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霓虹:香港的故事
			
			
				
「NEONSIGNS.HK 探索霓虹」是香港西九文化区 M+ 博物馆的第一个在线展览,旨在探索、记录和展示香港的霓虹灯广告牌的文化。展览由陈伯康(设计及建筑策展人)、Tobias Berger(视觉艺术策展人)、王蕾(设计及建筑助理策展人)及周丽珊(策展助理)共同策划。展览除了专业的策展内容,也大力欢迎民众参与,上传照片并分享故事。
展览包括一系列文章和短片,用来记录和探讨香港霓虹灯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其中包括杜可风的《霓虹光影》和 Cpak Studio 拍摄的《霓虹的制作》短片(内地访客均可在页面中找到优酷链接)。
			
				
				
				
				《霓虹的制作》短片截图。制作:Cpak Studio。
 
			 
				
				《霓虹的制作》短片截图。制作:Cpak Studio。
 
			 
				
				《霓虹的制作》短片截图。制作:Cpak Studio。
 
			 
				 
				
				
				
			 
		
《霓虹的制作》短片通过对香港几个本地霓虹制作工坊的采访,展示了制作霓虹的关键步骤:设计、烧制、电焊、测试以及安装。技师们也谈霓虹从1930年代开始在内地和香港的兴起,到当前被 LED 为主的新技术的兴起而引起的霓虹没落。一度是香港的繁华视觉象征的霓虹灯,也沦落到「拆一个少一个」的悲哀地步。
《霓虹的制作》短片(Cpak Studio 制作),内地用户
优酷链接。
 
「NEONSIGNS.HK 探索霓虹」将延续到 6 月底,一直接受公共投稿。此外也有众多导览、工作坊、讲座等活动。
			 
			
					 
	
				
			探索霓虹:香港的故事
			
						
			
「NEONSIGNS.HK 探索霓虹」是香港西九文化区 M+ 博物馆的第一个在线展览,旨在探索、记录和展示香港的霓虹灯广告牌的文化。展览由陈伯康(设计及建筑策展人)、Tobias Berger(视觉艺术策展人)、王蕾(设计及建筑助理策展人)及周丽珊(策展助理)共同策划。展览除了专业的策展内容,也大力欢迎民众参与,上传照片并分享故事。
展览包括一系列文章和短片,用来记录和探讨香港霓虹灯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其中包括杜可风的《霓虹光影》和 Cpak Studio 拍摄的《霓虹的制作》短片(内地访客均可在页面中找到优酷链接)。
			
				
				
				
				《霓虹的制作》短片截图。制作:Cpak Studio。
 
			 
				
				《霓虹的制作》短片截图。制作:Cpak Studio。
 
			 
				
				《霓虹的制作》短片截图。制作:Cpak Studio。
 
			 
				 
				
				
				
			 
		
《霓虹的制作》短片通过对香港几个本地霓虹制作工坊的采访,展示了制作霓虹的关键步骤:设计、烧制、电焊、测试以及安装。技师们也谈霓虹从1930年代开始在内地和香港的兴起,到当前被 LED 为主的新技术的兴起而引起的霓虹没落。一度是香港的繁华视觉象征的霓虹灯,也沦落到「拆一个少一个」的悲哀地步。
《霓虹的制作》短片(Cpak Studio 制作),内地用户
优酷链接。
 
「NEONSIGNS.HK 探索霓虹」将延续到 6 月底,一直接受公共投稿。此外也有众多导览、工作坊、讲座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