate ASE 字体企业专用字体。Corporate A. S. E是三款拥有不同类型的字体,Corporate A(A 是德文中的 Antiqua,意为衬线),这是经典衬线体,代表经典。Corporate S(S 为 Sans),即为传统无衬线体,是客观象征。Corporate E(E 是德文的 Egyptienne,意为埃及体),即埃及体,象征着科技。之所以有3种类型的字体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作为大型企业的奔驰公司的需求。因为根据欧洲人的阅读习惯,他们习惯于在正文中采用衬线字体,可以使用 Corporate A。而在年报的数据中采用 Corporate S,因为清晰的数据报表对于一些投资者或者客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 Corporate E 更多用在一些标题中,醒目,体现科技。
Weidemann 不但对于各个时期的字体和背景历史十分了解,而且非常对于各类的经典定律,特别是黄金定律有着很深的研究,特别是古罗马时期的各类文献,建筑十分着迷,这些研究在这套字体和戴姆勒-奔驰公司的标志设计上有着很好的体现。比如这款字体就是采用了黄金分割定律进行设计的,因为他发现古罗马时期的圣庙和当时保留下来的铭文里面蕴藏着很多经典的定律最主要的是黄金定律,由于当时的人们娴熟广泛的使用这些定律使得这些建筑物和石碑现在看起来依旧如此的和谐和经典。所以 Weidemann 尝试的引入这些黄金定律到字体设计中,在保持可读性和字形基本传统结构的前提下,用黄金定律规范字体之间的比例。ß我们在很多字母中都可以看到这些比例的存在。
戴姆勒-奔驰的标志字体采用 Corporate A,这款字体和戴姆勒-奔驰的标志不管是气质和造型上都可以说是相互相承,不管是相互之间的比例,还是造型上的类同性,都可以说是很般配,所以 Corporate A 这一系列是这款字体最著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在这之前戴姆勒公司采用的标志和企业字体是 Helvetica,Helvetica 过于中性特色以及过于冷莫和带有太强的工业味,不能彰显出戴姆勒-奔驰的独特客户群和企业自身追求经典,稀有,独特的经营理念,这不管是企业形象识别还是企业自身定位都显不够准确和到位,而 Corporate A 字体就能很好的体现戴姆勒-奔驰这高档,经典的汽车定位,并且在形象识别上很容易和他汽车生产商区分,因为这款字体的不可代替性和独特性。
从字体的风格上看我们可以把 Corporate A(衬线字体)划分为经典衬线字体,这类字体是形成于18世纪,是经典主义风格在字体铸造上的直接体现,当然这也基于当时印刷工艺的改良和造纸技术的进步,使得印刷更为清晰的细节提供了可能性。这类字体的构造是直接溯源于古罗马时代的我们俗称「罗马体」,通过精准的测量和运用各类经典定律来设计字体,笔画粗细对比十分的强烈,十分夸张强调衬线字体中的粗笔画,而细笔画又被压缩的十分纤细,俗称-发丝线。字形上几乎放弃了手写字体影响的痕迹,字形中笔画转折或者是起始都是通过测量绘画而成。比如像 o,e 等的圆形形体其重心轴线不像其他的衬线字体那样和基准线形成一定的角度,而是垂直于基准线,而细如发丝的衬线也是平行于基准线的,而且略微夸张的被延长。不管是衬线细节的体现,还是经典衬线字体无不透出一种优美,雍容华丽,唯美之上的经典主义风格。这一类最为人说知的应该是 Bodoni,Didot 和 Walbaum 等。但是这类由于笔画粗细对比太强,导致人们在阅读文字的时候容易造成视觉上的笔画跳跃,而不容易形成统一的灰度,所以这类字体并不适合用于大量文字的正文排印,但是形体优美经常被人用于标题,或者是各类包装和品牌设计等。Weidemann并没有简单师法传统而设计一款经典衬线,而是参柔了其他衬线的优点于这款字体中,比如减低了这款字体的笔画粗细对比,并且经典衬线的传统衬线置换成传统衬线字体的衬线笔画,因为这是为戴姆勒-奔驰设计的字体,其必须考虑到比如需要大篇幅文字的企业年报和类企业产品样本的设计中,所以具有良好的可读性是十分必要的,这款字体具有非常良好的可读性,而且字符宽度非常小,这样可以确保在有限的空间里面排版入更多的文字,这对于戴姆勒-奔驰这样的大企业来说是十分必要和经济实用的。
Weidemann 另一个代表作就是德国铁路的标志系统设计,德国铁路股份公司(德语:Deutsche Bahn AG,缩写:DB AG 或 DB)是欧洲最大的铁路运行公司,在德国统一后由西德的「德国联邦铁路」(缩写 DB)和东德的「德国国营铁路」(缩写 DR)合并而成,总部设在柏林。1993年德国铁路公司开始实行私有化进程,为了树立一个具有活力的现代企业形象,德国铁路对其视觉形象和品牌进行全面的整合和提升,1993年德国铁路邀请 Weidemann 教授为其的新标志设计和形象视觉系统设计。这个标志 Weidemann 用严谨的 Helvetica-DB 取代了原先的带有衬线 DB 字体标志,而且形象更加的简洁和有力,一个现代,可靠的新形象诞生,1994年起全面应用在火车和视觉系统上。Weidemann 设计的德国铁路成为当时的一个经典,当然对这个新标志也有提出异议者,其中就有著名设计师 Erik Spiekermann,Metadesign 的负责人,1993年当时德国设计杂志《Form》大篇幅报道德国铁路新标志的同时也刊登了 Erik Spiekermann 撰写的名为《修剪,适合,倒退》的设计批评文章。
Weidemann 教授在他的著作中《关于字体排印和字体的讲解》一书中讲到的「年轻设计师的十诫」,献给我们广大的年青设计师吧,愿 Kurt Weidemann走好!
- 1. 为某个志业奋斗(不只是个工作)。
- 2. 别想要重新发明轮子。未来需要过去,所以在研究开始时当然要回顾过去文献,踏在巨人的肩膀上!
- 3. 避免因循苟且的心态,远离尝试贩卖二十年错误经验的人。
- 4. 心胸开放与宽宏大量会提高你的天赋与价值。凡是只有在不考虑合理性且不以成果论成败的情况下,你才会误以为意志不坚又不愿身体力行对你有好处。
- 5. 不要老是误入歧途,也不要误信自己总是走在康庄大道上。
- 6. 掌握你的生活作息,而不是生活在时间匮乏的限制下。否则你将学不会有耐性,也没有能力「倾听」 !
- 7. 学习和别人一起思考。在不偏离自己的目标下,避免善意的谎言与盲目相信真理。
- 8. 练习谈吐清晰和直接面对问题。有时学习适应问题要比想要解决问题好。个性平易近人且要讲理,讲话的方式要能够让人了解意思。多提问题但要精简扼要。
- 9. 洞悉成就社群的力量同时也能够强化个人。 团队!
- 10. 坦然面对精英人物。菁英份子在所有生活层面都会被需要,当然你也需要。但他们不应该靠发源地,家族关系或财富而发展,应该透过对等的机会而发展特色,成就与为众人所负之责任。
10 个相关讨论
对「从字体的风格上看我们可以把 Corporate A(衬线字体)划分为经典衬线字体……」这一段很困惑。从描述来看这是在说 Didot 这样的 modern serif 字体类别;但又提到「这类字体的构造是直接溯源于古罗马时代的我们俗称“罗马体”」,又像是在说图拉真石柱的那种古罗马石刻风格。或者这里提及「罗马体」只是在说与「blackletter」对立的「roman」概念?
我想这里说的“罗马体”意思是 serif 的另一种叫法,是与“blackletter”相对的概念。古罗马 Trajan Column 体似乎没有叫“罗马体”的传统。
Didot 这样的 modern serif 与 Trajan Column 这些“罗马体”有相似处,比如基于几何、摒弃手写,但前者的笔画对比度更高于“罗马体”,同时也有一些“罗马体”没有的特点,比如圆形的 terminal 等。
还要请作者进一步解释。
怎麼名字一會中文一會英文
看了一陣子才知道是同一人
十诫很诚恳 受教!
我每天都要大量接触和使用Corporate AS字体,今天才了解到字体背后的故事。
文章中出现错别字了,“保时杰汽车公司”应为“保时捷汽车公司”。
更正了。抱歉 :)
更正了,多谢:)
年青->年轻
十诫第十条 >>
“菁英份子” 疑为 “精英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