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设计和视觉文化

关于 legibility 和 readability

Image: Mattgilbert.net

由豆瓣小组的一个讨论,引申出关于 legibility 和 readability 的区分和翻译的问题,问题在 Twitter 上也有几则相似的讨论。Legibility 和 Readability 两者都是字体排印的可用性的重要指标,是不能跳过的术语。中文对两者的翻译也非常混乱。我将传统的看法,加上多位朋友的意见,总结如下。

定义

Legibility 指在一个字体中,各设计的字母形状之间的区分度,即读者能否迅速辨别字母、避免混淆,这是一个微观的字型设计概念。Legibility 的一个指标是「透明性」,即具有优秀的 legibility 的字体应该既准确无误的让读者阅读,又能将自己的设计不动声色的隐藏起来,不以设计本身分散人的注意力。

字型设计的一切要素都会影响到 legibility,包括比划结构(比如两种 a 和 g 的写法)、字谷(counter)、衬线形状、比划粗细、磅数(weight)、x 高 (x-height)等等。

Readability 指「阅读体验」,阅读是否可能,以及它的容易程度。它由一个字体的使用方式决定,要考虑到 typography 的一切要素,包括排版、印刷等等,是一个宏观概念。

影响 readability 的元素也有很多,包括字距、行距、行宽、灰度等等。一个弱 legibility 的字体可能可以通过良好的编排使 readability 相对叫好;而一个有强 legibility 的字体也可能因为不当使用而导致 readability 下降。

翻译

有朋友说中文世界习惯将 legibility 译为易读性,readability 译作可读性。个人认为这个选择应该反过来,legibility 为可读性,「可」强调功能;readability 为易读性,「易」强调体验。但这两者仍然容易混淆。

因此最佳选择是将 legibility 译为可辨识性、可辨认性、或易认性,等等,从「读」字易开,转到「辨认」。至于 readability,可以遵循习惯的「可读性」,此时已经不冲突;或者「易读性」也许更适合,尽管可能会混淆读者。

尊重原创:关于转载

我们希望在中文环境中建立一种健康的 TrackBack 和链接机制,保证原创,并不影响传播。因此对于译文和原创文章,我们欢迎您在网站上推荐我们的文章,包括文字和图片片段,但不赞成任何形式的全文转载。
参与讨论或通过 TrackBack 推荐:Trackback URL.

14 个相关讨论

  1. 2010/03/25 at 12:14 pm | Permalink

    still keeping that grand wet dream project of jargon translation eh?

  2. Rex Chen
    2010/03/25 at 1:06 pm | Permalink

    ye. after things are settled.

  3. shiyuan
    2010/03/25 at 9:55 pm | Permalink

    jargon jargon…… LSE style.

  4. shuke
    2010/03/26 at 4:30 am | Permalink

    为什么不在句首的ligibility和readibility也用大写?我在很多国内出版物也看到这个用法,觉得奇怪。

  5. Rex Chen
    2010/03/26 at 11:04 am | Permalink

    突出强调之意把。

  6. shuke
    2010/03/28 at 7:10 am | Permalink

    个人认为此写法不妥。因为一个单词首字母是否大小写影响此单词的指称,比如:
    God-god, Internet-internet.
    In God we trust.
    Shiva is the Indian god of destruction.

  7. xinxinxin
    2010/03/30 at 8:37 am | Permalink

    我认为简单的说 就是Legibility 强调的是字母与字母之间的区别 Readability 强调的是流畅性。
    比如sans-serif作为正文 不存在Legibility的问题 而在Readability上没有serif好
    如同全大写字母的文章 也不存在Legibility的问题 而存在Readability的问题

  8. shiyuan
    2010/04/08 at 4:06 am | Permalink

    Political language is designed to…give the appearance of solidity to pure wind.
    – George Orwell

    shall we assign the task of defining “Readilegibility” to our eyes or to the dictionary definitions of the jargon?

    It is, ultimately, a subjective experience, I always wondered if futility would be a better definition.

  9. jamz
    2010/04/19 at 10:35 am | Permalink

    个人觉得还是现在通行的译法比较恰当

    “可”的汉语意思中包含了是否值得的意义(参见:http://zdic.net/zd/zi/ZdicE5Zdic8FZdicAF.htm)。对内容有提示性。但是“易”没有这个意思(参见:http://zdic.net/zd/zi/ZdicE6Zdic98Zdic93.htm)

  10. 丅丄
    2011/05/08 at 4:46 am | Permalink

    legibility 对字体设计
    readability 对字体使用

    很不同嘛

  11. KillRose
    2011/11/23 at 6:10 pm | Permalink

    求解图片中两种字体分别是什么

  12. derstand
    2015/08/07 at 7:55 am | Permalink

    legibility 易识性 readability 易读性

  13. derstand
    2015/08/07 at 8:45 am | Permalink

    再细说一点,可读性和易读性虽然首字不同,其实语意差不多,很容易混淆。可读性虽然意指可读与不可读的程度,但既然涉及到程度,跟容易读和不容易读的程度就意义相近了,难以分别。仔细分析legibility 和 readability 的原意可以了解,legibility侧重对单个字词的分辨识别,偏于静态的;而后者则侧重对前后字词相联系的读的过程,偏重动态的,所以按我们平时的用法,“读”字就侧重于过程,可以译指read,readability译为可读性或者易读性没有问题。那么 legibility 中识别这个含义,个人以为译为“识”比译为“认”好,认识是常用词组,平时我们不怎么拆分,不过细分析起来,“认”偏重于动作,“识”偏重于结果,先“认”而后有“识”,比较类似于“看见”,我们可以朝一个地方看,却不一定能见什么东西,前者是动作,后者是结果。在这里,legibility,我们当然强调的是识别的能力,而不是我认的能力,因为认只是一主观动作,并不受客体—字母的样式版式等等-影响,所以,我认为,legibility 译为易识性或者可识性比较好。

  14. Amy.Devil
    2017/03/02 at 11:14 am | Permalink

    Readability不仅受到字体的影响这么简答,其他因素如文本内容本身的难度,才是对Readability影响最大的吧。
    比如,句子长短,词汇难以程度,这些对Readability的影响远比字体大的多。
    字体只是保证你能不能看清楚,对认知上的影响稍微小点。

8 个Trackbacks

  1. […] This post was mentioned on Twitter by Forrest Xu, Forrest Xu, Mingli Yuan, Type is Beautiful, Julius Hui and others. Julius Hui said: RT @Typeisbeautiful: [TIB] 关于 Legibility 和 Readability: http://is.gd/aYkEE 。总结了 twitter 和豆瓣上几位的观点,欢迎批评讨论。 […]

  2. […] 因为看到豆瓣和这里都有关于 legibility 和 readability的讨论,发觉自己还有一篇旧文也是关于文字的可阅读性,很早前写的,可能有很多的不足,发上来一起讨论。 一个优秀的字体必须具备十分明显的特征,单个字母的形体必须是不可替换性的,而且字母形体之间要有明显的区分,这种唯一性并不要求其形体最为简单的,但是必须是十分的清楚的,字母的形态是很好被识别的。因为有时字体形体的过于简单,反而会使字体之间的区别不是很大,在阅读的时候不容易区分和识别。 每个字母之间必须有一定合理空间,如果字母之间的距离过于狭小,就像两个挨着很近的鸡蛋随时有可能相碰撞的危险,如果字母间距过大,那字母就会失去张力和紧张感,使得文字阅读变得乏味。所以字母之间的距离应该合适,使得在很紧凑的句子和印刷很差的情况下,不会和其他的字母混淆在一起而影响阅读性。 一个优秀的字体,不管是衬线字体或者是无衬线,在字母排列成文章的时候都会形成统一的灰度,即字母的笔画和笔画之间的空间形成一定的灰度。就是我们常说得是黑白分布得当,所有的字母一样,重要的不是设计黑的部分,而是设计白的部分:即字母旁边和中间的空间。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字体中的I和小写L或者i之间距离应该大些,因为两个竖线所形成的空间是最小的,I和C之间的最短距离则应小些,以使得I和L之间的空间面积和I和C之间的面积大致相合。V,W,Y和其他的字母相匹配的时候的距离应该缩的最小,因为这些字母的倾斜笔画所形成的空间比较大,象Y和a在一起的时候,有可能为负的数值。调整字距以求分布匀称,视觉上和谐,以达到一种视觉的节奏感和平衡感。西文字体设计师对字距关系的斟酌时间可能占整体字体设计内容的1/3左右。这种要求是不允许有个别字母由于笔画的粗细和空间的差别过大而特别的突兀,从而造成视觉上的不协调和冲突,从而影响阅读的流利性。 衬线体要比无衬线体在多文字的文章中更具阅读性,在无衬线字体中两个相近拥有竖线的笔画所形成的空间容易引起视觉向下移动。大多数欧文字母的笔画是垂直于基准线,衬线会在基准线上形成水平型的笔画,这些衬线笔画可以使得这些字母在基准线上的笔画在视觉上会形成一定的水平导视,可以引导视觉朝着水平方向移动,使得阅读文字的速度加快,有研究机构测试表明,一般来说在同等印刷条件下衬线体在的阅读速度要比无衬线体快五份之一左右,而且因为要考虑衬线笔画的位置,一般来说,衬线字体字母之间的距离要比无衬线字体大,使得被识别性系数提高,这就是为什么在大量文字的新闻报纸,杂志上基本上使用衬线字体。 衬线体字母的上端部位的衬线,使得字体本身的特征更加的突出,即使有时字体上部分或者是下部分被挡住,仍然可以被识别。这样就也可以避免一些字体组合的时候由于字体磅数过于小,或者是字体字距被压缩而导致的混淆于一起,比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ri和n,rn和m的混淆,而衬线笔画的增加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种危险。现在很多字体设计都糅合这两种字体的优点进行设计,比如德国铁路新的标准字体。 当然可阅读性还取决于其他的重要因素,比如字体的磅数,单词之间的距离,句子的形式,句子的长度,句子之间的距离,段落之间的关系,还涉及到印刷的质量,字体的色彩,纸张的质量和色彩等众多的其他因素。 […]

  3. […] 因为看到豆瓣和这里都有关于 legibility 和 readability 的讨论,发觉自己还有一篇旧文也是关于文字的可阅读性,很早前写的,可能有很多的不足,发上来一起讨论。配图:Rex Chen […]

  4. By 关于文字的可阅读性:新附配图 on 2010/06/12 at 3:14 am

    […] 因为看到豆瓣和这里都有关于 legibility 和 readability 的讨论,发觉自己还有一篇旧文也是关于文字的可阅读性,很早前写的,可能有很多的不足,发上来一起讨论。 […]

  5. […] 因为看到豆瓣和这里都有关于 legibility 和 readability 的讨论,发觉自己还有一篇旧文也是关于文字的可阅读性,很早前写的,可能有很多的不足,发上来一起讨论。 […]

  6. […] 字體上的選擇,取決于你的品味以及審美觀,還有他們傳達給你的感覺,當然某部分還關聯到「易讀性」指的是當你在讀這些字時,彼此字母間的識別度、影響度高不高(想了解更多可參考Justfont文章。關於「legibility(易讀性)」跟「readability(可讀性)」差異請參考Type is Beautiful文章)。 […]

  7. By Umea' Design | 兀靡設計 on 2014/02/27 at 5:24 pm

    […] 字體上的選擇,取決于你的品味以及審美觀,還有他們傳達給你的感覺,當然某部分還關聯到「易讀性」指的是當你在讀這些字時,彼此字母間的識別度、影響度高不高(想了解更多可參考Justfont文章。關於「legibility(易讀性)」跟「readability(可讀性)」差異請參考Type is Beautiful文章)。 […]

  8. […] 在字体排印学中,对于字体的辨别程度判断有两个重要的指标:legibility 和 readability,关于这两者的区别,可参考 Type is Beautiful: […]

参与讨论

你的Email地址将不会被发布或透漏。 标记*的项目为必填项目。

*
*

作者 / 译者