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設計和視覺文化

超小型出版(Subcompact Publishing)

honda_n3602
讀者和作者們逐漸意識到,由傳統出版商牽頭的「搬遷」式電子出版並不能適應新的閱讀環境和習慣。於是以「The Magazine」為首的各種新型電子出版嘗試逐漸展開。本文的「超小型出版」的概念由設計師和研究者 Craig Mod 提出,引起了廣泛關注和討論。他梳理了近期的一些嘗試,並探討了作者認為理想的電子出版模式。
作者/ Author: Craig Mod © 2012
原載於/ Original from: Subcompact Publishing, craigmod.com, 2012
圖片/ Images: 除特別說明外,Craig Mod © 2012
翻譯/ Translation with permission: Eric Liu。作者授權 Type is Beautiful 譯成中文,轉載請按照 Creative Commons 署名-非商業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我在穩定運轉的儀器和機械裝置里看到了上帝。」 ——巴克敏斯特·富勒(譯者註: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1895-1983,美國哲學家、建築師及發明家。)

極碟吞噬了軟盤。
CD 吞噬了極碟。
DVD 吞噬了 CD。
SD 卡吞噬了膠片。
LCD 屏吞噬了 CRT 屏。
電話吞噬了電報。
短信吞噬了交談。
平板正在吞噬我們的紙張……


設想有這樣一張桌子:
數百米長,木製。
有磨損卻上光。
陳舊還有目節。
寬夠一人。

現在——把你所擁有的全部電子出版工具從空中丟到這張桌子上。 無論是基礎架構還是字體排版,還有平台設備統統掏出。把它們分解為最小要素,一併攤開。

搭一把梯子。
把它放到桌子旁邊。
爬上去俯瞰一切。

你能看到什麼?你能做出什麼?

一份雜誌

magazine_cover

當我第一次看到「The Magazine」的時候,我笑了。

我笑了,是因為它是那麼合理,清晰,這一切都如此顯而易見。

它就像一個理想的移動出版容器。毫無冗餘,全是實質,立竿見影。這款應用程序毫無奢華但步步到位。這種程序會被所謂掌管「未來出版」的巨頭們視為異端,因為坦白的說,它很無趣。

我們覺得好像以前看過這種東西,但是——真的嗎?

在與著名的哈佛商學院教授 Clayton Christensen(克萊頓・克里斯坦森)談到新聞報刊產業時,Joshua Benton (喬舒亞・本頓)指出:「那些新近的搗亂者質量低下,所以並不真的值得關注。」1

但讓我們還是來關注一下。

汽車與出版

1967年本田發布了 N360 款汽車。

在日本,N360 屬於「輕自動車」(kei),它是一輛「超小型」汽車,一輛輕量汽車。

honda-n360-color
Honda N360 是一款性感的小猛獸 圖片源自 kemeko1971

我可以想象,本田的工程師們聚在一起,把所有汽車設計和產品技術全部拿出來攤在我們那張破舊的木頭桌子上的場景。他們圍坐一起,問到:「用這些材料所能做出的最簡單的東西是什麼?」

帶着這個問題,本田——這家從1949 年開始一直製造摩托車,到後來的1963年才開始生產汽車的公司把他們的一個摩托車引擎安到了 Mini Cooper 似的車身上。這輛車有 31 馬力,很可靠,很便宜,而且一加侖汽油可以跑 39.4 英里2

這款 N360 是美國汽車公司做夢都無法生產出來的車型。但是你不能責怪他們:美國人沒有動機去做這樣的夢。和美國汽車業不同,日本的汽車業不必被行業方向和歷史遺產所拖累。而只有在沒有任何傳統包袱時才能拋掉一切勇往直前。

在軟件行業我們常談論 MVP,即「最小可行性產品」 (Minimum Viable Product)。而 N360 就是一款最小可行汽車。

N360 並沒在美國上市,但其後繼產品——同樣可愛的 N600 則出現在美國市場。之後是「本田思域」(Honda Civic),再之後不久就是石油危機了。後來的故事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吧。

「他們開始做超小型汽車的事曾被廣傳為笑談。現在他們造的雷克薩斯開始能與歐洲最好的車一比高低。」3 ——Christensen, Skok, Allworth

本田在汽車行業原本沒什麼名聲。但是他們用一款適合大眾消費者的車型站穩了腳跟並贏得了市場份額。他們做出了一款「超小型」汽車。

所以我問:電子出版行業的「超小型」在哪兒呢?

現狀

紙質書刊雜誌所具有的易用性能給我們一種直觀的暗示。基於不同的語言和文化,讀者可能從前從後某個方向開始翻,但之後就幾乎是單一線形的,這是常見的一個顯而易見的介面。4

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上的書刊雜誌就沒這麼明顯。它們複雜到必須要有一個引導頁面來解釋如何使用。

tutorial
怎麼讀?

我們為什麼墜入到了如此複雜的介面里?

Homer

因為我們被霍默・辛普森(Homer Simpson)影響了。

當有人要辛普森設計一輛他認為的最理想汽車時,他造出的是那輛「The Homer」。因為可以自由發揮,他的原則是「多多益善」,結果他添加了三個喇叭和一個特別設計的隔音兒童罩。他在普通汽車上加蓋了更多玩意兒。更多的喇叭,更多的杯架。

thehomer
The Homer

在產品設計中,做加法是最單純的思維方式。要把一個舊東西做得像一個新東西,這是最簡單的一個方法。然而艱難的工作其實應該是:把產品放到當前環境里重新考量。所謂的「當前」可能和產品最初開發的當時會非常不同。

我們的當前

多年以來,傳統出版業一直面對「電子出版」這個威脅。但是一個奇特而又正常的現象出現了:一個新的與傳統無關也不為傳統所支持的出版生態圈逐漸出現,它開始攪亂傳統出版界,不斷沸騰,越來越難以忽視。5

幾年前,要做「出版」初創公司的往往是由以下兩種人之一6

  1. 與傳統內容生態系統無關的技術人士
  2. 與技術人士無關的傳統內容生態系統的從業人士

而在當時若要起家從事出版業,二者都是必要的:擁有基礎設計和產品開發的技術人士,以及能掌管內容的從業者。它們需要的——同時也往往是它們所缺乏的——是雙方的一種共鳴。

而如今,這一點卻不再清晰。傳統的從業者們的內容已經變得沒那麼重要,新的內容創作者卻脫穎而出,且已經成為新生力軍。 7

以史為鑒,像「The Huffington Post」和「BuzzFeed」這樣的新生勢力成為新的新聞聚合點並跟上價值網絡的步伐並非意外。剛開始,它們可能只是收集一些可愛小貓的照片,但現在它們已經涉足政治,從單純的收集轉變為創作原創內容。甚至「The Huffington Post」的報道還獲得過普利策獎。 ——Christensen, Skok, Allworth
我們可以根據一些新近的例子來看看這個潮流是如何演進的。

Matter

matter_logo

2012年11月14日 Bobbie Johnson(博比·約翰遜)與 Jim Giles(吉姆·賈爾斯)發布的新雜誌「MATTER」可能可以作為來到這個新生空間中優質出版者的代表。2012年3月他們在 Kickstarter 從2500名贊助者里攢到了14萬美元——大概等於普通科技初創的一輪天使投資。8

利用這些資金,他們創建了自己的網站,雇了一作者和攝影師,決心開始開拓優質又付費的新聞領域。

按他們的話說:

MATTER 並非一個普通網站,也非一本真正的雜誌,或一本書。MATTER 是另一種存在——一個優質新聞的新模式。優質新聞是一個從印刷到電子媒體轉變中一直被嚴重衝擊的領域。我們認為我們應該專註售賣獨立的長篇報道,並面向任何設備,無論是電腦、手機、電子閱讀器還是平板,都應該成為為出色報道付費的一種可持續方式。

多好的一個願景!並非普通網站、並非普通雜誌、並非普通書籍。 這完美地涵蓋了我們作為電子出版者所需要的初始空間。

他們出版的第一篇文章有7,826字。你可以預覽,也可以花0.99美金購買。付費之後你可以得到:

  • 沒有廣告可以專心閱讀的網絡版
  • 用於 Kindle, iPad 或其他閱讀器的電子版
  • 可被邀參與作者互動問答活動

他們也有會員制——會員可以加入編輯部參與編選工作。

MATTER 正在建設他們最有價值的資產:社區。他們飢餓並且富有才華。而他們只是冰山一角。

並非普通網站、並非普通雜誌、並非普通書籍。 不管他們會是什麼,我們將會喜歡上這種形式——應該很快。

擬物式商業模式

擬物主義在傳統上是一個設計概念。我們把機械相機快門的聲音帶到數碼相機上,因為這樣感覺比較好。我們在電子書應用程序中加上翻頁效果,因為這樣看起來比較熟悉。

但擬物主義也能進入商業範疇。

像 MATTER 這樣的出版者,抽出傳統中最好的部分——對編輯美學、敘事方式、工藝的理解——並針對電子平台改變內容構成和發行模式。這是很少見的。

「商業擬物主義」出現在當我們不假思索地決定,要把植根於某種媒介的商業模式帶入另一種媒介的時候。商業擬物主義正在出版界蔓延,而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雜誌。

來看看「報刊欄」(Newsstand)里的這些封面吧:

newsstand_whatthe
電子雜誌的「封面」

沒有一本雜誌封面能夠看清。這看起來像是設計上的擬物主義,但它不是。沒有一位設計師看到「報刊欄」里的這些封面就拍板說:「太完美了!發布吧!」 這是一種商業決策和一種遺產式結構。9

旁觀者清。讓我們退一步考慮問題:一本普通的紙質雜誌具有以下特徵組成:

  • 每期內含十幾篇文章。
  • 期刊按照一個月周期運作。
  • 所有文章要捆綁起來同時發布。

幾乎所有這些特徵都是遷就於發行流通和生產制約的結果。印刷和裝訂工作需要一定的時間。發行又要佔去一段時間。為了能找到內容時效性和上市期的平衡,一個月時間的確是比較合理甚至迅速的出版周期。

新瓶舊酒

那麼,為什麼有這麼多的電子雜誌依舊依照這種進度,並保持和印刷品一樣的文章數量呢?還要使用同樣的封面?當然,這麼做可以更容易地使各媒介版本保持同一進度。不用重新設計。不用重新測試(或者根本就不測試)。

不幸的是——從電子書籍所特有的用戶體驗來看——在這些傳統制約的束縛之下,幾乎不可能做出具有電子平台特徵的雜誌。為什麼?因為平板和智能手機與紙質印刷品的用法完全不同。

參與新興出版界的一個最大好處就是,你不必跨越多個媒介發布作品。10你或許甚至應該僅專註於電子版。也許發展一段時間後——根據市場需求和內容質量——你可以再考慮為自己的出版物做一份紙質版,讓其具有更強的刊物感。11

那麼,所謂電子出版的「特有」的性質又是什麼呢?

「超小型出版」宣言

超小型出版工具首先也必須簡單明了。

幾乎不需要指示。

讓人一看就懂。

編輯和設計的決策,要考慮到電子版的發布和消費模式。

針對丟到桌上的相關出版技術我們要捫心自問——用所有這些手段,我們能做出的核心物品是什麼?

我們要的是一個個 N360。

我認為,超小型出版工具和編輯風格應該(但不僅)具有以下特徵:

  • 小份期刊(3–7篇文章)
  • 小文件尺寸
  • 電子版特有的訂閱價格
  • 流動性的出版周期
  • 可以滾動(不分頁不標頁數)
  • 清晰的導航
  • 基於 HTML
  • 針對 web 開放

這些特徵有很多是互相影響的。我們來仔細看一下。

小份期刊

subcompact-pieces

我已經寫了相當多 文章提出,在電子出版中需要創建一個「邊界」感。最簡單也是最直觀的實現方法就是,你發布給用戶的數據量要有節制。12

要掌握一本含有20篇文章電子雜誌的分量,要比掌握,比如說只有5篇文章的電子雜誌的分量要難得多。保持較少的文章數量也有助於減少文件大小並簡化導航。

小文件尺寸

subcompact-size

當今大部分的軟件里,速度被嚴重輕視——電子雜誌也是如此。在擁有最小實用化產品時,速度(伴隨着流暢和愉悅的用戶體驗)絕對是最應該優化的。

給出版物加速的一個手段就是儘可能保持小尺寸。只要你限制每期的文章數量,這很是容易做到的。

合理的訂閱價格

subcompact-price

理想情況下,電子版的訂閱價格應該體現的是製作一款具有電子特徵產品的商業運作成本,而不是維持紙質印刷品的成本。這也是電子優先出版物的另一個優勢——沒有了從紙質版到電子版的遷移過程,因此也沒有了相關費用。

流動性的出版周期

subcompact-schedule

有了更小的期刊容量,出版日程就更具有流動性。我再重複指出,要創造一種強烈的「邊界」和「掌握」感,不以每天發布十篇文章為目的,而是以一種相對寬鬆的周期發布一些高質量的文章。根據你出版內容類型的不同,也許每日更新會覺得太瑣碎,而每月更新又會導致積攢過多,所以電子版每周更新會讓人覺得更為合適。

滾動(暫時)

subcompact-scroll

當我在2012年「Books in Browsers」研討會上首次提出這些觀點時,「取消分頁」是最具爭議的一點。我並不是否定所有的分頁功能,但是請記住——我們現在討論的是超小型出版最核心的特徵。任何無關或者過於繁雜的都應該刪去。

這兩年半來我一直在分析平板和智能手機上的滾動和分頁功能。如果內容無固定格式,分頁是輕而易舉的事。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某些分頁功能使應用程序的複雜度劇增。對於技術人員來說,要漂亮、簡潔、具有電子版特性、且連貫一致,還同時必須高速 ——分頁功能對於「超小型」製作來說難度太高了。

而且,一旦排除了分頁,導航瞬間變得非常簡潔,可以讓讀者專註於內容。

比起差勁的分頁,不分頁絕對要好得多。

清晰導航

subcompact-nav

導航必須連貫通用,且容易理解。超小型出版的應用程序不需要那些複雜的「如何使用」和「教程」頁面。你也不應該特地請明星來教讀者如何使用應用程序。和紙質書刊雜誌一樣,互動應該直觀、淺顯而易懂,不能讓用戶迷失方向。

通過限制每期的文章數量並刪除分頁,很多導致複雜導航的路徑自然可以迴避。

基於(類)HTML 技術

subcompact-html5

我在這裡提出的 HTML 也包括 epub 或 mobi 以及其他派生於 HTML 的技術。HTML 已經毫無疑問地成為所有文本(也許也包括互動) 內容的未來格式。超小型出版系統使用 HTML 可以保證將來向其他各個平台的可移植性和耐用性。我們還可以最大限度地減輕技術員的負擔,因為幾乎所有計算機設備都內置有高質量的 HTML 渲染引擎。

針對 web 開放

subcompact-open

很簡單:發布到平板設備的任何內容都應該在公眾的網絡上有一個相應的、可觸摸的頁面。

沒有公開地址的內容無法為網絡上的互動共享功能所使用,這和內容不存在一樣。

出版界需要解決的問題

《變革者的困境》(The Innovator's Dilemma)的作者 Clayton Christensen(克萊頓・克里斯坦森)喜歡用「未盡事宜」理論來分析消費者和產品的關係。13他提出:

基本的概念是,人們並不會主動地為要買東西去四處搜尋,而只是隨遇而安,只有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才會尋找解決辦法——到這個時候他們才會需要某個產品和服務。

以此觀點來考量商業問題的重要性在於,分析的基礎單位不是顧客或者產品,而是工作本身。

在最近的《尼曼報告》中他談到了新聞產業的衰退,利用「買一杯咖啡我要排隊,所以我要消磨十分鐘時間」的例子,他提出了一個現代版比喻:遇到這個情況的人會用他們的智能手機來把這十分鐘用於娛樂或者學習。

更當前的問題

針對近年來的電子出版,還有很多很多不盡人意的「未盡事宜」。其中困擾我多年的一個問題就是缺乏向網站、作者或者出版商付費「訂閱」的一個理想方式。當找到一位我所青睞的新作者時,往往沒有一個簡單且適合電子平台的辦法為他的內容付費。

RSS 的數據保存和信息包構造雖然適用於訂閱,但從一個「正常」消費者角度來看,RSS 絕對不是一個合適的選擇。(這就像沒有 github 的 git)實際上,創建一個更好的面向消費者的 RSS 就能解決上述問題。

根據這種基本思路,訂閱應該是快速、輕量、可預見、可靠並能本地緩存的。向一個作者或出版者付費的過程中,你看似是為內容付費,而實際上是在為一個具有以上特性的優秀閱讀平台付費,內容只是其中附帶一部分而已。

勾畫一個系統

在最開始,讓我們來勾畫一個世界上最簡單的桌面編輯系統吧。

pubsystem01
我們的最簡單編輯系統

這個系統有三欄:期號文章文章內容。你點選其中一期就會出現文章列表。你點選其中一篇文章就能讀到內容。在底部有一個「發布」按鈕。僅此而已。

那麼,這會發布到什麼地方去呢?

公眾網絡

對於大部分內容——在多數情況下——出版者需要把他們的內容發布到一個公共而可靠的地址之後才可能會有收益。所以對於發布來說,顯然首要的地方就是網絡。

這很容易。我們已經做了將近二十多年,而且也有大量成熟的出版工具。

在開放的網絡上,首先要針對閱讀優化,之後再做引導:可以是一個可下載的應用程序或者是購讀的郵件。但無論如何你都不能犧牲閱讀體驗。犧牲網絡閱讀體驗意味着犧牲網絡共享(沒有人願意分享那些難讀的東西)——而被分享才是我們再網絡上出版的目的所在。

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

台式機——網絡——這都很簡單。平板和智能手機卻依舊很困難。

pubsystem02
發布到網絡很容易,要輕鬆發布到平板上卻不可能

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的用法與桌面電腦和筆記本電腦不同。它們經常無法聯網。智能手機用戶只是淺嘗並想要迅速獲得內容。而公開的網絡並不總是獲取內容的最快方法:網站(大多都)並沒有離線緩存,一旦網絡斷開,內容也就無法接入了。

為了把平板電腦問題簡化一下,我們把焦點轉向針對 iOS 設備的出版發布。有誰能建立一個發布機制,可以把內容從我們的編輯系統後台無縫地推送給讀者呢……

「報刊欄」

啊!不是有么!蘋果的「報刊欄」(Newsstand)!

蘋果的「報刊欄」?「不就是之前說的充斥着那些糟東西的地方?」你會說。或者,「哦?是那個我從來沒打開過的文件夾嗎?」

在平板電腦短暫歷史裡,「報刊欄」也許是最未被利用、最被忽視的一個發布工具了。如果能回過頭來從正確角度來看的話,你會發現它的神奇之處:在一個合適的指定場所,具有後台下載,離線閱讀,RSS 緩存功能,人們可以選擇訂閱,還可以付費。

它幫我們解決了這個「未盡」的事宜。

The Magazine

我們再回到 The Magazine 雜誌。

該雜誌創辦者 Marco Arment(馬可・阿門特)說:

我並不認為 The Magazine 是「雜誌界」的一員,這就像說博客不是「出版界」的一員一樣。這些詞給人過於陳舊的體制感,而我們做的是嶄新和實驗性的東西。
他繼續說道:
很多 iPad 雜誌都背負着印刷時代的那些不必要而又昂貴的包袱。很多原創於電子平台的雜誌還依然背着印刷時代的包袱,因為他們覺得這些包袱都是必要的。14
從某種意義上說,Marco 做出的是一台 N360。他設計並編製出了第一份真正面向平板電腦超小型出版物。

  • 每期只有四五篇文章。
  • 每期容量只有幾個 MB 大小,這意味着下載只需幾秒鐘時間,而不像許多其他電子雜誌一樣需要幾分鐘甚至幾個小時。
  • 訂購價格是每月1.99美金。
  • 訂購功能通過「報刊欄」平台完美完成。
  • 每月發布兩期。
  • 它是一份沒有分頁的應用程序。
  • 導航方法一貫到底而且非常直觀。
  • 基於 HTML。

用戶介面和用戶體驗

themagazine-main

這個應用沒有任何特別功能。主要閱讀屏幕上只有三個選項:

  • 上下滾動閱讀當前文章
  • 點擊右上按鈕可以共享當前文章
  • 點擊「漢堡包按鈕」調出目錄
僅此而已。別無他物。

如果再仔細思考一下,用戶介面可以更少:共享按鈕幾乎很少使用,漢堡包按鈕也很多餘;用戶可以在頁面任何地方隨時從左到右滑動調出目錄。

The Magazine 不需要使用指南,不要引導頁面或者花哨的視頻。這個應用程序模仿了紙質刊物般的直觀和可用。

hamburger
「漢堡包按鈕」

每份期刊

由於每期都是小容量,The Magazine 極大減輕了目錄的複雜度。也沒有必要縮放或者製作縮略圖來把握每篇文章的長度。如果每期只有四五篇文章,讀者能很直觀地感受到邊界。導航也只需要一個簡單的列表即可。

themagazine-toc
一個簡單直觀又具有邊界感的目錄

向右滑動,一期內容就可刪除,並縮為列表的一行。點擊一下已刪除的內容即可在數秒之內再次下載完畢。

鏈接

The Magazine 對鏈接的處理也很智能。點擊一個鏈接,注釋即出現在屏幕下方(在 iPad 上是跳出一個浮動窗口)。作為腳註,這非常有效。作者把鏈接頁的內容做了總結,只有讀者仍然還想訪問時,才需再點擊訪問。

themagazine-links
鏈接/腳註介面

這創造了一個非常紮實的閱讀環境。不會觸碰到意外的按鈕,不會迷失方向。The Magazine 里只有兩個畫面:閱讀文章畫面和翻動的目錄畫面。

報刊欄

也許這整個用戶體驗中最神奇之處應該是 The Magazine 與蘋果「報刊欄」的整合。報刊欄提供了兩項重要功能:

  • 後台下載內容
  • 付費訂閱
在 iOS 中能允許第三方應用程序後台自動下載內容的地方只有「報刊欄」。這意味着,只要 Marco 在 The Magazine 後台點擊「發布」按鈕,新文章幾乎馬上就可以發給讀者。這也意味着,讀者無需在上飛機或乘地鐵之前焦急下載內容。只要新內容一來就會自動保存供你在離線享受閱讀樂趣。

「報刊欄」還省去了付費相關的那些複雜和信用問題——錢是付給蘋果而不是 Marco。這個平台還提供了首次免費閱讀,之後可以——無縫地——切換到自動更新的每月付費。

開放網絡

最後——也是理所當然的——The Magazine 有其自己的網站。

themagazine-web
網絡版 The Magazine
The-magazine.org 集中針對兩點進行了優化:閱讀並引導至下載 The Magazine 應用。

在現階段還不能在線閱讀全文。我很希望能針對全文或部分公開做一個 A/B 二選一測試。我的直覺認為,全文公開並不會影響應用程序下載和訂閱。但是分享卻大幅增長。

比起截段文章,用戶們更喜歡分享一個全文鏈接。分享的增加意味着能吸取更多的關注——如果轉化率保持不變——這意味着會有更多的下載和訂閱。

說到剛才提到的「未盡事宜」——用戶也許會更願意為 The Magazine 提供的這種能方便保存又簡單便捷相當舒適的閱讀體驗而掏腰包,而不是單純獲得單篇文章的全文。

themagazine-all
The Magazine七個抓屏展示的一款超小型出版物

在簡單幾屏里,The Magazine乾脆俐落地回答了我們在超小型編輯系統中的問題:點擊「發布」之後你的內容到哪去?

簡潔

The Magazine 的簡潔程度令人振奮。而對於傳統出版業者來說這正是他們所期待的應用程序,這是眾望所歸。我們再來聽聽 Christensen 是怎麼說的吧:

一般來說,破壞性技術不會影響主流市場中已經確定的產品。但是它們也能折射出一些(往往是新的)客戶價值。基於破壞性技術的產品往往更廉價、更簡潔、更輕小,而且通常更便於使用。
我們是新客戶:新讀者、新作者、新出版者。The Magazine也的確比其他出版應用更廉價、更簡潔、更輕小、更便於使用。

我們不難把像 The Magazine 這樣最輕小容器與深度分析期刊 MATTER 的編輯美學聯繫起來,並能得到更令人振奮的啟示。

那麼,為什麼 MATTER 不發布到「報刊欄」上呢?因為有一個巨大的障礙:你必須編寫一個 iOS 程序 。對於很多出版社來說,這是成本非常高的一個嘗試。而且麻煩的是,出版社往往都不擅長於製作軟件。

作為一名程序開發者,Marco 製作出了一款最具有電子特性的現代平板平台出版物,這給予我們兩點啟示:

  1. 程序開發者是當代的魔術師。在很多業界,這已非常明顯,在出版界這同樣開始變得明顯。Marco 能很快地製作出 The Magazine 因為他看到了「報刊欄」這個沒被充分利用的平台並深刻理解其特性。他能知道這點是因為他是一個程序開發者。「報刊欄」並不是從一個出版業界會議上發布的,它源自 WWDC。
  2. 出版界生態系統正面臨著全面崩潰。

Paul Graham(保羅·格雷厄姆)的文集《Startup Ideas》15中他把 Marco 這類開發者稱作「自發製作人」(self-motivated producer)。

知道如何去破解,這就意味着,當有了新想法你就可以馬上付諸實施。這並非絕對必要(Jeff Bezos(傑弗里·貝索斯)就做不到),但這是一種優勢。但當你在想一個新點子,比如要把一個大學生名簿放到網上做成 Facebook 時,這就是一個極大的優勢——不是單純覺得「這是一個有趣的想法」而是「這是一個有趣的想法,我今晚就試着做個測試版」。如果你既是程序開發者又是目標用戶那就更好,因為其後製作新版本和找用戶測試的過程在一個頭腦里就能完成。

Marco 不單純是一位對出版感興趣的工程師,他是一位超小型出版的巨頭。他在所謂的傳統出版業界外幸福地生活着。除此之外,他還製作了許多播客、一份雜誌、一個閱讀應用程序,還有很多企劃閱讀書目……所有這些都是用簡單工具製作並包裝在最小化容器里的。

要成為一位未來的出版界的破壞者,必須要注視技術的動態;即便你覺得自己可能不是很擅長。

立足於破壞與混亂之間

我們已經走至一處窮途絕地,這個工具和系統的浪潮已經與傳統毫不相關,全新事物正蓬勃湧入。

再次引用 Paul Graham 的話:

當新興事物吞噬既有系統時,通常是通過大公司所忽視的那些小眾卻重要的市場開始的。如果大公司顯出不屑的態度那就就更好了,因為那些蔑視往往會誤導它們。

2012冬天是第一次迎來大量關注平板電腦的消費者的假期,有幾款相當不錯的產品同時上市(各自佔有不同價位)供公眾選擇。2013年應該會是電子出版轉折之年——特別是針對行業外人士,否則我可不知道還需要有什麼市場環境才能促成新局面。

我們當前的工具有點破舊,有點老土,有點太執拗於過去。The Magazine 是超小型出版的第一個出色樣板,它利用了「報刊欄」這個已有卻未被活用的工具來簡潔地發布電子特色的內容。

我堅信,會有更多的出版者跟進發布類似的電子雜誌。或者,更好的情形也許是:有人可以創建一個系統讓大家能以最少的成本和最簡單的步驟來製作像 The Magazine 這樣運行於「報刊欄」的應用程序(編者註:如29th Street Publishing)。

置之不理很簡單。

嗤之以鼻者也不少。

為什麼不加入到贊同者的行列中來呢?

帶上我們所有的電子出版用的釘鎚榔鍬,並把它們攤到那張舊桌子上吧。爬上梯子,俯瞰自問:「我能做出什麼樣的超小型出版呢?」


跟進閱讀、啟示和鳴謝

本文——「超小型出版」的整體概念得到了下述各處的極大啟示:

  • Clayton Christensen, David Skok and James Allworth 〈Mastering the art of disruptive innovation in journalism〉、刊載於 2012 年秋季號 《Nieman Reports》。若您對本文感興趣,我強烈推薦您閱讀這篇文章。
  • Marco 的 The Magazine ——這款應用程序幫助我總結了對這些主題的思考。
Christensen 為報告做的一篇追加採訪也非常值得一讀。 包括一些相關和不相關的內容,他有一場精彩的關於衡量我們人生的 TEDx 演講 。如果您和我一樣沒有特別宗教信仰的話,可以在腦海里把「上帝」這個詞換成「谷歌」,這樣一切便非常容易理解。(「谷歌會在你死後審判你的一切。」——哦,對,的確谷歌會的!) 注釋里有很多關於 N360的鏈接,這的確是一部輕巧的好車。開它出來兜風的想法佔據我腦海幾至偏執。 感謝這些人(知名和不知名的——我在找你們呢,戰後的本田汽車工程師們!)創造了這麼美妙的東西。

注釋:

  1. Clay Christensen on the news industry: “We didn’t quite understand…how quickly things fall off the cliff”, Nieman Reports, October 2012
  2. 若您對 N360 感興趣,請查閱維基百科。還有人將其改造為電池驅動。當我與日本出版社高層談及用 N360 時,他們高興地笑了,並談了他們對這部車的喜愛。按照官方解釋 ‘N’ 代表 ‘norimono’ (「乗り物」,即交通工具) ,但他們說這個綽號實際上來自’N-koro’ (Nコロ)意思是’N-咕嚕咕嚕轉’因為這傢伙轉得快。
  3. Allworth, Christensen, Skok. Breaking News: Mastering the art of disruptive innovation in journalism(Breaking News: Mastering the art of disruptive innovation in journalism). Nieman Reports, October 2012
  4. 我在Books in Browser 2011 做了名為「Just Keep Swiping」(繼續划動)的演講,討論並總結了在閱讀應用中植入一個直觀、線性導航的想法。
  5. 應該說已經持續好幾十年了。我們可以從技術角度來討論,我們預想到了更好的消費設備d出現,並為此一直在為建設和改善電子出版的工具和平台。博客在90年代末就有了。Live Journal 還有 Geocities 這些舊平台都超過當時的接受能力。Twitter 也是這個浪潮中出現的一個平台,但考慮到它們無法進行很好保存歸檔,我更願意把它們歸為傳媒 而不是出版 行業。
  6. 與前一個注釋不同, 這裡所謂的「出版的啟動」是指我們與「傳統」協作,也就是那些專註於「書籍」(無論何種形態)和「雜誌」的出版公司。專註於容器的公司。培養作者(或者聚集出版者)的公司。重點把老內容轉移到平板,或者為平板製作新內容的公司。這些和博客,WordPress 等有些不同,雖然近似但並非一樣,差別在於一些小而特定的技術決策上。
  7. 我必須要在這裡補充一下,大量的現職出版人員當然是很重要的。但對於從今天起家的出版者來說,建立一套動作遲緩的出版生態系統已經沒有那麼必要了,而應該邀請新內容製作者。為那些新製作人更應該啟動一套新平台,而不是沿用傳統平台。若能同時做到二者自然能成贏家,但歷史告訴我們這會非常困難。
  8. 天使投資無需給出資者轉讓股份,這也是 Kickstarter 一大好處。訪問 MATTER 網站 readmatter.com,或訪問 Kickstarter campaign.
  9. 關於封面我已經在《Hack the Cover》中寫了很多,craigmod.com, 2012 年 6 月。
  10. 但的確有好多平台——這又是一個另外不同的問題。
  11. 論「邊界」:Mod, Craig. How magazines will be changed forever(雜誌如何永遠改變). CNN, October 2012
  12. 為促進消費而限制數據這一方發,做得最好公司也許的是 Facebook:其 Newsfeed 堪稱是關聯分析和數據過濾的一個現代奇蹟。其算法適用於每個用戶,把速度和密度與用戶需求相匹配。這這許與我們的「傳統」出版討論沒什麼關係,但仍值得繼續思考。
  13. 「未盡事宜」詳見 jobstobedone.org
  14. Marco Arment:Foreword(前言),The Magazine,2012年10月。
  15. Paul Graham:《Startup Ideas》. paulgraham.com,2012年11月。

關於作者

Craig Mod(克雷格・莫德)是一位獨立撰稿人,出版人和設計師,住在加利福尼亞灣區(常住東京,有時在紐約)。他是MacDowell Colony 成員、TechFellow, 2010-2011 年在 Flipboard任產品設計師。其作品主要刊載於《New Scientist》, 《The New York Times》, CNN.com, The Morning News&,《Codex: Journal of Typography》等處。

鳴謝

Peter, Erin, Ashley 和 Max 給予的敏銳洞察和啟發。

尊重原創:關於轉載

我們希望在中文環境中建立一種健康的 TrackBack 和鏈接機制,保證原創,並不影響傳播。因此對於譯文和原創文章,我們歡迎您在網站上推薦我們的文章,包括文字和圖片片段,但不贊成任何形式的全文轉載。
參與討論或通過 TrackBack 推薦:Trackback URL.

12 個相關討論

  1. zecy
    2013/04/08 at 7:50 am | Permalink

    作者對於電子出版的觀點和我自己的有相同之處——我們的目標是製作真正的電子刊物,而不是印刷刊物的電子副本。

  2. warrenLOL
    2013/04/08 at 10:25 am | Permalink

    很長的一篇文章,仔細讀後卻很有啟發。曾經自己也針對目前電子出版物提出了一些外行人的認識和建議,其中就包括文內所述的封面/內容優化及翻頁/滾軸閱讀方式等方面。

    想要將出版物和手持電子設備結合得更好的確需要從業者從不同角度認真思考揣摩,而非單純將紙質書籍或期刊“電子化”而已。通過對內容及閱讀體驗的不斷優化才能讓出版物在電子化閱讀生態圈中良性成長,帶給閱讀者簡潔的操作方式、效率最大化的排版及頁面結構、以及針對電子化出版優勢所撰寫的不同於紙質版的文章內容。

    已經在Newstand中下載了The Magazine,有時間好好體驗一下。

    另:本文導語中有一處typo,應該是「The Magazine」而非「Tha Magazine」。

  3. 2013/04/08 at 10:54 am | Permalink

    多謝,typo 已更正:)

  4. yan
    2013/04/15 at 3:16 pm | Permalink

    我覺得網頁上的鏈接與滾動條讓人不能專註的閱讀,以這種理念去設計,去除掉鏈接的干擾容易,去除滾動條卻沒有合適的替換方法。

  5. 2013/04/15 at 4:02 pm | Permalink

    請問滾動具體如何影響閱讀了呢?

  6. Guest
    2013/04/15 at 4:15 pm | Permalink

    可以參考這篇文章http://www.magicscroll.net/ScrollTheWeb.html,不過我覺得他提供的方式更糟糕。我希望將
    來有技術可以實現像紙質書那樣的翻頁方式——現在的電子書軟件可以做到,不過到了網頁上還是不好做;使用翻頁而不是使用滾動條,是不是倒退呢?看使用場
    景。專心閱讀時盡量減少操作,滾動條破壞了閱讀的注意力。

  7. yan
    2013/04/15 at 4:16 pm | Permalink

    可以參考這篇文章http://www.magicscroll.net/ScrollTheWeb.html

    不過我覺得他提供的方式更糟糕。我希望將
    來有技術可以實現像紙質書那樣的翻頁方式——現在的電子書軟件可以做到,不過到了網頁上還是不好做;使用翻頁而不是使用滾動條,是不是倒退呢?看使用場
    景。專心閱讀時盡量減少操作,滾動條破壞了閱讀的注意力。

  8. warrenLOL
    2013/04/16 at 4:00 am | Permalink

    我反而覺得翻頁模式破壞了線性閱讀,滾動條顯示可以讓用戶最大化融入所閱讀的幾行文字以及這幾行文字的上下文,也就是context。

    我認為注意力其實是分不同等級的,我們在閱讀一篇文章的時候,最主要的注意力是放在正在閱讀的幾個或幾行文字上,而讀過或即將讀到的文字則起到一個參考的作用,由次一級的注意力掌控。目前的書籍大部分是裝訂成冊一頁頁讓讀者翻閱的,在看完一頁的最後一點文字翻到下一頁時,所謂的“上文”會突然消失,雖然它的內容還是在你腦中,但從外界看來其實是割斷了完整了線性閱讀過程。可能大部分讀者對這種“微弱影響”並不敏感,但我覺得從滾軸到翻頁的閱讀模式還是對人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由於能力有限,我也說不出具體的影響方式,希望有人能給予指點。

    Rex給出的這篇文章的翻頁方式有點類似於我們小時候玩的那種可以擦塗的磁性小黑板,用這種方式進行翻頁操作我還是頭一次見到,但自己並不欣賞,也不認為這種方式會得到大眾認同。

    翻頁閱讀的通常模式是:視線隨着文字移動;電子屏滾軸的閱讀模式(應該大部分)是:視線固定在一個範圍內,手指移動文字,來讓文字顯示的範圍與視線範圍重合。可能可以從這個角度來分析兩種方式對閱讀體驗的影響。

    另外,即使是滾軸設計,其實也可以去掉旁邊的滾動條,只在用戶要大範圍滾動的情況下才出現,或者這樣可以避免Rex所說的破壞注意力的情況發生。

    寫得比較雜亂,大家多討論哈~

  9. warrenLOL
    2013/04/16 at 4:12 am | Permalink

    抱歉,搞錯關係,以上我的評論中出現的兩次Rex都應該是yan,抱歉抱歉。

  10. yan
    2013/04/16 at 9:54 am | Permalink

    滾動條留出上下文,首先留出的內容非常有限,然後這些內容需要回頭再次閱讀,反而破壞了線性閱讀——我理解的線性閱讀是指持續向前閱讀,紙質翻頁並不破壞線性閱讀,只是稍稍打斷了下。而相比起來滾動條不僅有打斷,還有干擾。滾動條,不像紙質書那樣,不能保證每次滾動剛好,有時滾得少有時滾得多。

    我實際上並不認為滾動條真的很大的影響了閱讀注意力,必先除之而後快。我想的是,能否提供不同於目前的網頁閱讀方式。比起紙質排版,目前網頁排版乏善可陳,只是先滿足了可以看這個初級需求。

    單純的去掉滾動條容易。但是這個事情的實質是提供不同於目前的網頁排版技術,目前我沒找到較好的辦法。

    另外我所說的閱讀限定於純閱讀體驗,像閱讀閑書,不是泛指所有的網頁閱讀。

  11. 2013/04/17 at 10:04 am | Permalink

    兩位說的是。我們也討論過這個問題: https://www.thetype.com/2011/01/3094/ 個人也認為應該有滾動和分頁之間的一種方法。

  12. brant
    2013/06/06 at 7:22 am | Permalink

    《The Innovator’s Dilemma》一書的書名,中文簡體版譯作《創新者的窘境》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243770/(作者去年還與人合作了一本《創新者的基因》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0507211/)

4 個Trackbacks

  1. By 數字內容:不擇形而出 - Apple4us on 2013/04/20 at 3:26 pm

    […] Mod)後撰文稱其為「超小型出版」(Subcompact […]

  2. […] Type is Beautiful 翻譯的《超小型出版》一文中有句感觸很深的話: […]

  3. […] Type is Beautiful 翻譯的《超小型出版》一文中有句感觸很深的話: […]

  4. […] Mod)後撰文稱其為「超小型出版」(Subcompact […]

參與討論

你的Email地址將不會被發布或透漏。 標記*的項目為必填項目。

*
*

作者 / 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